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局长也能当助攻手。(1/1)

迷途难返_新御书屋 作者:栽春

若论萧菡最不想见的人,非张贤莫属了。那个抢了她大半个合同坐收渔利,而且还不好好干活的人。白占了个好字当名,为人

处事却在往完全相反的方向演绎。

这是某位大佬的私生子,所很多政府的项目都落在了他的手里。身边既然有顾之明这个标准答案库,萧菡兴致勃勃地听了一个

三十多年前的狗血故事。

这年头是个人就知道高科技的威名,连这种不学无术的人都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只做政府生意,接到订单再把绝大部分工作

外包出去,基本上就是个二道贩子。

要萧菡说,张贤还不如干脆就干点清闲工作,做个中间商倒倒手也就罢了,这样他赚他的钱,别人干别人的工作,两不相干。

可他还非得有点不靠谱的情怀,装着点能改变世界的梦想,胡乱对工作指手划脚。还真不如不干。

刚开始,每次看到张贤想方设法揩她的油,萧菡都恨不得生意不做了,顾之明让她不用理会,可她到底不是什么手段狠辣的

人,不会和别人撕破脸。毕竟他也没真占到便宜,就摸了一次她的手,别的都被她躲开了。

时间一长,萧菡倒是习惯了张贤这种赖皮性子,知道他干了那么多槽心事却能平安活到现在,也是因为他确实不是个笨人,分

寸还是有的,也就不怕他了。

因为有顾之明当靠山,萧菡对这个官二代半点好脸色也没有,所有的沟通联络工作全部交给别的同事完成。但是这次想和他做

生意,没办法,必须和他接触,还好有顾之明。

“顾局这么大的官都肯屈尊见我,我一个平头百姓怎么敢不来呢?”张贤心里不自在,见到萧菡便毫不客气地讥讽道。

顾之明笑道:“谢谢你给我面子。”说完,他就主动给张贤倒酒。

张贤连忙用手盖住杯口,摆摆手说:“再这样屈尊降贵可就过了,我怕你酒里有毒。有什么事赶紧说。”

顾之明满脸无辜地冲萧菡努了努嘴,“我怕她嫌弃我不够卖力气。”收到了萧菡的白眼一枚。

“得得得,要恩爱回被窝里恩爱去,别在公共场合恶心人了。”见那对鸳鸯旁若无人地眉目传情,张贤一脸吃了屎的表情。

萧菡说:“是这样,在我们和贵公司合作的项目中,按照政府采购合同,贵公司负责一半的内容。这几个月以来,两家公司沟

通效率很低,怕不能如期完成工作,所以我希望你能把剩下的内容卖给我。”

张贤突然傲气上涨,大声说道:“凭什么?你们那个百十平米的小公司还敢看不起我们?想都别想,我就是做不成也不让你们

做。”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顾之明说:“五千万的合同,你作价四千万卖给萧菡,这样你什么心都不用操,白赚一千万。不是挺

好的吗?”

“顾之明,别以为你出面我就会怕,你他妈小心我翻脸,让你什么都搞不成。还想做政绩?做你的梦去吧,搅黄了这事我自己

也就损失几千万而已,区区几千万的游戏我还是玩得起的。”

“得好处的也不止我一个。张叔还等着老刘接班呢,可他这几年做什么黄什么,一点能拿出手的东西也没有。这事要黄了,老

刘的位子只怕要挪一挪了。”

张贤冷笑着说:“关我屁事,老刘被提拔了,得好处的也是张喆那小子。我乐得看戏。”

这个张喆,便是正房太太的嫡子。据说这兄弟俩从来没有在一张桌上吃过饭。

萧菡连忙柔声说道:“我明白张总的想法,您不在乎钱,只是想把事业做好,我本人是程序员出身,对您这种想法非常认同。

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眼见张贤脸色稍微柔和下来,她侧过身子掏出电脑放在桌上,一边调出文件一边说:“我是个做技术

出身的书呆子,不会说客套话,所以有话就直说了。张总,这两个月我仔细分析了这个项目,觉得市局那边拆分得不合理,会

让我们两家公司做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所以我重新提出了一个拆分方案,您是内行人,请先看一看再做决定。”

张贤的脸上狐疑不减,但也确实对萧菡地提议感到好奇,见她搬着电脑在自己身边坐下,甚至都没留意到她身上淡淡的香水

味,直接就把眼睛往屏幕上瞟。

等张贤接收了电脑自己操作时,萧菡转身问顾之明:“这样会不会太失礼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吃完饭再谈工作?”

眼睛没离开屏幕,张贤大手随意一挥,说:“我先看看这个,不着急吃饭。”

萧菡冲顾之明做了个鬼脸,收到了他温柔的微笑。

最后生意终于谈成了,萧菡衷心地对张贤说:“以前我被谣言影响,对张总有成见,今天深入地聊了一次,才知道孙总根本就

不是跋扈的人,而且您对技术的追求也让我刮目相看,希望以后我们还能有机会合作。”

张贤却皱起了眉头:“嘴上说有什么用

roμrouщμ.○гg?劝了半天我也没让你喝上一滴酒,说白了你还是看不起我呗?”

萧菡咬咬牙,面色凝重地说:“那我说句实话,请你帮我保密。我对酒精非常过敏,只要喝一小口就需要叫救护车。之明觉得

这是我的弱点,不让我对外人说,但是我相信张总的人品。”

“这么严重?”张贤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

萧菡苦笑着说:“我第一次喝酒就坐了救护车,全家都在医院过的年。”

把家人都捎上了,这理由很让人信服,又有顾之明客客气气地举杯来敬,张贤干笑几声,这页就揭过去了——

作者的话——

这一章曝露了作者的硬伤:不会写坏人。原本想写一个非常糟糕的官二代,一方面提示民营企业的不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把

咱们顾局衬托得更加伟岸。可是写着写着,张贤竟然也有了闪光点。

作者这辈子可能要告别读者们最喜闻乐见的装逼打脸套路,在码字这一行当,职业前景恐怕是相当地“无亮”。哭叽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