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机修 第424节(1/1)

“周总费心,没事我就挂了,开会这么久,大家都累了,早点休息!”

这种决策性的会议本来时间不长,但是季东青每次都开很久,尤其是涉及到技术上的东西,季东青听的特别的细致,所以这帮人都很累,但是收获同样也大。

只是很多时候事实的发展让季东青捉摸不透,宋灼的订单没上门,梁法荣那边接到了好消息。

“谁?”

“那个我们吃过饭的那个吕叔财,他带着一票单子过来的,都是国军标呀,老板你是不是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搞?这个我们还没做过,我和阳阳商量了一下,这件事很重要,弄不好会赔好多钱,所以想和你商量一下先!”

几天后同样是网络会议,梁法荣把一摞图纸扫描到季东青的电脑,季东青光是看图纸就弄了一个小时。

上面的各种橡胶制品的种类很多,只不过数量都不大,按照上面的要求,每一个产品的价格都不会低。

季东青此时心里也没底了,毕竟这个军方的东西自己的确没做过。

忽然出现的军方订单很突兀,季东青最终给许辉打了个电话,对方和宋灼的关系非常铁。

至于自己和宋灼充其量算是认识,许辉并没有含糊,季东青从自己这里购买了大量的装备,出口的退税就弄了不少了。

两个小时后,许辉终于弄来了消息。

“这个订单是大连一家企业弄得,我把详细资料给你发到了邮箱,不是通过老宋的关系知道的!对方先把这个单子包给了大连一个叫什么科技的橡胶企业,资料我也给你发到了邮箱!那家企业的实力有限,然后就开始满世界找外协单位!”

“太大的不敢找,只能找你们这种有实力,规模并不是很大的,因为章弘阳在大连那边的橡胶厂很出名,而且弄过军方配方,所以对方这才上门!这家公司的老板很怪,他特别相信南方人,尤其梁法荣在橡胶界口碑不错……”

许辉边介绍季东青边查看资料,当看到那家橡胶厂的老总名字,季东青的眼睛眯了起来,正是郑昌勇的爷丈人。

对方三番五次的找自己的麻烦,差点害的自己家破人亡,季东青恨不得弄死对方,现在对方的单子……

季东青有心不接,但是很快转变了想法,闭着眼睛思考了一下,嘴角勾起弧度。

“法荣,问问阳阳这个单子做起来困难不?如果不困难就接下来!看看我们的机器现在怎么样,有没有生产这些材料的设备能力!现在付圈那边开模具怎么样……”

梁法荣并没有让季东青费心太多,在开会之前,对方就已经做了很好地准备,设备定期检修,现在是良好状态。

“老板,生产没问题,价格上得找找,我知道这个玩意他们验收太麻烦了,就拿这个蓝色的硅胶圈来说,我们得用专业的模具来生产,必须是新的模具,而且橡胶里面不能有半点的杂质,他们验收单时候拿着放大镜来找,半点问题都能给你用镊子抠出来!而且成品率不是特别高,六成就算多的了,所以价格一定得高……”

“还有他们要派人到现场来看,这绝对不行,这玩意就是一个一点通!当初我们生产军方零件的时候就是让人家学走了,现在咱们不能这么干,以后还得在这吃饭呢……”

章弘阳为了季东青着想,把当年公司遇到的坑全部讲给季东青听,季东青不断点头,最终在纸上写了一个简单地章程。

“模具费他们先给,让陈琦峰找一下给长城供货的优质供应商,从里面选一下!然后试机费和材料费这些东西也不能有丝毫的耽搁!我们一直在做汽车零部件供应,跟对方说资质和条件我们肯定不差,但是绝对不允许对方到现场观看,对方可以驻场进行节点跟踪!文件性质的东西不允许对方带出场,不允许对方接触我们的核心工人,成型参数和胶料单独成立车间…………”

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费用,季东青为了汽车件已经单独成立了一个炼胶车间,原料上就避免了交叉污染。

