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姐姐重生了[八零] 第25节(1/1)

这时候没有网络,电话都没普及,没人脉想找个相关的生产企业都是大费周章的一件事。要是有这方面的熟人,能少走许多弯路。

杨主任干了这么多年采购,确实有一些这方面的资源,他说:“现在没有单独生产零配件的单位,像洗衣机上的零部件,绝大部分都是厂商自己生产的。你要采购零配件,直接找生产厂商就行了,我这里倒是有一些咱们本省和附近省市的相关生产单位,你要吗?”

“要的,谢谢杨主任!”叶蔓高兴极了,找杨主任果然是对的。

杨主任将他的宝贝笔记本拿了出来,上面记载着工作这些年来,他接触过的大部分单位的地址,电话和联系人的名字。翻到冰箱、洗衣机和录音机的生产单位,杨主任将笔记本递给了叶蔓:“那,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很多年没联系了,不过他们的联系方式应该没变。”

叶蔓赶紧拿出本子抄了下来,感激地说:“谢谢杨主任,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不然我还要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找单位了,还不一定能找到。”

杨主任摆手:“小事,大家都曾经是同事嘛。听说周日那天,维修部去帮你们店里修电器,每个人半天就发了3块钱,你们开这个维修店应该蛮赚钱的吧?”

叶蔓苦笑:“是赚了点,可当天晚上不全进了您爱人的口袋,我还赔了一笔自己的积蓄进去吗?”

“这……”杨主任本来是想八卦八卦他们下海做生意的事,没想到火烧到了自个儿身上,赶紧打起哈哈,转移话题,“你们店里买的零配件不多,人家不一定会卖给你们。”

叶蔓真想堵住杨主任这张嘴,她都还没联系对方呢,这家伙就给她泼冷水。

“总要试试啊,不然咱们上哪儿找相关的零配件去?坏了的电器没法修啊。”

实在不想跟闲得无聊,一门心思八卦的杨主任多言,叶蔓赶紧抄好了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起身道:“今天实在是太谢谢杨主任了,我得抓紧时间去打电话,就先走了,改日有空再过来找杨主任喝茶。”

他还没说完呢,杨主任有些意犹未尽,但也不能耽搁叶蔓的正事,只能说:“小事小事,大家都是老同事嘛,小同志以后想买什么旧家电,优先考虑我们家。我们家的电器都特别宝贝,用个三五年都跟刚买的时候差不多!”

叶蔓赶紧应下道谢离开,不过她并没有出厂子,而是转头去了传达室,邮局打电话太贵了,还要跑老远,她干脆找传达室的大爷借电话用一用。

进门跟传达室的大爷问了好,叶蔓从包里摸出一包烟,塞给大爷:“刘大爷,我借厂子里的电话用一用,麻烦了。”

刘大爷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在那边呢,你自己用,会用吧。”

“会!”叶蔓点头,拿出笔记本,先打了在位于省会奉河市的冰箱厂的电话。

过了一会儿,电话接通,对方听明了来意后,连传达都没传达直接说:“你拿指标过来提货!”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叶蔓气结,她有指标,还用打电话私底下联系这厂子啊。再说,她一个私人的民营小店铺,哪里来的采购指标?

时间紧迫,叶蔓暂时略过这个单位,又打去了隔壁省的一个洗衣机厂里,对方的态度比冰箱厂稍微好一些,但听说叶蔓他们只是一家家电维修店铺,对方明显不感冒,直接给拒绝了。

接连碰壁,几个电话打过去,没一个答应的。他们这种名不经传的个体户,哪个大厂子会鸟他们?

