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243节(1/1)

沈鱼哭笑不得:“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当饭吃,哪有天天吃这个的。”

虎妞撇嘴,这玩意儿到处都是,还不要钱,为啥不能天天吃。

“好了,以后好吃的还多着呢,看你这肚子,还吃得下吗?”沈鱼笑话了馋嘴小丫头几句。

大约是知道他会做好吃的,几个小娃娃都往他身边靠。

虎妞是沈鱼这辈里最小的一个,剩下的孩子都是沈鱼堂哥们的孩子,最大的跟虎妞差不多大,最小的还在吃奶。

小孩子们其实很敏锐,什么人好说话什么人不好说话,他们分的可清楚。

相处没一会儿,就发现沈鱼就是特别好说话的那种,个个歪缠着要去捉小龙虾,再烧了吃。

晚上再吃不太可能,但今天捉了养着吐吐泥,明天再吃倒是可以,兄弟姐妹们还没尝到味儿呢。

“想捉就去捉,但是注意安全。”沈鱼一发话,虎妞顿时高兴了,差点儿没立刻跑出去。

中午太阳太大,跃跃欲试的小娃娃们被家长强硬的压在家里睡了个午觉。

沈鱼洗了个澡换了干净衣服,顺手把衣服洗了,然后也去睡了一会儿。

早上晾的衣服都干了,换的勤也不怕没衣服穿。

虎妞睡醒了跑来找沈鱼一起去小河沟,沈鱼拒绝了:“我有事呀,你们去吧。”

他跟爷爷商量好了,去大爷爷和三爷爷家拜访,别的亲戚不说,这两家肯定要去的。

明天还要去大姑和二姑家,二姑虽然不在家,二姑父还在,他是晚辈,不在老家就罢了,既然回来了,礼节要做到。

有爷爷领着,去两个叔爷家没什么波澜,就算看在他出息的份上,也没人会为难他,都捧着他。

等沈鱼绕一圈回来,真看见虎妞和董三林一起回来,董三林还拎着一桶小龙虾,虎妞和一群小伙伴,跟上午一样追在后面捡掉出去的小龙虾。

意外撞见沈鱼,董三林慌了一瞬,把桶地上一放,就要走。

沈鱼面色如常走过去:“别放这,虾要跑了,倒盆里去。”

董三林停住脚步,转身回来,按照沈鱼的吩咐把虾分盆。

“得加点水儿泡着。”

董三林又去打水。

“虎妞,这附近有买东西的地方吗?”沈鱼问。

“有,大姑她们村有集,镇上有供销社。”虎妞老老实实道。

沈鱼详细问了一下,从上坎子村去大姑家,脚程快的要走二十多分钟,去镇上还得再走十几分钟。

而村子里,也能买东西,比如有家会做豆腐,他们家不是天天做,哪天做了,村里人去买,甚至不用给钱,拿黄豆粮食换就行。

还有木匠、篾匠,都卖手艺,更多的就没了。

哪怕是买根针,村里人也得走四十分钟去镇上买,走慢点儿,来回两小时。

沈鱼把这点儿记在心里,他回来可不光是见见亲戚顺便度假的,之前想给老家修路,建小学,都不是随便想想,正好趁着这次回来,把这些事落实了。

虽然这些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平白给出去的钱,得亲眼看见落到实处,具体怎么操作,还有的斟酌。

而且虽说他送出去一些家人、乡邻外出挣钱,还有更多的人留在乡下,光他们家就有这么多,多用点儿油都心疼得不行,还是得想办法带大家致富。

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事,还要跟他爷商量着来,大家也得有那个意愿,不能光他想,他想没用。

董三林打了水过来,把小龙虾泡上,这回没急着走,站在原地等沈鱼指挥。

沈鱼果然还有话:“你下午有事没?”

董三林摇摇头,以为沈鱼有事情让他干,张了张嘴,闷声道:“要我干啥?”

“我要去镇上买点儿东西,你帮我搬回来。”理直气壮使唤比他还小几岁的弟弟。

董三林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沈鱼让他干活,他心里还舒了口气。

不怕沈鱼使唤他,让他干啥都行,就怕沈鱼讨厌他们要撵他们走,他妈在这个家里日子也会不好过。

“哥,你要去镇上?”虎妞眨着眼。

沈鱼抿着笑:“对啊,马上就要走。”

虎妞忍不住了:“带我一起呗,我也想去。”

“带你有什么好处?”沈鱼突然问:“你暑假作业做了吗?”

沈鱼堂哥们没多少念书的,一是因为那会儿时代原因,知识分子遭到一些不好的待遇,村里人看见牛棚里关着的文化人,心里多少有点儿想法。

二是沈家太穷了,孩子还多,一个个读个小学就不读了。

但现在沈家不穷了,送孩子上学还是上的起的,有沈鱼作榜样,长辈们对学习成绩也比较看重。

上坎子村没有学校,主要是没老师,孩子们只能去其他村上学。

虎妞被问的一呆,眼珠子乱转:“做了一些……”

“带你去也行,回头检查你作业。”

虎妞苦着脸,她觉得上学一点儿都不好玩,要坐在教室里,不能出去玩。

作业当然更没有意思,这都放假半个月了,才在家长催促下动了几笔,能糊弄她大字不识几个的爸妈,肯定糊弄不了沈鱼。

小丫头皱着脸:“哦。”

