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配是末世大佬 第17节(1/1)

【害】

【打卡】

【冲鸭冲鸭冲鸭冲鸭冲鸭冲鸭】

【大大多更点】

【加油】

【绝???】

【加油加油加油!!!!!!】

-完-

第16章

◎萌芽计划的选拔◎

楚寒坐在花坛边,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在高台之上熠熠生辉的林满慧,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真是个聪明、调皮、倔强的小姑娘。

只希望,她这一份赤诚之心、兄妹之情能够一直维持下去,不被岁月磨灭。

想到这里,楚寒眼中寒光一闪,蓦地站起身,穿过解散之后回各自教室的学生流,一直走上高台,在林景严肩上重重一拍:“检讨得不错。”

楚寒长腿宽肩、体型魁梧,行走间带着丝匪气,眉眼间带着股肃杀之意。林景严一缩脖子,苦笑道:“你满意就好。”

楚寒将脸转向台下,准确找到站在人群中呆若木鸡的林嘉明,眼睛一眯:“是学生,就给我好好读书,不要想那些歪心思。再有人胡乱举报,老子先把他家连锅端了!”

林嘉明一颗心如堕冰窖,双手开始颤抖,眼睛里露出恐惧之色:楚寒这是什么意思?将林景严、林满慧纳入他的羽翼之下么?

如果林满慧他们有楚寒撑腰,那自己岂不是永远也追赶不上了?不行,不能这样。林嘉明茫然四望,却觉得自己无人可依、无处可去。

这一刹那,林嘉明胆怯了。

林满慧并不知道林嘉明内心的千思万想,她在那本书里并没有见到楚寒这个名字,不知道他是从哪里跑出来的人物。

眼见这人不再为难自己,还肯帮自己说话,她微微一笑,卷起衣袖,任由阳光洒在肌肤之上。

楚寒转头看到,一挑眉:“怎么,要打架?”

林满慧摇摇头:“不!我撸起袖子响应你的号召,好好学习。”

不知道为什么,林满慧这个小豆芽菜说话行事总能成功地戳中楚寒的笑点,他原本就喜怒由心,哈哈一笑,一扫眉眼间的冷峭。

他搂过林景严的脖子,声音里带着勿容置疑的强势:“看你小子机灵,跟我混吧。”

林景严不敢吭声,只低头望着脚背。

楚寒声音一冷:“怎么?看不起我?”

林景严慌忙摇头:“不不不,楚哥您可是农场的大人物,我哪里敢看不起您。”

楚寒哼了一声:“拍马屁,就省了。”

林景严有些犹豫。当楚寒的小弟?林景严怕自己会被三哥一拳头捶死。

林满慧在一旁听见他们的对话,插了句嘴:“你刚不是说要我们好好学习?现在收我哥当小弟,怎么学习?”

楚寒转头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当小弟,就不能好好学习?”

不知道为什么,他明明什么威胁的话语都没有说,但林满慧在末世历练出来的求生欲望却让她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杀气,那是来自大佬的威压。

不管他是哪路大神,既然递过来橄榄枝,那就收下呗。林满慧扯了扯林景严的胳膊,歪了歪嘴,使了个眼色。

林景严秒懂,道:“楚……哥,我以后就跟你混。”

楚寒看到这兄妹俩的互动,长年压抑阴郁的心似乎有一抹浅浅的阳光投射进来,温暖而柔和。这世间,也有纯真的情感、浓郁的亲情,不是那么灰暗,是不是?

他点了点头:“走吧。”率先走下升旗台。

林景严和林满慧跟在他身后,一直走到刚才他坐着的花坛边。楚寒伸长胳膊,从花坛深处拎出一个布袋子。

林景严一看,这不正是自己被工宣队没收的袋子吗?正疑惑间,楚寒将布袋子递到他手中:“既然是我小弟,那这些东西就还给你吧。”

说完,他缓缓伸出大手掌,在林景严肩头一拍:“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说罢,迈开长腿,径直朝向校门而去。

看着他那嚣张跋扈、极有存在感的背影,林满慧眼眸中有亮光一闪:这样的人,书中怎么会没有记载呢?

林景严打开布袋,探头一看,欢呼道:“小妹,鸡蛋!还有肉骨头!”

林满慧凑近一看,真是惊喜——除了之前绸花换来的鸡蛋之外,还多了两根肉骨头。正宗的筒子骨,上面有不少肉,这可是好东西。

林景严有些忐忑:“楚哥不会让我干坏事吧?”

林满慧看了他一眼:“如果是坏事,你不会拒绝吗?”

林景严挺直了腰,表情严肃地说:“小妹你放心,我已经在爸妈的遗像前发过誓,绝对不会违规犯法的事。哪怕是肉骨头,也不能收买我。”

林满慧扑哧一笑,连连点头。

楚寒送来的猪大骨新鲜多肉,炖汤味道极美,连吃了两天骨头汤,林满慧一嘴的肉香,心满意足。

接下来的日子,林景严一直惴惴不安,以为楚寒会让他做什么不好的事。结果等了大半个月,什么都没有发生。

楚寒仿佛是那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孤雁,一道残影之后,瞬间便消失不见。

转眼到了五月,农场中学每年最盛大的一次选拔赛马上就要开始,所有的初一同学都兴奋地摩拳擦掌,等待着农科所技术小组的出题。

军山农场农、林、渔、牧皆有,对科研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极大。建农场之时,就制订了一个“萌芽计划”,从内部子弟中挑选、培养农业科学人才。

