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165节(1/1)

北方不流行打麻将不代表不能赌,扑克牌也能玩到倾家荡产。

什么炸金花,21点通通都可以赌钱。

莫莉店里生意虽然不好,但是工钱按时发,活又轻松。

哪怕工资低一点,陈红跟涛子也不肯换地方。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涛子学会打牌这事让两个人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两个人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经常指着对方的鼻子对骂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然后过不了多久,涛子又开始赌咒发誓一定会改会好好对陈红。

可惜,陈红明知道涛子不再是良人,或者从来都不是良人也没有退路。

她在涛子第一次打她的时候,也萌生过退意,甚至还偷偷回去找过前对象。

可惜对方已经结婚了,前对象老婆一见陈红直接让她滚。

村里人看见陈红也都骂骂咧咧,自家父母也不让她进门,说没她这么不知廉耻的女儿。

越是这样,陈红就越把涛子当成自己的唯一。

涛子越玩越野,慢慢开始嫌弃陈红赚钱不行,只知道哭闹。

最近还迷上了个新鲜事物,天天到新开的网吧里去打游戏。

这是个烧钱且更废人的新型娱乐项目。

因为包夜会便宜点,涛子连晚上都很少回来了。

那陈红白天上班看不见涛子也就罢了,连晚上都见不着涛子能干吗?

打架的频率已经从两三天一回进阶到一天三回了。

看这一对狗男女互相折磨是店里没生意的时候,莫莉唯一的乐趣。

为了让他们的矛盾再升级一点,莫莉时不时还会接济一下涛子。

以至于涛子误会莫莉对自己有意思,对陈红就更看不上眼了。

陈茶对涛子他们的事不是很感兴趣,只道:“一个月内务必打发走他们。不能让这么两个人影响店里的生意。”

莫莉点头,行了个宫廷礼,“遵命!茶茶女王。”

“到时候记得通知我一声。我带个人来看戏。”

莫莉:“……”

她顿时就觉得游戏不好玩了。

以为自己是主角,竟然只配当个猴?

莫莉没好气地翻个白眼:“还带个人来看戏?拿我这当马戏团呢?”

“那倒没有。但是既然是□□的,总得让苦主看见这对狗男女的下场吧?”陈茶可不是雷锋,做好事得留名的。

莫莉想了想这话没毛病,点头同意了。

两个人又闲话了几句,陈茶起身告辞。

莫莉送她出了门,突然想起来,又喊她:“你还没说客户从哪里来呢!”

“秘密。”陈茶摆摆手,头也不回朝来接她的程樘走过去。

作者有话说:

还一更

第119章 、牛吹大了

给合伙的西餐厅拉生意的最佳选择当然是借助电视台或者报纸。

如今在油城陈茶就是个行走的新闻。

她跟程樘是全市第一对收入过十万的农民夫妇。

陈茶自己还是全镇乃至全县最年轻的唯一的女村长。

不但是个女村长, 还是远近闻名最美最会赚钱的女村长。

陈茶还是市里点名表扬的见义勇为好青年。

她跟程樘协助公安部门端掉了一整个人贩子窝点。

因为陈茶获救的妇女儿童婴儿多大几十个。

至今还有受害者家属的感谢信从全国各地寄过来。

别说本地的电视台跟报社都想采访她,就连省电视台都邀请她到台里接受采访。来回车票跟伙食费都报销。

但是都被陈茶婉拒了。

一来她太忙抽不出空,二来就是为了等到现在。

电视台和报纸需要她的新闻, 她则需要电视台或者报纸来跟全市的人说她开了一家餐厅。

那会儿陈茶还不知道这种行为叫广告。

只知道第一次在钱榆村接受采访那次提完了他们家的华樘家具后,生意源源不断的送上门。

直觉告诉陈茶, 在采访的时候提西餐厅也可以。

所以第一次跟莫莉谈生意的时候她就想到这个事了。

******

又过了两天, 等淤好的沙土地干的差不多了。

陈茶让程樘带着人把建材运到这片新整改好的土地上。

程樘如今做装修, 对建材市场很熟, 能拿到的价格很低。

陈茶电话联系了上次来采访她的女记者,以及县电视台和市里其他几家报社一起到钱榆村来。

表示希望他们来帮忙宣传一下蔬菜大棚的事。

上次女记者报道的十万元户因举报人贩子被全村攻击的新闻, 引起了全市极大的反响跟关注。她本人还因此获了好几个大奖。

这次陈茶一说还有续集可以采访,女记者二话不说, 推掉其他采访先赶到了钱榆村。

“你说你跟钱榆村的故事有续集?什么续集?你这是又要进行什么大动作?”女记者兴冲冲地问。

问这话是私人问题,并没开始录像。

陈茶把所有的采访记者都领到了钱榆村刚刚开始动工的温室大棚前。

她先回答了女记者的问题:“上次你来,我跟村民发生了分歧, 闹了些不愉快的事。如今他们接受到了各界的教育,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另外,上次的事情给我的感触特别深。让我明白, 只有我自己进步不算进步。和大家一起进步才是时代的需要。所以我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当了钱榆村的村长。”

