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鹿撞 第37节(1/1)

“那以后我们每个月出来玩一次好不好?就在梨津周围,海边,或者往山里去都行。”冷峯是真这么想,想让别冬慢慢适应“人是需要放松和享受”这回事的。

别冬犹豫了下,冷峯的眼神实在是很期待,他真不愿败兴,再说跟冷峯两个人远离人群的二人世界也真的很美妙,他也想再有,于是想了想,跟男朋友打商量:“一个月一次太多了,好花钱,两个月吧,两个月我们出来一次。”

冷峯就知道这家伙会讨价还价,说一个月是他故意的,要是一开始就说两个月,别冬肯定会说三个月一次,于是他爽快点头:“那就两个月一次,我来安排。”

别冬笑笑地,眉眼弯弯,冷峯紧跟着补一句:“当然一切都得老婆来审批。”

“不能住太贵,”别冬笑着说:“这次就住得太贵了。”

其实这间海景房因为是淡季,打过折,一晚上1500块,冷峯都觉得很划算,但他猛点头,说:“都老婆说了算,以后不住贵的。”

9点半,酒店送了早餐进来,两人懒到床都没起,直接在床上吃了早餐,今天外头雨停了,还露出一抹太阳,湛蓝的梨漾海湖面闪着碎碎的光,别有意趣。

吃完才去洗漱,计划是歇息到中午,在村子里找家农家菜吃午饭,吃完再开车沿着另外半圈环海路回梨津,到家应该是晚上。

洗漱的时候冷峯又腻歪起来,别冬想再冲个澡,身上某些部位有些粘粘的,冷峯大咧咧地脱光了跟着挤进淋浴间来,于是别冬想三五分钟冲了就完事的,又演变成好久都没完没了。

冷峯从背后抱着他,又蹭又亲,兜着别冬的腰,别冬现在已经没法骂他“无耻或不要脸”了,因为觉得自己也越来越脸皮厚,冷峯越弄他,他觉得越舒服。

作者有话说:

只删了一点点,就不放wb了,也麻烦~

冷老狗真是赚大了

第65章 两个人的森林

两人在浴室里荒唐了好半天,出来后别冬才发现手机上有一连串的未接来电,来自仁爱救援总部。

他赶紧回过去,那边的工作人员废话不多说,直接问他有没有时间参与一项救援任务,是寻找和营救一名在璃山失踪的植物学家。

别冬思考了几秒,而后说可以,仁爱便让他现在先去总部做手续登记和领装备。

定好的回程计划有了突变,别冬跟冷峯说了下情况,冷峯说那我跟你一起。其实上一次别冬进山做任务的时候,冷峯心里就后悔,当时应该答应仁爱的邀约,让他眼睁睁看着别冬进山,他一个人在外头等消息,实在是太难熬了。

一个多小时后,两人一起进了仁爱救援的办公室,冷峯陪别冬来过,这儿的工作人员对他也认识,上次邀约过他俩的仁爱副总也在,直接跟他们讲了情况。

本来整个雨季璃山是封山的,正式的登山步道全程关闭,除了山上寺庙的师傅外其余人等均不予上山,但璃山山脉太绵长,野道不计其数,每年都有不听劝的游客非要进山探险,因此每年这季节都有事故发生,反而是他们做救援工作的“旺季”。

这一次同一个时间段就有好几批救援任务,仁爱的救援人员都只能分头行事,别冬要处理的这个失踪的植物学家是个例外,他是申请了进山许可证的,因为做科研工作需要的植物样本必须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去采集,他本人也有常年的进山工作经验,进去后也一直跟他那边的研究院有保持联系,每天会发送他的定位和汇报工作进展,而后突然失去联系,已经48小时没有音讯,研究院的人这才寻求进山搜救。

仁爱这边经过粗略的评级,看过植物学家之前经历的路线,不算特别艰险的地带,于是将这次救援任务评定为a级,还因为近期事故频发,其他搜救人员都已外出,便指派别冬来承接这次任务。

