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机修 第97节(1/1)

第134章 再次踏上征程

这个世界上就两种人注定发财,不要脸和不要命。

不要脸的人见到不要命的人都得绕着走,德标有把柄在季东青手里,更不敢造次。

而且翻新手机这件事还必须继续,自己那么多债务在。即便季东青不报仇,不断的举报自己,德标也受不了,或者说根本喂不饱各个部门。

各种压力之下,德标选择无条件妥协。

季东青把苏阳光那边的资料发了过去,德标报备,季东青这才放心。

“爸,我要出去学习二十天,年前我回家,你们该干啥干啥,家里过年的钱有没有?”

季东青选择给父亲打电话,姐姐跟自己年岁差不多,受的文化教育不多,说话还冲,往往话听到一半就开始骂人,季东青烦!

“没事,那我们就先杀猪,等你回来烤油吧,路上注意安全!这次去哪啊?”

握着手机,父亲站在炉子边,手里的竹筐慢慢放下,里面的豆杆棒沾满了雪。

“这次去河北徐水市场,二十天左右就回来了,赚点过年的钱!”

知道父亲的不容易,季东青并未多说,适当的时候挂断了电话。

电话另外一头,季东青父亲放下电话,给炉子填了火,放下屋子的棉布门帘,坐在那看了一会电视就睡觉了,脑海里依旧回荡着儿子回来的画面。

几天后,学生开始放假了。

季东青提前在修配厂给出租屋那边制作了闸板,小鹤回家之前把闸板上好。

本来季东青想要开车去河北,想想距离,最终还是放弃了,把桑塔纳送到二舅妈家。

“你这孩子,要找活干就在哈尔滨多好,寒暑假这么来回跑,多累啊!”

又一次面临送季东青上车,二舅妈对着季东青各种唠叨,眼睛里全都是担心。

作为长辈,二舅妈希望季东青能够总在身边,现在看来希望不大。

“舅妈,过两年就好了,等我毕业了有稳定工作就好了,谁让咱们现在穷了?穷就得活动活动,不然不是等死啊?”

在炉子边,一面做饭,季东青一面笑呵呵的说道。

大力哥那边拿回来的大鲤鱼,季东青还是照常做鱼。

大力哥本来想再出个夜市,季东青来了提前收了,又拿回一条胖头鱼,准备做剁椒鱼头。

“你这老太太,东青全国各地溜达溜达是好事,这是长本事的,在家呆着等着房巴掉饺子?有那好事我也跟着!”

大力哥担心季东青厌烦自己母亲唠叨,回头说了自己老妈两句。

“那可不咋滴,岁数大了这么能磨叽呢?晚上我送东青上车,早点回家过年,别让你爸自己在那!”

二舅吧嗒两口季东青给买的旱烟,对着老伴也是说了两句。

“少抽两口吧,抽烟堵不住嘴,人家做饭你也不帮忙,一天天的!”

说了老伴两句,二舅妈也没有停止唠叨,路上注意事项说了一大堆。

季东青这次去河北果断的选择了飞机,从哈尔滨到北京,然后再倒车去保定下面的徐水。

本来舅妈想给季东青带很多东西,结果飞机上很多东西都不让带,季东青只带了一个背包,行礼也没带,这几天季东青打算好了,大不了找个旅店住下,回来都找黄德报销。

随着步入社会越来越深,季东青心中不愿意麻烦人的那个心思渐渐退却。

传说中的北京城并没有季东青想象中的那么好,季东青唯一的印象就是人多。

无论是机场还是转车的火车站,季东青被急的外焦里嫩

十二点下飞机,下午两点多才坐上去保定的车,然后再转车,等到季东青到了徐水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

与前几次不同,季东青这次直接找了个差不多的旅店,跟老板谈好价钱,直接住二十天。

“二十每天,这边有柜子,那边还有厨房,你想做饭也行,这边打工的很多都在我这住,你这个屋子没有窗户,晚上自己烧炉子!”

老板领着季东青进入一个民房,嘴里叼着季东青给的香烟,眼睛里没有多少感情色彩。

来这边打工的人很多没住几天就走了,有一些甚至东西都丢在这边了。

因为季东青没有拿被子,老板给了一床被子,床单这些东西需要季东青自己购买。

季东青晚上就在小店旁边的粑粑馆吃饭,混沌配上驴肉火烧,刚吃的时候季东青没什么感觉,半夜季东青知道坏了。

光是厕所就去了三次,老板都被折腾起来了,丢给季东青一片药。

“很多人到了我们这都坏肚子,你吃点药,真挺不住就回家,都快过年了,别耽误事!”

老板丢给季东青的是黑乎乎的一片东西,季东青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咽进了肚子,没想到竟然不拉了,季东青大呼神奇,这才睡觉。

第二天季东青按照约定找到了接待的人,伴着进入市场,季东青睁大眼睛,因为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挖机。

“这么多……”

“别大惊小怪的,你是来这边修理挖机的,先跟那边的师傅适应一下,看看国内的三一,然后看日本你的斗山挖机,如果还有时间你就看看那边的沃尔沃,这是几种形式!”

