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机修 第16节(1/1)

“东青,你又买东西,没挣钱就别乱买东西,一会我给你拿钱哈!”

望着季东青买鲤鱼,二舅妈一阵嗔怪,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这就是黑龙江人的表达方式,外冷内热。

“我看着便宜就买了,最近做了点兼职赚了点钱,舅妈我跟你一起弄!”

二舅妈住的房子是解放之前的老建筑,据说是当年白俄建造的,房屋举架四米多,楼上是村里合租木匠做的吊铺。

一个三十多平的小屋住着七口人,好在有吊铺,即便是这样吃饭的时候大家也很挤吧!

“你才能赚多少钱,以后记得别乱花钱,等你对象回哈尔滨还得花钱,现在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季东青跟舅妈有一搭没一搭说话,挽起袖子开始收拾鲤鱼。

来的次数多了,家里形成了不成文规定,只要是做鱼就是季东青的活。

土法烧制鲤鱼,连鳞片一起烧,然后小火慢炖,白菜收底。

季东青不记得自己跟谁学的这个做法,总之吃的人都很给面子,几乎没剩下一点。

今天也不例外,二舅和另外在这个城市打工的本村人姗姗来迟,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夸鲤鱼炖的好。

“我隔着挺老远就闻着味了,东青来了是不是?”

“二舅,不说你眼睛不好使么?我都藏到吊铺上面来了你咋看见的?”

季东青抓着粉条从楼上探头下来,二舅推了一下眼镜,眼睛里都是笑意。

“我还看不到你可完了,最近给你爸打电话了没有?家里还干哈呢?”

二舅大嗓门,震得吊铺轰轰响。

“种地养牛,我爸就那点事,别的也不会啊,接一下粉条,二舅!”

把盆里的粉条递给二舅,季东青顺着梯子爬下来。

“你爸呀,就那点出息,说多少都不听那伙的,打多暂我就跟他说出来干点啥,别在家种那点地,能收几个粘豆包?就在农村憋屈着……”

“你少说两句吧,没事就听你叭叭的,东青别听你二舅的!”

听到自己丈夫说妹夫,二舅妈担心季东青多想,季东青憋着笑。

“听习惯了,我二舅要说别的我还真不习惯了!”

“你个小兔崽子,嫌呼我磨叽就直说,还会拐弯呢,你家有车么?”

“你家有就行呗,到时候开你家的!”

“回去吧,给你一台三轮子……”

“快流洗洗手吃饭了,磨磨唧唧半天,不帮着干活还叭叭的,浑身上下都是灰,上外面打扫一下,害事吧啦的!”

季东青正和二舅在那抬杠,二舅妈递给季东青一根刷子,季东青拉着二舅到门外把浑身上下的灰扫了扫。

跟二舅回来的一帮人开始洗脸洗手,尤其工地上的一帮人,回来一个个就跟从灰堆里爬出来的一样。

第一波回来的人吃饭到一半,第二波人也开始回来了。

“小哥来了!”

“孙宝这是干啥去了?”

“我扛水泥了,刚完事!”

“孙宝今天赚多少钱啊?”

“二百多!”

“这孩子累的,快点去扫扫,然后洗脸洗手吃饭!”

孙宝和季东青身世差不多,都是没妈的孩子,不同的是孙宝快十岁没妈,季东青是三四岁。

孙宝手里的手艺不少,就是脾气稍微大一点,再有一点就是家穷没底,和季东青一样。

这么多年赚多少钱家里的窟窿都堵不上,始终在拼命。

哈尔滨小高层一般七层起步,背水泥是两块钱起步,五层之内不加钱,五层往上每一层加一块钱,超过十层再加一块钱。

孙宝背的是十一层,二百多是背了二十几袋。

一袋子水泥是五十公斤,季东青这两天搬东西深有体会,若是让季东青自己搬运肯定做不了。

“孙宝吃鱼,你小哥炖的!”

