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高嫁 第85节(1/1)

但让人最无语的是,这还不肯明讲,只提借保姆,压根儿不提钱的事儿,想要黑不提白不提的这么混着,那可不行。

现在好了,给她另找个保姆,即便许俊生两口子不说,每个月保姆管谁拿钱,那许家其他人也都会很快知道的。

总不能出了钱,还不落个好儿吧?

圆圆特别开心,“妈妈,爸爸,陈姐不用去照顾小弟弟了?”

林雨珍亲了亲女儿,说,“对啊,陈姐以后还是陪着你玩。”

诚诚走过来拽着她的衣服,扬起小脸示意妈妈也要亲他,林雨珍笑着亲了儿子,说,“诚诚,圆圆,你俩在家乖乖的啊,妈妈要去上学了!”

隔了两日,苗玲玲下班回到家,发现请的新保姆已经到位了,刚喂了瑞瑞奶粉,正在抱着孩子拍嗝呢。

这新保姆姓刘,刘嫂一看就是个利落人,笑着说,“小苗回来了,瑞瑞刚喝了奶,估计一会儿就要睡了。”

苗玲玲接过来看了看儿子,小脸儿很干净,衣服也换过了,尿布也是干爽的,心里很满意,笑着说,“我上班不在家,你是上午就过来了?”

刘嫂笑了笑,“是,吃过早饭就来了,这孩子挺好的,不怎么闹人。”

苗玲玲说,“白天倒是还好,晚上会有点闹,以后辛苦你了。”

没一会儿,瑞瑞睡着了,苗玲玲喝了口水,去了西厢房。

这会儿,林雨珍也刚到家,正在跟诚诚和圆圆一起玩儿跳棋,苗玲玲看到两个小孩子都走得有模有样,还有点惊讶,“哟,下棋呢,诚诚和圆圆这么聪明啊?”

诚诚十分得意的说,“大伯母,我还能赢过我爸爸呢。”

苗玲玲笑了笑,“你可真可厉害。”

“雨珍,我是专门来道谢了,谢谢你和俊生,帮着找了这么好的保姆,我看刘嫂挺好的。”

而且还帮着出了保姆费。

当然了,后半句她没好意思讲,她觉得这事儿是她做的不太好,但她手里现在,的确没有多少钱了。

或者说,钱也有一点,但不想拿出来付保姆费。

她从小没为钱发过愁,结婚以后更是如此,但现在来看,其实是她之前本身物欲不算太高,而且也没有存钱的习惯,手里有钱就花掉了。

对别人大方,对自己更大方,一般想买什么就买了,物欲也从来没被克制过,也就不觉得自己缺钱。

但实际上,她真的是没啥钱,没存过一分钱,许俊昌临走前,正好发了工资,给她一百,现在这一百,因为给孩子买东买西,也用了不少了。

唯一有的,就是孩子满月礼上收到的钱了。

虽然这笔钱不算少了,可她第一次有了存钱的意识,一分钱也不想动。

林雨珍笑了笑,“大嫂不用客气,是孙嫂帮着找的。”

苗玲玲东扯西扯闲聊天,不知怎么说到了做生意上,她很羡慕的说,“现在不管干什么工作,即便是事业单位,你看妈还是个处长呢,一个月也就能挣一百块,但人家做生意的,那个个都挣了大钱,我有个表叔,原来在部队后勤上,特别会养花,后来转业去了地方,在一家工厂保卫科,后来也不干了,去村里包了一块地,专门种花,一年下来你猜能挣多少?”

“说是至少三四万呢!”

林雨珍说,“是啊,现在是做生意的好时机,不管做什么,只要不坑人,都能赚钱。”

苗玲玲现在觉出缺钱了,她也很想要挣钱,挣很多钱,她要是有钱,也要像雨珍一样,买好多漂亮的衣服,也给瑞瑞买很多衣服玩具。

她要是有钱,每次回娘家都要买很多东西给父母,狠狠打她那两个弟媳妇的脸。

军区大院里没请保姆,一日三餐有食堂,如果没赶上吃饭的时间,二叔家的三个孩子养的糙,也个个都会做饭,水平能吃,但肯定谈不上好吃。

她住那边,要么吃食堂,要么是需要自己做饭的,食堂的饭她早吃够了,也不想自己做饭,所以经常回娘家蹭饭。

本来她回娘家,都是很随意的,有时候不空手,有时候都空着手,因为她觉得娘家也还是自己的家。

没想到两个弟媳妇不高兴了,趁着爸妈弟弟都不在家,而她又恰好是空着手去的,竟然敢奚落她来娘家白吃白喝。

但问题是,他们两口子,许俊昌是军人,而且是十分有前途的军官,她现在也是有了副高职称的医生,怎么可能去做生意呢?

