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驯养计划 第104节(1/1)

按照书信里出发的日子,计算车马行程,梅老员外入京应该就是六月头这几日。

梅家别院打发家丁,接连几天在京城城门下等人。

等到六月初十这天,终于有家丁满脸喜色地回来禀报,

“早上看见老爷的车队在城门下排队入城了。嚯,好多辆牛车,带了好多土产。老爷说先去城东梅宅把几十车土产卸下,人再过来别院这边。叫大人不要着急。”

梅望舒得了消息,便安心在别院里等人来。

左等右等,等到头顶的日头西斜,居然还不见人影。

她算了算时辰,心里往下沉,召来了向野尘,叮嘱他快马去城东梅宅一趟,看看到底怎么了,车马耽搁在何处。

向野尘的脚程极快,日头西斜时出去,日头还未下山便赶回来。

进来迎面就说,“你家父亲在城东梅宅被截胡了。或许是早上入城时泄露了身份,宫里那位大太监苏公公亲自登门,直接把你父亲请了进宫,原话是:‘圣上请梅老入宫,闲聊几句家常’。午后人进的宫,我去的时候,人还没放回来。”

听说是召进宫,来召的还是苏怀忠,梅望舒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回胸腔里,想想却又纳闷,

“他召我父亲入宫,有什么家常可聊的?”

暮色浓重,过了初更时分。

山道处传来车马嘶鸣,齐正衡亲自带了一列禁卫护送,把梅老员外安安稳稳送到了梅家别院的大门口。

梅老员外千恩万谢,进门就大赞,

“圣上亲切!虽说坐得远,没看清楚天颜,但听声音沉稳得很,待下宽和!就连圣上身边的人,对老夫这个布衣乡民也是客客气气的。我儿在圣上面前果然得宠!”

梅望舒把容光焕发的老父亲迎进花厅,两边落座,嫣然亲自端茶进来。

梅望舒平心静气地喝了口温茶,问起父亲今日在宫里和圣驾的对答。

“哦,圣上问起了家中人口,还提起叶相做主和虞氏退婚之事,问起老家你的妹妹。”

梅老员外捋着三缕花白长髯,淡定转述,“老夫表现得临危不乱,告知圣上,叶相的书信早已收到,梅氏虞氏在老家办妥了退婚之礼。如今你在老家的妹妹已经和虞氏再无关系,准备另寻佳婿了。”

见梅望舒良久不语,梅老员外诧异问了句,“阿姝,为父这番回话可是哪里不妥当?”

梅望舒捧着茶,心里默默暗想,当面欺君……

“圣上如何回应?”她头疼地问,“后面有没有再提梅家嫡女?”

梅老员外赞道,“我儿果然了解圣上心思,圣上后来又追问起梅家嫡女的婚事如何打算。是不是要在老家继续定亲。”

他捋着长髯,压低嗓音,“老夫毕竟是曾经为官的人,当时便感觉有点不对。圣上既然能给虞家赐婚,万一今日心情大好,也给我梅家嫡女赐个婚,我们是谢恩呢,还是抗旨呢?后续可就麻烦了。于是,老夫仔细斟酌了片刻,在御前回答……”

在女儿的无声注视下,梅老员外矜持抿了口茶,得意地道,

“老夫在圣上面前说,我梅家人口单薄,我家娇女不打算出嫁,准备留在家里,招个乖巧本分的倒插门女婿,上门入赘。——阿姝,你说说看,为父如此回答得好不好。”

“……”

梅望舒默默抬手,按了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叹息,“爹啊。”

第79章 深情

梅老员外说着说着,想起一件事来,

“圣上听说我梅家召婿入赘的打算后,很久没说话。后来也没再聊什么,赐下一顿上好的膳食,把为父送出来了。说不准圣上心里原本确实打算赐婚?”