别冬看了植物学家的行进路线,最后一次48小时前的定位是在璃山深处的一条河谷,他算了下,按他的正常速度,到达那里需要两天左右,计划先到那里,再根本情况判断搜救方向,最坏的情况,即便植物学家已经遇到意外身亡,他们也得找到踪迹,有个确切的结果。

那一带已经是原始森林,只要有人经过,活动过,肯定会留下痕迹,别冬有信心能辨别出来,只有一个担心,现在是雨季,希望这些天雨势不要太大,别把所有痕迹都冲刷干净就好。

聊这些事情的时候冷峯全程没有出声,直到别冬领了任务,他才跟仁爱的副总说能不能他也一起去,理由是他觉得别冬一个人进山不安全。

别冬看了他一眼,下意识就想说“不用我可以的”,但一看冷峯那异常严肃的神情,把话又吞了回去。

仁爱的副总原本就想招揽冷峯,上次不成,这回看他自告奋勇,高兴还来不及,自然应允,于是冷峯也一起办了手续,领了救援装备跟别冬一块出发。

出了大门冷峯就说:“得亏我自己的家当都在车上,这边给的装备太不行了,咱们把自己的装备都带上。”

别冬知道他说的是露营睡觉和生火做饭的那些东西,这一趟进山估计得好些天,吃住都在里头,得自己备些干粮,虽说别冬很有自信,即便不带吃的,他也能在山里找到食物,至于睡觉,他就更简单了,但冷峯这样说,他便也随了他,只说:“一切从简,越轻便越好。”

“知道,老婆大人,”冷峯发动车,说:“知道是出任务,不是去度假。”

跟着又有些不爽:“这么难得好好的假期,硬是被他们给拦腰斩断了。”

别冬安慰他:“以后还可以再出来嘛,咱们有时间的。”

路上别冬给司放说了下,司放让他注意安全,碰到自己搞不定的情况千万别逞强,随时跟仁爱总部那边联系。

之前开会研究救援方案的时候,已经规划处了一条最快可以到达河谷的路径,跟别冬预计的差不多,从那个入口上山,快的话两天能抵达河谷。

两人在庆安县买了些吃的,两个多小时后,冷峯的车开到了规划的进山口那,不是正规的上山步道,是野道,从现在开始,他们就要进入原始森林了。

已经是九月,梨津的雨季到了尾声,不像六七八月那样每天24小时无间断地下雨,这一天直到此时都没下雨,这对他们进山做救援是件好事。

如要抵达那条定位上的河谷,需要先徒步翻越一座高山,这是他们要面临的第一重考验。

别冬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说:“我们得快一点,争取在天黑前能翻过垭口,到山的另一面,那边背风,晚上好露营,不然在现在这一面我们晚上没法睡,风太大。”

冷峯沉默地扛着大部分装备,心里还有些没法说出口的懊悔,早知道今天要干这么重的体力活,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就不会那么闹腾别冬,这会他有些心疼地抚了抚别冬的后腰,问:“老婆,还行吗?酸不酸?”

别冬没想到这么个当口冷峯还有心思想到这层,有些哭笑不得,他真没这么娇气,其实那些荒唐事儿……挺爽的,再说他们也没真的做到那一步,他完全没问题,早上醒来的时候是酸了一下,但很快就好了。

我才不是娇花,别冬心里想,脸上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只摇头,拉过冷峯的手:“我没事,快走吧。”

梨津原本就是高原,负重上山,还因为赶时间要加快速度,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

上山的路尤其难,别冬走在前头带路,跟冷峯说:“上山不能走直线,会更累,只能走盘旋路,会减轻心理和体力负担。”

冷峯说:“知道了,我会跟紧你的,老婆,保存好体力,别说太多话。”

别冬回身朝他笑了笑,其实还好,爬山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普通人来说,爬这样的野道,处处是考验。

刚下过雨的森林地面泥泞湿滑,今天又出了一天的太阳,没有晒干地面,反而让林子里有股蒸笼一样的热气,让人很难受。

两人走了没多久,防水防风服里就开始汗如雨下,但为了保存热量,也不能把衣服敞开,里头的t恤裤子袜子全都渗透了,一片湿漉漉中两人奋力攀爬,过了两个多小时,别冬也丝毫不见减速,冷峯跟在他身后,见他身影仍旧轻盈如小鹿,心里由衷佩服。

