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73节(1/1)

回去一路上程樘除了时不时会问她还疼不疼,难受不难受,饿不饿之类的关心话之外,一句其他话都没有。

可刚才来的路上,程樘不是这样。

他依旧话不多,可陈茶能明显感觉到他特别激动特别开心,说话都是语无伦次的。

陈茶没忍住问他:“程樘,我没怀孕你会不会很失望?”

程樘摇摇头,回答的特别干脆:“还好。”

陈茶有些意外,两手撑着后座架向右前方探头,试图去看程樘的表情,“明明刚才以为我怀孕你很开心!”

程樘往后瞥了她一眼,左手扶着自行车把手,右手按着她脑袋往后推,“坐好!小心摔下去。”

又不会杂技,总玩这么高危险的动作。

陈茶坐直了身子,改戳他背,“你还没回答我呢!还好是什么意思?”

程樘仔细想了想,李大夫说陈茶怀孕那会儿他其实是懵的。

要当爸爸了这件事对他来说是意外的新奇的,有一个跟陈茶的孩子是让他特别惊喜的事。

刚才去医院的路上,他想了好多,想有了孩子以后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他想象不出来,只能说如果有了孩子,他绝对不会让孩子像自己这样长大,哪怕天塌下来,也不会丢下不管他。

除了期待也很忐忑也很不安。

怎么说呢?

一个穷了很久的人,突然有一天捡到十块钱,他第一反应是会怀疑这钱是不是假的。

程樘二十余年的生命里,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是贫瘠的,跟陈茶结婚到现在他都会经常半夜惊醒,觉得一切特别不真实。

再有个和陈茶的孩子?

这么圆满的人生,程樘渴望到害怕。

所以当陈茶从诊室出来说她没怀孕的时候,程樘虽然有一点失落,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心落到了实处。

“就是刚才觉得特别不真实。”程樘道。

陈茶顿时就明白了,她又想起了大年初三在李敏姑姑家,一桌美味佳肴,程樘却不动筷子那一幕。

这个男人啊!

他怕得到不属于自己的,所以他不敢奢望。

陈茶脸贴在程樘的背上,两手环着他的腰,轻声道:“程樘,我们会有自己的孩子的!一定会!”

******

过了两天,陈茶让程樘带着她去了隔壁市,找到了女大夫说的老中医。

老中医一番望闻切之后,说陈茶身体没大碍,只是宫寒,只需要调理一下,月经就会好,月经正常了要孩子就不成问题了。

还嘱咐她千万不能有心理压力,精神一紧张,正常人也难怀孕。

陈茶松了一口气,抓了些药回来,但是没着急吃。

不想身上沾药味,因为她还养着蚕。

从最初那么小的一张纸,慢慢占据了一个大纸盒,再后来是一个平底竹筐,现在程樘帮她在堂屋里搭了些木架子,都已经占了大半空间。

桑叶从两天一喂到现在一天得喂三四遍。

在隔壁睡觉都能听见沙沙作响,跟下雨似的。

养一批蚕大约需要四十天,都了中后期每天晚上都需要起来查看喂养。

程樘怕陈茶累着,主动接过半夜喂养的活,好让她休息。

熬过最难的几天,白白胖胖的蚕们开始吐丝做茧。

大部分都是白色,有一小部分发黄,还夹杂着那么一两个淡绿色的,特别显眼。

每一两天陈茶就得去城里送一些。

因为蚕不是同时吐丝,可能跟生长程度不一样,前后会差个几天。

等所有的蚕全部做完茧,陈茶算了下,有差不多三十七斤。

蚕茧价格从两块到三块多不等,是要看质量的。

陈茶长大以后还是第一次养蚕,技术有些生疏加上对温度什么的掌控也不是太好,所以出的优等蚕茧少了点,均价不算高只有两块四毛钱。

最后到手了一个很吉利的数字,八十八块八毛钱。

程樘很是意外,“没想到养这个比种地还赚钱。”

四十天八十八块钱,听起来也不算多,但是投入很小。

只有买蚕卵纸花了五块钱,桑叶什么都不要钱,而且除了最后关键那几天之外,基本上是不影响干别的。

当然,陈茶养的少,专门养蚕讨生活也不可能半张纸半张纸的养。不管怎么说,比种地要强上许多。

连谭新建都动了心,“嫂子,你能不能也教教我养这个?”

