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170节(1/1)

但是医生说要多活动才恢复得快,陈茶只能咬着牙坐了起来,小腹一阵抽痛, 缓了会儿陈茶坚持要下床。

她两手抱着小腹,保姆和莫莉一左一右架着她。

其实身体大部分得重量被保姆跟莫莉分担了,但陈茶脚落地疼到倒吸一口气根本站不起来。

“你还是慢慢来吧!”保姆把陈茶扶回床上, “生孩子都得遭罪。你十个月都忍了不差这两天。”

陈茶摇摇头,坐了一会儿,准备第二次尝试。

虽说不差时间, 但是比起她身体上的痛楚,程樘更受折磨。

为了不让他担心,只能努力让自己早点恢复。

到了傍晚, 陈茶终于能在大家的搀扶下, 下地缓慢走几步了。

又过了两天, 在医生的建议下, 程樘给陈茶办了出院手续。

陈茶已经是在坐月子了,在医院其实大人孩子都休息不好。

收拾好大歘,保姆抱着孩子。程樘抱着陈茶,她头上罩着程樘的外套,整个人裹的严严实实。

莫莉拎着大包小包,小跑先出去打开车门。

等程樘发动车子离开,陈茶才掀开罩在头上的外套。

这不是他们家那辆轻卡而是一辆小轿车。

明显这是辆新车,崭新崭新的,还带着新车特有的气味。

陈茶:“……”

“你买车了?”

程樘嗯了声。

“程樘,这么大的事你竟然不跟我商量?”

“你同意的。”莫莉小声为程樘作证。

“不可能!”陈茶否认,“我怎么可能同意!”

这车她之前跟程樘看过不止一次,要十八万块!

程樘摸摸鼻子没说话。

莫莉看了看程樘,又看看陈茶,提示她:“就是前天,你喂奶那会儿。”

陈茶:“……”

仔细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陈茶第一次当妈当然什么都不懂。

前天早上,医生给她检查完刀口,听说她还没开奶,便把孩子抱到她怀里,直接掀开她的衣服让孩子吸吮。

吃奶是天性,小一一明明都还看不清东西,鼻子拱啊拱的,小嘴自动找到奶源。

陈茶低头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再加上医生还下手,给她挤压。

一时间又羞又惊奇又难受。

当时她隐约听见程樘问了句什么,便回了句好,其实没往心里去。

陈茶抬手拍驾驶座的后背,控诉程樘:“你故意的!”

确实。

但是程樘不会承认的。

陈茶也知道他们家需要一辆车,不为自己也得为了孩子。

只是买这辆车就意味着几个月白忙活了。陈茶还是难免有些肉疼。

十八万块啊!

她家房子加装修和家具才多少钱?

这辆小轿车等于六套移动的房子。

所以真不能怪陈茶抠门。

但,赚钱来就是享受的。所以陈茶只念叨了两句就欣然接受了这辆奢侈的小轿车。

半路,陈茶突然道:“程樘,听说在豪门,女人生了孩子都会收到奖励。比如励多少个亿多少套房。你这算是奖励吗?”

莫莉:“……”

她也看向程樘,好奇他怎么回答。

程樘往后视镜里瞄了一眼,轻飘飘道:“不,你的是奖励是我。”

人都是陈茶的,家里财产自然也都是陈茶的,哪来的奖励一说。

莫莉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震惊地看着程樘,这话跟他那脸实在太违和了。

陈茶倒是习以为常,满意地点点头,背着她买车这事就算揭过去了。

本来就商量很多次要买,计划之中的事。

******

回到家就开启了陈茶真正的坐月子之旅。

莫莉临走还给陈茶丢下两大包鼓鼓囊囊看来软软的玩意。

“这是什么?

