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373节(1/1)

差不多只过了几分钟,新娘子就摸着车门钻了进去,上车后,新娘子在怀里摸出了两个红包,递给了小宝和小虎。

“出发吧。”

霍震霆扫视了一眼周围,见人全出来了,也是一挥手,准备带着新娘前往文华酒店。

众人上车走后,霍耀文与安娜一块牵着小宝和小虎的手,上了自己开来的车。

“妈妈你看是红包!”

小宝似乎觉得自己刚刚完成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兴奋的举着新娘子发给她的大红包,开心的在霍耀文的面前挥舞着。

“乖,小宝最厉害了。”

安娜笑着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又瞥了眼同样很高兴的小虎,这才朝着前座开车的霍耀文道:“亲爱的,这回接亲怎么这么快啊?之前秀秀结婚的的时候,不是还有一些小游戏吗?”

“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够了吧。”

霍耀文想了想,没说什么男女方家庭条件相差悬殊之类的话。

“哦,是这样啊。”

安娜恍惚的应了一声,她还是不太懂这边的婚礼习俗,只以为是结婚的时间快到了。

前往酒店的路上,霍耀文一边开车一边与老婆闲聊,突然想到之前在霍官泰家里聊得话题,看了眼后视镜问道:“对了安娜,你有你表哥唐纳的联系方式吗?”

“唐纳?”安娜愣了几秒,想了想点头说:“有是有,你要找他?我可以把联系方式给你,或者我帮你联系一下他。”

“先不急着联系……”霍耀文想了想,又改口道:“你在家有时间的话,就跟唐纳联系联系,可能要不了多久,我这边会有一个合作项目找他。”

安娜也没多问是什么合作,笑着答应道:“我知道了,刚好我也很长时间没跟他们聊天了,买点礼物送给他们。”

……

时间一晃,就到了晚上。

霍官泰长子霍震霆结婚,自然是件大事,毕竟结婚的人是往后霍氏集团的继承人,不光是处于某种目的,反正今天的婚礼是来了港岛大部分有钱有势的人。

比当初霍耀文回港办酒席更为盛大!

这也很正常,那时候霍耀文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哪像如今执掌和记黄埔、又有寰宇集团这样庞大的传媒帝国。

这场盛大的婚礼,在第二天经过报纸的报道,一下子轰动了整个香港!

这场婚礼的盛况是空前的,几乎可与王室婚礼相媲美,不提千万彩礼和两百万的酒席,光报纸上写的参加婚宴的宾客名单,一目望去没有一个是大众不熟知的。

如此盛大空前的婚礼,被记者们冠以“世纪婚礼”之称。

而嫁入豪门的港姐朱玲玲,也迅速的成为全港年轻女孩羡慕的对象,无数年轻女孩们看到报纸上那千万彩礼,奢华的珠宝首饰,内心深处无不是嘶吼“我要当港姐!”

各个都幻想着自己成为港姐后也能够嫁入豪门。

至此导致来年香港小姐选美比赛,报名参赛的人数一下子翻了好几倍,几乎香港三四层适龄的女孩全都跑来报名了,让邵六叔嘴巴都笑歪了。

...

第603章 【回乡热潮】

霍震霆大婚后的一阵时间里,基本上报纸杂志还是这场“世纪婚礼”为噱头,编造一些故事来博取读者的眼球,这其中又以八卦《华字日报》的震惊体最为引人瞩目。

那位风衣男可以说是《华字日报》的老员工了,他不仅是名狗仔,也是一位出色的撰稿人,把他收到的一些内幕消息,加以夸张化,将港姐朱玲玲与霍家大少拍拖的故事,给写成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财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短短几天在销量上一下子压了《东方日报》一筹。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也没什么,可偏偏有好几家新成立的报社,全都模仿《华字日报》的风格,专门报道一些夸张化的新闻来吸人眼球。

香港市场本来就不大,有一个《华字日报》就够了,一下子多出了好几个,抢了不少《东方日报》的销量份额。

这也让李道光气的不行,要是别的报社他肯定会想办法回击的,只可惜带头的《华字日报》同样是属于寰宇报业的产业。

没办法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找上了霍耀文,希望能让老板管一管《华字日报》,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否则的话,一家好好的报纸就沦为了小道新闻的宣泄口。

客厅内。

说到气愤之处,李道光皱眉怒斥道:“董事长,现在香港多了好多家八卦报纸和周刊,他们不去正经采访追踪新闻,反而是躲在家里请几个撰稿人专门写些名人富商的小道传闻,再这也下去,他们的存在不仅会扰乱整个香港报界,也会抢走我们报纸的销量。”

“李总编别生气,喝口茶先。”霍耀文端着茶壶给他的茶杯里添了点茶水。

“谢谢董事长。”

李道光拿起小茶杯一口饮尽。

看他喝了茶,似乎有点消气的意思,霍耀文这才说道:“李总编,我知道你的想法,也很明白。但这种情况管不了的,只要不涉及真人真名,按法治来说是言论自由,他们写这些八卦新闻,大都是弄化名,取证上就很困难。”

李道光说:“这个我晓得,我的意思是联合香港报社协会对这些报纸周刊施压!”

“没用的,哪怕协会愿意出面施压,人家也不可能同意不继续这样写的。”

霍耀文很清楚八卦周刊和报纸的赚钱能力,因为《华字日报》就是这样一家报纸,去年光各种各样的广告费就赚了上千万,哪怕他舍得不要了,可别人不可能舍弃的。

而且现在不光是正规的报纸周刊搞这些八卦新闻,还有很多没有经营权的黑报,黑周刊在外面泛滥,他们取的标题写的文章内容,不仅又咸又湿,还在里面印制了一些火爆女郎的图片。

“那总不能任由这些人搞乱报纸行业吧。”

刚说完,李道光就察觉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解释道:“董事长,我的意思是说,这些人写的文章内容大都是杜撰出来的,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行了李总编,我明白你的意思。”

霍耀文制止了想要继续解释的李道光,《华字日报》虽然偏向八卦,但并非全是八卦,只是在新闻内容之中延伸出了许多的猜想罢了,不似那些八卦报纸和周刊,基本上就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李道光迟疑道:“那……难道就这样了?”