“闺女,别白费功夫了,没用的。你们这是个体户,要的量又不多,人家哪儿看得上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愿意在自己身上揽麻烦,跑上跑下还不是拿那点钱!”刘大爷一口道出了真相。

叶蔓握住本子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谢谢刘大爷,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

看到她无精打采地回来,赵永安就知道事情多半没结果。

他安慰叶蔓:“没有合适的零配件就没有吧,就这样咱们店也能经营下去,告诉你个好消息,一上午,咱们开了两个张,钱我放在抽屉里,一共四块五。”

四块钱,听起来不少了,他们这个店一天租金五毛,固定人工费不到两块,目前的工具、零件都是电视机厂打包买来的,这么一算,上半天已经将店里的成本覆盖过去了,下午都是赚的。

可她并不只是图糊口而已,她还指望这家店能够给她积累原始资金呢,所以必须得能修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修这些家电才能挣大钱,一台一二十元的维修费别人也不会含糊。收音机、电风扇这种低端的只要二三十块钱一台,高端的也大部分不过百,几块钱维修费很多人都不舍,更别提几十元了,要想指望赚钱,还是得维修贵的家电。

“赵叔,我再想想。”叶蔓不肯放弃。

她做回柜台后面,翻开从杨主任那儿抄来的联系方式,既然打单位的电话,传达室的工作人员不肯通知给领导,那她写信试试呢?

要不是路途太远,路上花费太多,叶蔓都想亲自坐车跑一趟了。

她花了一下午写了几封言辞恳求的求购信,赶在邮局下班前投进了邮筒。

接下来就是等消息了。

时间进入腊月,离过年只有一个月,可能是口口相传的功劳,店里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一天能有十几块钱的营业额,多得时候甚至有过三四十块,那天赵永安修好了一台县委大院一个干部家的洗衣机,一次就赚了25元。算下来收入比在电视机厂上班强多了,只是离叶蔓的目标太远了。

在焦灼地等待中,腊月初十那天,叶蔓总算收到了一家洗衣机厂的回信。

信里,对方倒是答应可以供给他们货,但要先汇款再发货,随信附上的还有价格表。一看这价格,叶蔓就差点炸了,一个螺丝钉都要2块钱,就更别提其他更重要的零配件了,一大半的上了两位数,上次叶蔓给毛县长家洗衣机换的那种电容器,直接开口80元。

好家伙,要是把一台洗衣机拆了,按照这零件的价格卖,那岂不是得卖个好几千块了?

赵永安看到这价格也直感叹太离谱了,他劝叶蔓:“算了吧,咱们找了这么多家单位,要不是没回音,要不就是狮子大开口,这种价格,咱们要拿回来,给人换上,一分钱都不赚,也没客人能接受啊。”

叶蔓按了按额头:“我知道。”

这种价格肯定不能接受。

见叶蔓还不死心,赵永安拿出红星电视机厂给安慰她:“叶蔓,咱们这店也很好了,一个月能有好几百块钱的收入,比电视机厂强多了。你没住电视机厂家属院,你不知道,最近刘厂长可是愁白了头,今年向市里申请,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彩电生产线不能用,闲置在那儿,咱们原本的黑白电视机卖不出去,厂子里今年严重亏损,刘厂长压力特别大,在厂子发了好几次火,今年过年是不指望什么福利了,能准时发工资就不错了!”

“怎么,家属楼里气氛很差?”叶蔓不相信。红星电视机厂之所以成现在这状况,是多方面的原因,管理方式、劳动分配、权属责任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不是哪一家国有企业的毛病,而是全国大部分国企的特点。但这丝毫不影响工人们上班开小差,反正一年年都这么过来了,还不是会发工资。

赵永安说:“是啊,前几天刘厂长在厂子的布告栏里贴了一份上个月颁布的《企业破产法》,现在厂子里部分人有些着急。这报纸上都刊登了,难道以后的厂子真的会倒闭?”

赵永安其实一直不大相信自己干了一辈子的厂子会倒闭,哪怕叶蔓说了好几回。可看到报纸上都开始刊登这样的法律法规,他心里有些没谱了,因为电视机厂的经营状况实在是太糟糕了。

叶蔓了然:“着急的只会是少部分,大部分人都不会把这个当回事,过阵子大家都会忘了这个。”

所以当这天真的来临时,大家才会那么的茫然无措。

赵永安想想也是:“哎,不过刘厂长应该是真着急,听说他计划年后生产其他的产品,看能不能改善厂子里的经营状况。”

叶蔓不大看好这事,从向上面申请巨资购买彩电生产线就可以看得出来,刘厂长是个锐意改革派,可惜受困于各方面的因素,这条路并没有走通,所以红星电视机厂还是没能熬过几年。

她随口问了一句:“刘厂长准备生产什么?”

