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配是末世大佬 第83节(1/1)

八大家的八栋平房都是一进三开的格局,东、西厢房向前推出一米五,在正屋门口形成一个过渡的门廊。

将空水桶顺手搁在门廊拐角处,林满慧对着里面喊了一句:“四哥,早饭做好了没?”

“好了好了。”林景勇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北面厨房一口土灶、一口煤气灶,灶台边的吊柜上摆着酱油、盐、醋这些调味料,台面、炊具、瓶瓶罐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军山农场的晚稻口感不如早稻,但做成米粉却韧性十足、米香扑鼻。林景勇一早起来泡好圆米粉,今天早上煮米粉吃。

以前家里穷,早上一碗米粉就是最好的享受:在碗里放上一小勺猪油,加上香葱、辣椒末、蒜末,连汤带粉一浇,就是碗美味的素米粉。

现在家里上的上班、读的读大学,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林景勇不仅煎了荷包蛋,还炒了一份青椒肉丝当作配菜,油汪汪地浇在米粉之上,热气腾腾、肉香四溢。

林满慧刚迈过门槛就闻到这股独特的香味,浓浓的香味让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五脏六腑都敞开来:“四哥,你做的米粉就是好吃!”

林景勇端着两碗米粉走到正屋,将面碗搁在新买的八仙桌上,看着眼前这个眼睛亮晶晶的小妹,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些心疼。

——莫看小妹心有成算、英明神武,有农科所的正式编制、拿了专利、获得国家级金奖,其实骨子里不过就是个贪吃好玩的孩子。

他微微一笑,大声道:“只要你喜欢吃,四哥天天早上给你做。”

得益于林满慧生财有道,家中在邮政储蓄所的存款已经有七千多块,算是当地的有钱人了,林景勇却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给小妹的碗里放了一个荷包蛋,他自己碗里的米粉虽多,却只撒了薄薄一层辣椒炒肉。

眼前这碗热气腾腾的米粉让林满慧食指大动,米粉细滑,排骨汤加上猪油香、小葱香、香菜香、蒜香,再配上脆辣咸香的炒肉,冬天的早上吃上这样一碗米粉,简直是极致的享受。

林满慧夹起米粉上的黄澄澄的荷包蛋,汤汁浸过煎得裙边枯枯的荷包蛋,味道绝美,她笑眯眯地叹了一口气:“啊……真好吃!”

抬头一看,“咦?四哥你怎么碗里没有荷包蛋?咱家不是母鸡下了不少蛋吗?”她养了七、八只母鸡,只只都是下蛋能手,家里的鸡蛋根本就吃不过来。

林景勇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天天吃煎蛋,太奢侈了,我舍不得。”

林满慧扑哧一笑,瞪了他一眼:“四哥,咱现在可是有钱人!”

林景勇吃了一大口米粉,非常满意这个口味,咽下嘴里的东西,这才回答道:“有炒肉配米粉,对我来说就够了。鸡蛋一毛钱一斤呢,有钱也不能乱花,等再攒攒给你打一套好家俱。”

林满慧心中感动,眼前这个四哥一脸的络腮胡子看着凶恶,但其实是个善良内向的人。他为人低调,话少、勤快、能吃苦,承包家中一日三餐、打扫整理、账目往来,成为六兄妹的稳定后方。

只要有林景勇在,一家人就吃喝不愁、存款充足、生活稳定,经历过末世的林满慧知道这样的人很难得——

心甘情愿地为他人付出,兢兢业业奉献自己。

忽然想为他做点什么。

“四哥,你喜欢现在罐头厂的工作吗?”

听到小妹的问话,林景勇有点懞:“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林满慧一听,就知道四哥并不热爱这份工作。她想了想,继续问:“四哥你有没有想过,理想是什么?”

林景勇不知道小妹怎么一大早跟自己谈理想,不过他向来脾气好,吃完米粉喝完汤,擦擦嘴,这才慢吞吞地回答。

“我的理想,就是一家人吃得饱饱的,安安稳稳、踏踏实实。”

林满慧反问:“那你呢?”

