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313节(1/1)

这位领班骤然听到这个,明显有些迟疑,面临如此大事,他有些丧失了决断力。

想了会儿,他对方长行了个礼,道谢并说道:

“多谢客人指路,但这种事情我没法决定,还请客人去我们那柳条梁一趟,找这个杂耍班子的老领班,他在我们那里说话最管用,此事让他来决断。不如……客人随我走上一遭?”

“不必,明日我自己过去一趟吧,反正也是顺手而为的事情。”方长挥挥手,对领班说道,“若是事成,他们自然会来喊你们回去。”

这时候,后面的人们已经将饭做好,今天生意好,还买了些卤杂之类的便宜吃食回来,招呼这位领班吃晚饭,于是方长也告辞离开。

小城里面的消费等级不高,所以最为时兴的食物,乃是价廉量大那种,而且物尽其用。所以方长选了个食肆走进去后,得知里面的招牌饭食,乃是烩白杂碎和腌肉菜包子,以及大骨萝卜汤。

方长各自要了两份,味道浓重而鲜美,很是不错,看起来便是常年只做这几样,然后手艺上精益求精而来的水平。

问及店主,却是这里下馆子的人并不多,所以每次买了猪羊请屠户杀了后,杂碎便处理水煮后再烩,大骨头直接扔进锅里加萝卜炖汤,而肉怕放坏了便用盐腌起来,需要的时候再剁馅儿。

这三样招牌菜,方长连吃两份,也只花了四十个铜子儿不到。

…………

柳条梁就在城外不远处,方长到了之后,立刻便看出这里的贫瘠是名不虚传。

不像周围的土地那样平坦,这个柳条梁整体形状细长,真个如柳条一般,上面的土质不佳,而且没有水源。因为地形原因,便是常下透雨能够灌溉,也会带走土地里面本就稀少的营养,所以这梁上亩产量很低,连树木也矮小稀疏,倒是杂草长得还算旺盛。

柳条梁和周围的平地之间,有条和柳条梁平行的碎石枯沟,里面没有水流,倒是沟边上有雨水冲刷土壤流失的痕迹,草根树根之类从冲刷出的缺口顶端支棱出来,好似暴雨后露出泥中草植的房檐。

梁上几处村落,和远处村镇的外观区别很大,房屋破旧而多灰尘。不过最明显的,还是这里的孩子们,不似别处那样四处玩耍或上学堂,而是在院落里支架子学艺。除了竿、丸、索、桌、轮、折棍之类是真家伙,他们用的都是木碗木盘木刀剑之类,防止失手,周围地上也用稻草捆做了保护措施。

方长随便寻了个闲坐着的人:“请问这里的老领班在哪里住?”

闲坐着的人,其实是刚刚劳作结束,身边的锄头上还有新鲜的泥土,似乎是看这里阳光好,便歇歇脚顺便看娃儿们练功。

听到方长是来寻村里老领班的,闲坐着这位不敢怠慢,但又实在劳累,不想从这个阳光明媚的地方起开,于是便停直了身躯,让脊背从倚靠的秸秆上起开,指了指远处,恭敬地说道:

“噢,村东头那座矮房子就是,门口有根秃旗杆的,客人直接过去寻人便好,老领班平常不怎么出去串门。”

方长道了谢,朝对方指的位置走过去。

路上颇是吸引了些目光。

如今他修行再进后,已经不再是那种行动间融入天地,会被所有人忽视的状态,但却处处显得自然,走到哪里都会和周围很是合拍。譬如他走在这个村子里,无论他的装束如何,都好似本就该走在这个村子里一样,只是毕竟容貌陌生,所以会被别人多看两眼。

这个院子比周围的还要破旧一点,想到里面的人曾经是周围几村主要经济来源的掌控者,这幅做派还是很会让人敬佩。

“请问是老领班家么?”

“哦?我在。”屋子里的人听到喊声后走出来,看到方长后,好奇地问道:“客人从哪里来?寻在下有何事?”