望着孙宝瘦弱的样子,二舅妈给孙宝夹了一筷子鱼肉。

孙宝的妈是季东青二舅妈的亲妹妹,这么多年孙宝只要没地方去就跑到季东青二舅妈这边来。

二舅妈几乎把孙宝当成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前两年孙宝在天津给人种地瓜,结果秋收了,老板不给钱,孙宝实在等不下去了。

最终用编织袋装了一袋子地瓜回来,到哈尔滨全都扔给季东青的二舅妈了。

用孙宝的话说,自己不争气,没赚到钱,就给二姨背点地瓜吃吧。

第21章 没事玩两把

“孙宝今天赚钱了,来玩两把啊!”

一帮人吃完饭,木匠高成玉拿出扑克,对着孙宝招招手。

季东青的二舅每次必然上场,剩下的几个就是季东青的堂哥等人,都是手艺人。

孙宝等人在北方这叫杵大岗,遇到好的主顾装修,包工包料的房子装修,最少能够赚万把块钱。

小一点的商铺,赚个几千块钱也是小事。

唯一不好的就是杵大岗不是每天都有买卖,没活的时候这帮人就聚集在一起打扑克,或者上午杵大岗,下午就找地方喝酒去。

杵大岗地点都是固定的,道里区有故乡世纪联华那,薛家,建国公园,江北前进大岗,一大二院门前,王岗大岗这些地方是农村手艺人,和力工的集中地。

按照季东青堂哥的话,这帮手艺人里面还分很多种。

就拿木匠来说,有些人手艺不行,但是工具格外齐全。

你有活,这帮人就会找上门,带着工具给你打个下手,到时候平分利润。

还有些人专门会某一样,做门牛掰,或者打家具是一把好手,揽下买卖就开始划拉人,到时候大家按照出力多少或者工具多少分账。

高成玉和季东青的二舅是一个屯子,和自己的娘家哥一起出摊揽活。

别看这个房子才三十几平,每个月三百左右的房租,是四家按照人头数均摊的。

伙食费也是大家按照人头均摊,基本上都是季东青的二舅妈管着伙食费。

茶余饭后大家打麻将或者玩扑克全凭自愿。

出苦力的人,酒类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季东青白酒喝了一两多,大绿棒子喝了三个。

“小哥玩不玩啊?好不容易来一趟也玩会吧!”

孙宝把衣服换了下了吊铺,对着季东青招招手。

季东青最近也没少赚钱,索性也摸了一把零钱。

几个人玩的很简单,就是扎金花。

金链子,爆子,色子,对,单这么个顺序,季东青在农村的时候就门清。

“我蒙一个!”

高成玉是老手,上来就蒙也就是不看牌,底下下了一块钱,孙宝看了牌就需要跟两块。

季东青第一次跟这帮人玩,看了一下手里的牌不够大,直接弃了。

季东青的二舅瞅瞅,直接下了两块。

三轮下来,高成玉还是蒙,季东青的二舅选择了弃牌,只剩下孙宝。

“我看你牌!”

五块钱扔下去,高成玉翻牌,只比孙宝大了一点。

“曹,他么的邪门了,这把我也蒙!”

孙宝一把输了十几块钱,心中不甘,季东青扔了底,这次又选择了看牌,结果是对q,季东青选择跟注。

“东青看牌跟的,肯定不小啊,我看牌了,不要了!”

高成玉老成持重,这把直接扔了。

这回就剩下孙宝和季东青二舅,以及季东青。

“蒙!”

“跟!”

“我也跟!”

孙宝成了庄家,连续四把,季东青仍旧跟,孙宝压不住了,直接扔了五块钱。

“我看小哥的!”

季东青把牌拿起来给孙宝看了一眼,孙宝掀开自己的牌,结果就是个a,心有不甘把牌塞进了牌堆。

“二姨夫也别跟了,我小哥牌不小!”

“我咋就不信呢,你们俩小犊子弄不好糊弄我,我还跟!”

孙宝好心提醒季东青二舅,结果对方不领情,看了一眼牌,直接跟,季东青也不着急。

即便是输了,这些天也没少在这吃,就当交了饭伙了。

至于赢了?八成的把握,自己二舅好赌,季东青猜二舅没牌。

“还跟啊?啥牌啊?”

“你管人啥牌呢,想看就拿钱,要不就不跟!”

高成玉凑近季东青看了一眼,也跟着加纲,最终季东青二舅选择了弃牌,季东青也把牌放进牌堆,不想被二舅夺过去了。

“我看你啥牌,是不是糊弄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