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怪文里当县令的日子 第292节(1/1)

王昌平:“叔,咱们还是先回去吧,这老太有点邪门。”

宋四丰:“嗯。”

他应了一声,扯了扯手中的麻绳,“走!”

老太被扯得一个踉跄,险些扑倒在地,宋四丰没有丝毫的怜老惜弱,他看着老太对王昌平道。

“咱们将她一起带到县城里,回头交到延年手中。”

“看那些个白骨,这老毒妇害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么多年事情没有败露,那些苦主可能就是一些行商和过往的旅人。”

“瞧她方才在破庙里唱念做打的,眼泪是说下来就下来,可见这一套有多熟稔了。”

宋四丰狠狠的瞪了老太一眼。

“咱们让延年好好查,这等没心肝的,专门利用咱们这样的恻隐之心来害人,查出来就让衙役去抄了她的老宅……”

“呸!没道理害了人命,子孙后代还能享这些死人财的。”

老太听到这话,猛地抬起了头,两只老花的眼睛瞪得很大,她咬牙切齿,声音就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栽了自己认罚,关我家里的人什么事?”

王昌平忍不住回嘴:“老太你这就不懂了,要你这么一说,这株族,连坐这类的刑罚设立了干嘛?好看用的吗?”

老太横了王昌平一眼。

王昌平才不怕呢,当下也横了回去。

宋四丰了然:“昌平侄儿,你赶快记下这事,咱们这老太啊,她是有儿孙的!”

他上下打量了一眼老太,轻啧:“真没天理啊,这等王八羔子都有后代。”

王昌平:“是!回头就去找她的儿孙!”

他的声音响亮又中气十足,旁边的老太不单单是耳朵子痛,心窝子都被戳痛了。

……

“救命啊,快救救我……

“救我,我也是被这老太害了,救我,好汉快来救救我……”

悬崖下,那棵松树上吊着的人,还在有气无力的呼救着。

王昌平拿眼看宋四丰。

这老太被抓得太快也太顺利了,他总觉得这事情,它不应该这么简单。

他有点自私的想要不管这悬崖下的人,又怕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四丰叔会对他感官不好。

王昌平心里淌泪,这一路,他好不容易才从王公子变成王贤侄,又在银扇的努力下,从王贤侄变成昌平侄儿……

难道……这么快,四丰叔又要失去他这个大侄子了吗?

王昌平肃容:总比出事来得强。

他回过头,正要开口劝宋四丰一起走的时候,转头便看见宋四丰将麻绳的另一头往悬崖下方丢。

原来,就在他心里杂思不断的时候,宋四丰已经做好了决定。

宋四丰按住老太的两肩,开口道。

“自己丢下去的人,自己扯上来。”

老太撇过头,冷哼了一声。

宋四丰不在意她的态度,他朝悬崖下的人喊了一声。

“不要捣乱,绳子绕在自己的腰上,我拖你上来。”

“我和你说,你要是捣乱我就松手了,麻绳另一头捆着老太,你和这老太刚好一起下去陪那些冤魂。”

青松下的人连忙开口道,“不会不会,我不会的。”

……

来人就这样被拖拽着拉了上来,这一路他确实没有捣乱。

王昌平和宋四丰这才发现,这人声音听起年迈了一些,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太老。

起码比这老太年轻二十来岁的模样。

王昌平忍不住看了老太两眼,啧啧称奇。

“都这般年纪了,还要占大爷便宜,说什么是你家老头子,我看啊,他这个面皮,说是你家的乖儿还差不多!”

老太气得不轻,她被捆的手上,青筋闹得更厉害了。

王昌平:“老不要脸的!”

只见来人四十多岁的模样,穿着一身的灰袄,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下头的树上挂久了,鼻翼两边有些发青,整个人显得蔫蔫耷耷,看过去十分的没精神。

这老汉一上来就不住的道谢。

“善人啊,多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呜呜,要不是有你们,我这下就得做了悬崖底下的亡魂了……”

“太可怕了,我一低头就看到下方的白骨骷髅头,作孽哦!”