接待的人懒得跟季东青说多一句话,按照对方的理解,来这里所谓学习的人基本上三天就滚蛋。

不是闹肚子起不来就是嫌呼累,现在还是冬季,这边的天气不冷不热刚好能把人冻哭了。

季东青这种来自关外有暖气的家庭,弄不好明天就得走,对方也懒得搭理,指了个地方就走了。

季东青直接走到一台拆解的挖机跟前,简单跟一个穿着脏兮兮的人打了一声招呼。

对方姓孙,长得瘦高,季东青给对方点了一根烟,对方也没有多说,直接让季东青搭把手。

“小伙子,你会修车?”

“会,我主要是修卡车和轿车,挖机还是第一次修,不知道这玩意和推土机有啥不一样的!”

天气太冷了,两人虽然在室内,但是铁皮房本来就四壁漏风,再加上这么高的举架,季东青仍旧冻得直搓手。

为了增加点热量,季东青一根接一根的点燃香烟,也不往里面吸,就是为了要这股热乎气。

第135章 关内冬天并不暖和

“有基础就行,你小子明天多穿点,那边市场有卖便宜黄大衣的,虽然是黑心棉,但是暖和,要不你一会就弄一件!这挖机和推土机都差不多,都是大马力的柴油机……算了,你去弄件衣服再回来!”

望着季东青冷冷呵呵的样子,孙师傅推了季东青一把,季东青赶忙跑去集市。

回来的时候不光衣服,就连鞋子都换了,刚刚那么一会,季东青的脚已经冻透了。

脑袋上弄了个棉帽子,刚刚的耳包季东青直接放在里面。

“这就对了,咱们出来赚钱首先的拾掇好自己,戴上一副橡胶手套,里面加上这个棉布手套!”

给季东青讲一下自我防护,孙师傅开始正题。

季东青听得仔细,对方也愿意教。

因为都是修车厂混大的,季东青很快明白挖机的大概,主要就是两个系统。

一个是行走,另外一个就是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在孙师傅嘴里就一点。

“小季,你记住了,液压系统就是阀!其余的都是扯淡!这个泵国内很少,都是大压力泵!泵的关键就是密封和曲线,你看这个泵了么,这个是柱塞泵!这个是齿轮泵,这个是叶片泵……”

一个上午,孙师傅都是给季东青传授东西。

因为季东青大学课程学的非常不错,绝大多数东西一点就透。

下午,季东青和孙师傅一起拆下一台叶片泵。

季东青检查一下,发现是定子拉毛了。

“孙师傅,这边我核心件换一下,这泵体还可以用,这上面的序列号要不要去掉?”

指着一个大型叶片泵,季东青用尊敬的口气和孙师傅说道。

“序列号我给你,把上面的序列号用角磨机干掉,咱们修完这个泵子,装上,然后把上面的那几个油管换掉,今天就完活,记住了孩子,你聪明,但是得会干活,不然能累死你!”

这一下午,孙师傅除了为了活动筋骨,基本上就没动弹,都是季东青在忙活。

老人一眼就看出季东青是一个勤快孩子,而且懂事,反正也不会抢自己的饭碗,孙师傅不遗余力的教,季东青也十分刻苦的学习。

太阳刚要落山的意思,车间冷得跟冰窖一样,季东青和孙师傅进了休息室开始洗漱,老板来看了一遍。

“老孙,今天活干的挺快啊,这是你新收的徒弟?”

今天孙师傅的进度比往天快很多,一台挖机基本上完工,老板最高兴,这意味着年前又多了一台机器。

“可不么?从东北过来跟着我学习的,小伙子不错,勤快!”

“你好,我叫季东青!”

“知道,老黄介绍的,小伙子有前途,好好干,以后毕业了就来我这,咱们翻新车有提成,将来你干好了在河北买房子,赚大钱……”

老板们都是一个套路,遇到手艺好的人基本上都忽悠两句,将来能够兑现多少,那都看打工者的运气,季东青笑脸相迎。

本来季东青准备请孙师傅吃饭,孙师傅家里有事,季东青约定过些天。

当地的食物季东青不敢吃了,到周围的菜店买了点菜,又买了火烧,跟旁边卖蜂窝煤的弄了点蜂窝煤和劈柴,季东青简单做了点菜,晚饭就对付了。

“小伙会做饭不赖啊,那边菜市场有卖东北大米的,你要是想吃可以买点,我这有闲着的电饭锅可以借给你!”

“谢谢叔,明天我就买!”

面对房东的好心,季东青并不是白白享受,隔三差五季东青都会买点东西,跟房东喝两杯,时间长了,季东青对于徐水市场有了足够的了解。

在房东的口中,徐水市场是北方最大的挖机翻新地。

全国从北方的抚挖锦重,到南方的三一,中部的山东临工,没有这里不会翻新的机器。

每年从这里进进出出的挖机比正规厂家都多,当然被坑的人也很多。

有些老板手下根本没有足够实力的修配能手,结果就是把车壳子翻新一下,然后就往出忽悠。

对方买走了就买走了,怎么用就凭天由命。

“我见过你们北方老板买了挖机,结果十几天后回来找后账,结果那个老板躲起来了,那个北方人就在我店里住,足足半个月,那个老板没开张,那个北方人瘦了十几斤,最终自己又把挖机卖到这边了,亏了好几万!”

“你小伙子也是来学翻新的,我看得出来,你小子应该是个人物,将来记住了,修车不要坑人,我跟你说的那个北方人回家好像媳妇跑了,自己也傻了!这件事在徐水市场传得很开,你得记住不能坑人,不然我很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