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起居郎 第130节(1/1)

“法事”结束之后,姜凤声命人撤去了檀香,更换了茶水。

这茶水不对劲!

第95章 有孕

“风承熙……”

叶汝真试图阻止他, 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听上去如此微弱,还带着奇怪的颤抖。

风承熙听不得她这种声音。

叶汝真好怕他突然又疯了,他的架势像是要连皮带骨把她吞了。

“不……行!”

叶汝真拼着最后一丝神志道,“会有小孩的!”

“别担心……”风承熙吻她, 一面吻, 一面道, “我知道怎么做。”

不是知不知道……

叶汝真还想说点什么,嘴又被堵住了。

叶汝真恍惚有一种感觉, 她像是一根在面汤里吸饱了汤汁的面条,绵绵地又软又涨, 提不起一丝力气。

忽地, 风承熙停下来,视线落在她的肩上。

那儿原有一道细细的疤痕,是在蜀中杨府留下的。

除此之外, 还有一圈肉粉色的新痕, 明显是个牙印。

风承熙怔怔地看着那个牙印,手轻轻碰了碰, 碰得轻极了,全然不是方才要将她生吞活剥的样子。

他低低问:“……我咬的?”

不知是不是伤痕本就比旁的肌肤敏感,还是此时此刻她哪儿哪儿都敏感得不行, 叶汝真只觉得他的指尖上像是带着火星子, 碰到哪儿,哪儿就开始发烫。

她只能“嗯”了一声。

这一声嗯得拖出了自己都没有料想到的尾音,一波三折,像猫叫似的。

风承熙的呼吸明显变得更加粗重,但手上的力气一点儿没有增加。

他的额角硬生生忍出了汗珠,一颗滴到了叶汝真肩膀。

叶汝真看他这模样, 应该是忍得极为难受了,但他却撑起身来,似要起身。

叶汝真捉住了风承熙的衣襟,声音里有一丝委屈,“……这疤是不是很难看?”

她的肩膀圆润光滑,粉雕玉砌,连疤痕都像是天公无意间落在上面的花瓣。

“没有……”

风承熙声音里透着喘息,艰难地道,“放手,我……我不想弄伤你,万一……”

万一找不到噬心蛊的解药,他这样做只会害了她。

感谢她的伤痕帮他找回了一线理智。

他可以赌上自己的性命去做一场疯狂的豪赌,但他不能不为她做打算。

“可是……你不难受吗?”叶汝真低声问。

他一直在出汗,里衣的领口滑开,胸膛上一片水莹莹的光。

仿佛体内有一把看不见的火焰,在一点一点烤干他身上的所有水分。

“难受。”风承熙笑了笑,“但跟心疾比起来,不算什么。”

风承熙说着便要起身。

叶汝真手上用了点力气,将他的衣领扯开。

风承熙还来不及反应,叶汝真已经反守为攻,将他掀翻,压在了底下。

“!”风承熙,“叶卿!”

“叫真真。”一番动作下来,叶汝真微微喘息。

她拔下发簪,长发披散,映着七宝树灯的的灯光,蓬然如云雾。

“骗了你那么久,这次就当是我向你赔礼道歉吧。”

她俯身,低头。

帘帐滑下,无风自动,飘然如梦。

*

次日清晨的明德殿十分安静。

康嬷嬷如今留在明德殿伺候。

他对二人的作息都清楚得很,每日基本都是掐着时辰来的。

但今日一来便觉得不对劲。

按说陛下这会儿该闹腾起来了。

按康福在宫中多年的经验,自然不会提前去扰主子清梦,但风承熙而今不是常态,康福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忍不住悄悄推开了一线殿门。

里面帘幕低垂,光线黯淡,地上散落着衣裳,有外裳,有里衣,有女子的,有男子的……

康福:“!!!”

猛地带上殿门,心惊肉跳。

虽说是力道有所控制,叶汝真还是听见了,迷迷糊糊睁开眼,想起身。

一动弹,才发现自己根本动不了。

她仰枕在风承熙手臂上,风承熙脸朝着她,似八爪鱼一般,连胳膊带腿将她紧紧地箍在怀里。

叶汝真:“……”

风承熙睡得正香,呼吸悠长,眉眼静谧。

“别装了。”叶汝真道。

他睡觉向来比她警醒得多,她都醒了,他怎么可能没听见?

