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223节(1/1)

“多少?”

“一千万。”

陈茶倒吸一口气,顿时觉得手里的蛋糕不但不甜了还有些发苦。

一千万!

没等陈茶吸进去的气吐出来,程樘又补了一句:“最少一千万,我觉得一千五百万稳妥些。”

陈茶低头看看突然就难以下咽的蛋糕,放回茶几上,莫名有些牙疼。

本着夫妻有难同当的前提,陈茶决定跟程樘分享一下牙疼的原因,问他:“哥,你知道咱们家现在能拿出来的钱有多少吗?”

程樘摇头,略茫然地看陈茶,见她嘴角沾了奶油,微皱了下眉,用指腹抹去她唇角的奶油,“多少?一百五十万?”

陈茶短促地呵了一声:“你倒是挺自信。怪不得都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今年咱们家开支远远大于收入。油田上集体装修的款项只给了一半定金,用于进建材给工人发工资。油田那边华樘家具专卖店生意倒还行。大约能给个三五十万。可跟放在一千五百万里,连零头都不够。

雾市咱们今年刚搬来。包山建厂雇佣工人,每天钱都跟流水一样往外出。好不容易两次展销会赚了点,也算是打开了雾市的市场。结果一趟花城之行就决定以后我们不再做批发只自产自销。单这一个决定就能让我们未来一到两年没收入。别说盈利不赔本都是运气好。

新星大厦也一样,给的一半款项也只堪堪够材料钱,连人工费都得先垫上。

这样的情况,你还惦记那一百五十万呢?”

程樘顿时也觉得牙有点疼,捂着腮帮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过了会儿他一手把陈茶拉到自己身上坐着,抱着她像抱个大型的布娃娃,长长叹息一声,头枕在沙发靠背上,看着天花板,问她:“咱们家现在能活动的现金能有多少?就是拿出来不影响生意运转的部分。”

“那可能二十万都没有。撑死我给你调配五十万,再多一分也没有。”

程樘:“……”

五十万做房地产?!

闹着玩呢吧?!

他垂头打量了下陈茶的神色,行吧!不是闹着玩。这下不光牙疼了,头也疼。

程樘表情其实没多大变化,只有仔细看会发现他眼神有些空。

夫妻两年多,陈茶特别了解他,知道这是愁大发了。

见程樘真发愁,她又有点心疼,跟他商量:“要不,咱不做房地产了?房子现在不也挺好?实在不行在楼上或者楼下也买一层,把楼板打掉弄个二层?再不然,咱回外婆家那边买个二亩地,盖个大别墅?”

程樘摇摇头,一条也不同意,“这户型不行,整栋楼买了你住着也不舒服。去婆家来回太远,生意重心在这边,不能天天跑。”

陈茶探手:“那就还剩一条路可以走。贷款!”

第162章 、布局全国

贷款两个字说起来容易, 真想贷下来十分困难。

陈茶两口子跑了几家银行结果都不是很乐观。

以他们家现在的资历贷款肯定是能贷,但是给的额度对他们想要的金额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其实这两年,部分银行已经开始鼓励贷款。但是再鼓励也不能谁上门银行都给无底线放款。

程樘跟陈茶名下目前一家家具厂一家装修公司还有一家专卖店。

家具厂在穷乡僻壤, 抵押不了几个钱。家具店开业不足一年连年利润都算不出来。

装修公司倒是接了新星大厦这个大项目,但新星大厦也不是他们家的, 最多给贷一百万。

再来陈茶家那两套房子还能贷个十万块。

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不少, 于他们现在的需求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从雾市最后一家银行出来不过中午十分, 陈茶跟程樘像工作了一整天, 多少有点蔫。

夫妻两个在路边随便找了一家小饭馆,点了两个菜。

这个时间点饭馆还没上客, 店里就他们两个人,挑了张靠窗的桌子面对面坐下。

陈茶见程樘低着头, 拇指和食指捏着一支烟来回摩挲,倒了一碗水推到他面前安慰道:“没事,还有时间呢!”

离国庆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一定能想出办法。

程樘摇头,“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做房地产确实有点自不量力。”

这是客观事实。

“那要不过几年再做?”

程樘想都不想就摇头:“我还是想自己盖房子。”

陈茶知道为什么程樘这么执着,隔着小方桌握着他的手, 正色道:“程樘,对我来说,跟你和一一在一起, 就算住钱榆村那间又破又小的土坯屋里我也很幸福。真没必要为了给我盖栋房子进一个这么烧钱的行业。”

程樘抬眸看了陈茶一眼,语气波澜不惊地说了句:“你值得天底下最好的!”

