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1)

是个力大无穷,素日里沉默寡言的人。

第二日一早我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片刻,李丁已经在等着了。他也不怎么笑,打了一声招呼之后也不再说话,只是提着一盏灯走在了我旁边,我便跟着他下了船。

今日的蒲城起了大雾,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分辨不清楚,我摸着小路沿路打听走到城郊的村落,拉住一位瘦削的老叟问道:“请问这里可是陆家村?”

老叟点头称是。

“可有陆石的遗孀,陆周氏居住在此?”

老叟有点惊讶地看着我,再看看我身边的李丁,说道:“去年灾荒陆周氏饿死了,你找她为何?”

我沉默了一下,并未回答他的问题:“那他的孩子现在还活着吗?”

“他的小儿子早两年就病死了,现在还剩一个大儿子,被陆石弟弟养着。”老叟摇摇头,叹口气:“他战死沙场也没有多少抚恤,留下这孤儿寡母,又赶上灾年,真是凄惨。”

雾气稍稍散了一点,我看见我们在一片田庄之中,只是作物稀稀拉拉。我请老叟带我找陆石的儿子,老叟言说今日是陆周氏的忌日,陆石的大儿子现在应该在村落的墓地里。

这日子很是凑巧。

我和李丁跟着老叟走到了村子的墓地,彼时雾气仍然不小,墓地一带显得阴森森的。老叟快走到墓地处时一片乌鸦此起彼伏地叫起来,他看起来有点犯怵,回头对我说:“姑娘要不在这里等等,豆子应该马上就回来了。”

我摇摇头,冲李丁伸出手:“把灯借我吧,我一个人去也可以。”

“公子要我保护好姑娘。”李丁并未同意我独行,眼睛也不看我。

我看了李丁一会儿,说道:“今日是望日,我听说郑国的风俗忌讳望日入坟地。我以为你是郑国人。”

李丁一贯严峻沉默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动摇,他疑惑地看着我:“姑娘怎么知道……”问话问了一半,他停下话头答道:“小人原本是郑国人,但跟随公子在各国行走,也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

我点点头,也不再坚持。谢过老叟之后就同李丁一起走进了这片雾气弥漫的墓地,李丁虽然说着不在乎,还是有几分紧张。待那个孩子出现在雾气中时,我瞧着他都有些僵硬了。

郑国人最敬鬼神,确实难为李丁。

那孩子正跪在一块墓碑前烧纸,见了我们他便摸摸索索从地上站起来,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瞧着我们。大概在这种雾天,这样的墓地里相见,他也吓得不轻。

“你是陆石的儿子?”我俯下身问他。

他瘦瘦弱弱的,就像那些稀稀拉拉的庄稼,看起来不过十岁出头。

他战战兢兢地点点头,看看我又看看李丁,声音都抖了:“你们……是什么?”

看样子我们被他当成了索命厉鬼之辈。

我从怀中掏出一封沾了血迹的信,交到他手中:“这是你父亲临死前未寄出的信,他托我带给你母亲。既然你母亲已经死去,那么便给你吧。”

他怔怔地接过信来,打开信封看了片刻,有些无助地抬头看着我:“我……我不识字。”

我接过他手里的信,看着他母亲的墓碑:“那我读吧。”

“吾妻红芳,见字如面。战事紧急伤亡众多,明日一役恐不复归。若吾未归切勿痴候,汝正当年华,仍可另觅良缘。吾想汝之甚,常忆及年少相依而期白首,愿汝余生得良人相护。大郎二郎尤为可爱,经年未见样貌竟已模糊。念此涕泪不止,惟愿汝等安康。”

墓碑安静地立在一片沉郁冰冷的雾气中,乌鸦都不再聒噪。仿佛真有一个人在此处听着这封信。陆石找的这位写信先生写了许多错字,但文笔尚可。想来他已经和妻子在黄泉相见,这封信里的意思他应当是一丝不错地对他妻子说出来了。

常忆及年少相依而期白首,愿汝余生得良人相护。

最终他的妻子也没有机会嫁给别人,而是作为他的妻子死去。

我收了信折好交给他的儿子,他应该不太明白这信的意思,但依然红了眼睛,宝贝地接过信放在怀里,一双眼睛巴望着我:“贵人,我的父亲是不是英雄?”

