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她福运绵绵 第52节(1/1)

说罢,牵起玉妩大步离去。

剩江月媚跪在地上,哑然张口时,强忍的泪水徐徐滚落。

第42章 养肥

江月媚走得无声无息。

当日她以部将遗孤的身份客居王府时, 颇得优待礼遇,连当时的太子妃萧令华都肯给她几分薄面,她也为此自矜, 颇看重颜面。如今心事落空, 又是屡屡犯错惹得周曜不快, 江月媚心灰意冷之下更是不愿见人。

得知周曜已飞书北上, 让相熟的武将帮着安顿住处,她也只叩谢而已。

好在她虽在自身的事情上糊涂, 对小柔嘉倒是认真打算的。

北地虽也很好, 到底不似京城名家齐聚,翰墨书香。小柔嘉正是读书识字的年纪, 若能多得名师指点, 总是有益无害的。江月媚既已断了念想,北上之后或是出阁嫁人,或是另谋出路,哪有能耐为孩子延请名师,悉心照拂指点?

倒是王府里诸事齐备,周曜虽恼她行事糊涂,却不曾迁怒于孩子, 当日对江家父子的承诺他更是片刻未忘。

思量过后, 江月媚决定暂且让孩子留在王府——这也正合玉妩和周曜之意。

唯有小柔嘉年弱无辜,得知要与姑姑分离, 偷偷哭了半宿。

玉妩瞧着心疼, 着意多去陪伴。

周曜则在得空时, 命狄慎将谢清玄请到了王府。

……

一别数月, 再次见到这位年轻的道长, 周曜的心情有些复杂。

因谢清玄过于“能掐会算”。

当初周曜缠绵病榻, 满京城都以为他将不久于人世时,谢清玄主动送上门来,说他命不该绝,会在五月中旬的战事中重整旗鼓时,着实令周曜震惊。因那场战事来得微妙,能预知者少之又少。而京城上下,除了亲信知道他身体根底外,就连帝后都蒙在鼓里,谢清玄能这般预言,实为罕事。

再后来,谢清玄透露了李盛的事。

藏之极深的秘密,他凭着王府和东宫的人手都没能查出底细,谢清玄两手清风,孑然之身,凭着内宅妇人就能探到这种消息?背后隐情,着实令人觉得蹊跷。

而如今他初回京城,谢清玄又借着江月媚的事来了这么一手,看似出乎意料,细想起来又似在情理之中。

书房的窗扇半掩,周曜坐在案后,瞧见那身熟悉的道袍时,嘴角竟自浮起了玩味的笑。

谢清玄则如常拱手道:“拜见殿下。”

“一别数月,道长神机妙算的本事更胜从前了。”

“贫道擅作主张,还望殿下海涵。”

“江姑娘是王府的客人。”

“贫道明白。”

“在本王跟前算计她,就不怕引火烧身?”

谢清玄知他所指,只轻笑了笑道:“江家满门忠烈,贫道向来佩服,也是因此才不愿看江姑娘泥足深陷。当日江姑娘上门时,贫道也曾劝过,可惜贫道言辞拙劣,未能点醒她。没奈何,只能用这般拙劣的招数,还望殿下恕罪。”

他口中谦虚,却半点都不见请罪该有的敬畏姿态。

周曜早已习惯了他这态度,几番往来后看得出对方确实没存坏心思,自不会追究对错。只不过……

磊落道袍落在眼底,与那些凌乱梦境里依稀闪过的模糊身影重叠。

周曜依稀记得,梦里除了玉妩,还有位道人。

若梦境当真藏有隐喻甚至旁的什么,那位穿着道袍的身影,必定曾卷入颇深。

而谢清玄屡次“未卜先知”又行事古怪,实在由不得人不多想。

风入窗牖,卷来阵阵凉意。

周曜静静盯着谢清玄,片刻之后,忽而倾身靠前,毫无征兆地道:“本王与道长曾是旧识吧?”