“是冯厚告诉我来这里的。”冯厚便是方长在城里遇到那位新领班的名字,离别时候他给了方长个竹笛,作为信物,于是方长便将竹笛掏出来递给老领班:“有些事情他无法决断,便请我来这柳条梁上找您。”

“客人请进,里面说。”

见不是很急的事情,老领班将方长让进去坐好, 便去旁边的柜子上选了个最小的茶叶罐,舀出两勺用屋里的热水冲了茶,递给方长。

于是,方长简单将自己的来意与老领班分说了下,后者越听越郑重。

“不知道客人口中这个土地肥沃的地方,现在在哪里?路途遥远的话依然是镜花水月,我们这里的人穷,根本没有条件迁徙过去。”

他倒是不担心方长诓骗他们,毕竟朗朗乾坤,而且对方身上气质,自有让人信服的力量,而且无论如何看起来也是个正直之人。所以老领班更担心的,还是那个地方是否能够让周围几村的百姓过去并生活。

“唔,过去倒是不难。”方长据实相告,“是在一幅宝图之中。”

说着,他打开背包,取出一幅卷轴,然后移开茶盏,将卷轴在桌面上摊开。画上赫然是一幅恢弘且逼真的山水田园图,里面的山川河流,还有几小块农田屋舍,都栩栩如生。仔细看,里面的鸟兽飞虫,还有农田里的农夫,竟然都是活动的。

老领班到这幅图,十分震撼,不过他走南闯北接受能力强大,立刻便清醒过来,说道:“里面竟然能够居住?是否会有什么风险?”

------------

第581章 【谷中迷雾】

“风险倒是没有什么,里面自成天地,无论田地庄稼还是山中草木鸟兽,都是演化出来的真实之物,自然能够保障生存。而且这幅图虽然看起来柔弱,但永不会腐朽,也等闲难以毁坏,便是此图真个有不虞, 也只不过是让里面这块空间出现在现世罢了,世间只会再多上这一块地。”

此时的老领班,早已经意识到眼前人并非凡人,但他并不畏惧,只是对面前人提供的方案很感兴趣,毕竟他见多识广,年龄也很大了,接受程度十分之高。

虽然面前这位“非凡人”让他没来由感觉十分值得信任,但是考虑到从小到大听到的许多故事中,仙人妖怪都会吃小孩,他还是准备谨慎下:

“您做这些,是想得到什么?”

“噢,好像也没什么想得到的。”方长略微想了想说道,“我乃山野闲散人,不像山神土地那样看重救助百姓的功德,也不像凡间官府那样看重民生,你们也没什么让我渴求之物。便是这幅山河图,它虽然因为里面熵减太过单一而致有缺陷,不引入生灵最终会固化,但完成它对我来说也没什么紧迫。非要说的话,可能就是碰到你们的杂耍班子后, 想这样做,便来了。”

这番话有些拗口,老领班想了一会儿才彻底理解了其中大部分意思,于是他心中敬佩,表情也郑重:“您随手而为之事,若是成了,可是能彻底改变我们这几村百姓的日子,对我們来说可是天大的恩德。”

顿了顿,喘了口气,他恳求道:“能不能让我先去看一眼?”

方长笑道:“自然可以,我这就带你进去。”

说罢,他轻轻一招手,老领班顿时感觉周围景色一变,接着便是泥土和草木的清香,耳旁传来鸟鸣阵阵和潺潺流水声,睁眼一看,发现眼前是条小河,正欢快地穿过树林和山谷流淌向远方, 而脚下则是厚厚的野草, 透过草叶间的缝隙,能看到下面近乎褐色的泥土。

老领班蹲下来,轻轻在地上抓了一把,除了草梗和汁液之外,他还触摸到了那肥沃的土地。虽然常年走南闯北农活干得少,但凭借见识,他还是一眼就看出来,这土十分肥沃,加上旁边就是河流灌溉便利,种下的庄稼不会缺好收成。

