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150节(1/1)

他不善交际,处理口舌纷争这事真不在他能力范围内。

陈茶在这些方面确实比他优秀太多了。

“可我舍不得你这么辛苦。”程樘长叹一声,不情不愿。

“你也闲不着!”陈茶看他一眼,开始掰着指头给他数,“春天是装修好时候,你得带着人装修完北镇三千户,还得装修完那九户,不对,如今是十五户某总家的豪宅等着装修了。

除此之外,咱们买的那两块地这就要批下来了。然后你还得找建筑队来盖厂房车间。

如今家具床垫订单越来越多,还得安排人生产。

我们身边能信任能帮忙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时候还是得亲力亲为,你哪有时间管钱榆村这些破事?”

程樘苦笑:“确实没有时间。但是,过几个月你肚子就大了,会很累的。”

陈茶无所谓地摇头,“放心,我就动动嘴。”

现在村里人都怕她也欠她,不至于说低她一等,但是跟她说话还是得掂量一下。

“不过你刚说到点上了。我们生意铺的越来越大,确实需要信得过的帮手。要不然把么舅或者大哥叫过来一个?”程樘提议。

陈茶摇头,“我也考虑过这个事。但是外婆家那边现在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家里的人都去帮忙了。我让他们雇人他们又舍不得。等过阵子吧!到时候我们抽空过去一趟,把厂子的事再理一下,然后让么舅过来。大哥得照顾外婆跟嫂子和孩子。

现在给咱打工的人你挑一挑,看看有值得培养的你就着重带一带。”

程樘也是这么想的。目前来说就谭新建跟孙志远很值得信任。

孙志远没话说,谭新建那强迫症实在不出活,让他当小领导都差点事,估计也只能在车间干个领头的技工。

******

眨眼就到了春耕时节。

张晓萌肚子已经大到走路都费劲,陈茶哪好意思让她挺着个大肚子在小卖部一坐一天?

陈茶在村里挑了两个念过初中但是没念完的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让张晓萌带了几天熟悉业务之后,开始在小卖部轮班。

一个早晨到下午,一个下午到晚上□□点。每个人也就八个小时左右。

陈茶这小卖部生意越来越好,每天收入平均得二三十块,给两个小姑娘开一人五块钱的工资也还有的剩。

张晓萌只负责每天来统计一下家具和床垫的生产情况,以及小卖部的流水账和库存核对。除此之外没事就挺着大肚子到自家新宅基地上视察砖瓦房盖的进度。

“我找人替你,是让你放假休息不是让你满村闲逛的。”陈茶有些酸,她累得跟狗似的,张晓萌却这么闲。

尤其是张晓萌家那砖瓦房虽然还没盖完,但绝对是目前全村最豪华的房子了。

程樘每次路过都一脸不爽。

他一直心心念念要盖个二层小楼。可惜天天忙得连晚上回来睡觉都是抽空,哪还有精力再盖房子?!

有次□□后,他问陈茶:“为什么我们明明赚到钱了却没时间花了?那我们赚钱图什么?”

给他们打工的都盖砖瓦房了,他们还住在租来的破旧学校里,上哪说理去?

这事陈茶也无奈。

别说程樘,她也忙。

首先就是分水稻田。

轻飘飘一个分字,却还是门大学问。

五百多亩新开垦的水稻田,分成东西两块。

东边三百余亩是一队的地,西边二百多亩是二队的地。

虽然公社制度废除了,但是生产小队的划分还留了下来,全村一共两个大队。

重点是这五百余亩水稻田,地势高低不一样,土质不一样。

甚至村民们连地里有没有坟,有几座坟也都是要计较的。

多数人计较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有坟的地会难种一点。再者老坟占地方大,新坟占地方小,这也是争议点。

所以这地想要分下去也是个麻烦事。

晚上陈茶跟程樘两个人躺在炕上闲聊天。

程樘听完陈茶的烦恼,只感慨了一句:“幸亏我不是村长。”

气得陈茶踹他:“程樘,还没到大难临头呢你就想各自飞?不帮忙还说风凉话合适吗?”

“我错了!”程樘连忙端茶倒水,给陈茶揉腰,“那你有想法了吗?”把五百亩开荒水稻田公平公正的分到每个村民手里他能做到,但是要让每个村民都满意于他而言可就超纲了。

“我今天找老村长请教了一下之前小麦地的分法。之前村里是按照土质把耕地分成了三种,一级地二级地和三.级地。

每一种质量的土地从东到西一一标号,然后抓阄分地。

比如咱家只有两口人,大约一亩半地,谭新建家六口人有四五亩地。咱抓到了1号他们抓到了2号。那从最东边量出一亩半地给咱,紧挨着量出他家的地给他,以此类推三号四号地这样子。

人头分地原则是有户口的就有地,家里只一个男孩的算一个半人头。

我觉得这样挺好,想依照葫芦画瓢。”

程樘想了想摇头道:“小麦地里没坟。水稻田里坟头那么多,谁愿意要带坟的地?”

