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海边生存日常 第191节(1/1)

就宁宁噘嘴,摇着孙竹斓的胳膊:“奶奶,你是不是有了姐姐弟弟,就不喜欢我了?”

孙竹斓这才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个小醋精呢!

“当然喜欢你了。”孙竹斓赶紧安慰,“我们宁宁最乖了。”

安慰了宁宁,又看向蓉蓉和囡囡,“你们两个也是最乖的,奶奶都喜欢你们。”

左碧惠这时候四下看了看,发现这一桌子坐得满满当当的,人挤着人。

从前这个家里,只有他们兄妹几个,从来没这么热闹过。

大家都长大了,都成家了。

两个哥哥都有了嫂子,都有了护着的人。

而她也有了丈夫,这个丈夫本来应该和她贴心贴肺,也像哥哥嫂子那样恩爱的。

一顿饭吃得大家各有心思,陆秋却一个人吃得很欢快,很久没吃羊肉了,还很想念呢。

如果再有牛肉什么的就好了。

陆秋吃得肚子都挺起来了,几个孩子也都是这样,最后下面条的时候,谁也吃不下了。

左父亲两顿没吃,这次吃得也有点多,还是孙竹斓拦了一下,怕他晚上积食。

吃完饭之后,碗都是几个孩子去刷,他们一边刷一边回味,问陆秋:“下次什么时候能吃?”

羊肉不好得,没羊肉牛肉的锅子总是少了些什么,她想了想说:“回我们岛上看看谁养着羊吧。”

“生产队里有!”陆冬去最激动了,“我记得大坑爷爷从前就放着牛和羊。”

大坑爷爷去世之后,这活就又交给村里,重新分配了。

“那是大队的。”

大队的东西就是村里的,谁也不敢去动。

见时间差不多了,陆秋去卧室里找了宁宁,问她:“你还去找你妈妈吗?”

宁宁挺想在这边玩的,孩子多,又听说几个孩子玩上要提着灯笼出去玩,就更不想回去了。

但她想着,白天的时候答应过朱亚青的,只好开口:“去,妈你再等我一下吧。”

陆秋看了看时间,此时已经快八点半了,再过一会儿怕朱亚青等着急了。

“明天再玩吧,要不然你妈妈和你姥姥就睡了。”

宁宁害怕她姥姥,一听这个只好下床来穿鞋。

蓉蓉和囡囡趴在床上,冲宁宁挥手:“明天记得过来啊。”

蓉蓉这几天已经和囡囡成了好朋友,两个人一块吃,一块睡,友谊建立的非常快。

宁宁就有些吃醋:“你们两个可别背着我玩卡牌啊。”

囡囡和蓉蓉都点头。

宁宁跟在陆秋身后出了门,借着昏暗的光往身后看了一眼,就见两个女孩不知道说到什么,嘻嘻哈哈笑到一块去了。

从前她和蓉蓉住一块的时候,也是这样经常不睡觉,嘻嘻哈哈的玩。

陆冬去正在外面点蜡烛,小雪冻得他手脸都红了,他还不觉得怎么样,和宁宁打了招呼:“等下次带你玩啊。”

宁宁闷闷的点了头,心里更失落了。

陆秋敲了朱亚青的门,里面的人早就等着呢,朱姥姥果然埋怨他们来的晚,“再一会儿就要睡了。”

陆秋笑了笑,“就这宁宁还不想来呢。”

外面风雪不大,家家户户的门口都点着蜡烛,他们这里条件好,都能买得起蜡烛,像他们村里,这时候都用白菜里面倒点油来当蜡烛。

蜡烛也是紧俏货。

哪里像他们这样,灯笼里面点着蜡烛,几个孩子裹着厚厚的衣服,戴着帽子,往外一溜烟的走。

陆秋往旁边站了站,叮嘱他们:“小心点,转一圈就回来。”

“知道了。”陆立春和左景赶紧保证,“不去别的地方。”

有他们在,陆秋还是比较放心的,就是陆冬去这种皮孩子,她又给叮嘱好几遍。

阿牛一直沉默着,这几天陆秋都没听到他说几句话,这孩子刚失去了两位亲人,心里正是难受的时候。

她就什么也没说,摸了摸他的头:“好好玩。”

几个孩子欢呼一声,外面时不时能听到鞭炮的声音,他们手里拿着灯笼在这黑夜里显得格外亮眼。

回来的时候,正听方爱红和孙竹斓小声嘀咕:“我看囡囡这孩子已经找我了,之前我抱着她睡觉,她都不哭的。”

眼里面,闪烁着惊人的亮光。

孙竹斓知道没孩子已经成了她多年的心病,能拿出来说已经算好的了,“这事你还得和两个孩子商量,阿牛你肯定不能抛下不管的。”

方爱红想到那阴测测小孩子,撇撇嘴:“人家看不上咱啊。”

陆秋忍不住替那孩子说话:“他奶奶刚没了,又是因为爹牺牲才没的,这孩子一时转不过来弯也是有的,你慢慢来。”

方爱红一想陆秋说得也对,“我也不着急,就是一看到那孩子那张脸,好像我怎么对不住他一样,就歇了那个心思了。”

左碧惠才知道方爱红原来是想□□了。

她等方爱红去找左行君的时候,问孙竹斓:“大嫂是不打算生了?”

