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342节(1/1)

虎妞偷偷多看了几眼,老实点头:“好看,不过还是你最好看。”

沈鱼乐得不行,虎妞看他笑得倒在那个不认识的好看叔叔身上,鼓了鼓脸颊,突然想起,她好像见过这个叔叔!

“我想起来了,这个叔叔救过你!”

几年前虎妞去过一次兴城,见到过沈桥,不过那会儿她年纪不大,又只见过一面,所以记忆不是很深刻。

要不是沈桥这张脸着实出色,估计小丫头都认不出来了。

沈桥:“……”

叔叔?

这丫头是不是有点儿笨?

“你又逗我。”小姑娘鼓着脸,气呼呼道:“他是你哥,难怪你喜欢他。”

她还记得自己蹲在奶奶脚边,听见猫儿哥哥介绍这个叔叔,说他们感情很好,还管这个叔叔叫哥哥。

沈鱼笑而不语,不再解释,也不多说。

他跟沈桥的关系,不打算大张旗鼓地告诉所有人,但也不会特意隐瞒,身边人如果看出来或者猜出来了,他不会否认。

不过时代大环境摆在这里,也不会傻到见谁都宣告一声,没必要,他们自己清楚,日子过得好就行了。

回到家,已经听到消息的沈家人激动不已。

虽然意外多了几个人,但沈鱼带来的人,大家都乐意好好招待,更别说还有沈桥这个“救命恩人”。

沈鱼把自己带回来的礼物分给大家,虽然有车,但之前飞机火车的转车,带多了东西不方便,现在送的只是一些小件,真正的年礼已经寄回来了。

收到礼物的人依旧十分开心,桃丫拿着刚刚到手的新钢笔,爱不释手。

她没有钢笔,平时就用圆珠笔或者铅笔,这是她的第一支钢笔,还是特别漂亮的奶白色,比镇上、县里所有的钢笔都好看。

董三林也收到一支钢笔,不过是黑色的,沉稳大气。

他擦了擦手,小心翼翼把钢笔揣进兜里,手也不敢拿出来,一直捏着。

沈鱼身边围了太多人,他挤不进去,也就不挤了,把钢笔放好,去帮他妈干活。

厨房里有一桶新送来的活鱼,之前二伯母跟人学了个什么鱼丸,回来做过一回,好吃是好吃,就是费工夫。

他不怕费工夫,他哥挺爱吃鱼的,好像也不喜欢鱼刺,董三林熟练地杀鱼剖鱼,片肉剁绒,做着鱼丸的准备工作。

晚上吃了一顿特别丰盛的晚餐,盛情难却,沈鱼吃撑了,大晚上拉着沈桥在村子里溜达了一圈消食。

沈桥还没见识过这么原始的乡村风情,冷是冷了点儿,不过两人月下漫步,别有趣致——如果没有沈鱼身边亦步亦趋的一群弟弟妹妹的话……

原本打算给沈桥另外安排房间,沈奶奶都在招呼同住在二楼的沈安兴夫妻,去老房子挤一挤,把房间腾出来给沈桥。

不过被沈鱼拒绝了,他表示沈桥可以跟他住一个房间,另外给两位“朋友”安排一个近点儿的房间就好。

沈奶奶还有点儿不乐意,担心沈桥挤着她乖孙儿,影响沈鱼,让他睡不好觉。

沈鱼一行在老家过了一个完整的年,沈桥跟着他,去走过亲戚串门,或者窝在家里看西游记。

不下雪的时候,带着一群半大孩子去山里,还抓了一窝野兔子回来,沈桥发现的。

各种风俗习惯都让沈桥大开眼界,星际时代,“年”好像单纯只是记录时间流逝,不再有庆祝意义,也没有这么繁多的习俗,更没有这种温暖欢欣的气氛。

煮腊八、祭灶、祭祖、贴春年、守岁、发压岁钱,好像每天都有新活动。

沈桥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暑假的时候,沈鱼在这里待得乐不思蜀。

看在他是沈鱼“救命恩人”以及客人的份上,他和两个随行警卫,在沈家待遇很不错。

但沈鱼那待遇,就不是不错能形容了。

生活方面就不用提了,肯定是最好的,还天天琢磨着,变着花样儿给沈鱼做好吃的,担心他吃腻了。

换个人来,说吃肉吃腻了,沈爷爷非拿烧火棍打他。

好日子过够了?肉都嫌腻?

沈鱼就不一样了,他嘴巴甜,见谁都哄着,什么奶奶最疼我了,大伯母真能干,二伯母做菜太好吃了,桂枝姨好贤惠,小婶婶手真巧。

哄得一家子从上到下,见着他就是笑。

沈桥:“……”

