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1/1)

晋江好像关闭了评论功能,只有评论者和作者可见。但是这样大家就没法在评论区互动了。这样吧,我可以每天晚上选一些有趣的评论贴到本章的作者有话说底下。

不想看评论,关闭“作者有话说”就可以了。不想公开评论的宝贝儿注明一下就可以了。

征求一下大家意见,这样行吗?

--------

山岛柒: 这个副本太带劲了好刺激

作者回复

佟彤:我要回家……

知了:来来来,这是索然无味的小创作层吗?怎么觉得这种小创作层里都超级凶险?

作者回复

这不是创作层啦是真实世界

寒夜琴挑:希孟真是多才多艺

作者回复

希孟:还用你说

blueblue: 开始斗演技了

作者回复

佟彤:我孟最棒

璇玑: 辣鸡晋江!

作者回复:+10086

第76章

夜深人静之际, 野猪牙打着一束手电,身后跟着一群扛粮食的人, 静悄悄地回到日军营地。

那是个隐蔽完好、北洋时期的废弃哨塔,里面已经等了七八个饥肠辘辘的日军谍报人员。

“太君, 粮食买到了。”

野猪牙的声音不知怎的有些垂头丧气, 话说得含含糊糊, 好像那满口板牙突然全部虫蛀,疼得他口齿不清。

那跛脚军官等了半晌,见终于买到了粮食, 斥责了汉奸几句, 命人上前卸货。

黑暗中忽然有人叫:“行动!”

说时迟, 那时快,冯铁柱丢下麻袋, 纵身跃起,以常人达不到的敏捷上前一扑, 直接卸了跛脚军官的枪,把他撂翻在地!

“不许动!举起手来!”

颜季明也扔下空麻袋, 短刀直指一个毫无防备的日军,干脆利落地缴了枪,塞住嘴。

“对付这种败类不用讲什么规矩!大家一起上啊!”

昭君、文姬、宗周钟、岐阳石鼓、还有若干文物化身的壮士们,分别扑向早已看好的目标。

跛脚军官训练有素, 立刻拔出佩刀开始反击。

但岳家军是什么人,冷兵器时代的战神小队,在战场上搏杀的经验无人能比。冯铁柱连看都没看, 反手一扭他手腕,就听见啊的一声痛叫。再用膝盖一别一顶,只听咔咔两声,跛脚军官完全丧失战斗力,痛得几近昏迷。

咚的一声,有个日军手忙脚乱的,总算还击打中了一个“娘子军”。可对方好似没事人一样,连退都没退,小刀直接顶了他胸口。

几个太君被制服的时候,仍然是一脸懵逼,急得用日语大叫:“你们是谁!你们是谁!”

谁也没想到,这些扛粮食的“村民”,怎么就突然化身成了身手不凡、刀枪不入的战士?

他们明明早就探明情报,此地并无战力强悍的中国驻军啊!

季明望着满地俘虏,心情畅快,哈哈大笑。

“我终于有机会上阵杀敌了!哈哈哈,父亲,叔父,你们瞧见了没有!我还缴了一把枪!”

营地里东西不多,只有几个简陋的分隔帐篷,里面摆着锅碗、铺盖、电台、箱笼……

文姬翻着营地里的各种图纸和文件,不时低声惊呼:“他们在四川潜伏好几个月了!这是绘制的地图……这是什么,好像是暗杀名单……乖乖……”

冯铁柱咬牙道:“他娘的侵略者死有余辜!佟姑娘!咱们把他们干掉!”

佟彤很快就赶到现场,叫道:“大家干得好!不过先等等……”

------------

野猪牙发现她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

汉奸脑子没坏到家,立刻意识到什么“格格”都是假的。否则她怎么会跟老乡同席吃饭,还聊得正欢?这边的老乡可都是反日的啊。

野猪牙就来追她。佟彤估摸着箱子里的文物们又能化形了,撒腿就往卡车跑。

没跑几步,身边就多了一群怒发冲冠的老祖宗。

汉奸寡不敌众,让大家臭揍一顿,牙掉了好几颗。

一听说白天佟彤和希孟居然遇上了鬼子,众文物摩拳擦掌,稍微商量了一下,当即雄赳赳气昂昂打算杀回去。

众人假装村民,扛着空箱子空麻袋,勒令汉奸带路。

汉奸最惜命,嘴里说着效忠太君,两条腿已经软成面条了。

------------

倘若这群日军个个是武林高手,也许还能跟这群神仙祖宗一战。可他们也是普通人,除了装备精良点,训练有素点,也不过是一群心虚有鬼、见不得光的普通人。

“佟姑娘,杀了吧!我等手痒很久了!”

旁边几个文物跃跃欲试,有的已经开始研究□□怎么用了。

有的说:“浇汽油,把这些渣滓一把火烧干净!”