他是大山的孩子,冷峯冒出这个念头,很早以前别冬跟他说,“我可以在森林里活着”,冷峯觉得是大话,但今天他相信了。

不是因为别冬此时还没展现出的,在森林里生活的能力,而是冷峯见到了,从进了山就身心自由而舒展的别冬,这繁重的,翻山越岭的体力活对别冬不是挑战,而是享受。

五个小时后,他们已经行进到了中部,要翻越这座山,登顶是不现实的,也不需要,在研究路线的时候用卫星图看过,在腰部的一个位置,翻越过垭口即可,这也是别冬讲的,过了那里就是背风,是他们今晚的营地目标。

此时他们已经接近垭口了,一路上森林的植被也在发生改变,从进山时能看到的高大茂密的杉树、楠木、乔木……到再往上,已经分不出明显的树木种类,所有的树干上都被缠绕上厚厚的蕨类,继续往上,已经很难见到挺拔的树,杂乱而野蛮的灌木占据了大部分地表,缺了挡风的林木,高海拔的风直接扫到人身上,脸上,格外凛冽。

还听到了远远的天际传来的雷声,轰隆隆隆,别冬停了下来,看了看已经幽暗的天色,说:“今晚可能还有雨。”

他喘着气,大风在耳旁呼啸,问冷峯:“峯哥,要休息吗?”

冷峯摇头,这里不是个好地方,一旦停下里,人体的温度就会迅速流失,他指了指前方:“走,我们过垭口。”

除了被风吹得头疼,别冬暂时还没感受到疲惫,他继续往前,在这样的时刻,他反而更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有力的,沉稳的。

天空果然落下雨水,打在他们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眼睛上,嘴唇上,别冬舔了舔唇上冰冷的水珠,加快了速度。

转过垭口就是下山的路,大风在这里骤然停歇,别冬终于缓过一口气,跟冷峯说:“峯哥,我们可以休息了。”

作者有话说:

这荒郊野岭的,还不得发生点啥

第66章 幕天席地,老夫老妻

在林木稀疏的山体高处有个好处,不太会受到野兽的攻击,但与此同时,如果没有自备干粮,想在这荒凉贫瘠的土地上找到吃的也很困难。

好在才是进山的第一晚,吃的喝的都还充足,雨淋淋漓漓地落下,当务之急是找到适合扎营的地方,在继续下山,寻找有遮蔽可以挡雨的地方,和就在此处扎营的两项选择之中,别冬选了后者,虽然前者运气好的话也许可以找到干燥的山洞之类,但进了林子,就要面对不可控的野兽出没和袭击,太过冒险。

何况这趟还有冷峯的专业设备,夜里雨也不大,露营没什么大问题。

找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冷峯和别冬一起用刀清理掉坚硬的灌木和碎石块,先把帐篷支了起来。

还是之前那顶抖一抖就能散开的帐篷,不大,轻便,防潮垫和睡袋都还是以前的,别冬看着就不免想起第一次跟冷峯睡同个帐篷,同个睡袋时的场景。

那夜他们在接近零度的河里游了泳,烤了火,喝了喷香的奶茶,然后近乎赤裸地拥抱着睡去。

别冬想了一会,看着此刻正忙活的男朋友,什么也没说,但脸上不自觉带着笑意。

弄好住的地方,总算可以歇一歇,两人脱了鞋子钻进帐篷,别冬把防水外套脱下来放到角落,周身湿淋淋的热气散开来,冷峯也一样,拿毯子给别冬裹上,说:“我用酒精炉去烧点热水,可以喝,还可以把身上擦下。”

别冬拉住他:“省着点,我们还不知道要在山里待几天,燃料省着点用吧?”