林雨珍像是猜透了她的心思,说,“大嫂,你是不是也想做生意啊?”

苗玲玲笑了笑,“我倒是想去,可医院的工作也不能辞了呀,而且,我能做什么生意,除了看病,我也不会别的呀。”

林雨珍说,“做生意也不一定需要亲力亲为啊,我听俊生说的,有一家药材公司,两个老板合作,一个出钱一个出力,也合作的挺好的。”

许俊生和张历城两个合伙,也并不是五五开,当初许俊生出资七成,张历城出资三成,现在他俩出力都差不多,一个抓采购,一个抓销售,赚来的钱,九成按三七比例分,剩下的一成五五分。

苗玲玲点头,“要是能这么样是挺不错的。”

林雨珍出主意,“要我说,现在什么生意最好做,我觉得最没有门槛的其实是饭店,现在街上摆小摊的挺多,但也就是卖个火烧炸酱面什么的,炒菜基本上是没有的,四九城私人饭店还很少,只要东西够新鲜,做出来的菜味道不差,保准生意好!”

这两年其实比前几年好多了,前几年老百姓出门吃个饭,那简直是太难了,现在已经有零星的私人馆子了,但还远远不够。

苗玲玲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有时候出去逛街,除了在大栅栏附近卖吃的比较多,东单王府井这些地方,其实也没几家饭店,到了饭店,家家都得排队。

她回到东厢房,琢磨了半天,吃过晚饭后,终于想起来一个合适的人。

是她的一个堂姐,初中毕业不顾家里人反对,去上了烹饪中专,在国营饭店当厨师,后来嫁了个军官,随军去了新疆,六七年前,丈夫因公殉职,她又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了。

当时最大的孩子六七岁,最小的才两岁,部队为她安排了住处,每个月也有抚恤金。

前一阵子,她妈还提了,说金花姐觉得孩子都大了,体恤金不够花了,她想找个工作挣点钱。

但她都四十岁的人了,当初档案从国营饭店调出来了,再想去不容易了,只能在部队食堂干临时工了。

好好的一个厨师,现在沦落到跟人打下手了。

苗玲玲是个急脾气,第二天下了班就去找堂姐了,苗金花也是刚从食堂赶回家,还挺意外。

“玲玲来了,快坐吧!”

客套了几句之后,苗玲玲就直接说了,“金花姐,你现在干临时工,也太浪费了,咱们出去开饭店,你是正经的厨师,再雇几个人给你打下手,一个月挣得,起码得是现在的好几倍!”

其实,苗金花也想过自己开饭店,但没有那么多本钱,要是出去摆个小食摊子,应该也能挣不少钱,但军区大院这边,距离热闹的地方都有点远,来回不太方便。

也只能算了。

别看是亲堂姐妹,其实从小关系就一般,苗金花学习一般,高中都没上,苗玲玲却是一路很顺畅的上了医科大学,嫁的也好,而且两个人也差着岁数,苗金花比苗玲玲大十岁,也说不到一块去,现在平时也很少来往。

苗金花觉得很奇怪,问,“玲玲,你怎么想起来要开饭店了?”

苗玲玲实话实说,“以前也没想过,这不有了瑞瑞吗,花钱的地方也多了,而且我看别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也有点羡慕。”

苗金花说,“玲玲,你大概不知道,开饭店挺麻烦的,赁房子雇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每天的采购,买菜还好说,买各种肉,都得有门路才行。”

其实,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有点难,但苗金花干过国营饭店的厨师,现在也在部队食堂上班,对这些都门清儿,她只是试探一下,堂妹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真的想开店赚钱。

因为在苗金花看来,即便苗玲玲生了孩子,也并不缺钱,她丈夫是营级军官,两口子收入只怕快两百块了,要是这个收入标准还缺钱,那四九城就没有不缺钱的了。

苗玲玲点点头,她只考虑了赁房子和雇人,没想到采购也是大事儿,不过说的也对,王妈说,早市上现在也有私人买肉的了,但,可不是每天都有,碰上有卖鸡卖鱼卖鸭子的,那都得赶紧买。

得亏现在家里也有了冰箱了,吃不完可以也可以放着。

第二天苗玲玲上夜班,吃过早饭,她把瑞瑞交给保姆刘嫂,自己骑着车子出了门,去附近的市场都转了转。

印象里,她都很多年没来过菜市场了,倒觉得挺热闹挺有意思的,虽然多少有点脏乱,但很多郊区的农民挑着担子,卖的东西是真新鲜,瓜果蔬菜都不错。

她瞅着一堆甜瓜不错,买了一兜子,还跟人聊了几句,那大爷说,“想天天都买肉啊,在这儿准不成,也就隔三差五的才有,要是不嫌远,直接去村里收不就得了,鸡鸭都成,现在好多人家都养了不少。”

这大爷是门头沟的,家里种了两亩甜瓜,最近隔一天就来一趟城里。

苗玲玲高高兴兴的回了家,傍晚,跑到西厢房跟小叔子两口子商量。

许俊生倒是没想到,大嫂苗玲玲给他的印象,就是个文化人,还是个医生,没想到冷不丁的想起来要开饭店了。

虽然考虑的不太周全,但总体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大嫂,你堂姐要是做菜好吃,生意保准不错,打算在哪儿开啊?”

