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1/1)

他从年少时就是这样,因此不知挨了太史令大人多少骂。

我走到他旁边的座位坐下,他回过神来看到我然后不由地笑起来给我倒茶。

上次我们相见的时候有许多外人在场,这次桌上就我们二人说话就方便了许多。他悄声问了许多关于我近况的问题,我一一回答过去,他听完放心了很多,笑道:“你夫君不知道你的身份也是好事,你这样如寻常百姓般和和睦睦地过日子,看着很幸福。”

宋长均还是一样,同我说话总是长辈的口气。他确然是我见过最接近“君子”这个定义的人,却因为太过真诚不适合官场。在齐国故人里,遇见他是最好的,作为史官他并不沉溺于灭国之痛,也不会拉着我追怀。

台上说书先生姬玉的故事已经快要说到结尾,我问他道:“上次看你笑这些戏说荒诞,怎么还过来听?”

宋长均看了看说书先生,压低声说:“确实离谱,不过可以提供一些考证的思路。”

“你不是认识姬玉么,你自己去问他就是了。”

“哈哈哈哈,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他了。不过像姬玉这样的人是一定会写入史家笔册的,总有一天我得去拜访他为他写传。”宋长均感慨道。

我低眸笑笑喝了一口茶,宋长均却仿佛想起了什么,忍不住笑起来。

“这些戏说的故事情节倒还好,就是人物差太大了。我但凡听人说起来姬玉,都是说他从小到大君子如玉温文尔雅有礼有节,这些年我不知道他怎么了,但他以前可不是这样。你知不知道十三四岁的姬玉是什么样的人?”

我举着杯子的手微微一顿。

我不知道,其实这一路以来我有很多机会知道,可我也不想知道。

这个人从前如何,后来如何,为何而转变与我何干?我曾经喜欢的阿夭死了,便如瓷器碎了就再也粘回不去,既然不可能变回去,那它是怎么碎的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宋长均浑然不觉,在我出声之前说道:“那时候他可真是才华横溢,桀骜不驯,我一直以为他会做个乐师。你没有听过姬玉的琴曲,我敢说他是这九州上下百年里最好的乐师。”

这九州上下百年里最好的乐师。

我沉默了一会儿,想说我不想听下去,话到嘴边却只是一句:“是么?”

“姬玉公子是周天子的嫡次子,王后殿下三十岁才生下他,哥哥比他大十岁姐姐比他大七岁,自小就受哥哥姐姐母后宠爱,天子极繁忙还亲自教导他。可姬玉极为叛逆,十岁后就不肯再受天子训导。他自称此生挚爱第一是琴第二是剑,沉迷音乐终日混迹在乐师中,还瞒着父母兄姐同使团一起去往别国收集曲谱,但谁也拿他没办法。”

宋长均的话头停了一瞬,不无惋惜地感慨道:“周讲究礼仪,乐曲也都是黄钟大吕最为端方雅正,偏偏姬玉做的曲子都轻灵激越,因而格格不入。我当时陪三殿下去洛邑接受天子授礼住在王宫里,各国公子们都说姬玉的曲子不够稳重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又各个背地里抄录他的曲子偷偷让自己的乐师演奏。姬玉的曲子都指法复杂技巧繁多,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乐师也容易弹错,更别说弹出韵味。也只有姬玉这样的天才从不出错,弹得如同天籁。”

“哈哈哈,说起来那时候姬玉被别国的公子们嘲笑与乐师为伍,姬玉把他们挨个驳得无话可说羞愤欲死,那可真是肆意嚣张目无下尘啊。虽然我早知他口才过人,却没想过有一天他会成为说客。说客也很好……只是可惜那样的音乐,再也不会有了。”

我想起阿夭弹琴的样子,十分理解宋长均语气里的惋惜。他那么喜欢音乐,本该成为一个乐师的。

宋长均零零碎碎说起姬玉的故事,他的琴他的剑,宠爱他的兄长姐姐母亲,和他情同手足的顾家兄弟,他青梅竹马的表妹辛然。在宋长均说的故事里,姬玉似乎是这天下最幸福的人,地位尊贵且责任都被他哥哥担着,在喜欢的事情上极有天赋,又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曾经很羡慕他。”宋长均撑着下巴喟叹道。

“现在不羡慕了吗?”

“现在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但是他却放弃了音乐。我不知道到底发生过什么,但是他在乎的人除了远嫁卫国的辛然之外,现在只有顾零还活着了。这些年他应该很痛苦吧。”

“痛苦?”

“以前他就跟我说过,历史是史官写的,但是史官又能看到多少真实呢?真实背后还有真实,正所谓慧极必伤,姬玉太过聪明看得太明白其实并不好过。他像可以忍痛放弃爱若生命的音乐,大约是因为被更大的痛苦所折磨。”

我们之间的对话一时间陷入停滞,宋长均终于迟缓地察觉到我的安静,他转过头来疑惑地看着我,问道:“九九,你怎么了?”

