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裸婚日常 第17节(1/1)

也就是说,如果去砍柴,那么走到地方天就黑了。

笑她懒呗?!

陈茶撇撇嘴,一言不发地坐下来扒饭。

“我今天想去买辆二手自行车。”程樘主动开口。

“啊?”陈茶眨眨眼,“你这是在跟我商量吗?”

程樘:“……”

他不自在地点点头,“买新的太贵了。我寻思去买辆二手的先骑着。明天就是大集了,我想再去卖卖试试。”

陈茶点头,“好呀!”她放下饭碗,打了个饱嗝,后知后觉地想起一个问题:“那柴草怎么办?”

“这些够烧一阵子了,等有空再去弄。”程樘解释。

当务之急得先解决收入来源问题,两个人坐吃山空,就手里这几百块钱,够吃几天?!

*******

程樘自己去市南边一个二手市场上买自行车了。

陈茶没跟。

她认为自己不懂自行车,跟着去只是浪费公交车票完全帮不上忙。

另外,她还有小小的私心,也想找个赚钱的门路。

来钱榆村着几天,还没时间四处看看。

陈茶收拾好屋子后,就出门满村溜达。

托程樘的福,她的手和脚都不怎么痛了。

早晨穿衣服的时候看见自己脚底一片深紫还以为自己怎么了,嗷嗷一顿叫唤。

她问清原委跟程樘道谢地时候,程樘那语气淡地像别人的事。

典型的外冷内热。

最让陈茶感动的是,程樘对她的尊重。

她的衣服还完整的穿在自己身上。陈茶当时突然意识到,她已经这么信任程樘了。

竟然能睡得无防备,被程樘挑血泡都不知道。

万一她看走眼,若程樘做些别的……

然而他没有。

总而言之,陈茶对程樘的信任又多了一分。

******

钱榆村不大,全村也就三四百户人家,逛一圈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整个村有两个小卖部,分别在村子的东南角和西北角。

陈茶进去转了一圈,规模都很小,卖的东西种类也少。

村里的大部分的购物需求都是需要赶集或者去其他村的小卖部。

这个陈茶深有体会,打个酱油醋都要去隔壁村。

村子里,小学和村委会共用同一个地方。

没事的时候就是正常的小学,有村务需要处理的话就临时充当村委会。

学校是五间亮堂的大瓦房,位置在村中央,学校前面还有一个操场,纯土的。

学校左边是五间很有年代感的土坯房,土坯房前面还有一块空地。

陈茶围着这块地方多转了几圈。

以她的经验来看,孩子的钱相对好赚,在学校附近开个小卖部,卖的东西杂一点多一点,生意一定差不了。

陈茶越琢磨越觉得这事能行,连以后进什么货都想好了。

只是万事具备还差钞票。

计划很完美就是兜里的票子支撑不起这么大的梦想。

陈茶无奈地叹息一声,离开了学校。

村子最东头,有一户人家,外墙上用油漆刷了一行大字。

收酒瓶子碎玻璃。

陈茶出于好奇进去打听了一下价格。

玻璃酒瓶五分钱一个,碎玻璃一毛钱一斤,什么样的都行。

陈茶听地眼睛一亮,这倒是个致富的办法,还是零成本的。

陈茶哼着小曲往回走,决定要去捡破烂!

她中午也没吃饭,兴冲冲地又去周边村里踩点。

把附近都了解了一圈,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到家的时候程樘已经回来了。

正蹲在院里擦一辆二八大杠。

陈茶兴奋地围着自行车转了两圈。

这二八杠除了没有新自行车各个部位包裹着的那层气泡垫之外,完全看不出像二手的。

锃新瓦亮。

陈茶拍了拍车座,问程樘,“这得多少钱?”

程樘把抹布扔回水中,朝陈茶比了个八的手势。

陈茶惊了!

乌黑的眼珠瞪得溜圆,声音因为过度惊讶有些裂,“八十块?这么便宜?”

八十块对他们来说虽然是一笔巨款,但是一辆新自行车要二百来块。

这辆自行车说最起码也有九成新,价格却便宜一半还多。

性价比来说,确实便宜。

陈茶爱不释手地摸摸车把手,拨下铃铛,随口问了一句:“这么便宜,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她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程樘回了句:“不好说。”

作者有话说:

因为有小可爱质疑物价,我又再次多方查证了相关资料。以89年为例,北京人均工资180+,上海210+,有些小地方还能低至两位数,但是文中参照城市原型,工资媲美上海甚至还高,所以按人均工资200来设定物价。

从87以后,经济发展特快,每一年工资都翻番的长,物价又不统一,各个地区可能认知也不一样,这个没有太标准的参考标准,难免会有点瑕疵,还请多多包涵

第21章 、来者不善

陈茶迷茫地眨眨眼:“什么意思?”

“市南二手市场上的东西出了名的便宜。但是那个市场里各类二手货物的来源有三种。”程樘泼掉盆里的脏水,擦净手,指了指自行车,“拿自行车来说第一种货源是正常的个人闲置,第二种是旧车翻新,就是比如重新给车圈镀锌,给车架喷漆等等,让破旧的自行车变的像新的一样。第三种叫黑车,指被小偷偷来卖的自行车。”

陈茶抽了抽嘴角,“这不会是黑车吧?”

程樘耸了下肩膀,“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不过二手贩子一口咬定是买家着急用钱才低价出售的。我还让他写了个保证书。”

倒不是程樘过于小心,主要他是有前科的人,再摊上盗窃罪那就要重罚了。

遗憾得是,自行车这玩意对以前的他和现在的他来说都是奢侈品,他都辨不出是不是翻新货,更不懂是不是黑车。

陈茶蹲在地上跟程樘隔着车轮对视,叹息一声,认真道:“没钱的日子太难了!买个二手自行车还提心吊胆。我离家出走的时候就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混出个人样!程樘你相信我们靠自己的努力能改变命运吗?”

程樘默了会儿,问她:“什么叫人样?”

陈茶想了想道:“花钱不用掰指头!买东西不用看价格!嫁人不用看彩礼!还要买楼房开桥车!”

程樘点点头,“会有那么一天的。”

陈茶怔住,她以为程樘会说一句:“你做梦!”

明明只是一句听起来很敷衍的附和,陈茶却笑弯了眼睛。

因为他和她一样,不甘于这贫穷,也懂她。

她重重地点点头,“一定会的!”

但是再有雄心壮志,日子还得一天天过。

目前的现实是,他们只有一间矮破小的房子,两个人加起来不到五百块钱的家底,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黄河根下那一亩多地。

于是,陈茶问程樘,“什么时候是城里的集?”

程樘默算了下,笃定回道:“明天!”

******

对钱榆村的人来说,能去的最远最大得集市就是县城的集。

钱榆村所属的县叫双河县,特别接地气的名字。

双河集在钱榆村正西方向,离着约莫二十里地,占了县城中央一整条商业街。

一大早,两个人吃过早饭,就收拾出门。

程樘在二八大杠后车座上横着绑了两根一米左右的木棍,又把打好的桌椅用绳子固定在木棍上方。

检查了下牢固程度,长腿一抬挎骑在车座下,一脚踩着自行车蹬脚,一脚蹬地,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拍了拍前面的横梁,招呼陈茶,“上来!”

陈茶从他胳膊下面钻进去,侧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杠上,这姿势并不舒服,但这不妨碍陈茶开心。

她意气风发地扬手,“出发!”

程樘特别配合地开始用力一蹬,踏上去城里赶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