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之花食用指南(女尊) 第61节(1/1)

晚上还有一章。

第69章

淋了雨之后,湿透的衣衫紧紧贴在身上,不太舒服。回了府,李玉便让人抬热水,擦洗身子。

外面白卿书端了姜汤进屋,放于桌上:“待会儿出来了喝些吧。这么大的雨,指不定要着凉。”

李玉应了。

洗完穿好衣服,喝了姜汤,她问:“孩子们呢?”

“已经睡了。”

他浅浅地露出一个笑容,沉稳,安静。

卿书生完孩子后变了很多。

李玉在烛光下端详他,当时生产时,夫郎还因为难以承受痛苦,使得过程艰难。

本是抱着一本书就可以看到夜深的公子,如今他却在家里撑起一院儿的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进退得宜。

“团团和安安最近都挺乖的,或许知晓家中出事,哭得也少了。”白卿书加了一句,见妻主看自己,下意识摸了摸脸。

“怎么了?”

“没事。”

李玉坐下,握了他的手腕,将其拉至腿上抱着。

手中触感不再是嶙峋,也不是夫郎生产完坐月子时的微丰。他的肚子早就恢复平坦,整个人清清润润,不胖不瘦。

她把下巴搁到白卿书肩上,眼里有些许接连几日劳累,产生的薄薄血丝,感慨道:

“本想着把你娇养起来,哪知府里多生事端,竟让我的卿书和孩子们来体贴。”

她倒是瘦了,腿上肉不多,硌得怀中人发疼。

白卿书沉默一瞬,忽而想起前几日去探望妻主时,在店铺偶然听到的传闻。

有点儿怀疑那是真的,低低道:

“她们说,压着二姐不放,要对付咱们的,可能是赵蔷。”

朱县令赶到后,赵蔷又得了他冷情的回应,一言不发离去,风波平得很快。

他记得赵蔷恶狠狠瞪了李玉一眼,分明是不甘的,还说过自己迟早会去找她。

过了这么久,快要忘了的记忆便重返脑海。

他凝视着桌子,上面还摆有李玉给他买的点心,以及他跟着姐夫学习,做了一小半的娃娃衣裳。

李玉微怔,又听夫郎道:“如果真是她,二姐就是被我牵累的。是我害了她。”

“就算没有二姐被抓这回事,也定会有其他麻烦。都怪我……”

他很愧疚,觉得祸事因自己而起。

没有能力为家里做更多,那么照顾好孩子,在妻主回家时尽一个夫郎的本分,是应该的。

外头还有另外一种传言,说白卿书家道败落,父母皆亡,为什么独独剩了他活着。

他一嫁到李府,李府就出现了被人毁约、被关大牢的事。

定是命相不好。

更有甚者,说白卿书就是狐狸变的,他一来,李玉从纨绔女改性为上进勤奋的好孩子,开玉芳阁,得双胞胎……

看似走了福运,可这运是白卿书为了固宠,偷了李府气运化成的。不然为什么这一年多,生了许多事?

文意提起时气得火冒三丈,直骂那些人是嘴角长烂疮,说不出好话。

他当时失笑,没有计较,心里还是有淡淡苦涩。

二人都揣了心事,都觉得自己不够好,让对方受了苦。

李玉“哎”了一声:“这怎么就怪你了?”

其实李玉也打听到了一些风声。

她多日以来,一直叫人去衙门打点,询问二姐事宜。

有拿了李府的好酒和银两,偷偷提醒的卫兵道,是不是惹了京城小姐,这就是对方成心磋磨李家人呢。

赵蔷是礼部侍员的女儿,说动衙门的人多关李容几日也不是难事。

那次她掳了夫郎,李玉就压着一股火,由于白卿书怀着孕,二姐即将参加乡试,没腾出手对付。

知道是她从中作梗,李玉发现,不能再等生意做到京城,等二姐考了更好的功名,等张芸光明正大回到太傅府的时候,才去处理了。

她这些天踌躇许久,始终没有下决定。

此时夫郎言语中都是自责,产生了自我怀疑,更加刺激了她。

“你与她本就没了干系。当时你上门求赵家替岳母说几句话,她们不愿意便罢,却退了亲,还羞辱你,所有情分早就尽了。”

“既然如此,你嫁人,她娶亲很正常。偏偏她发疯,纠缠于你,是你的错吗?”

