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海边生存日常 第139节(1/1)

她看着自己还剩下两条的鱼,叹了口气。

还是得继续努力啊。

最起码,现在的生活已经得到了改善,家里也不说再催她嫁人的话了。

陆秋正在看报纸,上面的内容后来教科书上已经批判过很多次,但是她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路婶子拉着两个孩子学走路,问陆秋:“怎么今天没出去啊?”

“一会儿要来个亲戚。”

路婶子也知道这次来船上来的人非常重要,老路因为这事,好几天都没回家了。

路婶子羡慕地看着陆秋。

此时她就坐在院子里,身旁放着一台收音机,里面正咦呀的传出音乐声。

虽然都是□□,但听久了也觉得格外的动听。

路婶子把两个孩子也放到院子里,让他们随便玩,自己跟着赵大姐在旁边说闲话。

赵大姐时不时就要往外看两眼,路婶子好奇:“你这是看啥呢?”

“看巧梅啥时候回来呢。”

路婶子笑了起来:“这巧梅这段时间可受苦了。”

从前她最看不上赵巧梅了,经过这事也不免高看了她几分。

有骨气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让人佩服。

赵巧梅没让大家等的时间太长了,拿着篮子兴奋地过来,见了陆秋就笑:“你猜怎么着?”

“全光了?”

赵巧梅就点头,“全光了,不少人换了之后还不想走,非要等在旁边,这东西和糖就是不一样。”

糖当然也好,但没这个受欢迎。

“那下次再做点。”

下午,众人翘首以盼的船终于到了码头,部队上的领导士兵都去那边列队欢迎,岛上倒是难得安静下来。

陆秋没过去,她在家里和赵大姐看着孩子学认拼音,赵大姐听得稀罕,一边也默默地跟着学。

当初村里有扫盲班的时候,谁也不好好去学,就陆秋陆夏几个年轻的姑娘,学的特别认真。

现在再看,这些人认字与不认字,差别那是相当大的。

宁宁学了一会儿,歪头问陆秋:“妈,是我伯母要来了吗?”

“应该是。”陆秋问她,“你和她熟吗?”

宁宁摇头:“我只听我妈妈说过她,好像奶奶还有妈妈都不喜欢她。”

陆秋哦了一声,对这方爱红越来越好奇起来。

不知道左至历都写了回绝信了,她过来还有什么目的。

方爱红这次过来,完全不是自愿的,她这个人就过不惯苦日子,所以当初才挑了左行君这个人嫁过去。

找干妈也是为了在文工团的日子好过些。

谁能想到,这干妈这次要来这边,听说她和左至历的关系之后,竟然要求她一块跟着来。

当时她不知道怎么拒绝,怕惹恼了干妈,只能答应下来。

回来越想越不高兴,左行君就劝她,“你不是想收养一个孩子,正好过去看看。”

“人家都已经拒绝了,咱们还往上贴什么贴!你妈不是也不同意,我看以后都别提孩子的事,就咱们两个过。”

左行君担心:“那我们老了怎么办?”

其实,内心里他也是想要个孩子的。

“老了就随便找个地方养老,那些没孩子的老人就不活了?”

方爱红这么说,左行君就没再提。

坐船来的时候,她鬼使神差的拿了陆秋送过来的咸菜,想着这东西能保存的时间长,万一路上没胃口了。

这咸菜可帮了大忙了。

船上的很多专家都没坐过这么久的船,晕船不适应的大有人在,有那严重的,和当初孙竹斓一样,连床也下不了。

有一天,方爱红觉得嘴巴没味道,拿了咸菜出来吃,正好被此次的领导侯处长给看见,方爱红随口让了一下,侯处长见她吃的香,就真的夹了一筷子。

然后,剩下的咸菜就都被他给拿走了。

她干妈孙副处后来还过来抱怨她,嫌她有好东西,不拿出来给她,反而给了侯处长,现在好了,侯处长天天守着那咸菜,像宝贝一样。

孙副处还问方爱红:“这咸菜从哪里弄的?自己腌的?”

方爱红很想说是她自己腌的,但她也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只能打了哈哈,说是亲戚送的。

“那回头你再给我要点,下饭!”