第650章 军方订单不光一个

现在生产军标件,炼胶车间必须再次提高标准。

另外季东青还有一个想法,将来自己的胶料完全可以作为另外一个卖点,郑昌勇爷丈人的企业还有一个上家,这个人能够从军方拿来订单,这一点很重要。

通过许辉,季东青让周云邦开始和对方接触,无意间透露自己公司再生产某种军品,让对方心中有所疑窦。

季东青在加工制造业时间这么久了,太了解这个行业了,初期为了节省研发成本,都会先采取外包,哪怕是多花点钱让外加工企业试制。

对方试制成功后自己这边再进行工艺复制,到批量的时候直接把外协单位一脚踢开。

这种做法虽然很不道德,但是在所有加工制造业企业中非常常见。

这个从军方拿到订单的企业,按照季东青的估计就是这种情况,周云邦的反馈也是如此。

“东青,那家企业的老总是我一个同学的哥们,和咱们分析预料的一样,对方现在正在招聘胶料工程师,准备自己单干!在军队那边的关系很硬,我们这边如果有足够的实力,这个单子可以做!大连那边的那家企业我了解了一下,这些年科技实力没有进步,虽然背书是铁岭橡胶研究院,但是企业在科研经费上面不舍得投入,竞争不过我们!”

“还有,对方没有生产汽车零部件的资质,这是关键……”

周云邦把自己了解到的消息总结了一个本子,面对季东青做了详细的汇报,季东青不断点头,最终狠狠心决定投了。

翻斗蜜炼机付圈那边已经做了好几台,再做轻车熟路,硫化机更简单,公司的图纸和参数都是现成的。

开模具更不在话下,唯一有些麻烦的是车间的布置和投入。

在橡胶厂的隔壁,季东青索性买下了一片民房,整个房间进行了隔断,设备摆进去就能够进行胶料炼制。

生产就简单很多,在硫化车间旁边单独做了隔断,基本上不涉及到污染。

现在橡胶厂那边仍旧在不断地扩大着规模,哈尔滨地区本身橡胶厂就少,再加上季东青的大力投入,产品的稳定性特别好。

渐渐地成规模的企业都开始朝着梁法荣这边下单子,光是动力那边下来的杂件图纸就摆了满桌子。

因为季东青有交代,订单规模低于十万的一概不接,梁法荣推掉了很多。

即便如此,现在工厂内的订单仍旧排的很满。

别个不说,现在给工厂修理胶边的妇女就有几十个,显微镜下面,白炽灯下,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观察每个橡胶件的外观,有一点残次都不允许通过。

正是季东青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工厂出厂的产品才会供不应求,有些经销商甚至上门想要独家代理,全部被梁法荣拒绝了。

笑话,订单接不过来,我卖给你中间商,为啥不卖给工厂呢?

章弘阳带着百岁大哥开始弄工厂土建的时候,漫长的谈判开始了。

刚开始大连委托人那边丝毫不让步,必须现场监督和查看零件的生产情况,不然绝对不答应。

梁法荣直接甩袖子了,就一条爱做不做,反正老子不差单子,做你们的单子就是为了增加个资质而已,这么小的订单老子看不上。

对方直接傻眼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梁法荣这么牛气的橡胶厂。

大连办公室内,刘老头单手夹着香烟表情十分难看。

“看看尹家,爱做不做,销售订单能够排到明年四月份,我们呢?销售各处跑单子,然后我们做不出来,这个就是我们的技术水平……”

刘老头说话的时候不断的观察技术负责人,对方低头不说话,心道我给你报的计划你批了么?前几天按照你的要求整理车间。

小毕买了六卷黄胶带,用来车间做标志线,你直接给买两卷,现在还有一半东西没有弄完,你还跟着屁股后面骂做的不好!

窥一斑见全貌,抠门到这种程度了还说什么我们研发能力不行,掰手指头么?

但是老板就是老板,你不能有任何的反驳,不然还想不想干了?出钱的是大爷,这年头打工的无论学历高低,在人家这里还不就是一条狗?

刘老头骂完了就开始和自己的儿子女儿开会,核心议题就是做还是不做。

“做嘛,为了留住这条线我们也得做!现在不是当年了,每一个橡胶作坊都能够随便然让你到跟前看!都懂得自我保护了,那家企业我调查过,那个梁法荣是从南方带来的技术,方方面面都有背景!”

