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起居郎 第20节(1/1)

第20章 闲书

虽说满朝文武都对皇帝不抱什么希望,但今日是初一,大朝会,有那么几个实权已被架空的保皇派耆老在。

他们实在看不下去,站出来进言,指责皇帝在朝堂上看闲书,实在对不起风家的列祖列宗。

然后也有姜家一派的官员出来劝解,说陛下前日身体抱恙,这两日还坚持上朝,已是不易,看看闲书提提神,倒也没什么大不了。

叶汝真听叶汝成说了,风承熙昨日没有上早朝,直到午后才在御书房露了一下面。

椅子都没坐热,太后便派人劝他回宫歇息。

算起来和叶汝成顶多只是打了个照面,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显然没机会瞧出什么端倪。

叶汝真暗暗庆幸。

朝堂上的吵执越来越激烈,耆老们指责姜氏一派包藏祸心,故意纵溺君王。

姜氏一派则指责耆老们倚老卖老,君前不敬。

“啪”,一只茶盏砸在大殿上,碎屑四溅。

大殿立即安静下来。

风承熙开口:“各位可知道,今年的棉布多少钱一匹?”

众官员都一怔,半晌,一名户部官员出列答道:“回陛下,寻常棉布,约在八钱到一两银子一匹。”

“错了。”风承熙道,“你那是朝廷收布的旧价吧?而今京城街面上,一匹质量中等的棉布,要一两二钱银子。”

官员面面相觑。

风承熙又问:“各位可知蜀锦多少银子一匹?”

有官员答道:“蜀锦贵重,一匹少说得近百两银子。”

风承熙微微一笑:“朕给你二百两,你去街上给朕买两匹来。若能买到,朕许你官升三阶。”

那人当场呆住。

“蜀锦已经是有市无价,因为今年从开春起,就没有新的蜀锦运抵京城,各家铺子里卖的,皆是旧年的存货。”

风承熙道,“各位是不是很好奇,朕常居深宫,是怎么知道坊间行情的?靠的就是这些闲书!在各位眼里,这些书是上不了台面的闲书,但在朕眼里,这些书里写的处处皆是民生,写书的人多出于市井,写的也多是市井间事,多看看这些书,可比坐在这里听各位大人废话要强得多。”

原本吵作一团的官员齐齐跪下来,个别耆老甚至眼含热泪:“陛下圣明!”

叶汝真:“……”

别的书是不是会写市井物价,叶汝真不敢说。

但以叶汝成的禀性,绝不会知道一匹布多少钱,更不会写进书里。

风承熙说的这些根本就是那日跟叶世泽聊天得来的!

眼见众臣被糊弄住了,风承熙便闲闲地点了姜凤声的名:“表哥,今年为何没有蜀锦,是不是该去查一查?朕的后宫是无人,各们大人的妻女难道都不用蜀锦?等到旧年的货卖光,京城里的娘子们可都穿不了光鲜衣裳了。”

姜凤声恭声称是,领旨。

这事便算是揭过去,风承熙又看起了闲书。

这回,没有人再进谏了。

等到散朝,风承熙也看到了最后一页,把书往叶汝真怀里一抛:“明日给朕把下一本送来。”

叶汝真:“臣遵旨。”

风承熙本已负手走在前面,此时却回头看了看她:“今日心情挺好?”

叶汝真:“?”

“昨日叶卿愁眉搭脸的,看都不敢看朕,却瞧了姜凤声好几次,怎么,是想弃暗投明吗?”

叶汝真呛得咳起来。

风承熙好心地替她拍拍背,顺顺气,声音甚是柔和:“这是被朕说中了?心虚?”

“没有没有没有。”叶汝真义正辞严,“臣绝不会投奔姜大人的。”

风承熙灿然一笑:“那怎么好意思?表哥那边可是人多势众,康庄大道。”

叶汝真:“可陛下才是正统,臣只愿效忠陛下。”

风承熙慢慢收了笑容,看着叶汝真。

叶汝真有点心虚,目光垂下来,发现他的衣袖上沾了一片落花。

两人走在游廊中,两旁植着重瓣樱花,春光已进入最烂漫的时候,每一阵风里都会卷起片片轻薄的花瓣,四处飞舞。

叶汝真下意识想替他揭下来,又想起臣子不能随便碰触皇帝,才伸出的手收了回来。

风承熙一低头也看见了,轻轻抖了抖衣袖,花瓣随风飘落。

他问道:“那你昨日因何心事重重?”

袁子明和康福等人皆远远地停在后面,此处只有他们两人,他的神情前所未有的认真。

叶汝真在此刻确定了,她回来是对的。

天意从来高难问,但她却总是莫名觉得,风承熙在帝王的冠服之下,也不过是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少年人。

有喜有怒,有哀有乐。

如果她真的头一天答应效忠,第二天就投身姜家,他应该会很难过吧?

