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人穿七零 第68节(1/1)

“呵,初中高中也要干活。”

老师走过来:“吃完了没有,吃完了好好休息,半个小时后咱们就启程回去。”

“知道啦!”

梁辰在心里盘算着,等到今年八月,他就满八岁了,明年三年级读完就九岁。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如果他三年级跳级考初中,那她高中毕业才十三岁。

不行不行,十三岁太小了,去工厂上班别人肯定不要他。

今天的野营训练很轻松,梁辰回到家没觉得多累,跑去屋里找妈妈。

云端刚睡完午觉起来,脑子都还有点晕,听儿子说跳级,云端一下清醒了。

“你说你想跳级?”

梁辰十分苦恼:“跳级虽然不会浪费时间,但是我读完高中才十三岁,会不会太小啦?”

“男娃身体发育比较晚,你看看你这个身高,到了十三岁估计也是个小个子,你去工厂上班别人不会欺负你?”

梁辰好似被说服了:“对哦,十三岁年纪好小哦。”

云端看着愁眉苦脸的儿子,今年七二年,梁辰二年级,五年后恢复高考,按部就班地读,那时候孩子正在读高一上学期。

梁辰聪明,想跳级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不是现在,到时候读到高中再说吧。

放下跳级的苦恼,梁辰跟妈妈说起今天的野营训练:“妈妈你做的凉拌菜好好吃哦,那个鸡肉我还想吃。”

“想吃啊,去后山挖些野菜回来,我给你凉拌。”

“明天下午去。”

沉香特想吃凉拌菜呢,叫上他一起。

梁辰嘴上说不累,晚上吃了晚饭,一早上床睡觉了。

云端睡觉前去西屋看了一眼,被子都盖得严严实实的。

看到书桌上的钢笔,一看就不是她给梁辰买的,是梁怀瑾的吧。

他这一趟走的够久,去一趟永平县需要一个半月?

被云端惦记的梁怀瑾,实际上一个月之前就从永平县回来了,他回到金水市之后,就去金水市的机械研究中心报到了,一直忙着工作没空回来。

原本想给云端写一封信的,他又想着估计忙几天就回来了,结果这一忙,一个月都过去了。

去年他们的研究项目做完之后,大家都回家过年了,考虑到大家的情况,年后就陆续被单位召回去,加入到各个项目中去。

当时他给小侄子开完家长会之后,去金水市坐火车去永平县之前,联系了老领导,老领导给他两个选择,要么去首都的机械厂搞技术,要么在金水市做理论研究,他选择了后者。

所以他从永平县回来之后,就到金水市的机械研究中心报到。这个机械研究中心是新组建的,他是负责人之一,这一个月什么研究工作都没推进,全部的精力都投到研究中心的组建和人才的招募当中。

今天,见到一个老熟人,他的马师兄。

“哎哟,小师弟,咱们又见面了。”

梁怀瑾笑道:“我以为你要去首都。”

“哈哈,我这样勤劳吃苦肯奉献的人,当然要来最艰苦的地方工作,首都嘛,留给他们争去吧。”

“少来。”

马师兄奸笑一声;“我就知道你不信,实话说吧,咱们老师去首都了,那里面关系盘根错节的,我这样毫无根基的愣头青进去,有啥好事也轮不着我,还不如来你这儿呢。”

“当然,我也想看看你儿子和媳妇儿。”

说完马师兄从怀里掏出厚厚的一封信:“你走的早,这封信是后面几天收到的。对了,随着信寄来了腊肉、风干鸡什么的没留住,让老师他们送到食堂吃了。”

“没关系,家里还有,吃了就吃了吧。”重要的是信。

他知道小侄子给他写了信,打电话回去问了,那边说他的包裹已经被拿走了,他一猜就肯定是老师他们拿了。

马师兄拍拍他的肩膀:“你慢慢看信,我去办手续。”

“行,我下午要回去一趟,下周一回来,到时候咱们吃个饭。”

“回哪里?回你老家?记得带点肉过来哈!你家做的腊肉真的香!”

“少不了你吃的。”

说起回去,梁怀瑾归心似箭,把这个月发的工资和各种票带上,还有他从外地带回来的大木箱子,提前请假去汽车站坐车。

梁怀瑾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

听到敲门声,梁辰跑去开门,看到小叔叔,高兴的正要叫人,隔壁李祖祖在街沿儿那剥豆子,他到嘴边的小叔叔变成了爸爸。

梁辰撒娇:“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我和妈妈等你好久了!”

梁怀瑾摸摸他的头:“我的工作调动了,去新单位办手续耽误了时间。”

李秀芬好奇:“调动到哪儿?”

“就在金水市。”

“那感情好,以后你们一家子也不用分隔两地了。”

“李婆婆说的是。”

梁辰和梁怀瑾进屋,关上门。

李秀芬端着剝到一半的豆子去居委,她要跟那些长舌妇说说,人家梁怀瑾工作调过来了,她看以后谁还敢说云端两口子感情不好。

李秀芬竹筒倒豆子一般说完梁怀瑾工作调动的事情,其他人撇嘴:“我们知道云端两口子感情好,行了吧?”

