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怪文里当县令的日子 第11节(1/1)

“这下知道累了?”耳朵旁,江氏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

随着她脚下的步伐,很快,江畔那座老宅就被抛的远远的,直到再也看不见。

宋延年搂紧江氏的脖子,一声不吭。

“等你爹回来,我就和你爹说这事,看他怎么收拾你。”江氏威胁。

“爹才不会。”提到他爹,宋延年这才想起他遗忘了什么,猛地坐直了身子。

“哎呀,坐好坐好,你这样动来动去,娘还怎么抱你?”因为宋延年猛然起身,江氏差点没把他给摔了。

“快点趴好,那样娘好抱些。”

“好吧。”宋延年放软了身子,将头重新搁在他娘的肩头。

“娘,爹去哪里了?为什么刚才你刚看到村长时,还以为是爹出事了。”

经历过子文这事,他很担心啊,这世界观都不一样了。

“爹是不是去做什么危险的事了。”宋延年忧心忡忡。

“你还意思问我。”江氏没好气,“你看你村长爷爷这样气势汹汹的领来这么多人,各个膀大腰圆还拎了个锄头,一幅要找人干仗的架势,我能不怕嘛!”顿了顿,又继续。

“再说了,那下子你和我都在,我除了担心你爹,还能担心谁去。”

“那我爹去哪里了?”宋延年将手环绕过江氏的脖子,亲近的贴了贴,“我想我们家四丰了。”

江氏心里软的像是化成了水,嘴里小声的训了声,“叫啥四丰,没大没小。”

见他不依不饶的还想问个答案,又烦的不行。

“好好好,娘和你说,你爹他上山打猎去了。”

“他前两天在山上做了个陷阱,一早就去出门去查看了。天气这么热,要是有什么动物掉进陷阱里却没有拿回来,那肉可不得臭喽。”

“哦~”宋延年乖乖的应了声,“就这呀,那还神神秘秘不告诉我。”

“告诉你干啥,让你吵着一起去啊。”江氏没好气。

“那爹回来后,你得和爹说,咱们以后不要去山里打猎了。”

“为啥不去?”江氏诧异。“你爹力气大,就是吃这碗饭的,他不去打猎,我们娘两吃啥,喝西北风去?”

宋延年着急,“你看咱村子里都有水鬼了,那山里不是更恐怖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头数着,“山里肯定有老虎妖,狐狸精,山鬼。。。说不定还有剖腹掏心的恶鬼”

宋延年越说越绝望,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这世界让人怎么活。

江氏好笑不已,“好了好了,不要哭。”拍了拍他的背,“你这孩子哪里听来的戏文,还知道怪多的。”

你不懂,宋延年自闭,张婆也没有解决子文的事呢。

江氏看了眼忧心忡忡的儿子一眼,小儿也有秘密和心事啊,她稀奇的抚了抚孩子那软软的发顶。

“小孩子操心太多会长不高哦。”

宋延年瞟了她一眼,心中暗嗤,都是骗小孩儿的话,我是那么容易被哄的嘛。

江氏见宋延年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耐下心开解他。

“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可能发生的危险就不去生活了是吧。”

“你看,上个月咱们村里,不就有个人因为上茅房,一个不小心掉进坑里淹死了嘛。那如果按你说的,因为一点可能发生的危险,我们就不要去做那件事,我们也不要吃喝拉撒了,因为吃饭会噎死,拉屎也可能会掉茅坑淹死。”

宋延年瞪眼。

“这能一样嘛,掉茅坑的是村里的二傻,他脑袋瓜不清楚才会掉茅坑的。”

“他是唯一的,是例外。”宋延年强调。

“哪不一样了。好了好了,张婆也说了,这就是个意外。”

“见鬼也要阴年阴月阴辰的,”江氏不以为然,“这一年到头的能有几个这样的时辰,娘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事。”

“哎呀,这门怎么开这么大,别不是遭贼了吧。”

见到自己家敞开的大门,江氏着急,连忙放下宋延年,三步并两步的进屋检查了一番。

“还好还好,”江氏走了出来,“家里没有丢东西。”她瞪了宋延年一眼,“是不是你贪玩忘记锁门了。”

宋延年心虚的往旁边躲了躲。

“好了好了,娘去摘些青菜,你就在家门口玩一会儿吧,哪儿都不许乱跑。”

江氏左右寻找了一番她装菜的篮子,却没有找到。

突然想起,懊恼,“哎,我的篮子。”

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干点儿啥不好,拿自个儿的篮子撒气。

好了这下也甭找了,方才那条路来来往往那么多人,肯定被捡走了。

江氏转身进了柴房,拿出了几条竹篾,准备辛苦自己再编一个新的。

宋延年蹲在门前,打了点水将手洗干净,又进厨房,搬了张矮凳,垫着脚从碗橱里拿出了两个竹杯子。

从藤壶里倒了些热水,这才捧到江氏面前。

“娘喝水。”