“我教你是没问题,但是要真以这个为生得专门种桑树。你爹娘能同意家里的地改种桑树吗?”

谭新建犹豫了下,摇摇头。别说爹娘,就是他也不肯。

耕地是老百姓的根,不种粮食是不行的。一家老小都指着那几亩地活命呢!

陈茶又道:“而且养蚕跟种地一样,也是旱涝不保收。种地旱了涝了没收成,养蚕养坏了也没收入。这东西特别娇气,一个不小心就会死一片,一个多月就白忙活了。”

谭新建还是不死心,“嫂子,这个一年能养几批?一亩地的话能养几张蚕卵?大约能赚多少钱?”

“一亩地的桑树差不多能养一张蚕卵。咱们这里四季分明,秋天和冬天都不能养蚕,只有小半年时间最多养个两三茬。一张蚕卵一般能产三四十公斤蚕卵,大约能卖一百五左右,一年也就赚个四五百块吧!”

谭新建眼睛又亮了,“那我家六亩地,一年不得小三千块?这么多钱?!”

比种地可强多了。

一年他就能娶萌萌了。

陈茶:“……”事是这么个事,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每一批蚕都能养得顺风顺水。

说这些就显得好像她小气不愿意别人养蚕一样,陈茶最终只说了一句:“你还是回家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吧!可以拿一块地先种种桑树试试。今年来不及了,得明年才能种桑树了。”

刚打发走谭新建,村长又带着人来了。

“樘子,下午来抄电表你们两口子没在家,这会儿估摸着你们回来了,所以过来收下电费。”

程樘应声开门,把人都请进了屋。

钱榆村的电工姓曹。

这是村里第一年通电,村里也没专业电工,这姓曹的恰好在厂里给电工师傅当了几天徒弟学了点皮毛,就被村里安排管电了。

通电半年了,这是第一次收电费。

曹电工翻看了一下抄电表计数的本子,报了个数:“一百七十块六毛钱。”

陈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你再说一遍多少钱?”

曹电工轻咳了一声,看了几个村干部一眼,小声重复:“一百七十块六毛钱。”

陈茶直接气笑了,“我家电表上是接上全村的电了吗?”

“去开表箱。”程樘开口。

电表不是按在每家每户,而是离的近的七八户人家共用一个电表箱,平时都锁着,只有电工有钥匙。

而且这还只是分表,总表村里只有一个。

村里大家都知道电费贵,平时几乎不舍得用,晚上也就临睡觉前开一会儿。

家家户户一般也就是照明用电,基本上就是十瓦到十五瓦的灯泡。

一个月能用个几度电都是奢侈的。

当然陈茶他们家用电多,程樘有时候会赶夜工,她养蚕初期会开一会儿灯,小卖部晚上也会开灯到关门。

可就算加起来五十瓦的灯泡,平均一天晚上开五个小时候,一个月能多少电?

这还是往多了算,平时也开不了这么多,毕竟他们搬家前就只有一个八瓦的小灯泡。

电风扇才买来没几天,功率撑死也就五六十瓦,能多少电?。

怎么就出来小二百块钱的电费?

程樘和陈茶都不信,要求当面查验电表。

作者有话说:

今天三更感谢在2022-04-14 23:55:45~2022-04-15 23:55: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9章 、你别求我

村长听完也像是很意外, 看向曹电工跟王会计。

他说他白天去镇上开会没跟着抄电表,问曹电工这电费怎么来的。

曹电工眼神飘忽不接陈茶的话也不肯去开电表箱:“我没带电表箱的钥匙。哎呀!大家都是按这个数拿的,怎么轮到你们这么多事?真是越有钱越抠。”

程樘一听二话不说找了个锤子来, “砸锁。”

陈茶眼光从曹电工抄写电表数字的本上移开,点头, “砸吧!砸坏了一会儿我给你拿把新锁送过去。”

开小卖部就这好处, 日用品都是现成的, 不怕赔。

这下别说曹电工, 连王会计都急了,“这是集体资产, 你们不能随意破坏!这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陈茶嘲讽地呵了一声,“这都什么年代了?土地都承包入户好几年了, 个体户做买卖都鼓励了,还挖社会主义墙角?再说,我砸把锁又不是不赔, 你怕什么?不会是干了什么坑害我们家的事心里有鬼害怕吧?”

曹电工一挺脖子,“才没有!”

“那就开箱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