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179节(1/1)

“爹爹,”黛玉扯着父亲的衣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你外祖父和你祖父,都是太上的伴读。太上当时顾念老臣,张家得以回了原籍。废太子的时候,不少人家被问罪、罢官、流放……”

林海看黛玉听得认真,索性把话与她讲透。

“爹爹得了你外祖父的遗泽,才在前些年的外放中,仕途顺利。回京以后,更是因为投到当今麾下,挣扎出如今的局面来。而现在,当今的二个皇子,已经成人了。宫里又添了几个小皇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重演废太子的旧事。你程叔叔是今上伴读,与今上莫逆,吏部尚书致仕后,他就会入阁。而大舅舅,在兵部尚书致仕后,也会入阁的。所以,晏晏,你一个人,牵连了三个阁臣,还是外人眼里,今上信任的阁臣。你的一举一动,出门交好的人家,一定要万分小心。你以后嫁去程家,虽说是嫁给次子,这些朝政方面的事情,一定要在心里有个章程:皇家的事儿,能不参与就不参与,能躲多远就多远。永远不要不贪慕从龙之功。记住了吗?”

“爹爹放心,女儿一定记得牢牢的。”

“还有,晏晏,以后你遇到事儿,要学你外祖母。”

“学外祖母?”

“学你外祖母的决断。舍一个孙子,保全了一族。你大舅舅那时,是废太子的伴读,宁府的敬大老爷,是废太子东宫的属臣。以你大舅舅,为岳家的奔走,势必要把宁荣两府拖下水的。”

“可那是外祖母的孙子啊?!”

“晏晏,如果宁荣两府被拖下水了,不仅保不住你大舅舅的长子,还要添上俩儿子,另外的一个孙子,一个孙女。晏晏,是舍得一个,还是舍得所有?”

“爹爹,这,这太可怕了!”

“呵呵。乖女儿,别人羡慕尚书好,阁臣位置高,不知多少人,一生都在努力,要当尚书,当阁臣。可一旦被牵连到皇位争夺里,像老太傅那样,舍一人保全家的,只有他一个。当时不知道多少官员遭了劫难。”

“爹爹,可像你以前那样,明面的中立,做孤臣,也是不行啊。”

“是啊。以前是不行。以后啊,爹爹也还是只能做孤臣,只忠于圣人一个,才能保了全家无事。就是你程叔叔、你大舅舅,也只能和爹爹一样做。”

“女儿记得了。”

“好了,这些话,记心里。以后有不明白的,再问爹爹,回去睡觉吧。”

“好。”

林海把黛玉一行人送回她的院子。

踏着溶溶月色,林海慢慢往书房走。他知道黛玉能记住自己的话,也会努力做到。既然黛玉势必不能做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闲散女子,不如让她早早认识,她以后的生活,将与朝政、皇位更迭,密不可分。

第275章 林海138

纪氏生产很突然。等林海得到消息, 匆匆和礼部交待了去向, 就奔回去的时候, 纪氏已经在正午时分, 把双胞胎生下来了。

林海匆匆洗漱,换了衣服,先去看纪氏。纪氏已经收拾妥当, 喝了汤药, 睡的甚香。

林海过去看孩子, 见黛玉领着奶娘、丫鬟,在守着睡觉的两个出生婴儿。

屋里人见侯爷进来,立即起来心里, 让出摇篮前的位置。

“爹爹,你快看, 五弟和六弟。”黛玉扯着林海的衣袖, 拉他看弟弟。

“很好,很好。” 两个孩子一人一个模样,都偏小,不足月的双胎, 唉。不过看起来,还成。

林海看了一会儿孩子,问黛玉。

“晏晏,知道你母亲为什么提前生产吗?”

黛玉捂着嘴笑。

“爹爹, 母亲吃过甜葡萄, 漱口的时候, 听丫鬟说笑,说起爹爹以前教三弟,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绕口令,也跟着笑,就呛了一下。”

林海放下心,林暮说话比林晨晚,还一个字、一个字地吐,为林暮能加快语速,他想了不少法子。这一路紧张得他呀,现在手心都是汗。母子三条命呢,不是内宅出了什么**就好。

“爹爹,你放心啦。弟弟们这里,女儿看着呢。”

“好闺女,你弟弟这里交给你了。”

林海去找赵老大夫,年后赵老大夫推荐了他的师弟,六十多岁了,也是为了便利往来内宅。

“侯爷。”赵老大夫和曹老大夫,见了林海匆匆过来,忙给他行礼。

林海赶紧说:“老大夫免礼。”请了二人坐下,问起纪氏的情况。

赵老大夫开口说道:“县主一切都好,虽早产了些日子,但双胎足月的本就少。好在孩子小,也是到了差不多出生的时候了,所以生产很顺利。侯爷不用担心。”

曹老大夫说:“两位公子也都很好,虽小了一点儿,养上几个月,就和足月的孩子,不再差什么了。”

林海赶紧谢过二位老大夫。

“侯爷,县主年龄大了,这又是双胎,以后总要隔个二、三年再生育了。”

林海汗,可不用再生了,孩子不好带啊。为纠正几个孩子的关系,他用了多少心血,差点累白了头发。

可他还是手里作揖,嘴里应到,“老大夫提醒的是。”

慌得二位老人人,赶紧地回礼。

等林海走了,曹老大夫对师兄说:“没想到林侯爷,对我们老朽施礼。”