英雄?这世上,哪里有多少英雄。

我看了他一会儿,摇摇头:“你父亲只是个普通人。”

在宋国扩张的战争中死去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士兵中的一个。

“不过你的父亲很爱你们。如今他最爱的人,活在这世上的只有你了。”我俯下身,对他说:“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我对墓碑拜了一拜,便和李丁离开了。此时正值晌午,日光逐渐强烈起来雾气散去,空中只有薄薄的一层水气并不怎么遮挡视线。远远的传来孩子的哭泣声,李丁似乎有些不忍,脚步顿了顿但还是没有回头。

我只用半天的时间便回到了船上。

那天晚上跟姬玉学下棋的时候,他问我道:“你去蒲城,就是为了帮这个叫陆石的人送信?”

我点点头。

“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可不像是会管这种闲事的人。”他在棋盘上放下一子,便吃下大量的棋子。

我停棋思考,对上他笑意深深的眼睛。

“我和期期被送到宋都的路途上途经战场,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把他的信和名字家乡一并给了我就咽了气。我原本不想管,只是没来得及拒绝。”

姬玉似信非信,轻笑着摇摇头,他往棋盘一处一指:“你落这边。”

我跟着他的指导落棋,他支着下巴慢悠悠地说:“如今你可还有什么仇怨未报?”

“我从未有仇怨。”

“韩国郑国蔡国覆灭,宋国国君遇刺,你不是报了齐国被灭的仇?”

“那是期期的仇,不是我的仇。”

姬玉的目光从棋盘上抬起来,一双漂亮的凤目眼角上挑看着我,便有些挑衅的意味。

“故国被灭,父王母后自尽,你从高高在上的公主一夜之间落为奴婢,你不怨恨?”

我轻笑一声,这问题我似乎答了不少人了。当初刚刚开始帮期期复仇时,她也怨我太过无情,对齐国的覆灭无动于衷。

可自周天子统一四海分封诸侯之后已然过了数百年,现如今已是周王室衰微,诸侯林立互相讨伐,亡国并不稀奇。

“百十年来亡了大小多少国家,齐国就不能亡么?那亡国的君主多半随国而去,我的父亲就会有例外?齐国已经是这般田地,没有这四国联合也早晚会有别国来犯,灭亡是迟早的事。若真要怨起来不过是怨我的父王不擅治国,而他已经以身殉国,实在是没有什么别的好怨了。”

姬玉看了我半晌,惯有笑意的眼睛里有些惊讶之色。

“那可是你的父母亲人。”

“所以呢?”我看着他,他沉默了一下,慢慢地说:“如此说来,你也不怨我?我威胁你做我的奴仆,夺取了你的自由。”

“自由固然是好的,那是很好很好的东西。可是那毕竟是一种奢侈,若连性命都不保温饱都堪忧,又有什么余地谈自由。”我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抬眼接下他锐利的目光。

“当日我买通了士兵,也在宫外埋了一笔财宝,逃出来之后暂时吃喝不愁。但我毕竟手无缚鸡之力,在这乱世独自携带着财宝逃亡,怕也是危机四伏生命堪忧。您夺去我的自由,也保我性命供我美食华裳。这本是很公平的生意,我为何怨恨您?”

他看了我半晌,再看向棋盘,笑着摇摇头:“长生劫,和棋。”

我低眸:“公子指导有方。”

他把手里的棋子放回藤盒中,慢慢地说:“你可真是……有趣的怪人。”

少涯

到了樊国,樊国柏矣候项少涯已经摆好酒席接待姬玉了。姬玉住的房间不必多说自然是上等,就连我们九个婢女每两个人都有一个房间。

我和子蔻分在一起,我们把背了一路的箱子卸下来摆东西。屋子很宽敞,倒显得我们的东西少得可怜。收拾停当后,我们坐在床上聊天。

我问子蔻:“你原来都是和谁一起住的?”

她扁起嘴巴:“碧渃啊,那家伙跟哑巴似的,三天说不上两句话,真把人闷坏了。”

我笑起来。碧渃是这里年龄最小的,是夏菀的妹妹,素日里沉默不语,沉稳得不似这个年龄的孩子,和子蔻是两个极端。

休息了半天,有人叩门,我打开门看是隔壁间的墨潇,她淡淡地说:“菀姐要我来传个话,酒席酉时开始,不要误了时辰。”

我福身说:“劳烦墨潇姑娘。”

她正欲离去,闻言回过头来,望着我的眼里有一丝疑惑:“你怎么知道我是墨潇?”

