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宝宝五岁半 第8节(1/1)

弥留之际,他喃喃低语——

“我们有多久没见了呢?”

“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我活得太长了,长到有时,都记不清自己的岁数。”

“这一生,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你。”

“谢谢你今天,带着妹妹来、看望我。”

“真好啊,能来这个世界走一遭。”

“我没有遗憾了。”

“但愿我没有让你失望。”

“再见,父亲……”

深夜雨势渐大,以倾盆之势冲刷着南城。

繁华的霓虹被晕染开,相互交融在一起,潮湿的心情随之变得模糊。

城市的新地标建筑位于市中心,是一座高达458米的摩天楼。

烛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这里。

或许想看看朗轩口中念叨的‘拥有全世界的风景’,也或许是,这确实是适合缅怀的地方……

他坐在顶楼正面的护栏上,双腿垂悬于天台边缘,怀里还抱着一个未满百天的糯米团子。

透明的穹顶在他们上空展开,隔绝了雨水冰冷的侵蚀,却没将闹人的雨声屏蔽。

他需要一些声音来做引导,然后,长久的沉陷在过去那段回忆里。

许多以前都忘记的片段,在朗轩离世后,一幕幕的涌现出来,涌到他的眼前。

无比的清晰、深刻……

他应接不暇。

林小鸢熬不动了,张开嘴打了一个巨大的呵欠。

为了不让爸爸为难,她用肉乎乎的小手挡了一下。

但就是连这样的遮挡,也被烛龙完全捕捉。

他面露歉意:“困了吗,先在爸爸怀里睡会儿吧。”

林小鸢用力挤眼睛,挤掉蕴在眼角的泪星子。

不困!陪爸爸!

烛龙摸摸她的小脑袋,不管她的举动真正意味着什么,也不管她能否听得懂,径自道:“我没事,只是……需要时间缓缓。”

还需要倾诉。

林小鸢意识到这一点,转过头,用脸在爸爸的胸口蹭了蹭,乖乖闭上眼。

不再被任何一道目光注视,烛龙稍微轻松一点儿了。

他试着讲述起来——

“朗轩出生在一个大家族,那个年代,还分长幼嫡庶。”

“他是嫡子,出生时没选对时候,母亲难产死了,父亲宠小妾,哥哥姐姐与他都不亲。”

“老管家把他带到六岁,也病死了。”

“他那继母不善,吩咐亲信将他带去河边,想将他淹死。”

“那么巧,被我撞见。”

“原本我是不爱管人类的闲事的。”

“那个年代乱得很,处处都在打仗,活下去已是件极其不容易的事。”

“我躺在树上晒太阳,看那小鬼在水里扑腾,眼睛里都是对活下去的渴望。”

“有一瞬,他发现了我,拼命用眼神向我求救。”

“最终,你也知道了。”

“朗轩见我身手不凡,想拜我为师,还说要跟我浪迹天涯,赶都赶不走。”

“我嫌他麻烦,现出真身吓唬,没想到他不怕,还对我说回去横竖也是死,不如我一口吃了他,干脆点,给他个痛快。”

“救下他,不管到底的话,倒成了我的不是……”

“大抵我太闲,答应帮他出头,护他一阵子。”

这一护,就变成了责任,成了习惯,成了难以割舍的牵挂。

“起初我只在暗中保护他,他那继母确实黑心,下毒、放火、买凶……无所不用其极。”

“直到那一次,饕餮来找我去城里喝酒,我才分神一刻钟,朗轩被叫爬去屋顶捡风筝,失足摔下来,摔断了一条腿。”

“接连数日,我去那恶妇梦里将她鞭打,醒来时满身鞭痕,疼得钻心,她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造次。”

说到这里,烛龙面上扬起一抹快意,怀里的小团子也抿着嘴,努力忍笑。

“为了彻底治好朗轩的腿,我跑了不少地方,废了不少力气,幸好不是无用功。”

“虽然我时常去敲打那恶妇,但还是担心哪天再出意外。”

“于是我去了一趟大騩山,那里有一种稀世草药,人吃了之后不会过早死亡,还能长寿。”

林小鸢:怪不得朗轩哥哥活到104岁!

“小风筝也想长命百岁?”烛龙注意到女儿在怀里动了动。

林小鸢只管用心声跟老爹贫:我不止想长命百岁,我还想试试长生不老呢。

“想吗?”烛龙垂下头,看着女儿,神色认真。

这时她才察觉,爸爸在害怕失去。

害怕不久的将来,像失去朗轩哥哥那样失去她。

怎么办,我要怎么安慰他?

“啊呜呀、呜啊忙忙忙忙……”小风筝对着爸爸砸吧嘴,再将小手握成拳头,凑到嘴边,专注的啃起来。

“饿了?”烛龙眸光微动,从悲伤的情绪里抽离出来,起手,修长的指尖在夜空中划开一个约莫九寸大小的金红色圆环,把手伸了进去。

这就是传说中的随身空间吧!

林小鸢惊奇得睁大眼睛。

好想钻进去看看到底有多大,放了多少宝贝。

所以爸爸要给我吃灵花仙草了吗?

随便垫垫肚子,我的人生就要百岁起步了。

很好很好。

结果烛龙拿出一只充好奶粉的奶瓶,把她的手手从嘴边拿开,奶瓶送过去:“吃吧。”

作为优质奶爸,随身空间里怎么可能少了这些必备之物。

林小鸢:“……”

见女儿没动,烛龙困惑道:“不吃吗?”

莫不是他会错意?

吃、吃点儿吧……

林小鸢勉强咬住奶嘴,掂量着爸爸好很多的脸色,咕嘟咕嘟。

女儿胃口好,对烛龙来说就是最直接的安慰。

雨小了一些,眼前的城市也变得清晰起来。

湿哒哒、娇滴滴的霓虹,柔化了建筑群锋利的轮廓。

烛龙抬首望去,再度被回忆包围。

于是随意起个头,继续——

“朗轩十二岁时,我开始亲自教他读书识字。”

“不管我讲什么,他听一遍就懂了,自己多读几遍,还能倒背如流。”

“他学得快,我教得也有兴致,不知不觉就教到他十六岁。”

“他对建筑感兴趣,跟我说想去留洋,以后要在家乡盖一栋最高的房子,还要以我的名字命名。”

“那年,盛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家主忽然暴毙,朗轩那继母带着大部分家产跟一个招摇撞骗的假道士私奔了,连亲生骨肉都没带上。”

“盛家四分五裂,剩下一息被朗轩的二叔把持。”

“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有个同他一般大的弟弟被骗去赌场,欠下一身债务,还有个妹妹揣着明星梦跑到海市,最后做了交际花,死在烟榻上……”

“我本想带朗轩走,结果他拒绝了。”

“盛家还有衷心的仆从,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他是他们最后的指望。”

“我很生气,吓唬他要么跟我走,要么自己留下。”

“他不为所动,我便离开了。”

盛朗轩一生大起大落,是南城的传奇。

十八岁时,口袋里揣着两块大洋,只身前往海市闯荡。

在码头搬过货物,夜总会门口擦过皮鞋,买过香烟报纸,也拉过黄包车……

后来,他成了南方响当当的船王。

沉默了好一会儿,烛龙妥协道:“我自然是陪在他身边的,不然他还没混出名堂,就死了八百回了。”

说完笑了声,心中百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