但也有文物迟疑:“咱们是人族制作出来的,进入人间亦是逆天之举,怎么好反过来杀人呢……”

大伙不约而同地看向佟彤,似乎是等她下个令。

佟彤捡起手电,一一扫过地上太君们惊慌失措的脸。

和木箱里的文物不同,她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她知道这些人迟早会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而自己则是胜利者的传人。这些日军不论死与不死,何时死,最终都逃不过历史的裁决。

她朝季明建议:“先不忙杀,把他们交给我军审讯,也许会有更多情报——对了,把村中老乡叫来吧,也让老乡们领点赏。”

------------

日军精心训练谍报人员,派遣他们渗透四川后方,却在成都北边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外折戟沉沙,被群众雪亮的眼睛发现,智计擒获,连同他们的装备、情报、资料等等,一同送抵军方,获得奖章数枚,奖金若干,成为当地流传许久的传说。

天色蒙蒙亮之时,佟彤已经驾着卡车,接近了尚未被拆毁的成都老城门。

城内军民们已经从上次的轰炸中恢复过来。被炸毁的废墟上,有人铲走了垃圾,在危墙旁边竖立了警示标语;城门内外交通繁忙,一辆辆驴车、牛车、人力车,拉着砖瓦等建筑材料匆匆来去,对遭到毁坏的市政设施进行修补;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们带着佣人,重新出门吃吃喝喝。

一个不起眼的小茶馆里,坐了一圈衣着各异的男女。他们有的英俊,有的妩媚,有的强壮,有的娇小,但看面相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用于那些绝望或麻木的百姓,他们的眼中带着超出时局的淡然,看向城内外芸芸众生的时候,又露出多年积淀的悲悯之色。

颜季明站起来,朝佟彤一拱手。

“趁日出之前,和娘子拜别。”他那低音炮声音震得茶水一晃,“娘子回到家乡之后,我等大约也无法再化形出来。不过这两日的经历足以让小明开怀,以后也可以跟同伴们炫耀一阵了,哈哈!山高水长,咱们各自保重吧。”

佟彤对这些新朋友也依依不舍,小声说:“等到公元2019年,你们还是可以再化形的。不过那要等八十多年……”

“流光易逝,八十年不过俯仰之间,”文姬笑道,“一场等待,有何难处?”

佟彤觉得有必要给大伙打预防针:“八十年跟八十年不一样。你们可能已经看到了,人类文明正在活蹦乱跳地加速发展。长期在展厅里观察游客的还好,若是诸位不巧被束之高阁,放之地库,等到2019年一睁眼,怕不会被那时候的世界迷得晕头转向,平白闹笑话——那位昆吾老先生就是前车之鉴。”

昨天推车聊天的时候,佟彤跟文物们天南海北的八卦,已经说了昆吾的事迹。

冯铁柱满怀希望地问:“娘子能否再说一遍,日本侵略者何时能被击败来着?”

佟彤环顾四周无人,再次轻声给大家定心:“1945年。”

“改革开放是哪年?“

“1978年。”

“北平奥运会……”

“那个能用一张蛛网,悬丝购物的玩意儿,叫什么宝来着……”

“那种能把人照得更漂亮的照相机,娘子能给我们留一个吗?”

……

这时候希孟过来,朝各位文物同伴点一点头,对佟彤说:“城门守军已经听说了高博朗上尉的运输车队路途所遭变故。这里是通行证。可以进城了。”

佟彤大喜:“拿来我看看。”

一转眼的工夫,身后昭君、文姬、小明、还有其他化形文物,已经全都消失不见,只留一桌喝剩的茶水。

------------

成都市中心的古迹大慈寺,香火衰微,游人寥寥。正中的佛殿被炸塌了一角,露出半脸愤怒的金刚。

藏经阁门口挂着张手写的宣纸:“故宫博物院成都办事处”。

里面密密麻麻,从脚底堆到阁楼,全是从北平运过来的木箱子。

有的箱子干燥而洁净,上面的封条都完好无损;有的箱子潮湿发霉,封条七零八落;有的沾了泥,变了色,有的边角虫蛀鼠啃,又被人为修补过,一片一片的小补丁。

仿佛一张张无声的连环画,述说着这些木箱各自不同的遭遇。

“成都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小徐一边指挥工人将木箱从卡车上卸下,一边对着佟彤和希孟千恩万谢。

“前天的轰炸太可怕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编队的飞机!我们故宫办事处的人也炸伤了好几个,现在还在医院恢复。派人到城外去找车队,只看到一簇簇火苗苗,有人说最后几箱文物来不及运输,都跟着炮弹一起爆炸了!哎哟喂,那时候我们觉得一切都完了,对不起老祖宗……”

佟彤问:“这些文物会长期存放于此吗?”

“哪会哟。”几个人同时叹气,“成都地势太平,房屋老旧,防空洞也少,完全不适合躲避轰炸。咱们都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哪天叫转移,立刻再转移,走哪算哪吧……”

小徐絮絮叨叨的把箱子放好,又检查封条、签名、防水,确认万无一失,这才拿出个小本本,让佟彤和希孟签字。

“敢问两位尊姓?是哪个机关下属的?我们馆长说了,若是这批文物有幸完璧归赵,要造个名册,把护宝有功的都记录下来……”

佟彤跟希孟对看一眼。她笑道:“我们算是志愿者吧。就不必留名了。”

小徐坚持:“那就留一个名字也行,长官们吩咐了,每箱文物每次落地,都得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