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散章—失眠的问题(1/1)

失眠或许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般人的失眠是暂时性的、偶然的,没有多大危害。

但心理疾患者的失眠则是持久的,有规律的。

他们在晚上可能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少。

但到了白天,不该睡的时候又容易入睡。

似乎他们的生物钟与常人正好颠倒。

与失眠相伴的,往往是多梦。

而且梦极为混乱。

也可能有另一种极端——无梦。

关于失眠的应对方法,应是既简单又复杂的。

最流传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数星星。

就是通过在心中默默数数,来集中注意,用机械的数字麻痹兴奋的大脑。

但有时又是很复杂的,甚至要借助药物的作用。

现在,我想表达的是:我把失眠当成一种心理平衡机制来看,而非简单地定义为一种病态。

细心一点,大家也许能够看出:失眠症者有时喜欢在凌晨或白天睡觉,正是用来弥补晚上的睡眠。

这是一种毫无分析、显而易见的结论。

但是,在此基础上,更深一层的意思,却鲜为人知。

这层意思就是:失眠症者黑白颠倒的睡眠,其实也是他潜意识的一种正常愿望。

只是因为曾被意外压制,而在睡眠中表现出来。

这种愿望就是——他们本来有一种正常的、独立的人格,不会轻易向人妥协;但因为本能的意外压制,而变得过分妥协和迁就;但是,那种独立的正常人格是不会消失的;在潜意识中,他们还是不喜欢过度被人左右和约束的。所以,在睡眠中就表现出来了——不按规则“出牌”。

更深入一层:他们是因为害怕“明天”,害怕明天快乐会消失;所以把快乐集中在黎明前的黑夜,提前享受;而使大脑异常兴奋,无法入睡。

而到了第二天,他们发现自己仍然能够有机会追求快乐,所以能够安心地睡了。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隐秘的潜意识想法。

不是显而易见地这样想。

而且,上述这些都是较为理论化的概念。

最终要回归到失眠者本人的真实记忆,才能找到并解决失眠的根源。

就前面一个例子而言:

当s男家中闯入一些“侵犯者”,危胁到他和母亲的生命。

而他当时的反抗本能意外受阻。

具体来说就是“呼吸”的中断。(“呼吸”有一种极其隐秘的母子相连性。)

导致一种基于晕厥而产生的幻觉。

而苏醒后就是第二天,但那种恐怖的场景,因当时没有及时用本能排出,而已留在他脑海中。

导致他害怕“明天”的焦虑心理。

如果大家还能继续了解后面“心理与躯体”相关章节,就能了解到:呼吸与皮肤也是相关的。

这种相关性类似于“腹语”。

了解到此,大家应能够得出一个克服失眠的结论:让呼吸通畅,皮肤开放,并回忆儿时在母亲怀抱中那种安全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