“我?我给你们做饭啊。”

林满慧嘴角扯了扯,主动停止了这次谈话。如果四哥的理想就是为家人做饭,看着大家欢欢喜喜聚在一起,那就先如他所愿吧。

到了晚上林景勇下班回到家,脸色有些不对。

家里现在只有两个人,一点点低气压都会让人觉得紧张。林满慧跟着他走进厨房,蹲在一旁看他闷闷地摘菜、洗菜。

“哥,你怎么了?”

林景勇摇摇头:“没什么。”

“哥,你有什么事别闷在心里,和我说说吧。”大半年的时间朝夕相处,林满慧看到四哥不开心,内心也有些酸酸的。

林景勇叹了一口气,转过头看着小妹:“真没什么事,就是同事说了几句歪话,听着心里不舒服。你饿了吧?我马上就做好饭,今天买了豆腐,给你做个肉末酿豆腐。”

林满慧皱眉道:“哥,你有事别瞒我呀,跟我说说吧。”

林景勇手上动作不停,摘完菜苔、洗好小葱,一起放在沥水篮子里,从碗柜里取出一块猪肉放在砧板上切成条,准备剁成泥。

他的声音有点瓮声瓮气:“同事说,三哥现在是车间主任,又评了高级技工,其他几个兄弟都是大学生,连小妹都这么出息,一家子就我……只是个普通工人。”

林满慧一听就气炸了肺,咬牙骂道:“是哪个嘴这么碎?普通工人怎么了?碍他什么事了?我家四哥会做饭、会持家,比旁人强一百倍!”

林景勇面皮抽搐了一下:“做饭、持家算什么本事,我的确是家里没出息的那一个。如果爸妈还在,会不会骂我不上进?”

林满慧凑近,认真地盯着林景勇的眼睛:“四哥,你……觉得自己很差劲?”

小妹的眼睛里闪着亮光,似乎有一种魔力。这一刻,林景勇放开厚厚的心防,说出一直以来藏在心底的话。

“我,难道不是家里最差劲的那一个吗?

说话,口吃。

长相,难看。

学历,只有初中毕业。

工作,就是个最普通的工人。

大哥、二哥、五弟都上大学,有大出息。三哥现在也是农场最年轻的车间主任,又评了高级技工,前途远大。

可是我呢?我只会做饭、扫地、抹桌子、收拾厨房。连种菜……我都比不过小妹你!”

林景勇越说声音越大,脑门隐约有青筋暴露,情绪有些激动。

林满慧看着眼前这个因为口吃而自卑的四哥,想到书中他的命运,心中泛起细密的疼痛感。

——林景勇一直扮演着做饭、洗衣、打扫的保姆角色。老五林景严被关进监狱八年,他坚持每个月看望、送吃的;老三林景仁被单位辞退酗酒度日,每次喝醉都是他背回家;老二林景信被贺玲骗心骗钱,他默默地守在身边开解;老大得肝病住院,他陪伴左右、侍候到去世。

至于满慧,从小到大所有物品都由林景勇打理,就连女孩子用的月经带、卫生纸、文胸、内衣都是他买,他记得她的生理期,会煲红枣桂圆粥……

这样一个男人,在家中存在感不强,默默地关爱着每一个人。

今天若不是早上林满慧问了那一句“你的理想是什么”,同事们说的歪话或许还激不起林景勇内心的真实情感。

自己的需求,一直以来都被林景勇悄悄按下,因为这个家需要一个保姆。

都上进、都努力、都想做大事,那这个家怎么办呢?谁来做饭、谁来烧水、谁来打扫卫生、谁来整理四季衣物、谁来操持繁琐的家务呢?

林满慧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说不话来。在这个家,受四哥恩惠最多的就是自己。

林景勇宣泄出内心的烦闷,顿觉轻松畅快,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摇头道:“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呀。这个世上有小妹、老五这样的聪明人,也有我这样的笨人,各有各的活法……”

还没等他说完,林满慧打断了他的话。

“四哥,我们都会慢慢长大,再过两年半我也要考大学离开农场,到时候家里只剩下你一个人,怎么办?”

林景勇的心情荡到了谷底,停下手中的动作,低头看着砧板上切得薄薄的肉片,喃喃道:“是啊……你也会长大,离开这里。”总有一天,你们都不再需要我,那个时候,我怎么办呢?

