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200节(1/1)

几个水人站在一旁看着,忽然说道,周围人赶紧抬头,却只见几个水人归散在地,打湿了甲板。

于是众人一齐叩拜,拜谢不知道哪路神仙的恩泽。

想来,等他们离开这条船各自回家以后,世上不知道又会多出多少种充满想象力的新故事。

船长又将剥下来的浮财,与年轻人一起对半分掉,倒是让初经此事的年轻人,有些忐忑不安。

水手们重新操起帆,将船儿朝前驶去。

方长也将面前横于甲板上的灵泉剑拿起,重新背在背上。周围人见了,言语间对此颇有不屑,毕竟这柄长兵看起来挺唬人,却在洪老三一伙的威胁下,毫无停顿地投了降。

倒是刚刚的年轻人,自觉心里有些理解方长。

毕竟在匪徒淫威之下,能够保持本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接下来倒是无事,方长也没有现身彰显存在感,而是默默地待在船舱里休息,偶尔还会沿着甲板周边的围栏走上一圈,看看周边风景。

接连两日过去。

还好路上天气不错,并未下雨,因此只需要挤在一起,使用些草毯棉被子,甲板上的人们就顺利地渡过了海上冬夜。只是早上湿气重,每到中午时候,大家就要抓紧时间晾晒这幅临时铺盖。

“靠——岸——嘞——!”

依旧是标志性的高声呼喊,方长脚下这艘货船,缓缓地驶进港口,靠岸后系上缆绳,将搭板搭好。

许多水手瞬间冲下了船,激动地感受大地。

乘客们更是不堪,甚至有哭出来的,最过分的一个,下岸后立刻扑在地面上,也不惧尘土,拼命亲吻大地。看来前天被海盗们劫持,给大家留下了许多阴影,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今后再难乘船出行。

方长走下船,忽然见到所乘船只的船主走下来,对周围的力工们喊道:“来八个手脚麻利心细小心地人,帮我运货!管吃!日结!”

“选我选我!”“我可以!”“掌柜的看看我合不合适!”……

周围人瞬间兴奋了起来,拼命朝前挤压,以求被看重,得到这份待遇还不错的临时差事。

“别急别急!我还没说完呢。”

船主用在船上发号施令练习出来的高声喊道:“船上这批货物,可是稍稍值钱的易碎品,万万不可损坏!所以我只要心细的人,若是中途有了损坏,你们作价赔偿便是,反正它的单价并不高,你们都买得起。”

------------

第341章 【阿牛的消息】

方长倒是已经知道,船主口中的“货物”是什么。

之前在船上,为了安抚惊魂未定的乘客和水手们,船主打开货舱,指挥手下从里面抬出来口箱子,给每人分了一件。

当时就有许多乘客惊呼出声:

“掌柜的,这水晶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倒是船长哈哈大笑道:

“放心放心,这并非水晶盏,若真的是水晶盏,我怎么可能舍得分给大家?这只是个寻常用具罢了,它叫玻璃,和琉璃类似,相比起来更加耐用,而且很便宜。”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对着阳光端详,看着这微微带些绿色和细密气泡,但依然通透的器皿,啧啧称奇,而后小心地保存好。

这种易碎物件,批量用船只运送很麻烦,需要用木箱装满稻草之类防止磕碰,但是对于普通行人来说,在身上带一两个就很简单——反正大家都有行李,往衣服里面一裹就好。

又有人出声问道:

“掌柜的这是从陆上贩运来的?到底是哪里,竟然能生产如此奇物。还有,中原现在什么情况。”

船长摇摇头表示自己并非如此:

“我没有去陆上,而是在熟悉的人那里订的货,这船玻璃盏、玻璃杯、玻璃盘、玻璃瓶,都是他们送到东海来的。”

“按照送货那些人的说法,从江口往上溯一段距离,有个小镇,那儿盛产此物。小镇所在的那个府里面,有许多人都在做玻璃品,已然成了规模,产量不低,它们都在小镇集散,而后通过江水运出来。”

“据说,镇上有位刘员外,从不知道哪里过来,到那个镇上定居。而后这刘员外建房买地之后,便开炉烧制此物,又毫不藏私教给愿意来学的人,说是让大家都过好日子。”

“所以如今那府里所有做玻璃的工坊,都尊这位刘员外为师。”

众人感叹道:

“如此说来,那刘员外真是善人啊……也该当他学得此法。”

有个看起来做小生意的人,啧啧两声问道:

“以这玻璃盏的卖相,多高的价格都会有人买吧?只要找对了人家,出货估计不难。”

“自然是难的。”

船长摇摇头说道:

“若是能够卖高价,谁会这样平价出货?定然是没法持续。”

“主要是这玻璃器,从源头上就不贵,听说原料很贱,在作坊里造出来时候就卖的便宜。那位刘员外的弟子也多,产量又大,往咱们东海运玻璃器的船数量也多,诸多卖家竞争压价,价格怎么都上不去。”

“当然,最终卖出去,还是会比陆地上贵许多,主要是路费。这一路上车马船只车夫水手,还有搬运货物的花费,都要算在这价格里头。当然,还要给中间各级留下些利润,不能白干不是。”

船长也拿了个玻璃盏,放在手中端详。

而后他满脸爱惜地,将玻璃盏放回装满稻草的木板箱里面,继续说道:

“那周围几府好生兴旺,听说那里无论是开工坊的,还是在工坊里面做活的,甚至码头上扛货的,日子都过得更好了些。据传言,那位刘姓员外乃是得仙人传授,才学会了这份造玻璃器件的手艺,从此吃穿不愁,甚至天下闻名。”