我看着他的眼睛,在他越来越不安的时候微微一笑,开口说道:“长均哥哥,你真是温柔。”

宋长均果然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对他招招手,他便凑近我,我对他附耳道:“按你所说这说书先生真是胡编乱造,你却不戳穿他,确然是太温柔了。”

宋长均愣了愣,然后噗嗤一声笑出来。他用袖子掩着嘴说着可别让这说书先生听见了,一边笑得没了眼睛。

我看着不远处昌义伯的家仆愤怒的眼神,也笑着喝了口茶。第一次要自己做靶子,真是有点不习惯。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姬玉痛苦,也有些不习惯。

动摇

在绝大多数时候,姬玉身上没有半点痛苦的痕迹。他仿佛是靠着天资过人顺风顺水一路至此的贵公子,永远风度翩翩,优雅聪慧,不动声色地把所有人玩弄在股掌之中,毫不愧疚地给他们施加痛苦。

他看起来像是个没有良心,也并不会痛的人。

我这么想着,突然意识到墨潇也是这么说我的。自从母亲死后谁也不能再让我痛了,那么姬玉也是如此么?

是从谁的死亡开始的呢?他的姐姐,兄长,母亲,还是被他亲手害死的顾漆?

此时此刻他正在我身侧,穿着一身竹青色的深衣,左手扶着衣袖右手夹一片贡肉放到我的碗里,低声对我说:“有点凉,慢慢吃。”

主位上的莫澜瞧了一眼,便对身侧的杨即说:“你看看人家叶老板多体贴,你多学学。”

杨即有些无奈地笑起来,摇摇头道:“……夫人。”

那尾音拖长的夫人两字有些讨饶的意味,莫澜啧啧感叹了两下,眼里的笑意却遮掩不住。

在我们来到暮云两个月之后,杨即也回到了暮云。

他回到暮云的消息传来时莫澜正好在和我学习厨艺,她听到管家说的话立刻开心得跳起来,一边说着怎么这么快啊一边冲了出去,连围裙都忘了解。我跟着走到前厅的时候,就看到她一路跑去扑在杨即的怀里,冲力之大杨即这样孔武有力的人都一个趔趄。

杨即比莫澜高一个头,她正正好抱他个满怀。他还没有脱盔甲,站在原地愣了片刻,一边抬起手抱住她一边红了脸,小声说:“夫人,夫人,这是前厅呢。”

莫澜从他怀里扬起脸来,红着眼睛一把把他推开,推得杨即又一个趔趄。

“谁稀的抱你,你还知道回来!”

说话间他们的一双儿女也被嬷嬷带来了,杨即正无错地哄莫澜,看到孩子们来了便接过嬷嬷怀里的小儿子,一面蹲下来把大女儿也搂住,好像一时之间除了笑不知道要说什么。

我站在门边看着这一对夫妻,突然想起了我的父皇母后,我见过这世上许许多多王公贵族的婚姻。

这世上有用利益维系的凉薄感情,如同父皇母后;也有人是热诚地爱着与被爱,如同他们和南怀君夫妇。

能够在爱里生活,真是令人羡慕啊。

姬玉收回了手,笑着对莫澜说:“杨夫人莫要调侃叶某了。”

莫澜笑起来,不由分说地把我拉到她的旁边坐下,说是要和我说体己话让姬玉回避。姬玉从善如流地开始和杨即聊天,杨即并不善于言辞幸而姬玉是个出色的谈话者,知道如何引导话题既不跳脱又不尴尬,杨即聊着聊着神色就放松了许多。

他们聊起今年稻米的收成情况,姬玉说起樊国的水灾导致稻谷损失惨重,然后十分自然地说起自己在赵国收米的时候发现米都被樊国人买走了。

“来的一路上听说樊国也要出兵了,也不知是怎么想的,虽然说樊国国库殷实,但是这灾年粮草如何解决?”姬玉微微皱眉,像是真的不解。

莫澜插话道:“还不是姬玉公子,天下第一说客出马哪有说不动的人。”

杨即瞥了莫澜一眼:“他是你夫君的敌人。”

“我说的是实话啊,不过他既然是你的敌人,我自然希望你活他死。”莫澜满不在乎地回应道。

姬玉但笑不语。

杨即想了想便转过头来问姬玉:“你刚刚说,樊国在买赵国的米?”

“也没有以樊国的名义,都是些来自樊国的米商散户,只是来了一批又一批收了不少。我们这些人都没什么可收了。”姬玉笑笑。

“当地官员没管?”

“也是奇怪,虽说今年是赵国的丰收年,但以往总要保存大量粮食在粮仓里。今年存进粮仓的米比以往少了很多,大部分都在市场上贩售。樊国的米商收米的价格也并不高,却总能买到最好的米,简直像是专门给他们运送稻米似的。”姬玉轻描淡写地说着,杨即却皱起了眉头。

樊国在赵国大量收米,赵国不可能一点儿消息也不知道,却纵容他们获得紧缺的粮草。有风声说姬玉公子将瓦解吴赵同盟,此时赵国对敌人如此善良,不能不让人怀疑是示好的信号。

姬玉悠悠地喝了一口茶,对上我的眼睛,微微一笑。

他说的话大约是半真半假,若是杨即去查应该能查到樊国买米一事属实,但是个中缘由和赵国上层是否知悉却值得推敲,而这部分恰恰是最难得知的。

姬玉能把这些事情知道得如此仔细,该是拥有一张如何庞大的情报网络呢?就像是暮云城里的韩伯,想来别的国家别的城池里也有许多他的人,除了叶思臣他还有许多的身份。

这么可怕的人,居然会说我可怕。

“妹子?妹子!”