林景勇陷入了沉思。

这种感觉其实非常不好。看着吃自己饭长大的弟弟妹妹一个个远走高飞,而自己这个做饭的人却一成不变,永远停留在原处。

林满慧走到林景勇身旁,挽住他的胳膊,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哥,你也得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和理想。这样,哪怕我们都不在你身边,你依然可以活得滋润、充实。”

感受到来自小妹的温暖,林景勇茫然地重复:“自己的生活、追求、理想?可是,我这样的笨人能够做些什么呢?”

林满慧道:“你会做饭呀。”

林景勇苦笑道:“做饭,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本事。”

林满慧瞪了他一眼:“瞎说,做饭虽说不难,但要做得好吃就是本事。古代有御厨、现在有名厨,华夏八大菜系各有传人,怎么能说做饭不是本事?”

林景勇一听,宛如眼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做饭,也是本事?”

林满慧看他恢复了精神,微笑道:“当然。四哥你做饭是自学成才,谁也没教过你,你就能做得这么好吃。食堂里的菜只要尝过一口就知道配料和做法,这就是你的天分。”

林景勇愣在当场,努力思索着小妹的话。

我的天分,是做饭?做饭做得好,也是一种本事?

想到自己的味觉十分敏锐,寻常人品不出的调料配比他一尝便知;想到自己对食物的寒凉温热属性一看便知,什么菜配什么菜清晰无比,林景勇忽然有了一些信心。

“做饭也需要天分吗?”

听到四哥小心翼翼地问出这句话,林满慧扑哧一笑:“当然啊,你看我和五哥,在厨房打打下手还行,炒起菜来却手忙脚乱,我俩……就没有做饭的天分。”

林景勇浅浅一笑,脸颊旁的胡碴青印原本让他显得很凶,但这抹笑容却为他平添一份温柔:“你们是做大事的人,做事浪费时间。”

四哥,真的是个非常非常好的哥哥。努力降低存在感,默默支持着每个人的梦想。这样的人,不能让他失去自信、暗自神伤。

“四哥,你如果不想在罐头厂的工作,那就辞职吧?”

林景勇有些惶恐不安:“那怎么行,在罐头厂上班很清闲,每个月还有三十八块钱工资呢。”

林满慧问他:“你还记得去年寒假二哥回来的时候,说过未来国家会有大的变化吗?1977年12月高考恢复,1978年7月高考回归正常,这就是变化,是不是?”

林景勇不知道她到底想说什么,眉毛拧成一条线,放下手中的菜刀,认真地看着小妹。直觉告诉他,今天小妹对他说的话,非常重要。

“你看现在我们农场那么多知青陆续返乡,一时半会城市里哪里安置得下这么多人?五哥在写给我的信里说,京都为了安排就业,出台了新政策:允许这些人自谋出路,而且要求街道、机关、学校、工厂都兴办企业,有个新名词,就叫大集体。

按照规定,只要雇工不超过八人就不算资本主义。只是有一点,大集体和我们农场的糖厂、罐头厂、纸箱厂这些国营企业不同,一切都得靠自己,自产自销、自负盈亏。”

林景勇似乎触摸到了一层屏障,只需要将手探入,就能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在那个新的领域里,有他可以施展才能的空间。

林满慧越说越兴奋,眼睛亮晶晶的。或许是受了五哥的影响,林满慧一说起市场经济便眉飞色舞。

商路通,路路通。

“哥,你可别小看这大集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早餐摊子,只要口味好、品质好、服务好,吃的人多了,就能赚大钱,你信不?”

林景勇感觉眼前迷雾渐渐拔开,终于明白了林满慧的意思。

作者有话说:

1977年12月,高考恢复第一年还有政审这一环节,到1978年7月就取消了。我有个同事,就是因为1977年政审不过关高考分数高出一截也没有录取,一生都觉得遗憾,退休了跟我提起此事依然难过哽咽。

接下来满慧要帮助四哥找到自己的事业,你们猜四哥要做什么?

◎最新评论:

【哥给作者大大捉个虫~

应该是“弟”吧】

【爪】

【点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