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黑化失败了 第20节(1/1)

“观主还没说要吃什么呢,你怎么就点了?”萱草愤愤不平地说。

“这儿就只有阳春面。”吴有翻着白眼说。

萱草抿唇,哼了一声,暂时不跟他争吵。石柔暗笑,闻着一阵甜香,抬眼看向不远处的点心铺子。

“你是捡几样点心,买上几盒。”

萱草应了声是,又听吴有说:“记得买桃酥。”

“又不是给你吃的。”

“我总能分到几块。”

她一定要把点心看紧了,萱草暗忖,绝不能让吴有占了便宜去的。

吃好了面,吴有看买的东西也差不多了,

便提议回去。

“再多也拿不下了,有什么要买的,不如改天再来,反正庙里也没有什么人来,一向没什么事。”

石柔想了想说:“再逛一圈,看看有没有漏的要紧东西。”

“还逛呀?”

吴有面露苦色,本来买东西付钱是件挺开心的事,尤其是由别人付钱,由他来杀价,但这一趟趟逛下来,他是真的累了。

“不如我在这儿看着东西,你们去逛?”吴有提议道。

“你别是想拿东西吧?”萱草呛声问。

“你这是什么话,跑得了和尚。不,是道士,跑不了庙,我难道还能一走了之不成。”

“这可说不准。”

看两人又像要吵起来,石柔劝了一句:“好了,你在这儿等着,我们逛一圈很快就回来。”

“好,还是观主明礼。”

“你!”萱草一听,又要吵嘴,被石柔伸手拉着给拖走了。

吴有得意,还朝萱草做了个鬼脸,看萱草生气又动不了,心下直乐,也就没发现石柔离开时手上还多拿了一包点心。

石柔看距离足够远了才松开萱草的手,说了她一句:“好好的,怎么总跟人吵嘴,以前在府里的规矩都白学了。”

“府里要是有这样不懂规矩的……”

“若他是老夫人屋里的,你也敢说?”石柔打断她的话问。

萱草抿了抿唇,微微摇头,说:“不敢……”

“先前大管家的女儿也在我院里当值,虽你们不曾来说过什么,她在我面前也算懂规矩。

但私底下是什么样张狂的性子,我也略有耳闻。那时你不也忍下来了?可见你不是不能忍,只是挑人。”

萱草被她说得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我以后少跟他斗嘴就是了。”

“这倒无妨,只是在外面注意着些,莫让别人看了笑话,也免得你们吵闹起来收不住,什么话都往外面说。”

萱草点头,默默回想自己有没有说过什么,生怕透了不好的消息出去。一圈想罢,她抬眼发现跟石柔走在略显陌生的巷子里,四周也没看到什么铺子,一时有些困惑。

“观主,我们这是去哪儿呀?”

“就是前面。”石柔说道,又走了几步,停在一个虚掩着门的宅子前面。

宅子上挂着的牌匾写着「武阴」二字,边上还放着一面大鼓,却不见鼓棒。

萱草不曾注意到这些,心下正在想石柔是不是有什么故人住在武阴县,怎么以前不曾听人说过。

“你去叫门。”石柔吩咐道。

“是……”

萱草上前拍了一下门环,门马上就开了,一穿着皂衣的小年青探出头来打量着两人。

“何事?”

他虎着脸问,却不敢太凶恶,就怕来人是他得罪不起来的大户人家的贵女。

“我们来过户地契,还想要办女冠文书。”

“进来吧……”

年青官差说道,注意到了石柔脸上的伤疤,对她出家一事倒没有觉得惊奇,只是奇怪她们两个年轻女子自己过来办文书。

“你们有出家的寺庙收容吗?如果没有大师承认,这女冠文书是不能办的。”

“有地方落脚。”石柔应了一声,朝边上有些发懵的萱草笑了笑。

萱草心下有许多话想问,此刻却不得不收敛表情,一脸从容地跟在石柔身边。

年青差吏领着她们进了一间屋子,屋中摆着两张书案,案上堆着一些书档和笔墨纸砚,两位中年男子坐在案前,听到声音同时抬起头来。

“李书吏、赵书吏,是来办女冠文书的。”

年轻差吏的话一说完,坐在左侧的中年男子就垂下头拿起手中的书继续看着,右侧的男子微一皱眉。

“办女冠文书需要正经寺庙推荐才行,不是想办就能办的。”

“我也是这么说。”

年轻差吏笑着应了一声,目光瞟向石柔,要是石柔说不出个道理来,他也得跟着说她几句,这不是耽误他的时间嘛。

石柔也不忙乱,解开她一直背着包裹,从中拿出一个帖子来。

“我是礼部尚书石家的人。”

