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锁春意浓 第82节(1/1)

不等皇帝说话,她搂住明黄色的腰封开始耍无赖了:“您又不说清楚,那您也说我是个笨的嘛!我心里不好受,不跟您闹腾我还能跟谁闹腾呀?您就原谅我这一回好不好?”

皇帝刻薄的话到了嘴边儿,却是说不出一个不好来。

他无奈亲了亲静嘉脸颊:“行了,你乖一些。程太医说你如今身子寒气未除,不宜……”不宜什么皇帝没说出来,只叫静嘉自己想。

实则皇帝也没脸说全乎了,程太医几乎是绞尽脑汁才叫皇帝明白,身子骨没养好之前,实在是不宜在房事上太过,身子虚好补,损了内里,肾阴虚难调,总是有碍子嗣的。

程太医原话是正常敦伦少一些也不妨事,可对上静嘉,皇帝没有把握能控制住到嘴的肉不吃个痛快。

用过晚膳后,皇帝揽着暗暗不老实的静嘉,就更无奈了:“你要是再不老实,前头欠着的打,就都一次打够咯。”

静嘉撇撇嘴,感觉到虚龙不虚,显然不是皇帝对自个儿没兴致,她也不是不懂好歹,果然老实下来,乖乖靠在皇帝身边。

“我也不是平白为了气您,一是拿不准您的心思,二是为着容嫔。”静嘉在皇帝面前有什么说什么,反正瞒也瞒不住,“如今后宫进了新人,虽说都看着还老实,可几位太妃还有后宫的姐妹们都上进,必不会一直安静下去,我家世欠缺,还叫关尔佳氏拿捏在了手里。”

皇帝蹙眉:“若是佟家人,可以叫隐卫将人救出来。”

关尔佳氏没有明着把佟家人控制在手里,皇帝也没法子明着叫关尔佳氏放人,显然容嫔就是防着皇帝以势逼人呢,毕竟鸡蛋和石头碰不起。

这关尔佳行事滴水不漏了,就只能暗地里想法子。

“救人出来不难,只是有那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救一次还有百次算计,要以绝后患,便要除了关尔佳,叫他们再蹦跶不起来。”静嘉冷静将杀意放在皇帝面前。

皇帝暗自欣慰了些,并不觉得她心狠:“你准备在宫里流言四起之时,杀鸡儆猴?再将宫务捏在手里?”

“您可是觉得不妥?我也没想这就管着宫务。”静嘉抬起头以询问的目光看着皇帝,“安国公府如今也不安宁,我心里总有些不安,事情未必像我想的那么简单,墨勒氏……您说,康太妃是不是也容不下我?”

皇帝淡淡笑了笑,亲在静嘉水汪汪的眸子上:“康太妃如今不会对你动手,除非你有了孩子。”

静嘉顿了顿,没说话。

孩子啊……她心里还纠结的很,她很盼着自己有个孩子,可心底清明的时候又特别不想自己生孩子。

“现如今您可愿意跟我说说,康太妃到底谋划什么了吧?”静嘉深吸口气,不去想还没影儿的事儿。

皇帝显然是觉出来她情绪有些不对,有心问问,见她换了话题,顿了顿也没追根究底。

“朕跟你提过康太妃的往事,只是有些事情朕也不是很清楚,当初知道的许多人都死了,隐卫查了这些年,也不过知道了个大概。”皇帝摸着她柔顺的黑发轻声道,“博墩当年出征时才二十,按理说他不该为将,当初齐里木家的老帅还在,朕查出来,竟然是墨家所为。”

静嘉有些诧异:“墨家?您的意思是……墨家放弃了博墩?”