“本来抓阄就是看运气。谁抽到只能认。我只能保证在面积上不会亏了抽到坟地的。会按坟占地面积的两倍补偿。地里有两座以上坟的,直接划片两倍补偿耕地。”

这倒是个好主意。

程樘夸她:“还是我媳妇儿聪明。”

陈茶得意地哼了一声。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程樘打了个呵欠,“谭叔当了那么多年村长,在村里积攒了足够的威望,他说话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你这么年轻漂亮,我怕你压不住他们。”

钱榆村本就封建,陈茶一个女村长很难让大家信服,她又这么年轻。

“如果是去年那会儿可能不会有人搭理我。今年他们得掂量掂量。”关于这一点陈茶相当自信,“再说,村里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咱家打工呢!谁不配合我扣他工资!”

陈茶十分理直气壮了道。

“好!谁不听你话咱们就开除他!”程樘失笑,追问,“那不给咱打工的呢?”

“也好办。不是分一队和二队吗?各选一个队长负责分自己队里的地。我只监工。小队长要选有威望的或者平时在村里横行霸道能压人的。村里给小队长发工资。”

程樘啧了一声:“我何德何幸娶了你?!有貌又有财!”

******

在老村长的帮助下,陈茶折腾了三五天,水稻田总算顺利分包到各户。

如今陈茶户口也挪了过来,当然也有她的地。

程樘属于二队,两个人一共分了一亩六分地,共三块水稻田。

除此之外,还有去年开荒那十来亩地。陈茶没工夫打理这些地,干脆全种成了桑树。主要种棉花怕收成很差。

水稻田分到户以后,需要平整土地,邻居之间还得拿地堑。

水稻田跟小麦不一样,小麦从种到收最多浇两回。水稻生长期间一大半时间泡在水里。所以如果不想自家的水和肥料跑进邻居地里,地堑就得拿得高大结实。

拿完地堑以后是翻耕水稻田,把地用犁耕一遍,再耙一遍。最后是找平。把地势高的地方用铁锨铲了土垫到地势低的地方。

以前干这种活都是以家里的男壮丁为主,妇女们辅助。

今年很多人家的男劳力都去给陈茶家打工了,地里的活计自然就都落到妇女们头上。

可大多数人家连牲口都没有。男女体力又有先天区别,妇女们累得苦哈哈的,进度却很缓慢。

有些人家男丁只能停工来干农活。

陈茶也是女人,还是个孕妇,地里的活她更干不了。而且自家的活,程樘说什么也得抽出空来干。

程樘回到家都漫天繁星了还要去地里干活,陈茶说什么也不让他去,“咱不种了!把地让出去吧!”

又不差这一亩地的收成,没必要累死自己。

程樘却坚持要种,“你喜欢吃大米。”

所以无论如何我想亲手种给你吃。

陈茶:“……”

感动归感动,陈茶就是不同意程樘熬夜去耕地。

程樘想了想退了一步,“那我们去买台拖拉机吧?”

有拖拉机犁地也就起个早的事。

他俩去年去农技站打问过,一台拖拉机要八千块左右,那时候八千块对他们来说是天价,买不起。

如今有钱了只是有没有必要买的问题。

陈茶眼睛一亮,“这个可以!你再带个学徒。到时候免费给咱家工人们犁地当福利。其他人需要拖拉机犁地的按亩收费!”

程樘捏她鼻尖,笑她:“财迷!”

赚钱这种事于陈茶而言就像吃饭一样自然。什么时候她都能发现商机。

陈茶骄傲的一仰头,“谢谢夸奖!”

******

张晓萌有亲戚在机械厂,陈茶找她帮忙,当天就跟程樘把拖拉机开了回来。

他们不光买了拖拉机,还买了一整套农具,比如耕犁,铁耙还有播种机收割机。

过阵子小麦也要收割了。

如今村里会开拖拉机的就是程樘跟谭新建还有孙志远。

为了送货方便,程樘出钱让这俩人都考出了驾照。

陈茶让孙志远停下工来开拖拉机。

因为谭新建干活细致是细致,主要太细致了。按照他那效率耕完全村的地大约都得到收水稻的季节了。

如今谭新建专职负责调衣柜橱柜的门扇。这是个细致活,需要对缝隙,还得横平竖直,特别适合他。

相对来说孙志远干活就麻利多了。

陈茶还让他带了个徒弟,因为孙志远也特别忙。

有了拖拉机这铁家伙,耕地效率陡然高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