极突兀的问题,换在旁人身上,大约会觉得不解、无稽或者茫然,猜测这所谓的“旧识”是何含义。

谢清玄却镇定得很。

他站在那里,既没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与周曜对视着,不闪不避,神情渐而沉静悠远。

这般反应,答案已是不言自明。

周曜纵然早有猜测,却总觉得这种事过于荒唐,不肯深信。然而此刻,当近在咫尺的身影与梦中的背影重叠时,他忍不住缓缓站起身,强压心底惊愕。无数猜测在这片刻间呼啸而过,他死死盯着谢清玄,竭力不露异样,只沉声道:“说话。”

“殿下会找到答案的。今日贫道若说不是旧识,殿下未必能抛开疑惑。若说是旧识,殿下也未必深信不疑。”谢清玄避过了问题,转而踱步近前道:“王爷身上的南疆之毒,如今寻到解药了么?”

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落入耳中。

周曜猛然抬眉,眸光骤紧。

他身中剧毒的事情,知道的人寥寥可数。除了逍遥法外的凶手,也只兄长周晏、亲信的狄慎等人而已,谢清玄身在朝堂之外,与南疆更无往来,不可能知道这等秘事。

除非……猜测再被印证,周曜喉咙微燥,“道长手里有解药?”

谢清玄低头笑了笑,“贫道哪有那般能耐。不过,殿下为国为民舍身征战,如今既有难处,贫道自然该竭力一试。姚州有位汤隐,想必殿下早已听闻,据贫道所知,他离奇失踪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手脚,殿下顺着这条蔓摸下去,或许能寻到凶手。”

说话间稍稍凑近,低声报出了个名字。

周曜微诧,旋即恍然。

……

谢清玄是被狄慎亲自送出王府的。

是夜,一队人马在城外整装后悄然南下,谢清玄随行其中,道袍飘摇。

京城里倒仍风平浪静。

年节临近,原就是处处热闹喜庆的氛围,加之周曜大捷退敌,更添了一层喜悦。街头巷尾茶余饭后都在盛赞战功时,淮阳王妃受封的消息也迅速传开,当日那些等着看美人薄命陪葬的几乎都生出艳羡来,直呼钟家祖坟冒烟,福泽深厚。

玉妩这儿也不似寻常平静。

由周曜亲自请封的正妃早已不是冲喜的孺人可比,女主人的担子一旦挑起来,里里外外的事难免都压向她肩上。道贺的人一波波来到府门前,虽说多半无需她亲自接见,凡有宗妇命妇来拜,到底要费些功夫应酬。

事情一件件涌来,忙得她几乎她脚不沾地。

好在还有周曜帮衬着。

他这次回来后,除了为玉妩请封,求皇帝接废太子周晏回京之外,几乎没再插手朝堂的任何事情。便是乾明帝有意将朝堂之事委任于他,周曜也都以久战疲惫,需要歇息一阵,且王府长史失踪后自己忙不过来为由,尽数推脱了过去,没打算多碰朝堂权柄。

这些日子里,格外落得清闲。

偶尔有宗妇拜见,担心玉妩与人生疏不好应付,还会陪她同去厅中,既有撑腰之意,也能顺道教她些皇室往来礼仪。

到了晚间,他也不再去映辉楼,而是歇在清漪院,夫妻俩同榻而眠。

如是时日匆匆,倏忽便到了年节。

忙过除夕和新年的种种琐事,初四那日,玉妩终于清闲下来,与周曜一道回了趟钟家。

成婚甚久,周曜还是头回登岳家的门。

相较于成婚之初爱答不理的态度,如今的周曜对钟家可上心得多了。年节前虽没腾出空暇登门,却让狄慎亲自安排,送了好些年礼过来。今日登门时也没带王府的仪仗虚张声势,只与玉妩乘华车相伴而来,全然一副寻常人家的出阁女与女婿回门的模样。

钟固言瞧在眼里,甚是欣慰。

——当初圣旨赐婚,他着实怕淮阳王一命呜呼,将玉妩拉去陪葬。后来周曜领兵出征,他固然为之欣喜,暗里却还是会担忧,怕淮阳王杀伐之人性情冷厉,将来娶了正妃进府,会让玉妩受委屈。