他庆幸不已,“还好为父开口得早,把岔子堵上了。万幸万幸。”

梅望舒坐在对面,也很久没说话。

最后只简略道,“赐婚是不可能的。父亲别多想。”

既然梅老员外来了京城,梅望舒把正院让给父亲居住,自己回东边的杏林苑。

十日弹指而过。六月十四这天,邢以宁背着医箱上门诊病。

他细细诊了一回脉,“身子温养得好,天气又入了夏,寒症大有好转。最近癸水如何?”

“上月十六来了一次。”梅望舒回答,“这个月今日刚来。”

邢以宁算了算,“正好二十八天。月事日子准了,是好事。”

他仔细叮嘱,“近期别急着回京。不管宫里那位如何催你回去,一律不要理睬,京城那么多人,少你一个,天塌不下来。趁你如今才二十来岁,赶紧把身子调养好了才是当务之急,否则以后每逢雨雪阴冷天气,都是你一人受罪。”

梅望舒沉吟着,“无事我自然不会回京。但如果京城里有要紧的事,如今政事堂少了程相和林大人,只有叶老师一个顶着,若是忙不过来……”

“忙不过来就会往上面送,等待御前圣裁。”邢以宁哼道,

“当今圣上身强体壮,精力过人,只要他不折腾自己,顶上三五个月不会有事。”

梅望舒失笑,安抚好友,“平心静气,医者仁心。”

邢以宁喃喃念了几遍‘平心静气’,开了医箱,从里面抽出几本薄书递过来,

“近日你在别院休养,正好得空,多看看道家的养生术。养生之道博大精深,你该好好学学。”

梅望舒随手接过翻了翻,蓝色封皮的书名分别署着《黄庭经》,《养生方》,《素女经》。

“道家的……房中术?”她脸上微微发热,镇定地把书合拢,放去旁边。“多谢。”

“别只谢我,记得多看多学。”邢以宁不放心地叮嘱她。

“……我父亲在别院里。”梅望舒把头转过去对着窗外,低声道,“你带这些书进来,若是叫他看见了,少不得要传家法。”

邢以宁不以为然。

“我是大夫,眼里只有治病。只要对调养身子有利的办法都可以试起来。”

坚持把几本道家养生术留下,起身再三叮嘱,“别急着回京城。别累着自己。”

梅望舒应下,“你放心。这几天身子不方便,肯定不会回去。”

“你不回去,宫里那位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应该也没空找你。这样极好。”邢以宁想起京城热议的大事,

“不知你在别院听说没有,北魏国的使节团要进京了。”

“听说了。叶老师有写信过来。”梅望舒点点头,“听说放弃和亲,只要求边境重开互市,交易盐茶。于国于民都是极好的大事。”

送邢以宁出去时,正好碰着午后消食、在别院里散步遛弯的梅老员外。

梅老员外乐呵呵过来打招呼,“这位是宫里专程赶来看诊的邢御医?年纪轻轻,前程无量啊。”

一双眼睛眯起,瞅着邢以宁猛瞧,不紧不慢问起家世,籍贯,家中人口,可有定亲。

邢以宁隐约感觉哪里不对,匆忙告辞,背着医箱落荒而逃。

梅望舒送完人回来,见梅老员外还在原地笑眯眯张望着,无奈劝告,

“邢以宁是我的好友,年纪比我还小一岁,父亲不要多想。”

梅老员外悠悠然和爱女一同往回走,

“小一岁又不影响什么。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为父看这后生长得讨喜,手脚利落,身上有一技之长,和你又是有多年交情的。阿姝你说,如果为父去问刚才那位邢御医,想不想入赘咱们梅家——”

“父亲。”梅望舒叹气,“邢以宁是家中独子。你去叫他入赘,他家中老母亲只怕要上京来和咱们拼命。”

“独子?那就算了。”梅老员外并不多纠结,立刻改口,商量着道,

“京城这里不愧是天子脚下,藏龙卧虎。为父放眼望去,处处都是年轻俊彦,比咱们临泉老家强多了。邢御医不行,多的是其他俊彦,总能找到合适的后生。”