第三十六章

一汀烟雨杏花寒3

石柔把府里帖子递给了问话的书吏,待他小心接过查看时,又从包裹里拿出了水月观地契。

“我已经买下了水月观,准备接任观主,想要办一张女冠文书,免得名不正言不顺。”

普通女子出家的确需要寺庙大师推荐,但若是直接任观主就又不一样。

“水月观?水月观前任观主素音道长好像几年前就过世了,之后一直不曾来补过文书,寺里还一直欠着税钱。”本来在看书的李书吏抬头抢着说。

正经寺院是要交税的,除了地契还有人丁税。出家人不可置私产,他们所置的产业都是寺产,若寺中有良田,田税要比普通百姓多交一成;

若有商铺,得多交两成商税。人丁税与普通百姓数量相同,但普通百姓得成丁才需要交税,且女子不用交税,出家人只要办下文书不论老少男女都得交税。

许多寺院不愿意交那么多税,一般都是寺中人要远行才会来补办文书,官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吴有倒是有文书的,他曾是乞丐,被收养后因年少也没有办正经户籍,烧了养父家厨房离开后,他养父四处打听他的下落,想要把他卖了赔钱修厨房。素音道长听说后,就替他办了冠巾文书,免得他被人掠卖。

“欠着多少税钱?”石柔问。

李书吏拿出一本册子翻了翻,说:“倒也不多。水月观名下没有良田商铺,登记的弟子也只有吴有一人。他有三年没交税,一年丁税粟一石,他得交三石粟,或者十五钱。今年的新粮还没有下来,要是寺里没有余粮,还不如交钱划算。”

“多谢这位大人指点,我还想办了女冠文书后再把水月观的地契过户。”

“行,是得过户了当上观主才需出面交税钱。”

李书吏越过另一位同僚,很快帮着石柔把一应契书办了。

虽说县里偶尔也会有去水云庵的贵人路过,但跟她们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男女有别不说,她们也看不上普通的书吏,这次难得有机会跟尚书府的人接触,他肯定要尽力巴结。

不管礼部尚书在朝中到底有多少权柄,放在武阴县就是个大官,他一个小小书吏也开罪不起。

在李书吏的殷勤服务下,石柔想要的各种文书很快办了下来,她还让萱草送了点心并一些银钱当谢礼。别看萱草脾气有些直,这点人情还是懂的,也没有舍不得。

两人回到面摊时,吴有早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得一直坐着还能混碗面汤喝,他早过去找她们。

“你们怎么又逛了这么久,买了些什么?”

萱草目光一动,看向石柔,若是石柔答不上来,她再帮着想着借口。

石柔脸上不见慌乱,笑道:“本来想买些鸡崽回去,都听着声音了,却不曾寻着。”

刚刚他们吃面时,有一小贩挑着鸡崽经过,当时石柔就动过念头,却也不急,此时正好拿来当借口。

“姑娘若是要买鸡崽,可以去西市找找,会有小贩在那儿摆摊。”面摊的掌柜搭了一句。

“我们稍微绕一下路就能经过,去吗?”

吴有自然知道西市,就是没想过石柔会想买这些,她知道小鸡吃什么怎么养吗?

“去吧,养点鸡下蛋吃也好。”萱草好声说,想快点把石柔偷偷去改了地契一事瞒过去。

看到石柔办文书时又花了好些钱,她忧心寺里没个进项早晚坐吃山空,就想从别处省点,若不是寺里没有田地,她都想下地自己种粮食。

石柔也应下,反正现在她也不累,不在意多走几步。

武阴县的西市就在县城边上,离官道约一刻钟。吴有领着石柔从巷子里绕了一下,很快就到了一个用木栏围起来的市场。

市场内有些冷清,偶尔会有羊叫声传来。早几个月春耕前,有外地人拉了一批牛驴过来贩卖,停留了三天就去了别处,本地的贩子也囤了几只,看样子还没卖出去。

西市外围倒比里面热闹些,附近农户摆着小摊卖着一些自家制的用具,也有卖鸡崽的摊位。

一群黄绒绒的小鸡崽挤在圈子里叽叽喳喳地叫着,看着挺招人,萱草一眼就看进去了。

“呀,真好看。”她挤到摊子前说。

“是呀,真好看。”

石柔附和了一声,目光却是看着相临摊子上从竹篮里探头脑袋来的一对黄黑色的小狗。

“观主,我们买几只?”

“你看着办。”石柔应付了一句,已经学着早前吴有买东西的样子,问带着小狗来的摊贩:“老伯,这狗怎么卖?”

“你怎么还买起了这个?”吴有凑过来问道,皱眉看向摊主,“张猎户,这是你家大黑生的呀?”

张猎户认得吴有,以前他曾陪自家婆娘去过水月庵。

既然是认得的人来问,他也不说那些虚的。

“是。大黑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它生的崽子性子肯定凶,用来看家最好不过了。我要不是自家养不下,也不会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