赵永安道:“收音机吧。”

“收音机?怎么会想生产这个?”叶蔓诧异地望着他。收音机确实风靡过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建国后到八、九十年代这段时间,大家太穷了,买不起电视机,而且现在电视机能收到的台也极少,所以收音机成了大家了解国内消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可如今经济蓬勃发展,百姓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以前是奢侈品的电视机很快就会进入大部分百姓的家里,取代收音机的作用,以后收音机的销量只会逐年下降。

难怪红星电视机厂最后还是破产了,刘厂长努力的方向就错了。

赵永安倒没想那么多,笑道:“咱们厂子最初就是生产收音机的啊,这也算回归老本行了。”

叶蔓意外极了,红星电视机厂的前身竟然是个收音机厂。

不过这提醒了她,既然电视机厂也能生产收音机,那他们会不会生产电冰箱、洗衣机、风扇这类的家用电器的零配件?旁的不提,这些不同型号的螺丝钉肯定是肯定没问题的,还有一些不太复杂的零部件,要仿造肯定不难,只有个别核心的电子原件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但这也够了,只要大部分的零件能凑齐,洗衣机、电冰箱这类家电的小毛病都能修了,如果核心部件损坏,维修的成本太高,不如买新的,也没必要再修了。

如此一来,零配件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眼前就有办法,她又何必舍近求远,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恳求别人卖东西给她呢?

叶蔓激动不已:“赵叔,我有个办法,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够给电视机厂带来一笔稳定的收入。”

赵永安被她这极度跨越的话题给整懵了:“什么办法?这跟红星电视机厂有什么关系吗?”

三两句解释不清楚,叶蔓看了一眼时间,拉着赵永安说:“赵叔,现在还没下班,你陪我走一趟,咱们去电视机厂找刘厂长,路上我再跟你细说我这个双赢的办法!”

第26章

“进来!”听到敲门声,刘厂长抬头张望了一眼,见是赵永安,有些意外,“老赵,你有事?”

赵永安微微侧身,让出后面的叶蔓:“刘厂长,不是我找您,是叶蔓找您有点事?”

刘厂长拿起桌子上的菊花茶猛灌了一口,瞅了叶蔓一眼,有点面生的年轻女同志,莫不又是来要工作的。想起最近的一堆烦心事,刘厂长按了按额头,实在没心情跟他们周旋,索性直白地说:“老赵,你要是为了工作指标过来,还是算了,今年厂子里没几个指标。”

经营每况愈下,他三天两头挨批,现在的工人都养不活,哪还能不停地往里塞人,就是他愿意卖大家一个人情,这指标也通不过啊。

“刘厂长,我以前就是红星电视机厂的职工,最近跟赵叔在外面开了一家维修店,今天过来找您不是谈工作的事,而是有一笔生意想跟刘厂长谈,能给我们半个小时吗?”叶蔓站出来,微笑着道明了缘由。

听说不是来要工作的,刘厂长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好了许多,指了指椅子说:“老赵,小叶,进来坐。小叶,你是想跟咱们电视机厂谈什么生意?”

虽然对叶蔓的提议没抱太大的希望,但现在厂子这状况,再差能差到哪儿去呢?所以他还是决定听听叶蔓怎么说。

叶蔓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刘厂长,我们维修店目前紧缺各种零配件,找外地厂商,别人一看咱们是个体户,都不搭理咱们。我听赵叔咱们厂子以前是生产收音机的厂子,计划重新启动收音机的生产,所以就想问问刘厂长你能不能帮忙生产一批零配件?”

刘厂长没有一口答应,而是问道:“你们需要哪些?”