当时博墩已经跟康太妃有婚约,康太妃及笄后,也到了成婚的时候,这时候叫博墩出征,显然是不准备叫他成亲。

更甚者,博墩身为武状元,静嘉得来的消息,他功夫极好,却死在没有大战时候的边关……被人算计了的可能性更大。

“朕始终想不明白,不管是为了报仇还是别的,康太妃这些年一直不曾有大动静,纳喇家也是咎由自取,她到底图什么。”皇帝缓声道,“直到太后薨逝……”

“太后薨逝得那么快,有康太妃的手笔?”静嘉低声问。

皇帝摸摸她脑袋没回答,反而继续道:“这之前墨家也是展扬人家,如今泰平还是直隶总督,西北虽在马佳氏手下,其中也有许多墨家旧部。可当初出了先帝大孝后,墨家人却由着太后给恩典避了选秀。太后薨逝后,墨家便有人进了宫……”

静嘉下巴搁在皇帝身前,慢慢琢磨,苏叶所言,康太妃对墨家很不错,只是墨家对康太妃却还是防着的,若说这是泰平吩咐……那当年博墩会不会是被自己的亲哥哥给算计了?

当年携带博墩遗物找上私奔出京的康太妃的,是马佳氏……不对,那时候马佳氏还是墨家手下的兵,肯定是墨家安排的。

“您说……康太妃会不会也不清楚博墩是被谁所杀,这才一直安静呆在宫里,想着查明真相报仇雪恨?”静嘉小声问。

皇帝不置可否:“有这个可能,但这么些年下来,她该是知道谁动的手了。”

康太妃既然对太后下毒,证明当年墨家跟关尔佳氏定是有所勾结,可那个时候他才刚出生,若说太后那时候就图谋太后之位,未免太早了些,有些说不过去。

康太妃对墨家比对纳喇家好多了,仪嫔的额娘是墨家分支庶女,仪嫔便成了康太妃唯一护着的人。

可皇帝还是觉得不太对,墨家帮着关尔佳氏……所图肯定不小,如今泰平在任上风评极佳,直隶总督三年一任,他已经连任六年,明年肯定要回京的。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不必思虑太多,还有朕呢。”皇帝亲了亲她发心柔声道,“只是不管做什么,你都不准再拿自己的身子做筏子。”

静嘉心下一暖,皇帝的关切她还是承情的,她仰起头亲在皇帝下巴上:“万岁爷放心,我再不会叫自己受委屈了。”

皇帝挑眉,翻身亲得静嘉清凌凌的眸子满是薄雾,这才哑着嗓子道:“赶紧养好身子,给朕生个小公主吧。”

静嘉气还没喘匀,就僵住了:“万岁爷……臣妾可以不生吗?”

“你是不想生,还是不想给朕生?”皇帝不动声色压下心头的不虞,捏着静嘉的脖颈儿沉声道。

静嘉沉默了好一会儿,翻个身趴在皇帝旁侧:“若是臣妾生的是小阿哥呢?”

皇帝明白静嘉心里的担忧,他叹了口气,将人重新卷进怀里:“若是你生了小阿哥,朕亲自养在乾清宫。”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您比我清明。皇上日理万机,总有照看不到的时候,保住性命不难,只是叫孩子活得顺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静嘉声音多了几分难过,“且不说您的恩宠会叫其他阿哥怎么想,如今二阿哥养在柔妃身前,三阿哥养在容嫔身前,性命都是安稳的,可您觉得二阿哥开心吗?”

不等皇帝想明白,静嘉深吸了口气忍下心头酸涩继续道:“二阿哥和三阿哥的额娘都还在,仪嫔为了不给二阿哥添麻烦,除了孝顺康太妃几乎不出门。柔妃即便宫权在握,补养之物应有尽有,孩子都快满周岁了,您瞧她养好身子了吗?”

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哪个额娘不心疼呢?为了祖宗规矩,后宫哪个当额娘的没有一把辛酸泪。

静嘉还没说,大阿哥是嫡子,即便她将来做了皇后也是继后,她所出的阿哥,若是养在皇帝身前,被下毒又挣扎着活下来的大阿哥真的能平衡吗?

将来少不得要同室操戈,她这辈子已经活得够苦了,她不想叫自己的孩子也活得那么苦。

皇帝垂着眸子,看不出喜怒,淡淡问道:“所以你是打算不生育子嗣?”

