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黑化失败了 第47节(1/1)

屋里无声无息,屋外秋雨轻响,却无人回答她的问题。

第七十六章

采得百花成蜜后2

离水月观半天路程的山坳里,有一个白石村。

村子里如今统共十几户人家,比不得从前。以前靠着村子后面的石山石矿,村子里大半以采石块卖石块为生,日子还过得去。

后来闹了一场祸事,挖石矿的人太多,村子里那座石山塌了,压死压伤了不少人,有些人的尸体现在还被封在石山里。

外面的人嫌这石山晦气,不想再买白石村的石块,村子里的人也觉得那儿阴森森的不敢再去。

靠山吃山,身在群山之中,就算石山荒废了,边上还有其他山能去。

但没了正经营生,日子终归比以前差些,村子里的人也渐渐少了。

白石村附近没多少良田,每家收入的大头就是山里的山货。

渐渐的,村子里就多了许多猎户,打不了猎的也能用其他法子搂山里各种能卖钱的东西,像是采草药之类。

先前卖小狗给石柔的张猎户就是白石村人。

回村后,他跟他婆娘说了水月观有新观主的事。他婆娘去了观里几次,就跟附近零星听到水月观传闻的人搭上话知道了石柔的本事,之后每个月初一十五都会来观里上香,算是水月观比较固定的香客。

她本来就信这些,素音道长在时也常来水月观,后来见观里剩下的一大一小不怎么像样,她才不来了。

石柔年纪虽小,但一派大家风范,又有种种事迹佐证,她便又恢复了来水月观的习惯。

猎户在山间讨生活不少得神明护佑,不然运气不好撞上猛兽邪异,能留个全尸都算是好的。

水月观卖出去不多的护身符有一张就是卖给了张猎户家。

水月观的生意一直很淡,不是冒风险讨生活又信水月观的,真不愿出这个钱。

不过这些都是小头,吴为在外面接的活给的银钱才多。石柔先前收下的谢礼,足够观里撑一段日子,更别提曹尔绅打赏的。

曹尔绅给的荷包里面装着好些个金花生,还有几颗明珠。这些东西要是能顺利脱手,足够乡下人家过一辈子。

石柔倒没打算用他的,把他的荷包跟他送来的丝被放在一块,锁在了柜子深处。

这日也不是初一,张猎户媳妇却来了水月观。

前几天张猎户进山不小心扭伤了脚,下山时偏又碰上了野猪,差点没能回来。

幸好野猪冲过来时像是被什么挡了一下后跑了,他才捡回一条命。

当时他也没想到原因,回家发现从水月观求来的符化成了灰才反应过来。

张婶子当时就想来水月观谢神,却碰上了下雨,加上得照顾张猎户便耽误了几天。

看天气转晴,她就带上两个大点的孩子下了山。

她来水月观的路也算走熟了,进了观没看到人也不觉得奇怪。石柔一般不会出面在前殿当接引,她遇到最多的反倒是萱草。吴有懒,不爱一直呆在前面,但他耳朵灵,听到有人来了会探头出来看看是谁,要是能做成买卖也会热情地上前招呼。

比他耳朵更灵的石柔,比他更懒,也不爱招呼香客。

现在不同了,吴有要照顾孩子,石柔一听是买过符的张婶子来了,不得不出面。

“我怎么听到有孩子在哭呢?”

张婶子没见着人也不在意,正拿着自备的菜肴水果准备上供,远远就听到孩子的哭声。她心下有些纳闷,见石柔出来就问了一声。

“三天前我们在门口捡到一个女婴,瞧着刚出生没出多久。天下着雨,我们也不方便出去打听她的来历,只能先养着。”

石柔并不打算一把孩子养在观里,要是能找到孩子的父母自然是要把她还回去的,但听吴有的意思,这事很是不易。

如果这是个男娃,也许还有被人偷走后又怕事发扔在水月观门口的可能,女婴不用吴有去打听都猜得到八成就是她的爹娘生下她后不想养才把她扔在了水月观。

这样的事以前也不是没有过,素音道长当时是找到事主把孩子硬还了回去,但没过几天那个孩子就没了,不知是病没的还是家人再次遗弃。

看女婴被遗弃时包在身上的旧布,就看出生下她的人家家境不好,也许送回去也养不活。

家境不好的人家,周边村子太多了,水月观若是为此收留了一个,不久就会在观门前看到另一个。

观里的人都不愿事情这样发展,也就只能先打听孩子的来历。

这事本来该吴有去,他人头熟,出去转一天就能问到,但他得在观里照顾孩子一时走不开,石柔只能盼着来观里的赵大娘等人能帮着打听。

张婶子一听捡到了女婴,就猜到是怎么回事。

“定是有人看你们观里的人好说话,想让你们帮着养孩子呢。”

“是吗?她们也不怕我们养不好?”