我回过神来,看着身边的莫澜,她悄声跟我说:“过几天腊八节,昌义伯夫人设了个宴会,邀请各府女眷参加,你跟我一起去。”

昌义伯夫人的宴会应该是这暮云最高规格的女眷宴会了,我自然没有收到邀请。

“我并未收到帖子,应当不能……”

“怕什么啊,你就跟着我,我看谁敢说什么?”莫澜颇有些愤愤不平,看了一眼对面的姬玉,对我小声道:“最近有些不长脑子的人嚼舌根,说你和宋长均交往过于亲密,还有不少难听的猜测。我派人查了查,那都是昌义伯府里传出来的,我呸,也不知是谁家的小姐非赖着宋先生不让他走,现在居然诬陷起你来了?这次你就跟我去,敢欺负你也不看看我!”

我含笑看着她,安抚道:“我只是商人之妻,是姐姐看得起我认我做妹妹。其实我并无所长,怕是去了给姐姐丢脸。”

莫澜诧异道:“妹子你可不要妄自菲薄,这暮云城里能与我意气相投的也就只有你了。你看看其他那些夫人姑娘,柔柔弱弱一惊一乍的,你这淡然沉静的气质强过她们太多。”

她脸上还有愤怒的神色,一番话不假思索地说出来,还气不过得喝了一杯酒。

我看着她半天,道:“夫人为何这么喜欢我呢?”

这话把莫澜问得愣住了,她摸摸头发,想了一会儿。

“就是和你做朋友畅快啊,我也知道自己脾气暴躁没多少人受得了。每次生气的时候看到你这么冷静的样子,不知怎么的就不气了。而且我看得出你也不是明明讨厌我又假装喜欢的阿谀奉承之辈,怎么会不喜欢你呢?”莫澜说着说着就笑起来,摆摆手说:“看看你这话问的,像是从没人喜欢你似的。”

我微微一笑然后点点头:“好啊,那我去。”

我答应之后莫澜立刻开始张罗去参加宴会的事情,她带我去锦绣轩给我们做了好几身衣服,包括常服和正式场合的礼服,挑的都是最好的料子眼下最时兴的花纹,大有要艳压群芳的气势。

看着莫澜挑出来的那些布料,我不禁想起在齐王宮时我为数不多那几件礼服。我容貌寡淡撑不起来华丽的衣服,还不如素净的衣服来得好看。莫澜挑选的时候我完全插不上话,只能庆幸最后我们都要以白纱遮面,脸撑不起来也看不见。

我听说莫澜一贯不喜欢女眷们的聚会宴席,多半是能推脱就推脱的,如今却为了给我出气这样大张旗鼓地准备。

这件事的发展虽然在我意料之中,但我仍然觉得感激。

锦绣轩的师傅把衣服送到府上的时候,莫澜还要我当场换了给她瞧瞧,有什么要改的当场就让师傅改了。

我穿着件淡粉色绣金色荷花的深衣,举着胳膊在莫澜面前转了两圈,莫澜撑着脑袋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感叹道:“还是这件浅色的最好看,你回去在叶老板面前转两圈我保准他迷了眼睛。”

我放下胳膊,浅浅地笑了一下坐在椅子上。

莫澜一边剥核桃一边说:“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说什么你喜欢宋长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你喜欢叶老板。”

明眼人都看得出你喜欢叶老板。

咔哒。

“啊。”我轻声叫道,莫澜看过来,赶紧拿手帕把我的指头包起来:“你想什么呢,这可是纸皮核桃一捏就碎了,你还能把手指弄破。”

我接过她的手帕把手指一层层包起来,轻笑着说:“刚刚愣神了。”

莫澜打量了我一会儿,笑道:“不好意思啦?哎呀你喜欢叶老板怎么了,你们是夫妻啊没什么好害羞的。”

“……是啊。”

“妹子你平时沉静得很,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慌不忙,只有提到叶老板的时候才会有情绪起伏。我有时候觉得你什么都不在意,只有一个叶老板放在心里。”

“是么。”

莫澜说着说着就来了兴致,她喊下人再多上些果篮来,问我道:“妹子,你和叶老板是怎么遇上的啊?”

我看着她一派真诚的笑脸,低了目光落到桌上的白瓷瓶子上。白瓷瓶子上映出我的样子,映出那一双漆黑的眼睛。那双眼睛里仿佛有一片海,某个久远陈旧的船挣脱了锚飘过来,摇摇晃晃的装着满船的东西,满船我想要丢掉,放弃,遗忘的东西,它就是要活生生地开到我面前来。

开到我面前来,好让我明白,我这辈子都不能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