“真好啊……真好啊,有了这片好地方,我们一直住下去不再出来毫无二话。”老领班沉浸在设想中,开口承诺。

“出来倒是简单,我留个口子便是。”方长笑道:“终究还是不能和外面彻底断了联系,不然几代之后,就都是亲戚了。”

老领班道声谢,重新站起身来,看向远方。

阳光温和又有点耀眼,正照在这片地上。此处应该是山脚下的一个平原,面积广阔,远超柳条梁,又有条条流水从山间淌出,只要用些心思修几条沟渠,灌溉会很便利。山中草木繁盛,云雾缥缈,物产尤其是柴薪想来也不会缺乏。

不过,他还看到,远处几处屋舍里有人活动,正是从图上看到的那几户人家。

谷鹨

于是老领班忍捺不住,朝方长问道:“请问远处那些人,他们也是从外面来的么?”

方长摇摇头:“并不是,自这方天地开辟开始,他们便已经在里面。这些人虽然外貌言行和你们一般无二,但终究有些区别。不过你们不用在意这些,善待邻居正常交流就好,对于周围山里的物产,也可以问他们,终究是在这里住的久了,他们对周围环境知道的比你们多许多。”

事情商定,老领班则立刻行动起来,集合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并使腿脚轻快的,去城里呼唤杂耍班子回来,尽快将所有人凑齐、收拾家什。

而且方长则往柳条梁一头的小山里面去。

这座小山山势不高,里面山头众多石块嶙峋,不过这山势不高,也是旁边柳条梁缺水的原因之一。虽然山上绿植许多,但总量不多,山体难以涵养太多水分,于是周围地表径流十分瘦弱,已经算得上匮乏。

方长寻了个有些狭窄的山谷,将背后的背包扯下来,抽出山河图。

图上的景色依旧,浓郁的灵气萦绕其上,不停逸散,显然是其中已经自成天地之后,灵力循环生生不息,甚至导致了外溢。

不过,就像之前方长对老领班所说的那样,图中天地暂时不是真正的天地,所以其中的人与鸟兽植物皆为这个单向循环的一部分,无可阻挡的正反馈会让里面愈发静谧,或许最终会成为一张真正的宝画。

而引入外面人之后,这里最终会维持在某个稳态,并长久的维持下去,并襄助这里的天地真正稳定下来。当然,这幅图是否完成,对方长来说并不重要,只是看这里百姓过得困苦,顺手而为。

毕竟,如果这幅山河图最终成为一张画后,他还可以将其挂在无名殿里,而现在,他只能将这幅图布设在这座山谷。

从左往右再看了一遍这幅图,方长右手一抬,将图掷在半空。

山河图上的灵气涌动,顿时搅动周围风云,随即便有云雾自生,迅速湮没这座小山谷,让这里分毫不能视物,而山河图也从半空中渐渐淡去,继而完全不见。不过方长的灵觉中,那幅图隐约就在那里,再未移动。

做完了这些,方长在周围寻风景略为可观之处,转悠了两日,并在第三日的早晨,来到了柳条梁。

此时这里已经热闹非凡,众多村民们扶老携幼,带着各自的家什,聚集在这里。虽然此地的村民们普遍穷苦,但各自的杂物也不少,诸如桌凳碗筷、水缸铁锅、锄犁匾柜,甚至还有柴捆,俱都收拾妥当之后几家凑一起装在车上。

这已经是老领班威望之下的极快速度了,他们甚至在这短短两天里,发卖了不少大件,换成了口粮带着。倒是这里的田地无法脱手,让不少村民还惦记着田里稀疏而蔫靡的禾苗。

------------

第582章 【等待客人】

见到方长走过来,等待许久而有些焦灼的老领班,立刻便迎上来:“方先生,您可算来了,这里的人都齐了,在外面卖艺的人也都叫了回来。一切都已经收拾妥当,我们怎么过去?”