“哎。”江氏接过,确实是渴极了。

三两口的就喝了个光,将水杯往旁边的木桩上一放,一双手继续飞快的编织着,几根竹篾子在她手中不断变短,篮子慢慢成形。

“奶~。”扒拉着几根小棍子玩耍的宋延年,突然看向大门,雀跃的从小墩子里跳起来。

脚下像是装了轮子,几个蹦跳就到老人身边。

来的是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太太,穿着洗的有些泛白的青灰色褂子,许是刚从菜地里回来,脚下的裤腿都还卷着几圈。

此时正笑眯眯的摸了摸宋延年的发顶,又从上衣口袋里一阵摸索,拿出一包纸包的零食,递给了他。

“是小延年啊,拿去和小伙伴一起吃吧。”

宋延年好奇的打开一看,是松子糖。

欢喜!“谢谢奶奶,我想吃这很久了,娘都不给我买。”小小的告了个状。

“爱吃就好,爱吃就好。”宋奶奶老江氏笑得满脸是褶子,拍了拍他的后背,“娘不买咱也不怕,奶还给你买。”

宋延年雀跃的欢呼一声。

“玩去吧,晚上跟奶奶回家,今晚去奶奶家吃饭。”

笑眯眯的目送宋延年跑出家门,“瞧咱家小乖,跑得多快多好啊。”

“娘!”江氏无奈。

“不要吃太多,小心坏牙了。”江氏追到门口,不放心的大声喊了声。

“我知道。”风中传来宋延年的应答。

江氏这才转身看向老江氏,“娘,你这是刚下地吧,我给你打点儿水洗洗脚。”说完,就去堂屋里搬了张木凳,示意她先坐下。

摇了摇藤壶里的热水,并不是太多了,她赶紧又去灶间起火,准备烧一锅热水。

老江氏一边揉搓着脚,看江氏好像准备烧饭,就和江氏说道,“不要再忙活了,延年回来后,你娘俩都跟着我走,今晚住我那儿吧。”

拍了拍长凳旁边的位置,“坐着吧,咱娘俩说说话。”

“哎。”江氏应声,往旁坐了坐。

第11章 (捉虫)

“珍娘,今天林家发生的事我已经听说了,这不,才听完就急急忙忙从地里过来了。”

“这么快大家都知道了啊。”江氏到底没有坐住,又寻了条干净的帕子,重新打上一盆水,将帕子浸进水中,拧干了水递上。

“娘,擦擦脸吧。”

“这般诡异的事,谁看见不多谈两句。”老江氏点头应道。

接过江氏递来的帕子,随手在脸上擦了几下,目光不停的在屋里四处搜寻。

“四丰呢,发生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见他。”搜寻了一番,没见到人,老江氏有些生气。

“这像啥样!我可是听人说了,他昨天才回来的,怎么今天就又跑没影儿了?”

“娘。”江氏有些难言,扭捏了下还是说道,“四丰哥一早就进源山了。”

“胡闹!”老太太脸都变了,“不是才出山吗?而且这源山马上就又要起雾了,他这时候再进山是不想活了吗?”

江氏叹气。

“娘,我们也是没法子,眼瞅着这延年是一天天大了,家里花销的地方也渐渐变多,四丰哥也是想着多赚点钱,这才又进了源山。”

窥了一眼老太太,只见她还是一副怒气未消的模样,继续说着。

“你先不要急,他答应我不会往深山里走,会快进快回的。”

“这都进山了,话还怎么说的准。”老江氏并没有被宽慰到,听到这,还是眉眼紧皱,忧心忡忡。

“你们这就一个孩子的,担心什么。延年是会吃金山还是银山,往年的体己和今年的出息还不够花销?”

老江氏疑惑。

她的四儿宋四丰,可以算是她几个儿子中过得最不错的一个了。

虽然家里只有他一个青壮,但他们家人丁简单,只有一个婆娘一个娃要养,人少事少,比其他人可好太多了。

再加上平日里,她和家里的老头子身子还算硬朗,自己会养家禽,种点菜,并不需要子女太多的孝敬,村里像他们这样省心的老子爹老子娘可不多。

她这个四儿,打小就淘得要命,上山入水全然不怕,那一身的好身手这样练出来的。

有那样的好身手,平日里在源山外围打些寻常的猎物,都是收获颇丰,再坐船到集市里倒手卖出,就是一笔收入。

这赚的多,花的地儿少,哪至于这个时候冒险进源山。

“娘,四丰哥和我打算送延年去读书。”江氏吞吞吐吐,她也知道,普通的农家想要送一个孩子去进学,是多么的心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