“臣……不是已经决定追随陛下么,就在想,怎么样才可以为陛下把大权从姜家那边夺回来……”

风承熙“扑哧”一下笑了,起先只是低笑,尔后哈哈大笑,“叶卿你……哎,多谢费心了。”

叶汝真:“……”

是她多心了吗?

怎么觉着有点像嘲弄呢?

风承熙今日没有传唤大臣,案上堆着的奏折明显比以往高出一截。

叶汝真小心地问:“陛下昨日当真是抱恙吗?”

“自然是假的。”风承熙看奏折一目十行,头也没抬,“朕既是装病,自然要装得像一些。哪有前一晚发病,第二日就生龙活虎上朝的?”

叶汝真这才放心点点头。

风承熙忽然拿起一本奏折递给她:“你看看这个。”

奏折上说的是那日山匪闯入护国寺的事。

这些匪徒自北疆流蹿而来,初来京城,不知道护国寺是皇家寺庙,只见寺庙气派,便想打劫一场。

兵部已将匪徒剿灭干净,并让城外北大营每天派出一支人马,早晚在寺外各巡查一次,以确保再也不会发生类似事件。

叶汝真看完,双手奉还,赞一声:“兵部的周尚书可真是雷厉风行。”

风承熙拿起奏折,在叶汝真官帽上轻轻敲了一下:“叶卿的脑子哪里去了?我朝官员,只要在四品以上,办事何曾这么利落过?这是假的。”

“这还能有假??!”

风承熙:“不单奏折是假的,连山匪都是假的。”

叶汝真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风承熙好整以暇看着她:“不然你以为怎么会这么巧?你前脚到护国寺,山匪后脚就来了?你眼看就要丧命,朕那好表哥便从天而降?”

叶汝真完全愣住了:“那要不是巧合,难道他是专门派人假扮山匪,然后自己又大张旗鼓救臣?他图什么啊?”

“图你啊。”风承熙道,“你是朕选中的人,他一定会千万百计把你从朕这里夺走,就像他这么多年一直做的那样,朕越是喜欢的东西,他就越是要抢。”

叶汝真真佩服他。

他说这话时,脸上竟是带笑的,笑容里没有一丝不悦。

“所以叶卿,你须得做好准备,有一就有二,姜大人有心拉拢,你可别不识抬举。”

叶汝真正气凛然答:“臣一心效忠陛下……”

“效忠可不能只挂在嘴上啊叶卿。”风承熙起身,绕过御案,走到她面前,“这宫里到处都是姜家的眼线,朕却不知道姜家在做什么。你正好借机与姜凤声多多亲近,有什么要紧事,可别忘了回来告诉朕。”

“……”叶汝真明白了。

这是要让她做探子。

太后的宫人此时过来,请风承熙去用午膳:“太后娘娘说,今日古郡主入宫,做了一道绝精雅的好菜,太后请陛下一同品尝。”

风承熙道:“朕政务繁忙,今日不回后宫,请母后好好用膳吧。”

宫人依令而去。

康福便命人将御膳传来。

叶汝真当差这许久,还没有碰到过皇帝在御书房用膳的情况。

跟吧,自己饿得难受,且吃饭而已,似乎也没什么要记入起居注的。

但不跟吧,皇帝不发话,她也不好就此走开去吃饭。

正纠结间,只听风承熙吩咐道:“再上一副碗筷。赐座。——不必谢恩。”

最后一句是抬头向叶汝真说的,眉眼带着一丝笑意。

叶汝真在宫里混了这些日子,已经知道与君王共席是极大的恩宠,更兼第一次观摩到皇帝进膳之时,还有专人先行试菜,这让她想起前天风承熙连个人也不带,就在她家里吃了一顿饭,当时只觉得很寻常,此时才知道那已经是很大的信任。

一时有点诚惶诚恐,甚至开始有点内疚。

风承熙是真心招揽,她却是面上敷衍,只想走人。

“又不是没有一起吃过,这么拘谨做什么?”风承熙道,“随便对付对付吧,这些菜还不如你家的好吃呢,那日那道菜叫什么?胭脂鹅脯?味道很是不坏,朕至今回味。”

宫里的菜都有定式,很少翻出什么新花样,皇帝御膳按例要一百零八道,每天的菜式基本相差不大。

多是做出来呈样的,怎么端上来怎么端回去,真正动筷子的不过面前几道而已。

甚至在叶汝真想把筷子伸远一点的时候,风承熙道:“那个别吃,少说也放了三天了。”

叶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