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女的时空旅行 第509节(1/1)

山货也一样,虽然很多山货能够存放,但想要运到山下可废力了,而且他们也没有卖东西的渠道。每年的山货都是他们自己留着吃,说实话,都有些吃腻了。

很多人又问了苏青霓要如何操作某宝网,苏青霓一时也说不清楚,只说等网络开通后大家买了电脑,再教他们上网。

村子里的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他们的儿女在外面打工,每年给他们生活费。这些老人不像原主一样将钱都给儿子女儿存着,儿女给他们的养老钱,他们花得乐呵,手头也有不少存款,买一台国产的电脑还是可以的。

热热闹闹地杀完猪,吃了一顿美味的杀猪宴,老赵提着猪头和猪尾巴离开了。苏青霓留下四个猪蹄,拔毛清洗,用黄豆炖了。

今天是星期五,晚上童瑞阳就要回家了,炖好了给孙子补身体。

镇上的中学星期五下午是没有课的,都是为了照顾住在村里和山上的学生。

童瑞阳一般吃过午饭就往家赶,不过因为山路难走,他至少要花七八个小时,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够到家。

苏青霓将饭已经做好了,看到孙子进门,赶紧去厨房端菜。

香喷喷的猪蹄放在童瑞阳的面前,看得童瑞阳眼睛都发光了。

“快吃吧,我炖了十个小时,猪蹄都炖烂了。”苏青霓笑着用勺子舀了一个猪蹄放进少年的碗中。

少年立刻开吃,软烂的猪蹄美味无比,少年幸福地将整个猪蹄很快啃光。

苏青霓又舀了一个猪蹄给少年。现在正是少年人长身体的时候,不怕少年人多吃。

“奶奶,你也吃。”少年也舀了一个猪蹄给苏青霓。

苏青霓笑着吃了,她现在将身体锻炼得很好了,便是大晚上吃了肉也能够消化,不会积食。

两祖孙吃完了晚饭,少年很自觉地洗碗,苏青霓则泡了两杯山楂水。

捧着山楂水,少年才开口问:“奶奶,山参卖出去了吗?”

苏青霓不答反问:“看到正在施工的山道了吗?”

童瑞阳点头,正因为山道施工,他还拐了一个弯儿,比以前更晚了二十分钟才到家。

苏青霓道:“正在修的山路是奶奶我出钱的,我花了卖山参所得的三分之二来修路。等路修好了,再给你买个电瓶车,以后你从学校回家就不用这么久了,最多一个小时就能够到家了。”

童瑞阳长大了嘴,三分之二的钱就可以修路,那这山参是卖了多少钱啊?

苏青霓给了童瑞阳一个数字,又说了手中还剩多少钱。这剩下的钱对少年来说也是个天文数字。

“这些钱留下一半给你上大学以及买房子付首期,另一半奶奶想用来做些事情。”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山村老太五

“奶奶要做什么?”童瑞阳问。他不是在意钱,而是在意自己奶奶要做什么,担心奶奶累到。

“我想承包一块山地,种点儿药材。现在药材挺值钱的,也别是山中的药材,价格肯定比那些专门种植地的价格贵一些。奶奶我这次去省城卖人参认识了一个药材商,以后咱家的药材不怕卖不出去。”

“中药材很辛苦吧?”

“不辛苦。我只是种着玩玩,赚些零花钱。”

“哦。”童瑞阳不是很放心,心里想着奶奶高兴就让她种吧,最多自己每次放假回来多做一些事情,多帮帮奶奶。

苏青霓又关心了一下孙子的学习情况。

童瑞阳的成绩很好,每次都在年级前十名。这一点一直是原主的骄傲。

“高中还是去市里面读吧,市里的师资力量比镇上好,以后你才能够考上好大学。”

“可市里离家太远……”

苏青霓笑着安抚孙子:“也不是特别远,从镇上坐车到市里也不过两个多小时。以后山路修好了,你从市里回家里,用的时间最多不过三个多小时,比现在路上的时间少了一半。”

童瑞阳想想也对哦,心里面不由波动了。

他其实很想去城里面上学的。就像奶奶说的,市里面的师资条件好。他的两个小学同学初中就是去市里面的重点学校上的。他们原本的成绩不如自己,但现在他们的成绩都超过自己了。然而以他们的成绩就让只是在市里的学校排在一百名左右,那他这个在镇上中学排前十的成绩,拿到市里面的学校,连一百名都进不了?