静嘉不说话,她知道这不现实,身为妃嫔,伺候好皇帝是本分,为皇家绵延子嗣更是本分。德妃会疯,追根究底是没了生育的可能,她不会那么幼稚。

只是她更不能说,她所图更大,她想要的是,能够抚养自己所出的子嗣,不管是公主还是阿哥。

“朕能为你达成的,不会吝啬……”皇帝也能知道几分静嘉的心思,他叹了口气,“可祖宗规矩,轻易动不得,这不是一道圣旨就能说了算的事情。”

静嘉抬起头乖巧笑了笑:“我也不忍心叫您为难呀!”

静嘉没想过跟祖宗礼法作对,可还是那个理儿,想要达成目的,路子绝不可能只有一条,她如今只是没想好,最有用的那一条,值不值得她拼命。

“哦?这么懂事儿?”皇帝慢慢将人困在方寸之间,语气多了几分灼热,“那锦妃娘娘说说看,你打算何时给朕生个小公主?”

静嘉眸子闪了闪,语气也跟着多了几分清甜魅惑:“那不得看万岁爷吗?”

“要不,臣妾叫人多给您送些荔枝过去?”静嘉凑在皇帝耳边,故意调侃道。

皇帝咬牙笑了出来:“不收拾你,你还真要上房揭瓦了!”这小东西自找的,她就是不想好好睡觉!

“唔……”她早晚要爬在天子头上,上房揭瓦算什么?

静嘉阖上眸子,轻软了靡丽的呢喃,遮掩住所有不可言说的野望,跟着皇帝的挞伐陷入一轮又一轮无休止的旋涡里。

翌日——

“主儿,平妃跟定常在和柳答应去御花园了,听说是邀请人赏花,除了您这儿,其他人那里都接到了帖子。”等静嘉懒洋洋起身后,半夏赶紧禀报。

昨晚皇帝到底没行事太过,静嘉这会子身子不算乏,起身后心情边不错。

闻言她只是惊讶:“平妃还有跟本宫撕破脸的底气呢?”谁给的?平妃那叫猪油蒙了心的哥哥?

半夏眸子里闪过气愤:“紫月来咱们宫里跟魏嬷嬷解释了,说是知道您伺候万岁爷定是起不来身,不敢借小事打扰您。”

这不但是给自家主儿拉仇恨,还想着趁机将主儿孤立起来呢!

简直是狼子野心……半夏气得半天想不出来,自己成语用对了没有。

静嘉叫半夏逗笑了,还有心情安抚她:“无妨,她愿意蹦跶,便由着她蹦跶呗,不过都是些眼皮子浅的,真正有心机的,必定不会跟她瞎胡闹。”

“您说的是,柔妃娘娘就没去。”半夏点点头道。

“这不是正好吗?杜若还总跟我嚷嚷着,上回自己不在场悔青了肠子,这回你们都提前准备好。”静嘉依然笑得灿烂,“你是不知道,你杜若姐姐曾是多有野望的姑娘,她在我还没进后宫的时候,就天天盼着我成为宠妃,好扇别人巴掌呢,如今机会来了。”

从门外端着燕窝羹进门的魏嬷嬷听见这话,扫了杜若一眼,满脸的一言难尽。

倒是杜若一点没有被打趣的害臊,两只招子噌一下亮了起来。

御花园内,身份最高的自然是平妃,只是碍于太后余威,大伙儿谁也不敢小瞧了容嫔,倒是叫容嫔比其他三位嫔高人一等,跟平妃平起平坐了。

新进宫的贵人和常在答应之流,都三五分散开来,在御花园内说着话,只有几个叫平妃等人待见的,在万春亭内伺候着,听平妃和容嫔等人说话。

“听说昨日锦妃宣了马佳氏的小公爷去储秀宫,还单独跟他说了好一会子话。”平妃笑着对容妃道,“我记得,以前锦妹妹在老祖宗身边伺候的时候,老祖宗曾想着撮合小公爷和锦妹妹成就一段良缘?”

容嫔垂着眸子笑得大气:“这我倒是不清楚,不过他们二人相熟,在慈宁宫也是单独说过话的,倒也不稀奇。”

“听说在园子里的时候,小公爷跟当时还是大格格的锦妃娘娘也曾相谈甚欢。”景嫔跟着插嘴,“对了,我记得锦妃进后宫那年中秋,仪嫔妹妹爷看到过他们二人说话吧?”