陈茶:“……”这话本身身让她很感动,就是这语气可以直接去播报新闻了, 还是法制新闻。

“就算这样, 我们也可以慢慢来对不对?我现在有房子住着, 有生意, 有家人有最重要的你跟儿子。这些于我而言已经是天底下最好的了!程樘,我很幸福!家最重要的是人不是房子。”

程樘咬了下舌尖,喉结动了动,最后只是摇摇头,什么都没说。

不是否认陈茶的话,只是于他而言总觉得给陈茶的不够,远远不够。

陈茶想了想,大约也就明白程樘为什么这么执着了。

程樘小半生都在颠沛流离过着寄人篱下或者近乎劳改犯的日子。从来都没有一间真正属于他的屋子。

他们两个在一起之后,也是一直在搬家。

从那一间小破屋,到废弃的旧学校,再到油城新房,如今又到了雾市。

短短两年间,搬了四次家。

说好了以后在雾市安家,程樘就特别特别想盖一栋理想的房子,给她和儿子一个完美的家。

她白皙修长的手覆盖在他麦色的手背上显得十分小巧,想再劝劝他:“程樘……”

“咳!”面馆老板端着一碗面站在桌前,神色有些尴尬。

打断这小两口有些不礼貌,不打断吧!这面实在烫手,他有点端不住。

陈茶脸顿时红了脸,收回手。

虽然老夫老妻了,可看面馆老板略带调侃的神情还是会有些不好意思。

“我晓得,年轻人嘛恋爱就喜欢黏糊!”面馆老板放下面,特别善意地安慰了陈茶一句。

陈茶的脸更红了。

程樘拿起一次性筷子拆开,抬头看了老板一眼,纠正他:“我们是夫妻。”

“对对对!夫妻!我晓得,晓得!”面馆老板一脸“你不用解释,我了解。”的表情,往回走,“你们慢慢吃!”

程樘:“……”你这表情不是这么说!

“这就叫越描越黑。”陈茶乐不可支,刚才那点深情表白的气氛也被破坏的很彻底。

陈茶饭量小,吃了一点,就把面推给程樘:“我饱了!”

程樘也习惯了,点点头,自动接管她剩下的面。

以前穷舍不得浪费,现在虽然有钱了,习惯却改不掉了。

陈茶托着腮看着程樘吃面,突然想起一则新闻,开口:“程樘,我前几天看报纸,有个报道挺有意思。说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约着一起到海南创业。他们六个人统共凑了三万块就注册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程樘咬着面错愕地看着陈茶。眼里赤.裸裸的写着:三万块做房地产?闹呢么?

他们俩如今加起来近两百万的家底都快愁白头了还贷不到款。

“是不是像个天方夜谭?自打88年海南建省后,无数的年轻人扑进那个岛屿。一个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岛上,竟然涌入三百万房地产商,由此可见房地产必然是个新风向。而那六个年轻人之所以会登上报纸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神话。

他们拿着这三万块注册的公司,却称自己有一千三百万,不知道怎么忽悠的别人拿出五百万跟他们合作,他们又用这五百万从银行贷款了一千万……”

报纸上当时不能说忽悠,写的是这六个青年有幸遇到了志趣相同并且慧眼识珠的伯乐。

程樘默默听着,若有所思。

“所以,程樘你看,这商场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最起码咱们起点比他们高吧?!肯定比他们容易些。人家都能成功,咱们也能。”

******

一千万暂时还没着落,但是家具厂从批发改直营却得提上日程。

陈茶组织陈家众人开了个会。

因为人多,只能选在么舅家院子里。

程樘找了块大木板立在屋前,在上面钉了一块国家地图。

这次会议的主要对象是陈家的小辈们。

陈茶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以及年龄相仿的下一辈,和其他关系略远一点的同辈或下一辈。

看着坐了满满一院子几十人,陈茶在心里感慨,开枝散叶这词确实很精辟。

外公兄弟十个,她娘兄妹七个,外公那九个兄弟加起来也有三四十个子女。

她娘这三四十个堂兄弟姐妹,一家即使平均两个孩子,也足足六七十个人,何况不止。

六七十个人的下一代,即使因为计划生育管控严,最起码也得百人吧?!

当然下一辈跟陈茶同龄的人不多。

同辈有些哥哥姐姐年龄也很大。

适龄的且没成家没更好工作的也就这五六十人。

只是这弯弯绕绕的关系,陈茶一时理不清该叫什么,比她大的一律叫哥哥姐姐,比她小的一律叫弟弟妹妹。至于小辈就直接喊名。

“各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以及小……”下一辈群喊该怎么称呼?陈茶卡了一下壳,随即挥挥手,自动略过,“今天叫大家来是跟大家商量件事。因为家具厂想从批发改直营,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各位亲人帮忙开拓市场。在商言商,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才能合作愉快。所以有些话我提前说在前头。工资和提成咱们该怎么算就怎么算,人情是工作之外的事。

这个开拓市场对咱们这些从小就做买卖长大的地方人来说也不算太难的事。因为说白了开拓市场就是推销家具。”

“哦!这么说我们就懂了!”一个陈茶叫不上名的哥哥,松了一口气,“弄这么洋气的词,给我吓得。卖东西嘛!大家都会。”

其他人纷纷笑了起来,点头应是。

卖东西这里没人会怕,像陈茶说的他们从懂事就开始做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