梅望舒不接话头,把父亲送回正院。

闲居别院并无什么急事,梅老员外把女儿留下,父女俩在枝繁叶茂的大银杏树下摆开棋盘,开始对弈。

梅老员外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脾性涵养极好,大热天的扇着蒲扇,一边喝着别院里自酿的梅子酒一边闲聊对弈。下到中盘眼看要输,梅望舒指尖掂着黑子,正琢磨着如何不动声色地输给父亲,梅老员外看出点端倪,乐呵呵地把棋盘一推,

“老了,下不动了。阿姝多吃点甜瓜,招呼你媳妇儿也一起坐下来吃。”

嫣然刚送了盘葡萄甜梨过来,梅望舒招呼她坐下,一家人在树荫下纳凉吃瓜果。

梅老员外喝了整壶梅子酒,借着醺然醉意抬手,点了点对面端坐着的女儿,又点了点打横陪坐的嫣然。

“媳妇儿人不错,你们如今的小日子过得也不错。不过老夫在御前说的那番话,倒也不是随口糊弄的虚言。实话实说,为父和你母亲在老家时,已经琢磨过很多次。”

“招赘。”梅老员外带着醉意重复这个词,

“托阿姝的福,为父如今身上有了个三等伯的爵位。在京城里不值一提,但是在我们临泉,呵呵,抬出去能压死人。现在连河东道知州登我梅家的门,都是见面赔笑作揖的做派。”

说到这里,梅老员外坐直起身,压低嗓音,正色道,

“找个家世普通的良家子,最好是白身,亲族和官场完全不沾边的,我们梅家能弹压得住。人要乖巧老实,做事有眼色不犯蠢,最重要的,长得要好。”

在梅望舒无语凝噎、嫣然拼命忍笑的视线里,梅老员外美滋滋呷了口酒,高举酒杯,对着头顶的百年老银杏树悠然感慨,

“我们阿姝生得这么好,再找个俊俏女婿,生下来的儿女铁定不会长成歪瓜裂枣。男孩儿像阿姝俊俏能干,女孩儿像阿姝聪明乖巧……”

梅望舒听不下去了,和嫣然商量说,“父亲喝醉了。我们把父亲送回房里。”

嫣然忍着笑一同搀扶梅老员外起身。

当天晚上,回到自己的杏林苑,在露天温泉池里泡澡时……

或许是被父亲口口声声的‘招赘’刺激到了,对着天上即将满圆的月色,梅望舒想起了一个人。

明晚就是十五。

原本应下那人,每月十五约定相见。

却不想身子最近吃多了温补药,正好撞上不方便的小日子。

汩汩活水缓慢流动的水声里,梅望舒趴在温泉池边,借着灯火写下一封简短的解释手书。

嘱咐梅家下人第二天早起入京,明日送进宫去。

这才安心睡下了。

梅家送信小厮去京城跑了一趟,没有带回预料中的宫里回信,却带回了一封叶昌阁的手书。

信里言辞殷切,直说北魏国使节即将入京朝觐,相关准备事务繁琐且多,导致朝中忙碌不堪。叶昌阁不忍见圣上终日劳碌案牍,催促爱徒回京助力。

“叶老相爷说,北魏国使节即将入京,领队的是北魏国皇子和左相,京畿一带的防卫治安要重新部署,近日已经忙到连齐指挥使都派出去协防京城了。大人这边若是方便入京的话,务必给叶相爷个准话。”

梅望舒握着老师手书,想了想,吩咐跑腿小厮,

“你明日再回去京城一趟,和叶老师说,我这两日实在不方便,三日后回京。”

六月十八这天,天上浓云聚集,大清早地下起蒙蒙小雨,给持续多日的盛夏酷暑增加几分凉爽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