风承熙没有睁开眼睛,只是将她缠得更紧了些,脸往下埋到她的颈间:“再睡会儿嘛。”

清晨的声音还微带沙哑,轻拂到叶汝真的耳尖上,叶汝真只觉得半边身子都微微发麻。

“不、不行,”她的声音难以自制地颤了颤,“一会儿太后就要过来了。”

别处是儿子给母亲晨昏定省,但自从风承熙发病,太后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过来看望风承熙。

昨天风承熙疯得厉害,太后只怕会更加不放心,过来得更早。

风承熙还是没有睁开眼睛,只将她缠得更紧了一些,声音低低地响在她耳边,带着明显的笑意:“你不会想起来的。”

“……”

叶汝真满面通红。

她昨天是看他忍得辛苦,一片好心,结果这人知髓知味,根本就是不知餍足。

她此时连动弹一下都觉得浑身酸得厉害,只能口头警告:“风承熙,你、你要敢再乱来,我就、就……”

风承熙抬起头,黑浸浸的眸子望着她,叶汝真可以清晰地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倒影:“就怎样?骗我的时候那么狠,不给你吃点苦头我就不姓风。”

叶汝真相当识时务,立刻求饶:“我错了,我有罪,死罪死罪!求陛下饶命!”

风承熙眼神十分危险,但顾念着昨晚有些过火,到底还是忍住了,深深地吸了一口长气,命令自己放开她。

叶汝真这才得以起身。

小半个时辰之后,她明白了他那句“不会想起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嫔妃受到临幸,首先是内起居注上要记录。

然后是彤史要上档。

再是各宫主子要谴人来送礼问候。

然后还要去给太后与皇后磕头行礼,领受教诲与赏赐。

太后自然是满面喜色,赏赐给得极为丰厚。

姜凤书也是诚心祝福,赏赐亦是极为大方。

太后原担心叶汝真先姜凤书受宠,姜凤书心中会有不满,结果看姜凤书从头到尾没有一丝愠色,感叹道:“书儿,你比哀家强多了。哀家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待后宫的嫔妃尚没有你这般大方。”

姜凤书道:“这都是承蒙母后素日的教导,儿臣只不过是跟着学的。”

太后向叶汝真道:“陛下后宫本就人少,古贵妃又犯了事,后宫只剩下你与皇后二人。你二人可要相扶相伴,一起好好侍奉陛下才好啊。”

叶汝真心说皇后这么大度,可不就是因为不乐意侍奉陛下?

但面上还是乖乖地应下。

姜凤书拉住叶汝真的手,道:“淑妃妹妹而今正得宠,本宫愚钝,不知该如何才能讨得陛下欢心。妹妹若是有空,可否到本宫那里坐一坐?也好让本宫讨教一番。”

叶汝真一听这话便知道有事,当即含笑应下,两人携手拜别太后,看上去当真是姐妹情深。

太后目送两人离开,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有了一丝寂寥之色:“这宫中,表面上姐姐妹妹叫越亲热,背后的刀子就捅得越狠。唉,只望她们有些分寸,陛下已然这样了,她们可别生出什么事端。”

旁边的周总管恭声道:“太后放心。这两位娘娘可不一样,两人入宫前就情同姐妹呢。”

“莫说亲如姐妹,便是真正的亲姐妹一同入宫,反目的也多得是。”太后叹道,“你让人去盯着些,别弄出什么乱子来。”

周总管依言而去,很快便来覆命,说两位娘娘相谈甚欢,皇后还亲自送淑妃回明德殿。

太后松了一口气:“只愿她们能相安无事。”

这话让太后说着了。

皇后与淑妃可能是史上最亲密的一对后妃,皇后时常去明德殿探望,淑妃也不时去坤良宫。

更让太后心中大慰的是了然又入宫做了两回法事,风承熙的疯症竟有所好转,基本恢复到受伤之前的水平——只要有叶汝真在身边,他便能安安静静地不闹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