农科所每年会从初一年级挑选优秀学生,节假日跟着技术人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用六年时光培养农业小能手,将来高中毕业可直接进入农科所工作。

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将由农场直接推荐进入工农兵大学继续进修。

高考取消的这些年里,这是一条通往大学的康庄大道。因此,每年五月中旬,初一年级都会迎来一场激烈的竞争。

林满慧听到这个“萌芽计划”,有些蠢蠢欲动。

想她一个在末世为苟活而不断修炼的成年人,一直待在教室里和一群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一起上课,虽说和平温馨,但真的很无聊。

现在机会来了。

如果被选中,她就可以走出教室,和农科所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如何改良种子、培育新品种、对抗病虫害,比光看书有意思多了。

五月的阳光,开始有些灼热。

农科所“萌芽计划”的选拔细则终于公示,一张红底黑字的大海报贴在布告栏。听到这个消息,初一年级的同学一下课纷纷从教室里跑出来,布告栏前人头攒动,议论纷纷。

“看到了,看到了,选拔条件出来了。”

“什么条件?别挤呀,我还没看清楚呢。”

“啊,要组队?”

有人看不见布告,站在后排急得直跳却,扯开嗓子喊:“前面的同学,念一下嘛,我们都看不到。”

林满慧没有凑这个热闹,她靠在小花坛边沿,远远看着那拥挤的人群,竖起耳朵倾听着那边的对话。

农场建设于五十年代,那时识字、读书的人少,初中已经算是高学历。再加上普遍读书晚,大多七、八岁才上小学,小学毕业上完初一,正是十四、五岁的年纪。

萌芽计划的初衷,便是从这拔既有文化基础、又正值年少思维最活跃的孩子中挑选出热爱农业、喜欢科学的优秀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真正扎根农场、懂技术的实用型人才。

历经近二十年时间的发展,计划初具成效。农科所里目前最精干的科研人才,大都是从小抓起的萌芽计划成员。他们深入田野,与农场职工同吃同住,能吃苦、懂技术、有热情,为农场丰产丰收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分场的军山3号水稻,三分场的军山4号甜橙、军山5号、6号辣椒全国闻名,都有他们参与的身影。

林满慧心想,虽说现在的木系异能还没有达到中级,只能蕴养身体,但未来只要努力修炼,总能达到中级,滋养万物。到时候懂点农业技术,异能在手,万事不愁。

这么一想,当个农科所的技术人员真的很适合自己的咸鱼梦想。

林满慧活动了一下手脚,正要挤进人群看一眼布告,吴媛媛和胡大志已经满脸是汗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满脸兴奋地跑到她面前,大声道:“林满慧,我们组队吧。”

“组队?”

“对呀、对呀,这一次萌芽计划的题目和往日不同,要求三人一组,用两个月的时间培育出一株植物。”

林满慧一听,眼睛一亮:“这么简单?”

吴媛媛的笑容显得有些勉强:“根本不简单好不好?首先,三人一组,要求初一期末考试结束后平均成绩80分以上……”

胡大志惨叫一声:“80分?救命!我,我马上好好学习,不能拖小组的后腿,你们千万不要丢下我啊。”

吴媛媛白了他一眼,继续说:“两个月时间培育一棵植物,并没有规定是什么品种、类别,可以是种子,也可以移栽、扦插、嫁接。”

林满慧听到这里,好奇地问:“那怎么选拔?”

吴媛媛一边说一边思考:“要求提交两个月的培育记录,还得交一盆培育好的植物。我想,应该是考察我们是不是细心、勤奋吧?”

林满慧点了点头:“应该是。农科所的人有些就是从萌芽计划中选□□的,肯定知道什么样的人是他们需要的。既然要求组队,那团队合作的精神也会成为考察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

听到这三个孩子的讨论,赵志红私直走过来,没好气地一拍胡大志的脑袋:“就你,还想参加萌芽计划?”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闭嘴不言。

等赵老师走开,胡大志摸了摸脑袋,不服气地说:“怎么我就不能参加?老师这是歧视!”

林满慧也没办法改变赵老师这种“唯成绩论”思想。成绩好,就什么都好。所有的班干部都是排名前十的学生,成绩好的坐前排,成绩差的坐后排,就是这么现实。

吴媛媛气呼呼地挥舞了一下拳头:“不蒸馒头争口气!我们一定要加油,争取语、数、外平均分上80分。”

农场中学从1964年教育部制订《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开始,便开设了英语课,并一直坚持下来,即使外面一派批资反修的口号,农场中学依然不为所动。

农科所所长当时拍着桌子骂:不学外语,谁来翻译外文文献?从哪里了解外国先进农业技术?怎么超越外国?如何解决大国粮食生产问题?

所以,农场中学现在的主课是语文、数学、英语。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合计,均分超过80分。对于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而言并不难,但对胡大志、吴媛媛而言,却很困难。

吴媛媛语文好,数学差。胡大志数学好,语文差。另外,这两个人的英语都不好。

林满慧皱眉想了想:“离期末考试还有两个月,那就抓紧时间补课吧。”

三个人头碰头,坐在教室后排开了个小会,吴媛媛负责语文,胡大志负责数学,林满慧负责英语,分工合作,共同进步。

这个小组的名字,决定以“春兰”为名,因为大家商量着周末去大小军山转悠,挖兜兰花回来培育,争取一展芳华。

不仅是林满慧这个小组,初一3班早就分了十几个小组,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热闹地讨论着,上课铃声响起都没有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