李玉把夫郎抱到床上:“我的卿书什么都好,就是太操心,太爱把错都揽自个儿身上。你安心和团团她们在家里待着,一切有我。”

笑起来眼睛里光华流转的女子,温声细语哄完夫郎,等他洗漱完,亲亲热热搂着人入睡。

夜里又下了一阵雨,雨珠子噼里啪啦响。

身旁的夫郎睡到一半便不安分,动着动着差点儿脑袋撞到墙。

李玉眼疾手快用手挡住,顺了顺夫郎的青丝,抱紧了他。

她想,等天亮就去找张芸。

……

张芸刚被李玉发现时,整个人瘦小憔悴,严重营养不良。养了几个月,便显出精气神,在李玉请的先生的教导下认真读书。

李玉本来是打算等李容考完乡试,由她推举,将张芸带进书院,得到更好的先生指点。

接着让她慢慢考功名,等李容有幸入殿试,便也跟着去京城,试探一下太傅府的动静。

到时候李玉和她们一同前往,打听一下曾祖父的家的情况,看是否能重归于好。

若李容进不了殿试,便韬光养晦,走前世的路子。左右张芸前世是考了状元的,今生条件更好,不应该做不到。

可是重生后很多事与以前不同。

“李二姐被抓,我也是很焦急,恨不得帮上忙。您于我有恩,想让我做什么事,就尽管说吧。”

张芸是个爽快人,坦然道。

恩……李玉琢磨着这个字,抿唇不语。

若不收留张芸,对方只是多受几个月的欺凌罢了,照样会进那家医馆,说不定还同那个盲眼小郎君,张芸的未来夫郎更亲近。

帮张芸,除了有一丝惜才之意,不想让一个状元之才再继续受苦,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借其身份搭上太傅府,顺便结识未来状元。

李玉是商人之女,对于不在乎的人和事,也会用从小耳濡目染习得的眼光,去分析利弊。

她讪讪道:“我可担不起这恩,我是有私心的。”大方告诉了面前的张芸。

“我知道,但那又如何。”

张芸喜欢在李府的生活。

李家家主知道她是太傅府的人,任凭李玉行事;李家正君以为她真的是妻主的远方亲戚,见她年纪小没有家人,读书又好,待她如小辈般;李静李容等也很客气。

她还喜欢白哥哥,不爱称他为姐夫,因为她就是单纯觉得白卿书好,与李玉无关。

李玉让她进京,她有些不舍,但张芸知道自己迟早要回太傅府。

去找害自己流落在外的人算账,在那个人面前,成为堂堂正正的太傅府小姐。

现在回去必然没有李玉说的中状元时风光,也许会有危险,可她愿意冒险。

“我会与你同去。”李玉说。

“倘若有危险,我会先挡到你的前面。”毕竟是自己在利用她,请求她。

张芸摇头,不认同李玉的话。

她最挂念的是医馆的那个小瞎子,提到他,有点儿犹豫:“李姐姐,你说,我现在就找人去提亲怎么样。”

回了太傅府,身份不同,婚事可能身不由己。

原来她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想婚事?

李玉笑了:“你自己去找他们说。”

张芸果真去了,她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自己跑去提亲,最后被大夫踹了一脚,狼狈地赶出来,礼也没收。

果然太早了。

李玉不知道张芸和她夫郎是何时成的亲。但定是因为多年相处的情谊,加上她越来越有出息,才让医馆大夫同意了亲事。

她准备安慰小姑娘,张芸却眼神发亮。

“伯母说不可能这么简单就叫她儿子嫁我,除非我有了成就,有本事护他。”

她的袖子里藏了一个香囊,是盲眼小郎君给的,拿到手里,笑得看不到眼睛。

“反正她儿子和我彼此心悦,跑不掉。李姐姐,咱们快些入京吧,回去我也会好好念书,早点挣个功名出来。”

她竟不怕太傅府有豺狼,信心十足。

李玉望着她,想到二姐,想到夫郎,想到家里所有人。

“那就动身吧。”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来了

补昨天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