他一边说,一边拿着袖子不断的抹眼泪珠子,不一会儿,这山里就只有他的嚎啕大哭声在回荡。

可见是被吓得不轻。

宋四丰和王昌平:……

这番姿态,依稀有三分熟悉啊。

在哪里有见过呢?

两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侧移,最终落在旁边麻绳捆扎的老太身上。

这老太方才也是这般哭的……

一时间,宋四丰和王昌平没有搭话。

老太站在旁边,沉默不语,还在嚎啕大哭的汉子陡然冲了过来,对着老太就是几拳,招招见风,拳拳到肉。

汉子一边砸一边骂咧:“死老太婆,我好心帮你,你居然推我下去,去死吧!呸!死太容易了,我让你也在树上吊吊试试。”

说完,这个汉子便大力的扯着老太,眼见着就要将她往悬崖底下丢。

宋四丰拦住了老汉。

“好了好了,咱们可不敢滥用私刑,走走,你也是苦主,等出了这片山林,咱们将她送官!”

听到送官,汉子陡然一惊,他惊呼,“送官?”

似乎是察觉到自己这神情有疑议,这汉子连忙解释道。

“不要误会不要误会。”

“非是我袒护这贼婆子,只是这官字上下两个口,上说有理,下说也有理,咱们这平头百姓的报官,就算是苦主,在里头也得吃点亏啊,嗐……老汉我也怕了。”

宋四丰自豪:“不怕!这善昌县的新县令是我儿子,他要是不好好判案,我这做老爹的可不依。”

老汉惊讶:“啊!善人原来是官家老爷啊,失敬失敬。”

几人往前走,老汉有些神游,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

老太暗地里瞪了老汉一眼,给他使了个眼色,老汉顿时面上不敢露出太多神情了。

王昌平闲聊道:“想不到老汉也是读书人啊。”

老汉惭愧道,“唉,哪里哪里,善人瞧我这狼狈潦倒的模样,哪里是读书人?”

“老汉我只不过是幼时跟着村子里的老夫子读了几本书,认一些字,好运没有做睁眼瞎罢了。”

一行人往破庙方向走去。

原来,这位老汉姓潘,平日里以耕种为生,他自小长在山里,自然习得从山林里谋生的本事。

潘老汉:“唉,我家那小孙子这几天病得厉害,夜里老是咳喘,都说老怕伤寒少怕痨,老汉我就怕他这咳喘久治不好,慢慢的就便成了痨病。”

“这不,我依稀记得以前听人说过,这蛇胆对止咳有奇效,所以我便拎了竹篓和耙子,打算来山里寻摸几条大蛇,挖它的蛇胆一用。”

宋四丰有经验:“现在天寒地冻,这蛇可不好找。”

潘老汉幽幽叹息,眼里有着化不开的惆怅和悲恸。

“是啊,谁说不是呢。”

他勉强打起精神,继续道。

“老汉我在山里转悠两天了,不要说蛇了,差点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在潘老汉和宋四丰搭话的时候,王昌平偷偷的拿眼睛看旁边的老太,他意外的发现,在潘老汉说没有找到蛇的时候,这老太平静无波的眼里,居然有两分泪意。

一时间,他陡然警醒!

旁边,潘老汉还在继续。

“这做长辈的,真是一辈子都在为儿孙忙忙碌碌哦。”

真是做了鬼,都还要操心家里的儿孙,唉。

寒风中,潘老汉抖了抖身子,他将手插在袖管中,躬着背往前走,凌乱的白发被风吹动,看过去有些可怜。

宋四丰看了他一眼,开口道。

“潘老汉稍等。”

接着,他的目光便在这一片的山脉中搜寻。

潘老汉诧异:“善人在找什么?”

片刻后,宋四丰的目光停留在一颗枯树下,他两步走了上前,拿起地上的一根枯树枝,对着枯树的主干一通捣鼓。

很快,他便拎着一条黑白相间的长蛇,来到潘老汉面前,递了过去。

“给你。”

潘老汉:“这,这……”

宋四丰打量了一眼手中的长蛇,开口道。

“这白节黑的蛇胆治疗咳喘还是可以的,老汉家里要是有川贝,这川贝和蛇胆熬煮炼药,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