李秀芬心满意足了:“知道就好。”

这会儿大家也不关注什么家长里短的八卦,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城南几家工厂集资修楼房的事情。

“我家隔壁李家,说是要买一套四居室,真是舍得。”

李秀芬惊讶道:“我记得李老爷子只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年间就嫁出去了,他们老两口跟着儿子住,用得着四居室?”

“怎么用不到,李老爷子还有两个孙子呢。老两口住一间,他儿子儿媳妇住一间,剩下两间房两个孙子一人一间。有了单独的房间,以后孙子都好说媳妇。”

“李家考虑得够长远的啊。”

“家里有闲钱的,谁不想买四居室,这不是没钱闹的嘛。”

“李家也没多少存款,听说他们打算把老院子卖了。”

“真的卖?”这段时间说卖院子的人不少,但真能下决心的不多。

“真的卖,集资房那边已经签字了,家里的院子也在找买家。按照现在的行情,李家的院子至少要卖六七百块钱吧。加上他们家还有存款,给完集资房的钱,还能省下不少。”

大家一脸羡慕:“真好!这就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了。”

“楼房里还有厕所、自来水,那个可是真方便。”

“就是,住进楼房,再也不用大冬天地冻着手去井里打水了。”

“楼房修在城南,去汽车站走两步就到了。”

住楼房确实更方便,几个还没下定决心的人,想卖了老宅买集资房的心坚定不少。

听了一肚子楼房的好处,李秀芬把豆子壳儿找了个地方扔了,端着干净的豆子回家,今晚上他们家吃豌豆稀饭。

吃完晚饭,一家人院子里说话,李秀芬和儿子媳妇儿说起集资房的事情。

“红明和桂芳你们两个在酿酒厂上班,买城南的集资房用不着,但是建军用得着。那几个老太婆说得对,孩子名下有一套楼房,以后说媳妇儿都好说。”

罗桂芳看了一眼儿子:“建军结婚以后不跟我们住啦?”

“看你吧,是我我就不愿意和媳妇儿一起住。要是碰上你弟媳那么个人,和她一起住我都要少活两年。”

张红明瞪了眼儿子:“他敢有了媳妇儿忘了娘,老子打断他的腿。”

张建军吓得身子一缩,随后不服气地凶回去:“那不是都是你们在说,我什么时候说过我要娶媳妇儿了?”

家里三个大人都不搭理他,罗桂芳和张红明最近也没少听说集资房的消息,说实话,他们两口子还是有点心动的。

“妈,咱们家这些年,要供着一家人吃穿用,还有两个孩子读书,没存下多少钱,恐怕……”

李秀芬当家,也知道家里大概有多少存款,房子还是能买的,就是大小的问题。

“要我说,二居室、三居室最实用,以后结了婚,有了孩子,他们两口子一间,儿女占一间,都能住的很宽松。”

他们家没那么多钱,三居室暂且买不起,二居室都有些勉强。

他们家的这个老院子是不会卖的,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以后她李秀芬是要老死在这个屋里的。

罗桂芳叹气,还是缺钱啊!

“桂芳、红明啊,我看咱们买一居室吧。”

“一居?一居小了吧?以后生了孩子怎么办?”

“哼,咱们当家长的,能管他娶上媳妇儿就不错了,以后生孩子住不下,自己想办法去。”李秀芬看了眼孙女:“一居室便宜,咱们买两套,彩铃和建军一人一套。”

张红明和罗桂芳也看着女儿。

张彩玲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买新房子还有她的份儿?

“女儿家有房子,就有了底气,就算自己不住用来出租,也是一份收益,咱们当家长的,不能厚此薄彼。”

看着孙女的时候,李秀芬苍老的脸上都是温柔的笑意。

张彩玲犹豫了一下:“奶奶和爸妈愿意给我买房子,我就已经很开心了。咱们家……现在没那么多钱,还是给弟弟买二居室吧,以后他好娶媳妇儿。我成绩好肯定能考上高中,以后找个好工作,单位会分房子。”

张建军难得聪明一回,翻了个白眼:“你就是觉得我不聪明,没有房子以后娶不上媳妇儿呗。”

“我没有这样说,这可是你说的。”

张建军被气的冒烟,原来姐姐是这样看他的。

哼,他决定要讨厌姐姐一星期。

家里的三个大人都笑了:“买,买一居室,咱们当家长的,一碗水得端平。”

张红明大笑一声:“不就是钱嘛,老子我勒紧裤腰带去挣,暂时不够我就去借,我还不信了,两套小房子我都买不起。”

李秀芬想找小儿子想想办法,被罗桂芳阻止了。就王丽那个小心眼儿,要找他们家借钱,不定惹出多少事儿呢。

“妈,说句让你不高兴的话,要找小叔子和王丽借钱,我宁愿跟云端借。”

隔壁云家,下午梁怀瑾回来,带回来一箱字画,都是给云端的。那箱子宝贝,一打开就抓住了云端的眼睛。

梁辰不高兴了,也闹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