而今这情形,倒是消了大半忧虑。

他便是脾气再倔,为着女儿日后的处境,也是要温言款语、礼数周全的。在府门口亲自迎了夫妇俩,钟固言瞧着周曜不时落在女儿身上的目光,脸上的笑愈来愈浓,待午饭摆上来,便亲自温酒,欲小酌几杯。

钟夫人的心思则落在玉妩身上。

从年前的忙碌到近来的琐事,母女俩闲谈之间,玉妩偶尔举杯共饮,钟夫人却始终没碰酒杯。偶尔聊到欢畅处,手指快摸到酒杯边缘时,又似是想起什么,硬生生换了茶杯。

周曜以为她不善饮,没太放在心上。

玉妩却觉得奇怪,情知母亲不是对周曜存有芥蒂,难免有些担心地低声道:“母亲近来身体无恙吧?若是近来劳累,不如请个郎中来调养?”

“无碍的。”钟夫人知道她担忧什么,笑拍了拍她的手,“就是先前头疼的老毛病,郎中们都没法子治,倒是上回你收留的那位,瞧着落魄,却原来精通医术,知道根治这毛病的方子。我喝了大半个月的药,倒很管用,她说再喝半个月就能根治了。只是这药奇特,说是什么南疆开的方子,沾不得半点酒。”

“是吗?那可真是歪打正着了。”

“她确实医术精湛。”旁边钟固言听见这茬,徐徐斟酒之余,随口道:“当初咱们随手帮了一把,原本没太当回事,没想到人家是深藏不露。”

“是呀。我听她说,她是孤身到京城来寻个什么人,只是路上七磨九难的,盘缠都耗光了,才落到那般田地。她是个要强的人,在京城里没处落脚,不得已住在咱们这儿,她心里又过意不去,趁空将我和你父亲身上的毛病都调理了一遍。虽说有些药味道古怪,用着却有奇效。看来南疆虽地处偏远,于这岐黄之术上却不逊色于别处。”

钟夫人说话之间满脸赞许,因玉妩问及用药的方子,又简略说给她听。

周曜方才听到南疆二字时便已留了心,此刻听着那些陌生的用药手段,心思忽而一动。待酒足饭毕,钟夫人安排夫妻俩先到抱厦里小歇时,便状若随意地道:“方才岳母所说的那位女郎中,可否让小婿瞧瞧?”

他一口一个“小婿”,与往日朝中桀骜不驯的姿态迥异,直听得钟夫人心花怒放。

此刻听了这话,哪有不答应的,趁着人家今日在府里,忙命仆妇去请。

第43章 养肥

女郎中姓姚, 很快就来了。

比起玉妩初见时落魄孱弱的乞丐模样,在钟家养了许久,她的气色早就恢复了。四十来岁的女人, 穿着身素净的暗青衣裳, 规规矩矩的团髻饰以素钗, 容貌也生得十分普通。那双眼睛却颇为明亮, 对着天潢贵胄也不扭捏,跪地行礼时, 感激之心溢于言表。

玉妩念她为双亲调理身体, 自是欢喜的。

因方才得了周曜的叮嘱,道声免礼便请她起身走近跟前来, 笑吟吟道:“听母亲说, 夫人医术高明,能治顽疾。今日恰好碰见,想请夫人替我把个脉,若有些不妥的,还望夫人能指点一二。”

姚氏闻言,忙屈膝道:“殿下救命之恩,民妇尚未报答, 怎么担得起指点二字。自会尽心竭力, 为殿下调理身体。”

说着话,迅速瞥了玉妩的气色, 伸手去试脉。

旁边周曜斜靠在椅中, 暗自打量。

他生于京城, 纵横北塞, 却从未踏足过南疆。但京城帝王之都, 城中有南来北往各色人等, 每年轮番述职的各地官员入京,或是带有女眷,或是带些当地特产,日子久了多少也能知道些。

听这女子说话的口音,确实像是那边来的。

至于旁的……

他垂眉啜着茶,只等姚氏请了脉,才开口道:“诊得如何?”

姚氏这阵子寄居钟家,自然听过淮阳王的威名,这会儿也没敢近处直视,只是垂目恭敬作答,说玉妩身体康健,并无不妥。回了几句话,大抵是觉得总这样垂眸避开有失礼数,便轻轻抬眸往脸上扫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