“虽然管不了也杜绝不了,但报纸毕竟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出版物,所以在报道的新闻上还是要负一定社会责任的。”

说到这里,霍耀文想了片刻,整理了下思绪说:“不如这样吧,你出面联系一些报社总编,再通报给报社协会,确定报纸行业的正规性,杜绝一切虚假新闻。当然,在周刊杂志方面,就适当的放松一点。”

在另外一个时空,80年代早期,香港发生了一件大事,某家小报为了销量,借助政治上因素,来故意捏造一些虚假的新闻,导致整个港岛陷入了一种恐慌,许多小富小贵的人家纷纷变卖资产跑国外去了。

后来要不是设计师说了句“舞照跳,马照跑”“五十年不变”,恐怕会造成更大的坏影响。

所以自那时候开始,政府就对新闻报纸强加了管理,严谨杜绝一些虚假新闻的存在,而这也导致了后来八卦新闻多是刊登在周刊杂志上面。

“这样也好。”李道光想了想,周刊杂志反正不归他管,只要《东方日报》销量不减少就行。

看时间差不多了,李道光起身说道:“董事长,那我就不打扰你了,我回去后就会立刻联系一些报社,同协会的人一同商量这件事情。”

“嗯,去吧,要是有什么问题,直接找公司的张经理。”

“好的董事长。”

……

片刻。

霍耀文送李道光出了门,回到沙发边,拿起了之前没看完的报纸继续看了下去。

这张报纸是《大公报》今天上午发行的,上面最醒目的标题就是:“内地已正式通过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开通了广州海关的封锁,将与1979年1月1日正式实行。”

改革开放正式开始,也可以回乡探亲了!

“叮铃铃……”

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霍耀文坐到电话机边,接起话筒道:“喂,边个?”

“耀文,是阿嫲。”

电话那头的阿嫲很是激动地说道:“刚刚你老豆看报纸,说广州海关解封了?”

“嗯,我也看到了阿嫲,刚准备打电话给您,您就打来了。”

“那……那是不是代表我们可以回去了?你老豆说新闻上好像是讲允许回乡探亲的。”

“对,是可以回去了。明年一月一号正式解封海关。”

“太好了太好了,总算是可以回去了。”

阿嫲一听孙子都说是真的,整个人很是兴奋,都有点语无伦次的感觉。

“妈你别太激动了,这是好事情你怎么还哭了呢?”

“没,我没哭,我这是高兴,高兴总算是可以回去看你爸了。”

霍耀文听着电话那头阿嫲和父亲的对话,忍不住深深的吸了口气,难怪上次自己从老家回来,阿嫲只是高兴的问了一些老家的消息,之后便再也没多说什么,原来心里一直是记挂着能够亲自回家看看爷爷的墓。

那头一直稀稀疏疏的传来一点声音,好一会儿后,阿嫲似乎是没哭了,这才想起跟孙子还在打电话,连忙说道:“耀文还在吗?”

“在呢阿嫲。”

“再过几天就到一号了,你联系联系看,我们是不是真的能回去,要是能回去的话,我现在就让你老豆收拾行李,到时候我们全家都回去。”

“好,我现在就问问看。”

霍耀文一口答应下来。

等阿嫲那边挂了电话,他也是打给了新社新上任的那位王社长。

进过再三确认,的确是开放了海关,允许港岛同胞回乡探亲以后,霍耀文又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阿嫲。

这下阿嫲更加激动了,霍耀文也是连忙宽慰了几句,说等下他就回家,才匆忙挂断了电话。

等安娜送小宝小虎去幼稚园回来后,两人一块回了半山别墅。

不多时,当霍耀文和安娜两人回了半山别墅,大爷爷一家人,还有三伯、舅公、表舅等人,也都在阿嫲的通知后赶了过来,一群阔别家乡多年的游子们,纷纷激动而又兴奋地商量着此次回乡探亲的细节。

与此同时,除了霍耀文一大家子在商量回乡外,整个香港都在议论这件事情,很多在内地有亲戚朋友的市民们,也都开始琢磨着回去看看。

一夕间,《大公报》这篇新闻,掀起了一波港岛人回乡探亲的热潮。

...

第604章 【大采购和回乡】

一晃眼,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一月份。

随着《大公报》刊登了内地改革开放,并且允许港胞同志回乡探亲以后,整个香港都掀起了一波回乡潮流。

回老家看亲戚,自然少不得带一点礼物、手信(特产)之类的,这也促使各大商家无不在报纸、电视上打打广告。

像什么“回乡探亲访友,就送乐华牌电视机。回乡的最佳礼品,鑫浩电子表。和记电饭锅,用过都说好……”

有计算器、电子表、电饭锅、电视机、收音机、卡式录音机、糖果、饼干,礼品之多堪称是五花八门。

其中最热门的当然是电视机了,不过因为内地很多地方都还没通电,所以退而求其次的礼品,最好卖的就是电子表、卡式录音机这些东西。

看着报纸上刊登的多种回乡探亲送礼的广告,霍母心里痒痒的很,虽然已经采购了很多的礼品,但总觉得有些不够,不由抬头看了眼霍成才,问道:“老公,你说我要不要买一个电饭煲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