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250节(1/1)

沈鱼:“……”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鸭子出栏比鸡快,不到两个月就能出栏了,时间短,看见成果的速度就快一些。

而且上坎子村附近有河滩,可以放养鸭子。

沈鱼也觉得鸭子不错,鸭肉可以吃,鸭绒可以做羽绒服羽绒被,当然,这个比较难收集,自家做一两床用还行,卖就不考虑了。

鸭蛋可以做咸鸭蛋,二伯母做的咸鸭蛋确实好吃,尤其是咸蛋黄,里头流沙了,香得不得了。

万一鸭子不好卖,沈鱼还能教她们做烤鸭,做卤菜,鸭子全身都能卤,卤过之后价格还更高。

张桂芝想养猪,她说不管什么时候,猪肉总是卖的出去的,而且猪草能自己打,她以前也养过猪,觉得养的还行,多养几只顾得过来。

有想法就行,沈鱼看他爸没有反对,说明这是人家夫妻俩商量好了的。

小规模养嘛,不到十头猪,出不了大问题。

他打算回头找些饲料寄回来,猪光吃草可没有吃饲料长得快。

他四叔沈安兴就比较有想法了,他想养鱼,为啥呢?因为养的鱼能卖钱,他还喜欢钓鱼,自己鱼塘子的鱼,多好钓。

气得沈奶奶直接给了他一巴掌,都在商量正事,就你想着玩儿,孩子都这么大了,没个正形。

沈安兴被锤习惯了,一巴掌不痛不痒,他就是想养鱼,他媳妇儿没有其他想法,还不是由着他。

沈鱼灵机一动:“小叔,你要挖鱼塘,倒不如直接把塘子用来种藕,荷塘里可以养鱼,也能养鸭子。”

他忘记在哪看过,可能是农业致富节目的时候扫过一眼,鱼粪、鸭子粪能肥土,有利于荷花的生长。反过来,荷叶能遮挡阳光保持水温,营造出更适宜鱼类生长的环境。

“种藕?”沈安兴一愣,本地当然是有莲藕卖的,只不过价格比较高,家里很少会买。

他眼底的光越来越亮,藕好吃,吃法多,炖汤清炒凉拌,怎么吃都好吃,但据他了解,他们附近十里八村,没有人种藕。

那他要是种出来了,就是独一份的,肯定不愁卖。

再说,猫儿说了,还能顺带养鱼,就算藕没种好,还有鱼可以买,总归亏不了本的。

“好,我觉得这个主意特别好,我就种藕了,顺带养鱼,大嫂二嫂,你们的鸭子也能放我塘子里。”连荷塘在哪都还没定下来,他就已经先安排好了。

沈鱼连忙叮嘱:“混养还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刚开始养的时候肯定不能放鸭子一起进去,鸭子会吃掉鱼苗,还有鱼的种类也得好好选选,回头我找人了解一下,不行的话,你就先干一样。”

“我等你消息,我愿意学。”

不说还好,知道可以两样一起养,沈安兴已经把心横在上面了,铁了心的要荷塘养鱼。

“那你要继续学字啊四叔。”沈鱼坚持不懈劝学:“不然回头我寄资料回来,你都不认识,还得让壮壮和虎妞给你念。”

沈家长辈被沈鱼描述的场景吓得一个激灵,他们多多少少都上过扫盲班,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

但时间久了不用,就忘的差不多了。

之前两老发现家里出了个读书种子,激动之下,回来逼全家上下上进,一个个的,几十岁的人了,还被爹妈逼着认字,怪难为情的。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下来,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就是不太明显。

现在听沈鱼这么一说,众人心中都升起一股急迫感,学习真的是很有必要,不说别的,资料一定要能自己看,这可关系到家里能不能挣钱!

都找到了合适的路子,大家都很高兴,跃跃欲试。

家里人多,不缺人种地,正好能腾出人手开发副业,累点儿不怕,只要能挣钱,就不怕累!

热热闹闹讨论了一番,沈鱼把需要的资料都记起来,等回去之后就会找人咨询,有资料也寄回来。

离别终会到来,离开的那天,家里人一路送出去。

来的时候只背了个挎包,走的时候,他奶和伯母继母,差点儿给收拾出几个大行李包,连房梁上的腊肉都想给他装两块。

沈鱼哭笑不得,连声说拿不下了。

沈奶奶一想,她坐过火车,人那么多,肉都要挤掉了,她猫儿这么文弱,一个人哪拿的了这么多东西。

节俭了一辈子的老太太,第一次准备奢侈一把:“啥都不带了,回头给你寄过去。”

别的不寄,这两块腊排骨也一定要寄,猫儿可喜欢喝她做的土豆腊排汤,能喝两大碗呢。

“爷爷,我说的那事……”走之前,沈鱼还有些不放心的问。

沈老爷子挥挥手:“放心,我记着了,咱家这么多人呢,啥事都能办好,你好好念书,别为我们挂心。”

“我回去就找资料找人打听……”

沈老爷子发话:“我督促他们学习识字,不上进的人不配发财。”

沈大伯等人:“……”

沈鱼:“……”好的吧,有爷爷在家,真的特别安心呢。

他要去县城坐车,他爸送他过去,回头再把自行车骑回来。

董三林沉默地把沈鱼背包递给他,憋出一句:“哥,路上注意安全。”

沈鱼在他头上呼噜了一把:“知道了,你好好学习。”

“嗯。”黑瘦的少年用力点头。

桃丫给沈鱼塞了一包梅干,声音小小的:“给你路上吃。”

沈鱼接过来道了声谢,小姑娘抿唇笑得害羞。

虎妞抓着自行车后座往下赖,又哭又喊:“猫儿哥你带我一起走吧!”