童瑞阳以前不想去市里,是因为每周要回家看奶奶帮奶奶做事,是因为山路不好走。等到山路修好了,那自己就不用担心时间的问题了,便是去市里面读书,每周也能够回山里看奶奶了。

两祖孙又聊了一会儿,便分别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童瑞阳又起床去打水。

家里水缸中还有半缸水,但苏青霓今天要开始做腊肉腊肠,需要很多水。

吃过早饭,苏青霓便开始做腊肉腊肠了。

原身做腊肉腊肠很有一手,做出来的成品非常美味。两个不孝儿女每年都会打电话来多要一些腊肉腊肠。原本原主每年只用半扇猪做腊肉腊肠的,剩下半扇猪可以换钱。但两个不孝儿女要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后原身便用整头猪来做腊肉腊肠了。

童瑞阳在一旁给苏青霓打下手,两人忙碌了两天才将腊肉腌制了,香肠还没有装。不过童瑞阳要会学校了,装香肠的事情只能苏青霓自己做。

苏青霓赶走了唠唠叨叨的少年,不就是装香肠吗?有什么累不累的。原主一个人都能够装香肠,何况她了。

香肠和腊肉装好了还要熏制,山里面有松柏也有香蒿,苏青霓早就采回家了,点燃后慢慢熏制腊肉。一个月后,腊肉就能够熏好了。

一个月后,安装网络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村里,给村里安装了信号装置,开通了网络。

苏青霓拿出手提电脑和手机连通网络。

早已经买好了电脑的老人们带着自家的手提电脑和手机来到苏青霓家,跟着苏青霓学习上网,学习使用微信和支付宝,开通某宝。

不过苏青霓让大家合伙开一家店铺就是了,不要各自为政。

众村民想想觉得苏青霓的提议不错,都开店铺了,那岂不是太分散了,而且自家的山货也并不是很多,无法支持一个店铺的常年运转,还不如大家联合在一起,货品多了,还没有了竞争。

大家商讨过后决定将开店的事情交给村长家的小儿子童远负责。

童远大学毕业不到半年,刚刚进入社会,对于大公司的尔虞我诈还有些不适应,被人当成了炮灰,被公司辞退了,心情不好,回家过年兼散心,要过年之后再回城里找工作。

但童远因为这件事情心里有了阴影,有些不想再回城里了。他是做为大伙儿的指导来苏青霓家的,跟苏青霓一起教授大家上网,正好听到了苏青霓跟大伙儿商量开店铺卖山货的事情。

童远心中一动,这是个好主意啊,自己若是开了店铺,收购大家的山货从网上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也是一项不错的工作啊。

童远于是毛遂自荐,众村民欣然答应。

童远向大家保证的收购价格可不低,比他们累死累活运到山下去卖还要贵上一点儿,他们哪里能够不答应。至于童远在网上定价多少,他们就不管了。总要让人家童远也赚钱吧?

村民们离开后,苏青霓将童远留下来。

童远吞了吞口水:“苏奶奶。”

明明苏奶奶很和蔼的样子,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苏奶奶很威严,比他的村长爸爸以及中学时候的教导主任还让他害怕。

童远如同小学生一样乖乖地坐在苏青霓面前,即便心中疑惑万分,也不敢问出来。

苏青霓笑了笑,道:“放轻松。”

这一笑如同春风拂面,让童远的害怕消失了,只觉得眼前的人很是亲切。

“苏奶奶,你找我什么事情?是关于店铺的吗?”童远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苏青霓笑眯眯地道:“我是想问你看过直播吗?”

童远点头。

苏青霓继续问:“那你做过直播吗?”

童远摇头。

苏青霓道:“你回家后开通一个直播账号,准备一下,直播咱们村子过年吧。”

童远:“哈?”

