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如何防伪(1/1)

一身明黄色龙袍的皇上,如此亲手将他扶起,吕才心中甚是感动,可见皇上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当即与皇上一道进入弘德殿中,户部左侍郎吕才,拿出了一枚银币,递给皇上,并加以说明。

吕才躬身抱拳笑道:“皇上,此银币,重量刚好一两之重量,兑换白银尤为方便,刚好可换一两银锭。”

“上面的孔则是防伪标记,常人很难伪造出来,即便造出来也会粗劣不堪,一眼便可识破,而皇上设计的‘宗’字图案保留——”

吕才他说着话之际,李燕云皱眉,观察着手中银币上的图案。

圆形银币中间有个类似于方块形的小孔,此乃正是天圆地方的寓意,与铜钱形状意思如出一辙,除此之外,还有九个针孔般大小的小孔。

且中间那方形孔,带着就更为方便,只需在其中间穿一条绳子系在身上便可,于是就有了“盘缠”一说,

“且金币亦然同理,”吕才又拿出几枚金币交至李燕云手中:“另外,皇上,臣以为,当下大宗国情,不适合面额五十、和一百的银币或货币。”

“寻常百姓家,一年收入不过几两银子。换算为银币也就几个银币,或几千枚铜钱——”吕才恭谨道。

这个吕才倒也聪明,皇上稍微犯了个小错误预判方向略微出现差池,他没有当即指出。

而是选择了将此事拆开揉碎了讲解给皇上听,让皇上自己意识到这个事情的因果关系。

不至于没给皇上面子,还将决策权交给了皇上,又不至于悖逆皇上。

他的话李燕云当然明白!

李燕云微微一笑,叹道:“爱卿,你有所不知啊,日后大宗若发展起来,真到了膨货胀物之时,那一银币显然就不够用了!”

“故此造一些五十和面额一百的储存着不流通,朕敢保证,日后定用得着!”

说真的,能不能用上李燕云也不知,但斟酌目前的大宗国情而言,日后与他国贸易只会愈来愈频繁。

那么显然面额为一的银币,用着就不是太方便了,面额五十、一百的,自然就会体现其优点来了。

说白了,这也是他一个预判,预判对了那更好,预判错了,也不会损失什么,顶多将那些五十一百面额的给溶了重铸而已。

待吕才告退之时,李燕云则是为银币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银元’并说,除了上面针孔般的防伪标记,实则还可‘听声防伪’。

在吕才迷惑不解的目光下,李燕云当场演示,对准银元吹了一口气,继而神秘一笑。

他立即放置吕才耳旁,一阵金属脆鸣声入耳,悠扬万分,让吕才大吃一惊。

“嘿嘿,爱卿,若是有其他杂质,并非真银元,压根就不会有这种声音,只有纯正的银元,才能有此声,明白了吧!”李燕云笑道。

吕才恍然大悟一笑,抱拳道:“臣明白,臣告退——”

“去吧!”

胳膊环抱在胸前的李燕云,立于弘德殿门前,看着吕才远去的身影,他微微一笑,这吕才倒也他娘的是个人才。

正是这个人才,当回到了户部议事堂中,一干左侍郎右侍郎等同僚,相继凑过来,询问情况如何。

毕竟这种新型货币防伪标记,乃是他们共同商议而想出的办法。

一身官服的吕才坐下咕噜咕噜喝了杯水,见一个个身穿官袍头戴乌纱帽的同僚围在自己身旁,皆是迫切的眼神。

吕才点了点头:“圣上采纳了。”

议事堂中的官吏们一听顿时欢呼雀跃,毕竟能完成皇上交派的任务,对他们来说,心中就如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可有人发现了不对劲:“吕大人,为何皇上采纳了,你还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吕才放下茶杯叹道:“你们有所不知,皇上是采纳了我等的防伪标记,可皇上依然要造面额五十一百的,说是以后有用处呢。”

一听此言,其他人等皆是疑惑。

现场一个黑须官吏,捋胡笑道:“吕大人,这你就不懂了吧?哈哈,暂且不论那五十一百的面额日后是否有用。”

“——正所谓为君者,知错改错不认错!即使皇上意识到了面额为五十和一百的,不符合大宗国情,又岂会当着你的面认错?”

“对啊,哎呀瞧我这脑子!”吕才一拍脑袋,当场哄笑声一片,黑须官吏忙道:“都小着点声!”

细细一琢磨却是是这个理,皇上在臣子面前亲口到处自己的不是,那威仪何在?如何服人?明白过来之后,吕才羞赧万分。

当下吕才将皇上教的闻声辨真伪的技巧,给这群官吏演示一遍,他们当此对皇上的头脑敬佩不已。

恰在此时,外面响彻一声太监长喝:“圣旨到,全体户部官吏接旨!”