先去玩了再说,大不了从镇上回来了,再去补作业。

沈鱼去借了二伯的自行车,堂哥沈庆丰在外面不少赚钱,寄钱回来,一部分交公给两老,大部分还是给他父母。

攒了几个月,沈安富去买了辆自行车回来,是家里的宝贝,不是谁都能骑的,办正经事才能用车。

当然,这规矩在沈鱼这不存在,他一说要去镇上,借个车,沈安富立刻把车给他推出来了。

“上车。”沈鱼招呼虎妞和董三林。

董三林手足无措站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坐到后座上,不敢碰沈鱼,身子往后倾斜着。

虎妞坐前面杠子上,抓着车把手还挺得意。

“小心夹手。”沈鱼叮嘱了一句,跟家里人打了声招呼,骑着自行车去镇上买东西。

看着车子走远了,沈安富拍拍沈安民肩膀:“还看啥,猫儿这不跟三林子处挺好,你担心个啥?”

沈安民憨笑道:“哥,我晓得猫儿是个好孩子,心肠软着呢,不会容不下三林子他们。”

“你知道就好,但也不能欺负娃心软,他出息,对你这个爹孝顺,你可别犯糊涂。”沈安富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

毕竟董家的孩子天天在眼前处着,时间久了,万一老三偏心眼,觉得猫儿有钱,就该贴补兄弟,那可真是会坏了父子情分。

“咋可能,二哥你想啥呢!”沈安民觉得这是小瞧他了,谁亲谁疏他还是分的清的。

他解释道:“我就是在想,咱村里啥都没有,他去个镇上都不方便,我是不是也买辆车回来。”

要买的当然是自行车,虽说家里有一辆,那辆是沈安富买的,每次要用还得跟他说,到底不方便。

而且万一当时有人用了,那他猫儿岂不是得走路出去,这可不行。

“早该买了。”沈安富说:“你说你手上攒那么多钱干啥!”

在沈安富看来,电视机对他们而言是奢侈品,但手里有闲钱,也有多余的钱准备红白喜事,那第一考虑的是房子,房子有了,买辆自行车,既方便实用有气派体面,是合理消费。

家里谁都知道沈安民有钱,他自己能挣钱,儿子还一个劲儿寄东西寄钱。每回不说寄很多,但这都一年多了,加起来可不老少。

乡下用钱的地方少,只买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真花不了几个钱。

沈安民不吭声,他把钱攒着,还不是为了他儿子。

他晓得他儿子开店做生意,可早些年国家管这叫投机倒把,万一哪天又不让做生意了,他攒的钱还能给他猫儿用,上学也好买别的也罢,不能娃要用钱的时候,他掏不出来。

不过他儿子显然比他想象的有出息,书读的这样好,就算不做生意,以后也不会缺钱用。

第148章

一般情况下,自行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三倍左右,也就是说,正常情况,沈鱼骑车到镇上,十几分钟就够了。

实际情况还是有些差别的,其一他带了人,一大一小加起来跟个成年人不差了;其二路况不好,车速提不起来,最后花了二十多分钟才到达目的地。

红旗镇,没有改制之前,叫红旗公社,镇上有一个小学一个初级中学,虎妞在红旗镇小上学,沈桃和董三林,都在镇中读书。

两个学校是连在一起的,沈鱼进了镇子,没有急着去买东西,说想看看学校,虎妞就给他指着路找过来了。

镇子不大,甚至称得上小,骑车六七分钟就找到了两个连在一起的学校。

小学学校外面是一层低矮的土围墙,中学的围墙刷过腻子,墙皮斑驳脱落,还有各种污渍水渍。

大门锁着,沈鱼推着车子绕了一圈,似乎看出他想进去看看,董三林犹豫了一下,叫住沈鱼:“你跟我来。”

他把沈鱼带到镇中外头一棵大树下,这树枝叶繁茂,枝干粗壮,因为离得近,一部分枝丫直接伸进围墙里。

董三林闷声道:“从这能翻进去。”

沈鱼眼神古怪,这孩子怎么会对学校哪里墙好翻这么了解?

董三林低头避开他的视线,声音依旧闷闷的:“你会爬树不?不然踩着我肩膀,我托你上去。”

沈鱼觉得自己会。

翻墙爬树这种事,难不倒他好吗?

把自行车靠墙边停下让虎妞看着,沈鱼搓了搓手,开始爬树,他身手还行,董三林在下面小心指点他该踩哪攀哪。

他没打算翻进去,就看看里头的学校怎么样,还有些其他想法。

董三林张着手臂,在下面虚揽着,生怕沈鱼掉下来。

好在没出什么意外,沈鱼顺利爬到大树上,居高临下,能把围墙里的学校看个大概。

光从建筑和设施上来看,这学校真的又穷又破,两排房子呈躺倒的“l”,长的一排非常长,沈鱼视力不错,能看见那房子新旧不一,应该不是同一时间段盖起来的。

最旧的是土坯里的茅草都露出来的老房子,新一点儿的好歹墙面平整,也刷了腻子,剩下的都是砖瓦房。

“l”短的那一横,还是两层的楼房,应该是近几年新盖的,还比较新,墙体很干净。

操场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泥巴操场,房子都不能全盖砖瓦房,更不可能折腾操场了。

操场上有两个篮球架,整个构造都是木头的,两根圆木打进地里,最上面固定一个篮板,就是篮球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