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机修 第730节(1/1)

季东青起步较晚,和华为的交集不大,或者说没进去华为的供应链。

不过虽然季东青的企业砍掉了大批人,却鲜有人闹腾,更没有任何的群体事件。而且那些走出启元的员工,尤其技术方面的员工,立马遭到了市场的疯抢。

很多人摇身一变从启元的普通员工变成了对方公司的骨干, 有一些变成了管理,更有一些原来就在启元集团带项目的人,到了其他公司立马是股东,年薪翻了几倍。

“季总,最近你们公司的动作很大,芯片项目没问题吧?”

伴着市场上各种谣言乱飞, 大庆的大老板终于忍不住了,电话拨到季东青的手机上。

“领导放心,正常调节!华为事件不是孤立的, 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不会影响我们的芯片项目!”

大庆的厂房那边采用的是最先进的泡沫配合水泥夹层,另外预制板!基本上算是封顶了,现在已经开始除有害物质,开春配套的公路可以走车就往里面运设备,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

大老板听到季东青的承诺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你们的股票现在波动很大……”

因为查不到季东青总公司启元控股的流水,大老板还是有些担心。

“正常波动,马上年底,分红结束如果不能给股民信心,我们也可以考虑退市!学一下华为做闷声发大财的企业,而不是现在什么事情都需要披露!”

“哦,那资金……”

“领导放心,我们资金一向很充足!”

面对大领导的提问,季东青也学会了官方。

上市公司那边王金龙正在时刻准备抄底, 年报出来季东青相信会给股票那边带来转机。

“每股派送二十,卧槽, 牛逼了!”

三家上市公司几乎同时公布了年报和股票分红比例, 最少的是分红二十元每股,最多的是二十五块钱!

按照某些股票现在的价格,一些持股者的股票持股价格一下变成了几块钱,瞬间市场沸腾。

结果只有一个,很多刚刚还在骂启元集团的专家们,直接戴上了安全帽,对启元集团大家称赞。

“这个启元集团这家企业还是比较好的么,市盈利和官方的效益都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就拿国内上市公司里面比较不错的格力电器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今年格力公司的分红是每股三块钱……”

“启元集团的三家股票我一直都是非常看好的,你要晓得,一家专注做市场做研发的企业很少关心股票市场是很正常的!也正是这种股票容易滋生黑庄,动不动就把人家的股票炒起来,然后丢下去,让广大股民跟风,然后他们余利!”

“我们证券公司这边是有启元集团大票股票的,这家公司盈利这么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持股,光是这分红来说很多大型的上市公司都做不到的呀……”

王金龙边适当的采取了一些措施, 收买了一下小文人开始写软文, 再给那些所谓的专家一点钱, 还有股票网站撒点金子。

立马就有一大群人开始给季东青的股票说话, 当然迎来更多的是不知道哪里来的水军一顿喷,势头很猛。

但是股民们不傻,尤其那些手里有大笔资金的老年人,本身选股票就费劲,放在银行里利息低。

然后买理财总是被骗,这些人几乎不看股票的价格,只看发行价和分红。

季东青三家股票公司的分红这么高,这帮老人齐刷刷下场。谷炒

在某个交易所窗口,在一個交易员震惊的目光中,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费力的把一个编织袋放在窗口,身后还有几个人跟着拎着几个口袋。

“妮,这个就买这三只股票,数量都在上面了!”

“啊……阿姨,那个现在这三只股票价格涨了,数量可能有点出入!”

“莫得事,买!”

“好嘞,阿姨!”

“阿姨,你喝咖啡么?”

“不喝,快买,要不又涨了!”

和这个老人相同操作手法的还有很多人,光是这一个阿姨拿来的钱就有将近一千万人民币,这么一大批老人往前冲,直接结果就是季东青三家公司的股票一片飘红,挡都挡不住。

“娘了觉,废物!告诉你们控制好,怎么就没控制好?再拿钱砸,给我砸死他,废物,这点事都做不好,我跟你削,找单位里面最差的都比伱们强……”

老刘同志单手夹着香烟,指着面前一帮人这顿骂,尤其看着季东青三家公司的股票还在飘红,已经涨停板了,双眼就跟喷了火一样。

“经理,要不我们也买点?毕竟这也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狗脑袋,特么的这个时候不打击他们的股票我们还帮忙,你长得是狗脑袋?这个股票才几个钱,我要的是产业懂么?眼睛只盯着蝇头小利,看的见大的东西么?还说你聪明,你哪聪明?还大学生,桐桐你配得上么……”

老刘同志单手夹着香烟指着郑昌勇的脑袋这通喷,郑昌勇大气不敢出,心里已经怒到了极点,恨不得现在就把丫的撕得粉碎。

“我们再想办法……”

“马上去办,废物!让你们干什么都干不好,再干不好回家去……”

指着郑昌勇有事一阵大骂,老刘同志好半天才停住,刘阳像适时地出现给老刘同志倒了一杯茶,众人这才走出屋子。

王金龙年也拨通了季东青的电话。

“可以增发了,能够多筹集点资金!”

“按照最大规模增发,你看着操作!”

与以往的那种适可而止不同,这次季东青要尽量的把钱握在自己的手里,避免到时候资金不够用。

六个涨停板之后王金龙那边开始增发,一经售出股票除了被券商囤积外,全部售罄。

季东青的公司也迎来了年末奖励,这次季东青并未出现,而是让蒲成和高健运几个人出面。

作为投资人,季东青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做任正非,而不是雷军!

能够退在后面就退吧,把这几个人扶上正规自己享受清福了,想想耿素民现在的样子,季东青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变得那样,到时候能不能进入卧室都两说了。

只是有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1265章 地种五谷家不空仓

“姥姥,我想吃大米饭,这个不好吃!”