方爱红一脸复杂地下了船,先环视了一下这岛,发现面积不大不说,还很破旧。

她心里就舒坦了。

弟妹过的不如她,让她有种优越的感觉在。

左至历和侯处长握手,一行人边走边聊,老路很亲热地说:“专家领导同志们,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住宿和吃饭的地方,舟劳车顿的,大家先好好休息一下!”

侯处长嘴上说着工作最重要了,但心里到底是舒服起来。

两旁的士兵们都纷纷敬礼,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之前老郑还提议表演节目,让文工团来路边欢迎,被左至历给否定了。

节目什么的,可以等厂子真正定下来之后再表演,不然会让人觉得他们岛上什么都不干,天天整这□□了。

方爱红找了机会,站在孙副处身边,同左至历搭上了话。

“怎么没见新弟妹啊?”

一路上,方爱红没少拿左至历和陆秋的事当谈资来说。

“在家呢。”左至历叫了声嫂子,“我大哥还好吧?”

“还是老样子。”方爱红说完,孙副处就接话,“都是一家人,我看爱红就别住什么宿舍了,直接回小左家吧。”

左至历不好接话,方爱红也在犹豫,不知道和领导住在一起好,还是去住在左至历家好。

看起来,都差不多。

妇女张主任这时候就开口了,“这左团长家里哪儿都好,就是孩子太多了,恐怕到那边了不能好好休息,影响工作。”

方爱红这辈子最不能听的,就是别人拿孩子的事情说事。

哪怕张主任根本没那个意思,她也觉得刺耳。

本来觉得住哪里都一样,此时她偏要往左至历家里住。

“没事,我喜欢孩子。”她语气冷淡了不少,“至历啊,你看嫂子住你们家合适吗?”

左至历眼睛里就似笑非笑起来,“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嫂子喜欢孩子?”

方爱红脸一下就红了起来。

这事还得从年轻的时候说起。

她那时候为了稳住她在文工团的地位,总是不好好吃饭,身材维持的倒是很好。

但是身体一直处于虚弱状态,当时她怀孕了也不知道,跳舞的时候不小心给掉了。

那时候不当心啊,觉得掉个孩子而已,没好好养着,小月子里仍旧保持着身材。

身材这么多年倒是没怎么变,但是孩子却怎么也怀不了。

看了很多老中医,都说她伤了根本了,想调养回来,难。

方爱红也不是没后悔过,尤其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特别想回到过去那时候。

侯处长就打圆场:“还是住在宿舍好,要有组织要有纪律!”

他们这么人里面,既有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专家,也有在一线干过的骨干,可以说阵容非常豪华。

不好好管理是不可能的,上面都盯着呢。

左至历当初把建厂子的事情往上报的时候,左父也在后面推波助澜了不少,上面才能这么快批准,还派了这么多专家来。

大家都是想好好干一番的,谁也没在乎这个小插曲。

就这捎带着过来的方爱红,回到二人间宿舍之后,越想越生气。

现在住房紧张,外面多的是挤在一起的人,他们部队厂子也是那样,房子外面再盖房子,睡在厨房卫生间的,比比皆是。

她嫁给左行君已经算幸运的了,左行君非常宠她,从来没让她受过那样的苦。

可来了这破岛,竟然让她住二人间。

同住的是早年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专家,因为出去留过学,她这几年一直受到审查,一查就是好长时间,真正能研究的时间很少。

好在她政治立场清白,每次审查都没问题,这次外出建设的活才能轮到她。

在这里,和在本地又是不一样的,她的日子要好过很多。

方爱红脸上的神色她都看在眼里,却没怎么当一回事,甚至还觉得方爱红娇气。

不说当年抗战的时候,就说她被审查的时候,也是住过草棚的。

冬天还好,夏天的时候,蚊虫无数,咬的根本就没办法睡。

这里的宿舍够大,条件已经够不错的了。

把行李放下,外面就有人提醒他们去食堂吃饭。

方爱红应了一声,出门去问那警卫员,“这团长对象有工作没?”

她当初问孙竹斓,她一听这问题就冷笑着看她,也不说什么话来,让她摸不到头脑不说,到现在也不知道陆秋有没有工作。

那警卫员挠挠头,不确定地说:“好像有吧?”

他最近天天看着陆秋跟在韩世民身后,还在食堂看到过,那应该是有工作的吧?

方爱红就有些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