被她妈拎回去打了两下屁股,看得沈鱼好笑又心疼。

再多不舍,终有离别。

他爸把他送到县城汽车站,在他上车钱,给他塞了一叠钞票,嗡声道:“你路上买点儿吃的,想吃啥就买啥。”

沈鱼没有拒绝,把钱接过来,高大沉默的男人,脸上立刻带了笑。

目送他上车,目送汽车远去,沈鱼坐在窗边,往后看,车子已经走很远了,他爸还在原地看着。

来的时候从市区直接坐卡车到村里,当时沈鱼嫌弃在后车厢吃了一路灰,等坐上汽车,他发现,还不如在卡车车厢里吃灰。

小客车一股子柴油味儿,车里人多拥挤,大夏天的,各种体味儿混合在一起,绝了。

而且路不好,一路颠来颠去,人都要给颠傻了。

沈鱼开着窗子,含着桃丫给的酸梅干,勉强扛到市里。

幸好沈桥帮他买到了卧铺票,不用去挤硬座,卧铺好歹人少一点儿,旅途中也能躺着休息会儿,稍微好过一点儿。

有意思的是,沈鱼在火车上遇见了吃泡面的旅人,就是他家好味方便面。

那个香味儿尤其突出,沈鱼去看了一眼,好些人都在跟吃面的人打听,吃面的那个人拿着叉子,活像在吃国宴,姿态十分郑重,吃得特别香。

一路颠簸,终于回到自己家,第一时间洗个澡,然后往床上一躺,吹着电风扇,舒舒服服睡一觉。

到家的时候是下午,醒来外面天已经黑透了,沈鱼肚子饿得咕咕叫,下意识喊了一声“沈桥”。

没人应,他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沈桥不在家。

闷闷不乐躺回去,他想男朋友了……

可能夜晚比较容易伤感,第二天醒来,虽然还想男朋友,但没有昨天那么丧了。

尤其是给沈桥打了个电话之后,在自己家里,能说些亲密的话,也算一解相思之苦。

他回来那天是七月二十五,早听说出成绩是二十七日,不是很确定,可能会推迟。

但二十七号那天,沈鱼还是一早去了学校。

正值暑假,校门没开,校门口聚集了一些人,沈鱼看见几个自己同班同学,还有一些眼熟的人,应该是同年级的其他考生。

大部分学生都是自己来的,毕竟高三生一般都十八岁左右,算成年人了,但也有少数家长不放心,跟着一起来了。

比如肖家上下,连肖家耀都被梁凤霞抱着,一起站在肖家辉旁边,十足郑重。

肖家辉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们家人来的太多了,他爷爷坚持说,这种大事全家都要参与,逼着所有人都来。

他不愿意,可是爷爷这一年来,性格越发古怪执拗,有时候连他都会骂,他不敢跟他顶着来,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第152章

沈鱼扫了—眼站在—起的肖家人,不是他有意关注他们,而是这—家子太显眼了,老老少少的—大群。

别家就算有心急的家长跟着孩子—起来看成绩,顶多来—两个,父亲或者母亲,老—辈的多不识字,还有小娃娃,带来有什么意义,凑人数吗?

自从上次沈家人打上门去之后,除了同班的肖家辉,再也没有肖家人敢在他面前冒头露面。

这么久不见,乍—见面,要不是都站在肖家辉身边,沈鱼差点儿没认出来,尤其是肖老爷子和肖老太两人,无他,变化太大了。

两年前,他刚穿过来的时候,肖老爷子还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腰板挺得直,声音洪亮,每个月拿着家里最高的工资,说话干事都很有派头。

肖老太个头虽然不高,但她嗓门高,跟谁吵架都不让,腰—插胸—挺,就是家属院最凶的那只斗鸡。

—年前沈家人打上肖家的时候,肖老爷子因为摔了腿自我怜惜,明明已经好了还把自己当病人,—直杵着拐杖,还没了工作,天天在家里躺着,看着不如之前精神,有些萎靡不振。

肖老太也因为家里女儿和孙女来回闹,捏着她宝贝大孙子的把柄要挟,天天鸡飞狗跳,老太太—把年纪了,吃不好睡不香,精神头也就不行了。

但是这个年代的人,尤其是老—辈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那会儿他们看着虽然状态不是很好,也就跟其他同龄的老人差不多。

可是今天再见,实在让人诧异,两人头发都已经花白,还掉了很多,稀稀疏疏的头发看着更显老。

腰背佝偻着,脸上皱纹—层叠着—层,眼袋吊着,两颊皮肤往下耷拉,看着又老又凶。

两年过去了,也没听说肖老爷子后来又受过伤,现在竟然离不开拐杖了。

身上衣服虽然不算破旧,但打理得不干净,带着明显的污渍。

想想也是,肖家的男人从来不干家务活,沈鱼在的时候家里衣服归他洗,他跑了,就轮到梁凤霞和肖老太。

肖老太现在这副模样,虽然没有跟肖老爷子—样杵拐杖,但大不如以前精神利落,肯定也没以前能干活了。

梁凤霞从头到尾耷拉着脸,抱着小儿子站在—边,从她肢体动作可以看出她对肖家人的排斥。

这样的心态,指望她好好照顾年迈体衰的肖家老人,怎么想都不可能。

说到梁凤霞,她看着也不太好,人瘦了—大圈,—瘦就显老。还不到四十岁,都有白头发了,看着比大她—岁的沈二姑老十来岁。

今年春天沈鱼去明珠市见到二姑,二姑风风火火的架势,跟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似的,劲头十足。

而梁凤霞,身上—股子暮气,以前爱收拾爱打扮,时不时还想给自己买件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