季东青难得和家里人吃一顿饭,正好老季同志从家里弄来的糜子,丈母娘特地弄了黄米饭配上油滋啦,刚开始艾米和季满和季仓还能吃几口。

时间稍稍一长,三个小家伙就开始嘟嘴, 毕竟不是常吃的主食,口感有些欠佳。

季东青和小白那边吃的正香,听着艾米这么说季东青抬起头一皱眉,艾米和两个儿子正拿着筷子嘟嘴巴。

“艾米乖,这是爷爷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不能浪费!”

望着几個人小碗里的米饭, 丈母娘眼睛里满是笑容,三人有点不买账,尤其艾米,八岁了,有主见了。

“那不好吃……”

“艾米,记住了,人要吃五谷杂粮,不能光吃一种主食,如果有一天我们家的大米买不到了我们吃什么?”

“我可以吃饼干!”

望着姥姥的笑脸,艾米还是不服气,怎么说黄米的口感比大米差的多。

“我们国家的面粉和百米产量相当的呢,没有百米就证明白面也没有了,我们是不是也要尝试吃一下其他东东呢?不然艾米的小肚肚是不是要挨饿了?姥姥保证,今天只要艾米和两个小宝宝黄米吃完,下一顿姥姥就做白米饭,好好吃的哟!”

“好吧,姥姥不许说话不算数……”

“姥姥保证!”

面对姥姥温柔的眼神, 艾米只得同意, 小嘴吧唧吧唧开始吃饭。

季东青看看小白,小白看看季东青,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

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念叨,近些年季东青都听得有些烦躁了,尤其这些年季东青从孟加拉和太多那边进口了大量的白米。

一方面是终端产品销售然后置换,另外一方面为了给员工那边创造福利,减少开支。

小白这边也在每一家公司所在地都开了好几家粮油店,就是为了给公司那边提供廉价的饮食。

在季东青看来还有比这个更加安全的,每次回家望着老季同志家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季东青都会和老父亲有一场论战。

一个认为父亲不应该储备那么多粮食,卖掉算了,买来才多少钱?存储时候虫蛀鼠咬不剩,再加上占用存储空间成本不划算。

每次老季都会说家有隔夜粮,百姓心不慌,还有就是地种五谷粮,家中不空仓!每年什么糜子,谷子,苏子,高粱,黄豆, 玉米全都种植。

有时候还有麻子, 葵花籽,操心的事情很多。

在当下的东北, 玉米的种植已经超过了一多半,黄豆的种植面积逐渐在萎缩,有些村子,放眼望去全是玉米,至于黄豆几乎见不到。

至于老季同志的五谷杂粮,在农村连种子都找不到了,老季家里的种子是祖辈上传下来到现在,历史久远貌似比老季家里的族谱都长。谷泤

前些年周围有人家的老人罹患癌症,需要找药引子,整个地区找遍了都找不到药引子里用的苏子种子。

只有老季这里有,对方过来买,老季直接免费送。

结果二斤苏子种子,对方放下三千块钱,老季都傻了。

不光这些东西,红豆,绿豆,芸豆,豆角,黑豆,黏玉米,白露葱,席天谷,黄瓜,西红柿,老季同志的蔬菜地里面你能想到的东西都有。

绝大多数的东西都套种在玉米地里,往往如果艾米和两个小崽在家,老季同志那边就忙活的要命。

地里的水萝卜从露头,艾米带着两个小家伙就在院子里挨个拔,看看哪个大够个头了就开始吃。

胡萝卜同样如此,有时候一垄萝卜只能够有一半长大,另外一半都被艾米祸害了,老季那边警告了多少次都没用,面对爷爷的警告艾米一个卖萌就都解决了。

黏玉米只要挂浆了,艾米也就挂在老季的后背上祖孙俩人在黏玉米地里挨个找,避免有一个漏网之鱼,掰下来就能烧吃。

玉米杆被老季同志割下来喂牛,黏玉米分给艾米和两个小不点,两人从能够吃艾米嚼碎的东西到现在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伴着城镇化改造渐渐结束,整个火车道南部区域的人家越来越少,很多人家拆迁结束留下一片片无人管理的小型果园。

以往这些区域都是各家各户对着小孩子严防死守的区域,李子,秋果,各种水果都有,艾米只要暑假回家,吃过饭就会各处乱窜,口袋里塞得都是这些‘野果’。

本来按照小白的规定,几个小家伙不许随便靠近这些地方,防止被毒虫咬伤,尤其蜱虫,也就是东北俗称的草爬子。

老季每次都说孩子野一点好养活,时间长了小白也只能听之任之,回家后赶紧给艾米搜索,一旦发现立马火烧。

用小白的话说,艾米和满仓三人让老季同志宠的不成样子,不想现在丈母娘也变成了这样。

“别看我,我小时候也吃五谷杂粮,咱妈教育艾米和满仓几人的思路和教育我没啥区别!”

“哦,那就够了,我媳妇这么优秀,我家的小娃也不会差!”

“油嘴滑舌,我也想吃白米饭,这个给你,我等下偷偷弄点!”

趁着季东青不注意,小白把半碗黄米全部倒进季东青的碗里,等到季东青回头小白那边已经去弄沙拉,眼睛里都是得意,季东青一阵翻白眼,心道这媳妇该管管了。

南部孟加拉湾吉大港几公里外的一座小岛上,几艘小船正在缓缓离开,船上斑驳的油漆现实这艘船已经很老旧了。

这里曾经是一座无人荒岛,面积狭小,上面资源匮乏,就连周围打鱼的渔民都懒得在这里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