“至于你们问中原的情况……我这段时间也没去中原,说话做不得数的!不过从出货量上还说,中原元气依然很足,当无大碍……希望吧。反正好不容易又有个地方发展了起来,若是遭了兵灾,就太过可惜了。”

倒是有个老人,在一旁朝太阳旋转着碗,十分感慨地地说道:

“如此漂亮,又这样便宜,日后此物必然大行于世。”

“那位刘员外,不管是否得仙人传授才有此法,他都当得起一声‘有德高士’,不会辜负传艺仙人的照拂。”

众人皆点头不已。

…………

结束回忆,方长笑了笑,转身朝其它地方走去。

他下山这么久,头一次听说阿牛的消息,之前船主和乘客们的闲聊中,他灵觉中能够清晰地感知到,那位“刘姓员外”,就是自己曾经的记名弟子刘阿牛。

对方曾经在仙栖崖住了许久,还从自己这里学会了制玻璃的手艺。

方长对阿牛很满意的一点就是,阿牛下山安顿好后并未藏私,而是和许多百姓一起,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广泛传播。

玻璃这种器皿,也终将会走向自己注定的未来,成为百姓们日常生活所用材料,给这世界带来更多美好。

听传言中,阿牛的日子过得还很不错。

就是不知道这段时间过去,阿牛的修行现在如何,是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只可惜,自己和阿牛的师徒缘分已尽,没有必要再去打扰对方的道路和生活,就此不再理会,才是最好的态度。

从这里下船后,方长本想再去寻找艘客船,继续往东。

但是,从码头转了一圈,他发现这里小船多,大船少,而且多为小商户自家的船,并不像来时所坐大船那样,尽力揽些客赚外快。这导致这里没有多少乘客位,更没有几个招揽顾客的船主,他问了一圈,向东走的更是一个也无。

既然如此,那便离开罢。

方长沿着海岸走了半圈,已经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这里枯草萋萋、树枝浓密,周围乱石嶙峋,只有海浪拍击岸边的声音。

他寻了个水较深处,打开双肩包将那艘小渔船又掏了出来,放在海面上。

而后方长轻轻一跃,站在船头。

小船儿依然随着岸边的水波晃悠,好像并未因中间突然多出一个人,而有任何震动。脚下轻微用力,不升帆、不用桨,小船载着他离岸远去,渐渐消失在苍茫海上。

冬日海风有些猛烈,他乘着这艘小船,漫无目的的在海上漂流,方向随心所欲,不过大体上还是朝着东面去的。

方长知道,自己这次出来,定然是能够找到那青龙堂的,现在欠缺的只是一点机缘。所以他也不急,碰上船偶尔会升帆去打个招呼,问问周围岛屿分布,看到小岛,就上去瞅瞅,倒也逍遥。

------------

第342章 【再次突破】

路上荒岛倒是有许多,上面少有人迹。

因为这些岛屿里面,仅那些拥有足量淡水、同时还有足量耕地的小岛,才能具备让人类生存的条件。

方长随便找了个小小荒岛,将船儿系泊在岸边歪斜伸向海面的树上。

总是在海上漂泊,虽然他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烦腻,但还是准备上岛待些时候,换换环境,倒也不需要什么理由或者考量。

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发现由于在水面上漂泊的时间过长,其已经熄了。方长干脆捡起之前的旧手艺,从船上拿了根绳子,选择合适小木棒和木块,做了个简易取火弓。

很快,一堆篝火燃烧在岛上,为了避免被远处船只误会,方长还特意将火烧旺,减少烟气。其实他知道无烟灶的做法,但是想一想也没有必要,所以依然选择了篝火。

这座小岛上面,没有明显的淡水,但是土地下面定然是有淡水的,不然岛屿上面的植物不会有如今表现。此岛明显属于那种“有淡水但缺乏耕地”的典型,毕竟上面怪石嶙峋,草木稀疏,没有办法开垦。

他捉了几条鱼虾,稍微撒点儿盐之后,串在树枝上,放于篝火顶端烤。火苗舔着树枝,以及树枝上面串好的鱼虾,散发出阵阵香气。食物的外表渐渐变得有些焦黄,明显会有些微酥脆口感。

方长将篝火上面的所有食物,一扫而空。

“唔,有些单调。”

他意犹未尽地想到,而后起身离开篝火,高高地跳起来,一头扎进海水里面。

当然,方长并不是想不开而蹈海,他只是去海中捞些好吃的货色。

“哈,就是你了!”

荒岛附近的海底,是个略带阶梯状的急降走向,生命多样性及极其丰富。里面水流复杂,十分危险,但方长未巍然不惧。他娴熟地在靠近海岸处,抓了两只蟹捆了,转身便下了海底更深处。

水面透射进来的阳光十分明亮,但是在水深几十丈处,就出现了明显的黑白交界地带,再往下看,则是不知道有多深的海沟。

方长没有过多挑剔,他只是薅了两条巨大的海带,又在深水里面抓了几条梭子形状、应当是常年保持运动的鱼。除此之外,方长还寻找到一头巨大的乌贼,他将乌贼的触须都打结在一起,拎出水面。

若是正经烹饪,自然需要锅碗瓢勺之类,还好这些东西虽然方长没有带,但是他买下的那条小船里面,锅碗之类都有。应当是这艘船之前的渔家主人,做活之余

寻找个地方煮东西吃,船上剩余的两小把粟米,则证明了这一点。

有锅又有上佳的食材,再将渔获用树枝串了放在火上烤,有些暴殄天物。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合用的淡水,没有水就没法有效的做东西吃。然而这座荒岛上面,只有一些石头山包,没有泉水或者小溪流出来,自然也没有直接可以在地面应用的淡水。

“那么,只能挖井看一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