“这叫尿不湿。比尿布好用多了,一片能用几个小时,省的你经常起夜休息不好。我托国外的朋友给寄过来的,你试试,要用的好,回头我再给你买。”

陈茶当然不会跟莫莉客气,道了谢拿过来研究。

退休妇产科大夫,每天按时按点来给陈茶检查伤口,告诉她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刀口应该怎么护理才好的快落疤最浅。

保姆按照大夫教的,给陈茶炖各种汤和补品。

这些汤以清淡为主,搭配部分中药材,据说有排污养气补血的功效。毕竟陈茶是剖腹产出血不少还很伤元气。

其中一样就是鸽子汤。

据说喝了鸽子汤,手术刀口在下雨阴天就不会痒了。

程樘听说后二话不说亲自去抓了一只回来。

白天保姆跟产科大夫照顾陈茶跟孩子,晚上程樘照顾陈茶,保姆带孩子。

之前总听张晓萌抱怨坐月子多痛苦多煎熬,陈茶倒是没觉得坐月子有多难受。

她闲了就打电话给村里给莫莉问大棚跟餐厅的生意怎么样。

还会在阳台上晒太阳,补课。

夜大也是要上课要考试的,她只请了一个月假并没办休学,所以学业不能落下。

所以对陈茶来说,这段时间是难得的充电时间。

再无聊了她就看电视,看财经频道,看致富经什么的,了解现在的经济形势什么的。

只要程樘有空都会陪着她,他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好早点赶回家。

眨眼到了供暖气的日子,陈茶也坐完了月子。

一出月子陈茶把保姆和孩子送到莫莉那去玩。

其实就是不放心保姆自己带孩子,时间还短,陈茶还不能这么快信任保姆。

安顿好孩子她自己开车去了钱榆村。

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温室大棚。

三个大棚里的黄瓜都长势喜人。

“月底就能摘了。”王山喜滋滋地跟陈茶汇报。

很多黄瓜已然开花结了细细短短的果,只需要时间等它们长大。

陈茶逛了一圈,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点头十分认可:“不错!看来你们真的很用心学了。”

她把王山叫到一边,“有个事我得跟你商量一下。让你来种大棚是权宜之计。只要这次赚了钱,后边想种大棚的人多的是。但是,我想跟你商量,你把大棚托付给家里人种,你跟我去干别的。”

王山啊了一声,“干什么?”

“去年我跟程樘把油城市场开发出来了,但是其他周边省市并没有。这个市场需要有人带头去开发。另外,我们的家具现在零售需求非常大,我想着开一家专门卖家具的店。只卖华樘家具。”

“这……”王山有些犹豫。

“舍不得这大棚?”陈茶指了下大棚,“觉得挺赚钱?”

王山知道跟陈茶耍心眼没意义,坦诚地点头:“这一棚黄瓜怕是能赚万把块。”

他去关东学习的时候,打问过了,在冬天一斤黄瓜能卖到肉价,甚至比肉还贵。

“所以你觉得我把你叫走是想坑你?”陈茶提醒他,“别忘了,你们去关东的学费是我出的。我为什么出了学费还坑你?”

王山也不懂,所以才犹豫。

“这个大棚未来一年内一定是暴利,这是肯定的。但是,你要知道像你这样脑子好使有眼光的人多着。只要这一次这三个大棚赚了钱,后面立马一堆人来盖大棚,你信吗?”

王山点头,这是肯定的。

“这一次,全市只有咱们这三个大棚,一个大棚你可以赚五万。下一次十个大棚,一百个大棚,大家都种的时候,你觉得到时候一个大棚能赚多少钱?”

收入势必会减少。

王山眼睛转了转,“那开拓市场呢?”

“恰好相反。”陈茶道:“开始应该会很难,赚的也不多。但是后期会越来越轻松,收入越来越高。我希望你能帮忙打理我们的专卖店。不过,这事你自己拿主意。觉得哪个划算干哪个。”

不等王山开口,陈茶又补了一句:“开拓市场是春节后的事,你可以先种这几批大棚赚个头茬钱。”也就是最暴利的这段时间。

王山连连道谢。

陈茶看完大棚之后又去了水稻田。

水稻在她坐月子期间已经都收回家了。

受过灾的关系,产量不算高,一亩地也就打五六百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