“师弟,在林府久了,你就会发现,侯爷对儿女最是看重,对内宅的要求,是行事光明正大,不容任何一点儿私隐事。在这里,可以安心养老,不担心牵涉进什么私隐事情,晚节不保好牵连家人什么的。”

曹老大夫点头,“谨遵师兄教诲。有师兄指引,师弟在这侯府就可以坦荡终年了。”

说是师兄弟,差了十岁,赵老大夫对他,是有半师之谊的。那些入门的初级内容,都是师兄教导的。师兄出师以后,对他也没少提携。现在得了这个供奉的位置,虽不如在外赚得多了,可是给自己全家谋来了一个保障。曹老大夫算得明白,他要是能在林府,像师兄这样做十年,未来二十年内,家人都不用担心,再有豪强欺上门的。

林海再转回纪氏屋里,纪氏还在沉沉睡着。他轻轻伸手给纪氏扶脉,良久放下心来。还好,纪氏只是累了。

等纪氏醒来,已经是晚霞漫天了。她看到的就是,丈夫坐在她的床边,笑吟吟地、满脸关注的神色。

“夫君。”纪氏话出口,就觉得嗓子有些干。

林海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清鸡汤,一匙羹一匙羹地喂给纪氏喝,等喝了鸡汤,漱过口,又用帕子,给她搽拭嘴角。

“夫君,这些事儿,有丫鬟呢。”纪氏很享受丈夫的照料。

林海笑笑,“婉容辛苦了。”

“夫君,您看了儿子们没有?”

“看了,一人一个模样。像你的那个,你来取名吧。”

纪氏激动,握住林海的手,眼泪就盈满了。

“夫君。”纪氏哽咽着,说不出来话。

“婉容,月子里可不能哭。”

纪氏的眼泪还是滴了下来。

“婉容,你再哭,侯爷我就收回刚才的话了。”

纪氏破涕而笑。

“夫君,妾身哪里有哭,是高兴的。”

“婉容,虽是你取名,在这家里,还是大排行,小五、小六那么叫着,可好?”

“好。”纪氏明白,这样对过继出去的小五,才是最好的。

纪氏想了一会儿说:“夫君,小五叫纪霖可好?久旱甘霖的霖。他是纪家的甘霖,出身是林家。”

“好。依你。霖儿这名字好。”

“夫君可给小六取了名字?”

“曧,林曧。”

林海把曧字一笔一笔地在纪氏手心里写了,纪氏笑,“夫君,这孩子以后学写自己的名字,可要先糊成一团了。”

林海失笑,可不是嘛。可既然取了,他也不想改了。

“练多些,就好了。”

“怕曧儿以后,要怪您偏心呢。他的名字这么难写。”纪氏笑。

林海也笑,打发丫鬟,去把才出生的孩子抱过来。

孩子抱过来了,后面跟了一串。

“父亲,母亲,”几个孩子先给夫妻俩行礼问好。

然后,林旻就趴到纪氏的床头,“母亲,五弟长得像二哥,六弟长得像儿子。母亲,他俩怎么长得不像啊?”

纪氏看着抱到眼前的双生子,她也笑,这俩孩子,放在一起,一看就知道是亲兄弟。可就是一个像父亲,另一个像母亲。

“这样好啊。要是长得一模一样的,你还得费心思猜是谁呢。”

林海看孩子们都挤在一起,围着纪氏说话。等了一会儿,就开始撵人。

“好了,你们都去写功课吧,让你们母亲好好休息。”

林旻又在床边赖了一会儿,被林晨拉走了。

“夫君,您去照关那些孩子,妾身再歇一会儿。”

“好。你要有事,打发丫鬟叫我。”

纪氏笑着应了,看林海出去了,才抱起小五,轻抚小婴儿的脸颊,霖儿,霖儿……

家变后所有的、沉郁在心底的悲哀,都在抱着纪霖的一瞬间,被充盈满怀的幸福感,驱散得一干二净了。

洗三后,林海得了双生子的事儿,在京的官员差不多都知道。谁见了林海,都向他祝贺。但看在他都五十多岁的份上了,别人家的孙子,都比他长子大,也没人嫉妒他。对他现在能有五子,只有满满的同情。这些来自同僚的同情目光,让敏感的林海承受不住。他去吏部告假,匆匆地对程荫说了实话,说要在家休整心情。

程荫携手贾赦一起登门。

“如海,哈哈哈。”贾赦拍着林海的肩膀。“繁森说你受不了,别人同情地看你?”

“恩侯,繁森,唉,你俩坐。”林海在家躲了俩天了。

“你俩说,我这好好得了双生的儿子,还都好好的。个个那么同情地看着我,那啥意思啊?!”林海修炼顺利,进阶很快,对周围环境、别人气息的感知,更敏锐了。

“啥意思,提醒你呗。好好活着,别儿子没长大,就……”

“赦兄,你,”程荫阻了贾赦后面要说的话。

“繁森,如海他不在乎的,就他,再活一百年不成,再活五十年,还是可以的。”

“赦兄,他真不在乎,怎么能回家休息。”程荫有点急,都和贾赦说了林海在意,才回家躲着的,俩人过来安慰安慰林海的,怎么,这人怎么,还这么说话呢。

林海笑着让人上酒席。

“恩侯,繁森,我真是受不了,那些人同情的道喜。冲他们,我也得再活个三五十年的。来,来,喝酒,这酒可是养身体的好酒,多喝点,多活十年。”

二人先贺了林海得子,然后说着、说着,又说道程荫前些时候得的长孙,再说道过阵子永琏还要再添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