媚阳下户部府,礼监的大太监带着一些小太监立于院中,随着一声长喝,院中霎时稀稀拉拉的跑来几十名户部的官吏,相继跪下,齐声道:“臣接旨!”

见他们都到齐的差不多了,太监便展开圣旨,念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宗地大物博,得天独厚、承载万民!”

“为促进各国之经贸往来,达成邦交深厚之谊。朕令户部商议合适的地皮,以备列藩属之国建造使府之用。”

“以下几点,卿等务必谨记,其一使府‘象征’藩国的领土,实际拥有权乃是大宗!”

“其二、没有各藩国的使臣允许,无论是百姓或大宗王公贵族官员,不得随便入内,违者按闯宫闱之罪严办——钦此!”

圣旨上将此事说的甚是通透,几十个官吏也都相继明白。

一阵山呼万岁之后,太监忙将圣旨交给了其中一个官吏,客套几句之后,带着几个小太监扬长而去。

既然是圣旨,自然是皇帝深思熟虑后板上钉钉的事,亦不可抗旨,必须照做,否则便有丢脑袋之险。

可见皇上对于各国在大宗设立常驻使府的事,格外上心。

秋阳如熹,不烈不火。

枝繁叶茂,站着一些宫女和太监的御花园中,微风阵阵,垂杨柳微微摇摆,如摇曳身子的婀娜身段少女般,又似一副精美绝伦的水墨画。

一身明黄龙袍,头插金簪的李燕云慵懒的躺在小湖岸边的皮毯上,手里拿着鱼竿,钓着鱼享受着皇家难得的清净。

他眯着星眸一眨不眨地看着湖面上的鱼漂,身旁则是端坐着宽肥长袍的般若。

十来步外八角亭子中,身段窈窕,脸色绝色的上官皇后。

坐在石凳上的她面带柔笑,时而看着钓鱼的皇上,时而以洁嫩的玉手,拿起石桌上玉碟中的桂花糕,在丰润的小嘴中咀嚼几分,便口对口的喂给怀中尚未长牙的婴儿吃。

襁褓中的小家伙高兴的手舞足蹈,一身鹅黄色绣着凤凰长纱裙,气质雍容的上官皇后则是一脸的宠溺微笑。

忽地一个小太监急急跑来,见皇上正在钓鱼,他颇有眼力见的朝凉亭中皇后娘娘跪下:“奴才启禀皇后娘娘,前宫弘德殿外,张居正候着了。”

“嗯!”上官皇后看向钓鱼的李燕云:“皇上,张居正来了,在弘德殿!”

张居正?歪躺在湖边的李燕云,他微微一笑,头也不回道:“他能回来,想必天津卫的事已被他处理的差不多了,将他召来御花园,雨兮你接见便是。”

昔日自己在前金盛城,大宗的一切朝政都有自己这个皇后处理,如今李燕云还真想亲眼看看自己这个老婆如何处理朝政的。

他这般心思,雨兮自然明白,实则他是想日后想再次将朝政交给自己,去找自己那个师傅秦芷彤。

当着宫女丫鬟们的面,自是不好喊他坏胚子,上官皇后盈盈一笑,大方端庄道:“臣妾遵旨!——去,将他召来御花园来,就说皇上已托本宫见他。”

“是,奴才这就去!”小太监忙不迭的跑去。

看着小太监跑去的身影,皇后身侧立着的苏月儿,她笑道:“皇后娘娘,不如将小殿下交给嫔妾抱吧。”

上官皇后微微点头,谁知小家伙刚离娘亲的怀抱,就在苏昭仪怀里瘪着小嘴,奶声奶气哼哧几声,似要哇哇哭。

“好好好,不哭不哭,娘亲抱你!”故此,上官皇后柔柔一笑,只好自己抱着再此接见张居正。

盏茶的时辰,一身红袍双耳黑纱帽的张居正,被太监带来御花园,从太监口中自然得知,是皇后娘娘接见自己,而皇上落了个清闲,在一旁钓鱼了。

远远就瞧见这幅情景,且凉亭中皇后娘娘正抱着小皇子,与一旁的女子有说有笑的,据小太监所说,那个乃是苏昭仪。

走上前来,张居正跪下道:“臣叩见皇上圣躬金安,叩见皇后娘娘,叩见苏昭仪娘娘,叩见小殿下——”

一番礼节行下来,张居正差点说不过来,毕竟在场的连皇后娘娘怀中的婴儿都必须行君臣之礼。

湖边的李燕云并未答话,抱着皇子,端坐于石凳的上官皇后笑着开口道:“张卿家舟车劳顿,快快请起——天津卫的百姓,可都处置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