这个赵永安最清楚,他罗列出了几十种比较常用的零配件,一一报出,其中以收音机、电冰箱、电视机和电风扇居多,囊括了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几种家电。

刘厂长听到一半,立即举手:“打住,你们要的零配件种类这么,我就问问,每一种零配件需要多少数量?”

这个叶蔓和赵永安还没来得及考虑,短期来看,他们肯定是要不了多少的,长期肯定需要不少。但这次开口太少也不合适,叶蔓计划了一下,给刘厂长报了一个数字:“各来五百个,可以吗?”

刘厂长一听眉头就拧了起来,看向叶蔓:“你以前不是生产岗位的吧?”

叶蔓点头:“刘厂长说得没错,我进厂这几年,一直在维修部工作。”

刘厂长点头,双手交叉放在胸口,无奈地说:“小叶,你要的这些零件,收音机的相关配件,等咱们明年重启生产收音机后,你直接来厂子里拿货就是,只要厂子有都可以。但其他的零件,像螺丝钉这种难度不复杂,只有几个款式的,或者其他一些比较简单的,我们可以帮你生产了,但余下大部分的零配件不行,你要的量太少了,生产部那边没法生产。”

叶蔓错愕,她知道自己要的零件对一个一千人的厂子来说,确实量很少。

但红星电视机厂并不是后世那种全机械化操作的工厂,甚至在刘厂长今年采购那台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时,厂子里没有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而是半手工半机械的厂子,有许多劳动都靠手工。

所以她要的这些东西虽然麻烦了一点,可厂子里也不是不能生产。厂子现在都这样了,能有点赚钱的单子不先做着吗?总得先活下去,再考虑其他吧!

刘厂长还有事情要忙,见叶蔓谈的生意杯水车薪,改善不了厂子里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也失了跟她交谈下去的兴致。

“小叶,老赵,一会儿我还有客人,就不招待你们了。”

明明白白的逐客令,叶蔓和赵永安也不好厚着脸皮继续再呆下去,两人站了起来,叶蔓看向刘厂长问道:“刘厂长,是不是我们要的数量够多,厂子里就能帮忙做?”

刘厂长敷衍地点了点头:“等你们能要那么多再说吧。”

知道他极不耐烦了,叶蔓没再多言,客气有礼地说:“今天打扰刘厂长了,再见。”

出了红星电视机厂,赵永安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叶蔓的侧脸,安慰他:“到年关找刘厂长的人很多,他也是忙不过来,脾气焦躁了一点。叶蔓,实在不行,咱们就这么先干着呗,总是能挣点钱。你也别怪刘厂长,咱们要的东西类别这么复杂,量又不多,是个细致的活儿,分下去,下面生产科的人肯定有怨言的。赚不了多少钱,还要折腾出不少麻烦,领导们都不愿意接这种活。”

叶蔓已经想开了:“这不怪刘厂长,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一个上千人的工厂,每个月工资都要发好几万块,她这点单子,利润顶多也就几千块,燃眉之急都解决不了,还要兴师动众,谁愿意呢?换她,她也不乐意。这可不是后世,小工厂林立,各种产业配套极其完善,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代,需要什么,别说几百个,一个只要你肯出钱,照样能快速给你弄出来。

赵永安还以为她是想开了,笑着转开了话题:“咱们都不在店里,也不知道康平一个人能不能应付得过来!”

叶蔓点头,停下了脚步说:“确实,店里离不开赵叔,你先回去吧,我还有点事。”

叶蔓向来有主意,有自己的安排,赵永安也没多想说道:“行,那你去忙吧,我先回店里了。”

两人在路口分了手,叶蔓等赵永安过了马路之后,转身却又往回走了。

刘厂长刚送客人出来就看到叶蔓坐在他办公室外面的石阶上,手里还拿着今日的《溪化日报》。

这姑娘怎么还没走?刘厂长将客人送走后,站在叶蔓面前:“你还有事?”

叶蔓连忙站了起来。

刘厂长见她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大,大冬天的在他办公室外面坐了这么久,稍稍动了点恻隐之心,语气放缓:“小叶,你回去吧,我这里很忙,没空陪你们玩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