“能不想着生吗。”孙竹斓之前一直发愁老大家的事,现在也看开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她愿意收养就让她收养。”

他们家也不缺孩子了,看老二家里的热闹劲。

左碧惠就不在问了。

像她妈这样开明的婆婆,到底少啊。

她那时候刚生了老大,是个闺女,她婆婆可是阴阳怪气了好久。

说得她,都觉得生女儿是错的,只有生儿子才是功臣。

孙竹斓打量了打量左碧惠的神色,问她:“你和爱国怎么样了?”

她是想问王爱国有没有说什么,夫妻两个又没有吵架,总不能一直不说话吧?

左碧惠却摇头:“不知道。”

从来到这里之后,夫妻两个还没说过话,王爱国之前倒是想来找她,被她避开了。

暂时的,她不想搭理那个男人。

王爱国也看出来了,之后就再也没来找她。

“夫妻两个,还是要把话说开。”

左碧惠听了孙竹斓的话,撇撇嘴。

“妈,那我可有的说了,不说远的,就说近的,他连怎么买火车票都不知道,傻站在那里半天,也不知道问人。”

左碧惠想到转车到北京的一路辛苦,眼泪就又想掉下来。

“唉,不提了。”孙竹斓赶紧转移话题,“你二哥二嫂过来跟我说,想让你跟着去他们那边。”

左碧惠楞了一下,孙竹斓已经继续说:“他们那边正在盖厂子,一个羽绒服厂子,是你弟妹弄的,估计她不是个厂长,也得是个副厂长,还有晒盐场!”

“让我过去?我是有工作的,这怎么过去?”

“你二哥的意思是,暂时借调你,到时候也让你爸帮着说两句情,应该没问题,我就问你,想不想过去。”

左碧惠有些犹豫,但是那犹豫只有一瞬间,她很快就点了头:“就是我去了住哪里?”

一想到可以暂时可以逃离那地方,她心里是高兴的。

但是,也伴随着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到了二哥那里,能不能适应,二嫂会不会难为他们?都是让她担心的事情。

还有王爱国。

她不知道怎么又想到王爱国,而且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没人给他做饭了,他吃什么?

她很不对劲。

左碧惠也察觉出来了,她好像总是愿意付出,总是愿意给王爱国包容,简直就像妈妈对自己的孩子。

“这些你都别担心了,要是确定去的话,我就给你二嫂说。”

“去。”一咬牙,左碧惠点了头,“二嫂是真的想让我去的吧?别到时生气了,和二哥吵架。”

孙竹斓的这点还是有把握的,“是真的。你二嫂这个人啊,你相处相处就知道了,她要是不高兴,不乐意搭理你,你说什么都不顶用,但是她对你好,就是真心对你好。”

鬼使神差的,孙竹斓把赵巧梅的事说了,听得左碧惠心里一阵唏嘘。

但她也清楚的知道,她和赵巧梅不一样。

赵巧梅有这个魄力,愿意吃苦,也有人能帮她。

但是她没有,她不敢想象孩子跟着她吃苦的样子。

再说,王爱国也没找其他女人啊。

这一点,莫名让左碧惠松了口气。

孙竹斓跟陆秋提了左碧惠答应要去的事,问他们:“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走?”

陆秋就说了个和左至历商量好的日期:“得早点回去,那边事情多。”

孙竹斓听了之后点头,虽然有些失望他们不能多留,但是也清楚知道孩子们都是有正事的。

“那行。”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昨天孙竹斓带着左碧惠买了很多布料饼干的回家,这个嫂子给一些,那个嫂子给一些,大家都很高兴。

连几个孩子,也都分到好些个吃的。

大家叫姑姑就叫得很起劲。

王爱国也是在这天才知道左碧惠竟然要跟着左至历他们走。

他已经当了好几天的木头人,尽量在家里缩小他的存在感,大家也当没看到他,谁想到老实的人,一听这个竟然生气,朝着左碧惠喊:“我不同意!你自己没家啊?带着孩子去投奔大哥做什么?”

他想不明白,左碧惠怎么就变了?他们的日子虽然难一点,但是也不是过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