苏青霓:“让大家看看咱们吃的正宗农家菜,看看咱们是怎么做腊肉腊肠的……到时候他们就会跑到咱们的店里去买山货了。到了春天,再进山逛几圈,让他们看看纯正的自然风光,将野菜也上架到店铺里。咱们山中的物产丰富,景色迷人,这些都是卖点啊……”

童远听得双眼都鼓圆了,结巴地道:“苏、苏奶奶,我、我怕我做不好……”

“做不好就做不好,反正直播间的人看得是自然风景和货物,又不是看你这主播。”

童远:“……”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山村老太六

童远虽然因为公司的事情有了些社恐,但做直播不用面对面地与陌生人交流,他还是能够做到的。就像苏青霓所说,进入他的直播间看直播的都是来看风景和人文风光的,对他这个主播不是太在意。童远紧张一段时间后便放轻松了。童远的主播间叫做“原滋原味的山里生活”。

开播的时候便吸引了几十个人,这些都是向往自然风光的城里孩子。虽然这个直播间中的主播不是帅哥,说话也有些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但他带大家看的东西很吸引人啊。

观众们能够看出主播真的是在山里的村长生活,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山中还有些绿色,看着就让人觉得清爽。

观众看到山村中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知晓这是一个留守山村。不过这里的老人精神面貌与其他地方的老人不同,这里的老人看起来精神奕奕,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样子。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而显得孤单。

眼见着要过年了,每家的老人们都在准备年货。

腊肉香肠、瓜子花生、麦芽糖、糖糕……这些东西全部都是老人们自己做的。

第一天主播带着他们去看老人们制做香肠腊肉,整个过程看下来,众人都觉得主播家乡的香肠腊肉干净又好吃,纷纷发言问主播可不可以将这些老人做的香肠腊肉卖一些给他们。

童远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生意上门了啊。

他将某宝上的店铺名字和地址报了出来,他不知道这些观众中有多少钱是真的会去店铺中购买的,但只有一个,也代表了成功的开始。

第二天童远带着众人看老人们自己做麦芽糖。制做麦芽糖要用的时间不短,有些工序需要提前制做,童远一路跟拍,直到麦芽糖完工。

观众们看得新奇不已,又纷纷表示要买麦芽糖。童远表示铺子里面会上货的。

第三天、第四天……

进入童远直播间的观众渐渐多起来了,他开的小店也终于有了客人。

虽然现在生活很便捷,人们想吃香肠腊肉,超市和菜市场中都有卖的。但这些香肠腊肉都是用工厂中生产出来的调料制做的,味道千篇一律,哪里有农家自己做的好吃?

特别是童远有一天直播了某户人家杀猪,让观众们知道做腊肉香肠的材料是正宗的农家喂养出来的,想要腊肉香肠的人救更多了。

某宝的店中来了大批的订单。

童远立刻找上村里的老人们,问他们要货,并当着观众们的面发货,让他们看到自家店里的货真的都是农家手中产品,没有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观众们非常买账,下订单的人更多了。村里老人刚做出来的腊肉香肠竟然不够卖的。后来老人们从山腰上的村子里面收购了好几头猪回来,才满足了网络上的订单。

只这一边,老人们和童远都赚了不少钱。

苏青霓也将自己做的香肠腊肉卖掉了四分之三,剩下四分之一留给自己个童瑞阳吃。转眼就进入了腊月,童瑞阳也放寒假了。

山路虽然没有完全修好,但也修了一大半了。只是一些原本险难的地方不是很好修,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

不过这修好的一半也能够造福大家了,至少下山所用的时间,就能够缩短三分之一。

村里人组织几次活动,将网店中大家购买的东西一起背下山,寄送去全国各地。然后大家在在山下买了许多的日用品和年货,再一起背上山。

众人看到苏青霓将香肠腊肉背下山,还以为是要寄给她的两个儿女,却没有想到是让永远寄给网店的客户。众人还有些吃惊。

“苏婶子,今年不给你日子女儿寄香肠腊肉了吗?”

“不给了。”苏青霓随意地道,“给他们也不见他们多敬一些孝心,还不如卖了换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