南素和墨潇是极像的双生子,从外表看来几乎没有一点区别,就连一颦一笑都是一个样。她们平日里都喜欢穿浅蓝或浅紫色的衣服,淡雅干净,出水芙蓉。

我轻轻一笑:“秘密。”

实际上我能发现的她们唯一的不同,就是墨潇讨厌我,南素对我没有感觉。眼里的厌恶是做不得假的,看着墨潇看我的眼神,我就知道她是墨潇。

果然,墨潇笑起来,眼里却没有一丝笑意:“你以为你的小聪明能撑的了多久?真不知道你都会些什么,不要给我们扯后腿才好。”

酒席之上,我便明白的墨潇言语中的意思。她们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拿手的乐器,且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再加上天衣无缝的配合,听她们合奏一曲《鹿鸣》子蔻唱词,恍若静听天籁。

我笑笑,静默地站在姬玉身后的黑暗里。我在书画音乐方面一向笨拙,勉勉强强弹首曲子也只能丢人,长相也不过中人之姿,也怨不得墨潇嫌我没用。

还好我已经被嫌了二十几年了,早就习惯了。

项侯爷一身青衣,不过二十七八的样子,剑眉朗目,英姿飒爽,看上去是个很直爽的人。他笑着对姬玉说:“世人都道姬公子是最会享福的,今日听到这首《鹿鸣》果然不假,项某且能分一分姬公子的福气。”

姬玉举酒:“哪里的话,还要感谢侯爷盛情款待。”

“你我的关系,还要叫得这样生分么?”

“那么,项兄请了。”

“姬兄请。”

姬玉一身紫色丝质常服,一双黑眸深不见底,在英姿勃发的项少涯面前也丝毫不逊色。他的气场并不是明显迫人的,而是隐匿的,安静的,无声之间的威压。如此这般,反倒更吓人。

“姑娘很是面生。”有个声音在我身侧响起,我望去便看见一个十七八面带笑意的少年。

少年穿着月白色的衣服头发高高束起,清秀干净,神采飞扬。我想起他是项少涯的亲信随从,也是项少涯的副将,名叫梓宸。

他似乎被我的沉默弄得有些尴尬,他解释道:“姬公子是老爷的常客,其余八位姑娘都是见过的,但不曾见过你。”

我于是笑起来,回应道:“奴婢近来才跟随公子,名唤阿止,止息的止。”

见我回话了,少年的尴尬有所缓和。他笑道:“阿止姑娘好,我是侯爷的近侍梓宸,梓树的梓,宸宇的宸。听姑娘的口音,像是东边的人啊。”

“是的,我家乡是先齐之地。”

“果然是齐国那边啊,我见过不少齐国的姑娘,都像阿止姑娘这样瘦瘦高高的。”

他的尾音微微上扬,有一份少年人的欢快。梓宸还想继续说什么,管家唤他走了,他匆匆忙忙地冲我摆摆手说着下次再聊。

意气飞扬的少年,走路的步子都是轻快的。

我看着他的背影,再看看席上的主人们,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刚刚感觉有人在看着这边。

宴会结束之后,姬玉便把我叫到了他的房间。

他的房间果然很华丽,狻猊香炉袅袅地吐着如云似雾的檀香,地上铺着梁国产的地毯,座榻之上都有着华丽的绣纹。都说樊国崇尚奢华风气,果然如此。

他屏退了其他的侍者,一双眸子里含着笑意看着我,是我经常看见的似笑非笑,充满了探究的眼神。他和项将军喝了很多酒,可是非常清醒。身上的酒气也很淡,不是喝了这么多酒的样子。他大概在酒里掺了水,也许他酒量很不好……也许他的酒品很不好。

“出兵一事的关键在樊国国君上。”他悠然地开口。

“丞相一派主张不出兵,少涯主张出兵。双方争执多时,而樊君尚未能决定。若是我能见到樊君,就有把握说服他。只是现在国君身体有恙,是丞相主政,丞相听说我要来,可真是费了一番心思阻止我见国君,现在就是项少涯,也没有办法让我见到樊君。”

他虽然皱着眉头但是眼里却并无烦恼之感,这种事情以他的交际手腕应该不难解决。于是我问:“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么?”

“嗯。是有一件,少涯说他久居营帐,此次返家隐隐感到府里有丞相派的人,但是不知道究竟是谁。有内鬼在行事多有不便,还请你帮忙把那个内鬼找出来。”

我微微一笑:“我不过一介奴仆,公子不必如此客气。为公子分忧解劳是我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