若不是吴有在,她和萱草手忙脚乱的,说不定真养不活那孩子。

“这就难说了,有那些丧良心的,看你们没把孩子养好,说不定还会怨你们逼你们赔钱。”

“还有这样的事?”这倒是石柔不曾想到的。

张婶子虽说住在深山,但听过的事可不少。

“还有等你们把孩子养大了,又想把孩子认回去换彩礼的呢。”

石柔算是开了眼界,她听多了高门大户的龌龊,却不知晓贫民百姓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先前钱寡妇那事,已经让她心下惊奇,想不到还有更无赖的。

“这事官府也不管吗?”她问。

以她的本意,是想把孩子送到官府去,让官府帮着找人,但吴有说送去官府也没用。官方并没有收容幼儿的地方,倒有一些混混会收养孩子做些不入流的营生,但他们就是养孩子也不会选太小的,至少也得能自己照顾自己。

“这怎么管?本来就是他们的孩子,也不是他们求着别人养的。这些事说出来能让人气死,观主不问俗事,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她几时不问俗事了?她还想跟人八一八四周村民做过的奇葩事。

石柔抿了抿唇,叹道:“照阿嫂这样说,我都不知要怎么安置那孩子。”

“观主放心,我帮你去打听。我们村有个货郞,他的消息最是灵通了。”

“可是郭二郎?”

“正是他。观主跟他买过东西?”

“在他那儿买过针线,也让他带过盐糖。听说他做生意最是实诚,从他那里买东西放心。”

“这倒没错。二郎在我们村里也是数得上的老实,要不是家里兄弟多田地又不够,也不会做这营生。风里来雨里去的,赚个辛苦钱,拖到现在连个媳妇也没有娶上。”

“他还没成亲呢?”石柔惊呼,好像她真的在意似的。

“乡下汉子成亲哪有那么容易,他没房没地,村子又偏,没几家姑娘看得上他。他上头还有一个阿兄没成亲,不知几时能轮到他呢。”

“白石村的日子既然这么难,阿嫂当初怎么会嫁过去?”

“我娘家更偏,那才是真正的深山。”

张婶子娘家是山里的猎户,独门独户,一座山头就他们家一户人家。

她爹一直想搬到山下,又怕没有田地没处立足,后来趁着大启新立重新分地,他们趁机搬到了白石村,又跟村里本来的住户结了亲才站稳了脚跟。

“山里的日子很艰难吧?”

“是呀。”

张婶子絮絮叨叨地跟石柔说起了小时候山中日子的艰难,差点都忘了她过来是来上香的,两个孩子都无聊地去后院看了几趟小宝宝,她还跟石柔在说话。

石柔要是肯拿出耐心,绝对是个好的聆听者,能陪着人聊到对方痛快为止。

以前她在京城时,各家小姐都说她性子好聊得来。到了水月观,她一向惫懒,不与人多交流,倒让不少人误以为她目下无尘不好接近。

她听说了也不在意,今日会有闲心出来,也是为着后院的婴儿太吵,想快些找到她的来历把她送回去。

张婶子聊到嘴巴都起皮,才想起正事来,连忙去谢了神,又向石柔请了一张平安符。

“有了这个我就安心多了。”她收好符感叹道。

石柔笑笑,没有多说;她还是不好意思夸赞自己画的符有多有效。

张婶子也不在意,看天色也不早了就跟石柔告别。

第七十七章

采得百花成蜜后3

两个孩子刚出了观,大儿子就磨磨蹭蹭的,还朝二女儿挤了挤眼。张婶子回头催他们快点,正好看到两人的眼眉官司,一时皱起了眉。

“你们两个,瞎闹什么呢?”

“不是,是大娘……”

张大娘跺了跺脚,小跑到张婶子身边。

“阿娘,你记得货郎家边上的许家大嫂吗?她是不是正好这几天生?”

“大约是。”

张婶子为了照顾摔伤的张猎户也有日子没跟村里的媳妇聊天了,不清楚许大嫂生了没有,算算日子差不多是在这几天。

“我听说是生了,好像没能活。”

张婶子眼皮一跳,说:“没活就没活,小姑娘家家的少打听这些事。”

白石村穷,养不住孩子,村里没少出孩子夭折的事,也有孩子生出来就被抛弃的。

这些被抛弃的孩子都是女婴。

张婶子不想让女儿这么小就知道这些事,不想跟她聊。

若是许家真生了个女儿不要了,大约也是扔到白石村后山的一个石洞里,至少孩子扔到那里不会被野兽分食,算是对这个苦命的孩子最后的仁慈。

“水月观那个孩子会不会就是许家的?”张大娘迟疑地问。

“什么?”张婶子一愣,马上摇了摇头,“你怎么会这么想,就是许家真不要孩子,也不扔这么远。”

“可包着那孩子的旧衣衫我瞧着像是许家的,上面有块补丁颜色很特别,我在许大嫂身上瞧见过。”

“真的?”

张婶子也没有见过那孩子,不知道那旧衣长什么样,倒是记得女儿曾提过许大嫂下地时穿的旧衣有块颜色突出的补丁。要真是同一件衣服,她还真有可能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