冷峯想了想:“应该够的,只是烧一壶水,不煮饭,用不了多少燃料。”

于是他又穿上防水服出了帐篷,别冬裹着毯子,看不远处在一块简易雨棚下烧水的人,不一会冷峯拎了一小壶热水过来,别冬挪了挪位置,两人坐在帐篷口,交换着喝一只水杯里的热水,冷峯还特意带了蜂蜜,加进了热水中,甜甜的,又拆了两袋面包吃,当了今天的晚餐。

冷峯变魔术一样拿出一只折叠的塑料小盆,把剩余的热水倒进去,用一小块毛巾沾热了,拧干给别冬擦背。

出了一身汗,别冬笑问:“臭不臭?”

冷峯还真凑近闻了,顺势在他肩头亲一口:“很香。”

“乱讲。”别冬笑得停不下来:“我好了,换我来。”

现在两人做这些轻车熟路,还擦出了一股老夫老妻之感,擦完了身体还互相给对方捏了捏腿,今天走了快6个小时的山路,不给肌肉放松下,明天会酸得走不动路。

然后冷峯把炉具收拾好,脱掉衣服一起钻进睡袋。

互相抱着躺下来,感觉很奇特,好像回到天地洪荒时代,寂静中只听得到外面的风雨声,脚下的森林发出深长有节奏的沉重呼吸,像是一个巨人在沉睡。

冷峯问他:“小冬,你老家那儿的森林也是这样的吗?”

黑暗中别冬睁着眼睛,认真想了想,发现记忆竟然有些模糊了,但有一些特定的事物仍旧鲜明,他说:“一样,也不一样,我们那儿的森林很干燥,植物的种类不一样,秋天都有很厚的落叶,是金黄色的,冬天有很厚很厚的雪,摔一跤下去能把人都埋了的那么厚。”

说起这些别冬是高兴的,跟森林有关的日子都跟父亲交叠在一起,那时他还小,人生中残酷而痛苦的一面都还没开始。

他长到十九岁,然而心理上从来没走出过那片森林,午夜梦回,总是在林子里徘徊,找回家的路,找父亲。

现在睡在隔了两千多公里外的南方森林,即便不同,也让他宛如睡在父亲的怀里,母亲的襁褓中,心里是安稳的。

冷峯也喜欢听他说这些,想的却是,以后不管他们住在哪,在哪工作,都必须得有个离山近一些的房子,当别冬想念大山时,随时都可以靠近。

“小冬,你想回去看看吗?”冷峯问他,如果别冬想,他会陪他回去走一趟。

但别冬摇头:“不用了。”

有些想念留在心里就好。

第二天大清早别冬就起了床,今天又是7到8个小时的徒步,争取在天光暗下去之前赶到河谷,他还能查看下周围的情况,看看能否找到人活动过的痕迹。

天亮之后雨仍在下,看来今天得冒雨下山,起床后两人又烧了热水,早上吃得很饱,因为要抵抗一天的体力消耗,而后收拾好行装就继续前行,下山的路并不好走,湿滑泥泞,脚下膈着坚硬的碎石,比上山要更加小心。

这是冷峯很陌生的体验,虽然他也曾去“转山”,跟江沅一起骑着昂贵的摩托,带着精良的装备沿着盘山公路骑行,那跟现在用脚来丈量大山是完全不同的。

两个小时后,四周的景象渐渐变化,树木再次生长了出来,越来越高,越来越粗壮,也越来越遮蔽天光。

树干枝丫上都裹着厚厚的暗绿色苔藓,脚下也是,树木与树木之间错落交织,如果不是别冬带路,冷峯已经没法辨别方向。

他们沉默地行走,自己的呼吸跟森林的呼吸交叠在一起,很快被吞没,因为下雨又是下坡路,不知道哪里来的浅浅的水流一直浸泡着双脚,即便穿了户外鞋仍然被浸湿,但这里是美的。

如果不是因为正在救援任务中,冷峯会更有心情来仔细体会这不同寻常的一路,森林是活的,雨水,风声,植物与动物,都让这里充满了鲜活,有时它平静,有时却凶险,像一个脾性分明的生灵。

他们越走越进入密林深处,眼前一切都重叠起来,有时候眼前的景象让冷峯觉得,这里可能从未被阳光照射过,无穷无尽的潮湿,幽暗,白天或黑夜对这里毫无分别,风雨跟密林共振,发出听起来令人心悸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