女记者听得眼睛一亮,这反转!这波新闻收视率又稳了。

他们找了个适合取景的地方,架好机器。

录制前, 陈茶不好意思地笑笑,“有个不情之请。大家也都看见了,我如今行动不便。站或坐时间久了都有些难受, 所以麻烦大家把问题整理一下, 去同存异。尽可能的缩短录制时间。当然, 如果我回答不全的, 可以请我们的村民帮忙补充。”

大家都知道陈茶下个月就要生了,都能理解纷纷表示配合。

多数记者想问的问题也都大差不差。

不外乎,举报拐卖妇女儿童后续,以及陈茶是怎么反转当村长的。

钱榆村在这次洪灾中的表现,受到的损失,灾后处理工作。

还有他们所在这片土地的情况,以及在施工的大棚问题。

最后一个环节是个人采访。

也是陈茶的主要目的。

“如今国家鼓励先富带后富,鼓励妇女走出家庭更独立更能独挡一面。

我觉得这是好事,也一直在响应号召。在钱榆村,我跟不少女同志有很多跳出家庭的合作。

比如茶茶小卖部是我跟村里一位刚生了孩子的母亲合伙开的。村里还有不少妇女跟我一起合伙养蚕。我最小的合作伙伴还在上小学,但是她做的非常好。我相信她将来一定会成为新时代最需要的女性。

除此之外,一次偶然机会我还认识了一位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年轻知识女性。跟她交流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并且也已经跟她达成了合作意向。”

陈茶指了指身后在建的大棚,继续道:“号召村民们盖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就是我就是我跟那位女性合作后才有的想法。

那位女性朋友叫莫莉,才二十出头的她作为一个留学归来的高知识女性放弃了稳定体面的工作,冒着巨大风险开了咱们市里第一家西餐厅。并且她还是一位特别棒的西餐大厨。能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尝到国外的食物。比起走出去,我觉得带回来对我们国家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更为有意义。

我们走出去是为了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带回来是把学会他们的技术经验带回来。”

有的记者当场就反驳陈茶:“陈村长,不过是吃个西餐,不算是带回来吧?难道学外国人吃饭也算是什么技术经验吗?”

陈茶点头,看了问话的记者一眼并不恼,含笑道:“这位同志问的好。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对,单纯只是填饱肚子的学习肯定没有任何意义。说句妄自菲薄的话,最起码我们钱榆村的村民们不会去那家餐厅吃饭。为什么?

因为贵还吃不饱。连筷子都没有只提供刀叉。咱们农民的手扛的了锄头拿的起绣花针,还真搞不定这左手刀右手叉。确切地说根本不想搞定,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才香!

可是咱们油城现在越来越多的干部、工人、学生需要出国进修、培训、念书。那这些人是不是得在国外生活?是不是得吃人家的饭?到人家的地盘说不利索人家的话,不懂人家吃饭的规矩礼仪,让我们艰难的国外求学之旅更是雪上加霜对不对?

有需求的人去西餐厅吃饭,可以提前适应外国的人饮食文化,这在将来出国时是不是就熟悉适应些?说不定连水土不服都免了。退一万步讲,在外国勤工俭学去西餐厅的话不会因为什么都不懂被老板训斥。

再来就是,新的行业会带来新的生产需求。

莫莉开的这家西餐厅,主菜以牛肉为主,各种蔬菜水果为辅。所以作为合伙人,我在钱榆村荒地里养了些肉食牛。还想到了建这个建蔬菜棚。到时候冬天也能有源源不断的蔬菜送到千家万户的饭桌上。”

说到这陈茶有几分不好意思的笑笑:“说起这事,其实还有一点点私人情绪在里面。怀孕初期口味多变,有次想吃个西瓜,我爱人跑了大半个县城都没买到。我想着如果种好大棚,最起码像我一样馋嘴的孕妇就有口福了。”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只是捧场没其他嘲笑的意思。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又补充了些问题,见陈茶面露疲色,便放她离开。

后来孙志远他们出面又补足了剩下的采访。

陈茶跟钱榆村的恩怨,她说和解了,也得听听钱榆村村民的看法。

上一次肯定都是一水骂陈茶的。

这一次陈茶安排的村民都是她的人,自然毫无例外全部都是夸奖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