苗玲玲说,“还没去看呢,但我想着,总得找个热闹的地方。”

其实,林雨珍之所以给她这个建议,是因为上辈子,苗玲玲虽然是一直在医院工作,但也是跟人合伙做了生意的。

苗玲玲到底出身和所受到的教育不同,大概也觉得总沾小叔子的光不太好,而且关系毕竟隔了一层,她不可能像田香兰或许俊红,可以名正言顺的让许俊生买这买那,许俊红甚至还敢让二哥帮着买很贵的珠宝。

只因为许俊生给林雨珍买了,她看着好,也想要。

其实苗玲玲也想要,但她指定不能跟小叔子开口,和妯娌的关系再好,林雨珍也不可能送给她几十万的首饰,顶多一起出门逛街,顺带着买上几件衣服。

再后来,在许俊生的建议下,苗玲玲和同学一起开了一家诊所,雇了军区医院退休的专家,因为治病水平高,诊所天天都挺忙的,自然也赚了不少钱。

不过现在开诊所不合适,老百姓也就刚解决温饱,在小病上不舍得多花钱,甚至很多慢性病也都是硬扛着。

七月中旬的时候,苗玲玲和苗金花合伙开的饭店开张了,地点就选在了王府井,主打菜品就是各种实惠的肉菜硬菜。

第一个月就赚了六百多块,分给苗金花两百,还剩下四百多,有了钱,苗玲玲第一时间把保姆费给了小叔子,然后,周末自个儿去了商场。

不过,她并没有像计划的一样,为自己买上一大堆衣服,而是挑来挑去,给儿子买了两件衣服,给许俊昌买了一件衬衫,最后,只给自己买了一条一眼就看中的裙子。

现在她体会到了,挣钱不容易,别看一下子挣了好几百,这两个月,可把她忙坏了,虽说是她出钱堂姐出力,但她也不能完全撂挑子的,因为堂姐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她参与了赁房子收拾房子,还参与了去乡下收鸡鸭。

那天是堂姐骑着三轮车带着她去的,回来的时候裤腿上全都是泥。

苗玲玲把剩下的两百块钱存上了,她决定每个月都存上两百,这样一年下来,就能有两千多了。

这天上午,林雨珍教两个孩子认字,安玉香提着一个篮子来了,笑着说,“雨珍,我刚做的豌豆黄,还热着呢,历城说你喜欢吃,就给你送来点。”

林雨珍笑了笑,“玉香,你太客气了。”

张历城去年就跟安玉香结了婚,买的新院子在西城,距离金山胡同不算太远,婚后,安玉香辞了食品厂的工作,专门在家当贤妻。

据二姨说,把表哥伺候的可好了。

安玉香自个儿气色也挺好,她比之前胖了不少,皮肤也变白了,穿着一件水粉色碎花的连衣裙,是个娇媚的少妇模样了。

也是林雨珍记忆中表嫂的模样,上辈子,张历城和安玉香没那么容易走在一起,是张历城经历了一次离婚,安玉香嫁的丈夫也意外身亡之后,才有了缘分。

诚诚和圆圆都叫了舅妈,圆圆还问了,“舅妈,你肚子里有小弟弟小妹妹了吗?”

上次安玉香来,跟她讲了总怀不上的事儿,这小机灵鬼给听到耳朵里了。

安玉香笑了,点了点头。

林雨珍问,“真的呀,那可太好了。”

她大舅和大舅妈早就盼着抱孙子孙女了,人老了真是没辙,都惦记这个事儿。

安玉香说,“前天去医院查了,不过月份还小,也就一个月。”

林雨珍嘱咐她,“那你可得注意着点,这时候胎还没坐实呢,别那么勤快,体力活少干。”

安玉香笑了,“家里也没什么活,就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

孙嫂领着诚诚和圆圆洗了手,两个小孩儿都挺喜欢吃豌豆黄,你一块我一块,最后盘子里剩下三块不吃了。

圆圆说,“妈妈,你和舅妈一人吃一块,剩下的一块是给爸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