仪嫔闻言抬起头淡淡道:“当时纳喇氏也在,还有伺候的宫人,不算单独说话。”

“哎哟,这都是近身伺候的奴才,谁看见什么也不敢说呀。”景嫔自以为意有所指,笑着道。

这话谁都没接,大伙儿心里嫉妒静嘉恩宠不怀好心思不假,可做不得准的话从谁嘴里说出来,万一触了霉头,也只找谁,聪明的都不会给自己添腻烦。

平妃跟容嫔对视一眼,笑着似是替静嘉说话:“后宫不许随意忖度不做准的事情,再说锦妹妹既然光明正大召小公爷过去,自然没什么可瞒着人的,你们可别瞎嚼舌头,小心被万岁爷听见,宫规处罚。”

“平姐姐说的是。”景嫔等人都从善如流应下来,可各人眉眼流转的官司里,说不清道不明的心肠怎么转悠,那就只有各自才清楚了。

临近端午大祭,倒是也没闹出什么流言蜚语来,端午过后,紫禁城里的主子们便浩浩荡荡去了圆明园避暑。

静嘉依然被安排在了天地一家春,平妃占了镂月开云,柔妃占了茹古涵今,也不知柔妃是怎么想的,将容嫔安排在了坦坦荡荡,叫容嫔进了园子好些天都黑着脸,只觉得晦气。

天地一家春和九洲清晏乃是在一座岛上,宫人比别处都要规矩些,也没有几个敢乱说话的。

静嘉更不是喜欢热闹的人,头先还没进六月的时候,她就在自己宫里,往软榻上一歪,捧着话本子用着冰鉴,也很能打发时候。

到了六月中时候,柔妃突然带着蓉娟来了天地一家春。

“我不来看妹妹,妹妹也不出门儿,你这是打算在天地一家春里成仙儿呀?”柔妃进门便打趣静嘉。

静嘉半点没不好意思:“天儿太热了,我身子又虚,走几步路就汗津津的,实在是浑身不舒坦,看样子姐姐身子是大好了?”

“哪儿就那么夸张了,谁不热呀?”柔妃哭笑不得,“照你这说法儿,我倒是比你好一点。不过我说,你就这么坐得住?那流言蜚语可都传到园子外头去了,我仿佛听着,说御史都上了折子。”

柔妃说着似是探究般盯着静嘉:“万岁爷就一点没跟你提起过?”

“啊?什么流言蜚语?”静嘉只做不知,迷茫问道。

“都说你跟马佳小公爷早在老祖宗在的时候就私定终生,只是后来你在园子里被算计了,只能进后宫。可你和小公爷显然旧情未断,在宫里明目张胆私会呢。”柔妃也不瞒着,这事儿闹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她不愿意失去静嘉这么个清明的盟友。

静嘉闻言,脸上倒是看不出喜怒,反倒是一旁杜若猛地站起身来。

柔妃和蓉娟都叫杜若吓了一跳,还以为杜若这是替自家主儿生气呢,结果仔细一看,站起来的杜若和坐在一旁的半夏,眼神都亮得灼人,好像一个牵不住就要窜出去的狼崽子似的。

柔妃捂着心窝子:“……”

第87章 发威(一更)……

“倒是我平白替妹妹瞎操心了。”柔妃并不多问, 瞧着半夏和杜若摩拳擦掌的模样,立时反应过来失笑道。

静嘉没忽略柔妃的好意:“你挂记着我,我心里自然是承情的。前些时日御花园那一遭我就知道平妃不会无的放矢, 只是没想到她这么沉不住气。”

“也未必就是平妃所为, 她这人有些小毛病,可胆儿并不算大, 若是没人在后头撺掇,未必会闹成这样。”柔妃摇摇头, “你也别掉以轻心, 自来百官即便不与御史交好, 也没几个会得罪御史的, 动不动就死谏谁受得了?万岁爷护着你,少不得叫那些以触柱为荣的老酸腐们, 传出更过分的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