方长看了看周围的人群, 见之前在城里见到的杂耍班子成员们,果然已经回到了这里,正带着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村民们一样,用带着疑惑的眼神看向自己。

旁边的村落已经变得空荡荡的,随着里面人的离开,顿时生气全无,失去了鸡鸭猪牛的禽窝畜栏、拆去门板后空荡荡的门洞、没有了轱辘的水井, 再加上屋舍顶上随风荡动的茅草尖, 一切都显得很是萧瑟。

不过周围几村村民们聚集的这块地方,仍然荡漾着希望,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烈一些。自从老领班召集了每个人,告诉大家有了个土地肥沃的新去处之后,大家出于对老领班的彻底信任,已经相信了这件事。这两天夜里,颇有许多人家睡不好,想象以后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既然人齐了,那就跟我来吧。”

方长说完,转身便朝着有山河图那座山谷的方向走过去,后面村民们也缓缓启动步伐跟上。

路途不远也不近,过程中没有人说话,都是默默赶路,连孩童们也识趣地沉默下来。

到了山谷处,方长率先停下,看见眼前浓重的迷雾,队伍有些躁动不安, 老领班低声问了方长两句,而后说道:

“大家互相抓好,带好娃娃一齐进去,千万不要松手落下人。”

众村民见他发言出声,顿时有了主心骨,互相抓好,见方长和老领班径直向前走去进了迷雾之中,也一鼓劲走了进去。

“哇。”

前面的人惊呼出声,紧接着整个队伍都感觉自己眼前豁然开朗。

这群推着车赶着牲口,带着老人孩子的村民们,发现自己这些人已经站在了一片平坦的旷野之上,脚下土地肥沃,旁边是潺潺河流,远处还有草木繁殖的大山。前面不远处,老领班正和那位外来人背手并排站在一起,扫视着这片地方。

“你们的口粮够不够?”方长问道,“若是不够的话,我来帮你们。”

“多谢,但不劳方先生了,我们来之前已经备足了口粮,只要今年这片地还能有收成,便能顺利到第二次收获。我们还带了菜和杂粮种子,各自播下去也不至于没东西吃,而且山中物产丰富,怎么也饿不死人。”

“那就好,你们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趁着天色还早,赶紧将窝棚打起来,让老弱妇孺有个住的地方,同时搭灶做饭,一齐开伙。接下来,让一半人手去烧荒开地,另一半人挖土和泥脱坯,先将房子建造起来。”

旁边的村民们,度过了最初的惊愕之后,纷纷开始查看周围地形。发现脚下土地之肥沃后,个个欣喜不已。他们朝方长和老领班这里投过来的目光,也充满着敬佩与感激。

方长收回目光,接着说道:“外面那座迷雾山谷,如今已经封闭起来,再无人能进来。不过,须得给你们留下出入的方式,免得需要什么必要物资时候获取不到,或者时间久了所有人都是亲戚,导致年轻人无法成家。”

想了想,他从身后的背包里面掏出来个石牌坊,引起了周围阵阵惊讶声。

上面雕刻的很是精致,花鸟鱼蝠团团簇簇,而且上面没什么字样。方长把牌坊放平于地,从怀中抽出玉刀,轻轻在预留的位置上划过。看似柔软的玉质小刀,在灰白的石头上却留下了深深地痕迹。

得益于如今天下广兴教化,虽然柳条梁上的几个村庄甚是穷苦,但里面识字的人还不少。看见方长在石头牌坊上刻字,不由得念了出来:

“柳……梁……村,听起来不错?”

各自品咂了下后,众人对这个新名字一致称赞,然后继续惊讶地看方长的动作。只见方长挥手,让想上来帮忙扛石牌的男丁们退到一边,而后宛若举木柴一般,将牌坊抡起来,砸进地里放稳当。

而后他对两边的石柱拍了两下,才对周围村民们说道:

“这方天地也有日月显化,与外面世界一般无二,每当十五月圆那天的正午,若天气晴朗,使一人站在这牌坊阴影里,连喊三声‘芝麻开门’,便可重新开通这里到那座山谷的通道,能通行六个时辰,再喊三声‘芝麻关门’,便可将通道关闭,千万记牢——我去也。”

说完他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