“做这个单子,然后和对方这边保持合作,以后军方的单子我们接下来给他们,让他们给一些其他的单子我们,对方现在手里的订单比我都多,推掉的单子更多,大姐那边接触一下,说不定杂件这边我们能够收获不少……”

刘雯锵不愧是经过见广,很快分析出这件事里面蕴含的合作空间,另外两人眨眨眼睛这才明白。

但是山东人的抠门再次体现出来,刘阳像和梁法荣之间经过五轮谈判,章弘阳那边机器已经开始试生产了,这边的单子才下来。

“老板,不负众望,这个单子我们至少赚这个数……”

屏幕前,梁法荣露着大牙,对着季东青举了举拳头,比了一下某张图纸。

“有点出息,你好歹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总不是……周总,给你三个月时间,让真正的甲方到我们橡胶厂参观一下,问题大不大?”

拿下了订单,季东青现在最关心的就是真正的甲方,能够拿下军购订单的那位大佬。

“早就准备好了,对方现在就要求我带着他参观一下!他手里的单子很多,只不过大连那家的生产能力有限,他都散到南方去了,这玩意有风险,万一军方知道了那不是闹着玩的!”

周云邦说的很隐晦,季东青点点头,心道还是存在漏洞。

第一批订单交付并不慢,章弘阳以前就做过类似的产品,从生产到质检一勺成,等到真的出现在甲方手里的时候已经是一周后了。

第651章 拿下真正的甲方

“这个质量不错,可以付款了,另外你们几个准备一下到科技去参观,要求现场观看产品的生产……”

甲方老总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手下马上动身,结果真的如同周云邦说的那样,对方那边什么都拿不出。

最终兜兜转转不得不承认产品是委托某个‘知名’的汽车零件制造商加工的!

甲方‘怒了’,当即表示必须参观对方的工厂,不然立马撤销订单。

梁法荣那边卡的死死地,参观可以,绝对不允许那么多人,更不允许技术人员,只能几个小的代表。

最终甲方和刘家的代表三个人穿着防尘服进了梁法荣生产军品的车间,瞬间甲方就被眼前的生产征服了。

真空硫化机,一排排的模具架子,各种产品检查线,隔断性恒温车间,实时监控……每一项都是对方没见过的。

“田老板,我们说过给你们寻找的加工企业一定是加工实力足够的……”

刘阳像各种吹嘘,田老板点点头,几个人返回大连。

隔天周云邦就带着田老板进了梁法荣的办公室,和上一次冷遇不同,梁法荣这次泡上了雨前龙井。

“田老板,这加工厂我们集团是有股份的,梁老板是技术出身,做什么东西都值得信任,他在东北念大学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了……”

周云邦是一个演讲的高手,分分钟把梁法荣塑造成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典型,筚路蓝缕创业之路说的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好啊,梁老板有没有愿望和我们合作呢?”

“这个不好办,毕竟我们已经接受了那边的委托……”

“不是一批单子!”

“可以考虑!”

“合作研发?!”

“不要想,技术绝对不分享,设备可以卖给你们!”

“你们还做机器设备?”

“给军方做订单的设备都是非标……”

两天时间各种谈判,最终梁法荣成功把十万一台的硫化机卖出了七十万的价格,不带发票。

改造后的翻斗蜜炼机价格更贵,但是田老板心甘情愿的掏钱,而且一次性订购硫化机十五台,翻斗蜜炼机三台。

“老板,果然不出你所料,对方有想法,我们估计和对方的合作时间不超过三年……”

“没事,这是迟早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把设备卖出去了,都知道我们是做橡胶件的,谁知道我们是做橡胶设备的?另外陈经理那边已经给我们物色了一家模具公司,你接洽一下,直接买过来。”

“以后模具公司就是橡胶厂的下属企业明白么?对外接受加工订单,优先保证我们企业的模具加工订单!核心科技落在自己手里才不会被卡脖子,懂么?”

这一个订单足够养活一家模具厂三年,季东青为了企业的科技化之路直接铺平了道路,梁法荣打心眼里佩服季东青的魄力。

现在欠着钱还敢这么干,绝对是牛逼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