见识到男朋友的另一面,惊,喜。

不过沈家家庭和睦,对沈鱼也好,他晚上搂着男朋友,白天也有乐子,倒也不觉得日子无聊。

沈鱼问他,明年要不要再跟他回来,沈桥也点头答应了。

他现在已经很了解这个世界这个国家的一些风俗,过年的时候,本就该陪爱人回家过年。

转眼间,八八年新年过去了,八九年在鞭炮声中走来。

沈鱼要赶回学校报道,待不到元宵节。

孩子上学不能耽误,沈奶奶便让家里人,提前开始搓元宵,让沈鱼吃了好去学校。

沈桥想起,他跟沈鱼初遇的那年,也是冬天,两人窝在家里搓汤圆。

他那会儿还没学会这里的语言,精神力受损也很严重,不会说话,跛着脚。

沈鱼摆小摊,大冬天的,每天早上蹬着三轮车去卖麻辣烫。

见他吃得多,还说要努力挣钱养他。

转眼间两年已过,回忆起往昔,却恍如昨日。

沈桥不由朝沈鱼看去,沈鱼正在捏口,感受到落在身上的视线,下意识抬头。

对上沈桥的眼睛,粲然一笑。

第220章

三年后。

大学最后一学期,临近毕业季,大四学生基本上已经没什么课程,学生们更多的开始关注自己的前程。

作为华国最顶尖学府的学子,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担心自己毕业后的去处,学校分配的工作,无非是好和更好,随便一个拿出去,在几十年后都是让人艳羡的好工作。

工作学校安排,还都是好去处,基本上很少有学生会拒绝学校分配,自找出路。

但偏偏这一届的商院,出了好些个拒绝学校分配的,还都是优秀毕业生,在校成绩相当不错,老师也喜欢。

给分配意见的时候,好话一叠一叠的,最后定的去处,在整个系都算很不错的工作,偏被几个“不识好歹”的混小子拒绝了。

老师们操心坏了,挨个找人谈话,问清楚之后,只能遗憾放弃,祝福学生在他们选择的道路上,能取得辉煌成绩。

“混小子”代表人物,沈鱼。

沈鱼最终还是掉马了,不管室友们多么难以置信,也不得不接受,原来他们实习的江渚集团,竟然是沈鱼的。

盛宇一个劲儿说“输了输了”,难怪他爸他小叔都对沈鱼推崇不已,以前以为是因为他有个了不起的哥。

可沈桥那身份,变化多端,一会儿老师一会儿商人,教的课也跟商界不怎么沾边。

他还纳闷,感情真正跟他小叔做生意的是沈鱼!

甚至那个已经推出了升级款,据说在国外火爆得不行的遥控车、改装车,只是沈鱼的产业之一?

他忍不住问:“你还有没有其他公司?”

沈鱼:“……”

这怎么说呢,他自己确实就这些,但是沈桥还在某些跟国家合作的产业里占有股份,虽然是只拿分红的那种,但利润相当不菲。

有些沈桥直接登记的他的名字,沈鱼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盛宇见他满脸为难,捂着脸,扑回自己床上自闭去了。

难怪他一直都找不着女朋友,一定是因为有沈鱼这么个财气太盛的人在他身边,把他桃花都给压住了。

好像没什么逻辑,但还不允许总被拒绝的单身狗甩个锅吗?

应彬向来沉稳,也就是差点儿把眼镜架给捏坏了罢了。

他其实一直挺骄傲的,但大学遇到的同学,一个比一个厉害,他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负韶华。

马成才根本就没反应过来,梁岳龙大大咧咧的,心宽得很,惊完了也就算了,沈鱼总归还是他室友,挺骄傲的。

金杉嘴巴张的,差点儿没把下巴给惊掉,回想起他曾经试图拉沈鱼一起来实习,拍着胸脯说得那些话,金杉就想把自己的嘴巴打一打。

让你多嘴!让你多嘴!

可把沈鱼得意坏了是吧?兜兜转转,最后还是给你小子打工!

没错,金杉最终接受了沈鱼的邀约,这是他在大二就做下的决定,那会儿甚至还不知道江渚集团是沈鱼的。

他们大一上学期开始实习,每年放寒暑假的时候,别人回家,他自己在家闲着没事,干脆就整天泡在公司里。

他人机灵,脑瓜也聪明,学东西很快,放得下面子,嘴甜讨巧,在实习部门如鱼得水,渐渐也承担了一部分工作。

金杉在市场部实习,去的时候正逢江渚集团发展期,市场部肩负重任,是为开拓新市场的先锋军。

寒假别人回家过年,他跟着师父去外地出差做调研。

好味成了全国知名的方便面品牌,有间和沈记在全国的门店,在这四年里,分别突破四位数。

金杉亲眼见证了品牌的成长,公司的发展,甚至有几家门店,是他从头到尾跟进过,看着它们开始盈利,生意蒸蒸日上,跟自家小孩儿出息了一样。

大二那年,沈鱼想要的新园区建好了,公司搬进了新办公大楼里。

充满现代感、科技感和时尚感的大楼,所有见识到的员工都惊叹不已,听说要在这里面办公,一个个连上班都兴高采烈,甚至有奔着他们新建的园区来参观的。

两个基金会的办公大楼,是两栋双子楼,沈鱼自己圈的地,自己盖的房,阔气得不得了,园区规划得美轮美奂,给员工们的工作环境也非常舒适。

沈鱼想得还多,一开始规划园区时,他就要求了生活区,还专门让盖了员工宿舍。

甚至还留了地,准备以后盖不同大小户型的房子,给员工,尤其是两个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们居住。

只租不卖,只需要支付很少的一部分租金。

工作够一定年限就能申请住房,根据家庭婚姻情况还有工作表现,可以申请不同大小的房子,一家人住。

以京市后来的房价,如果员工们没有买房的意识,恐怕以后附近的房子不一定买得起,住在别处,光通勤就得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