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热爱的国家(1/1)

楚衡点点头,对着殷傲雪道:“我自然是知道的,其实换做是我,我也不愿意让你们再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更加不希望让你们受这样的委屈。而且,就像是你说的,现在四海已经平定下来,周围的人对我这些行动也算是比较满意的,自然是不会发生什么战乱。所以,我也希望他能够多陪在你的身边,让你的心中也是可以分外的幸福和开心的。但是,若是真的发生了什么祸事的话,傲雪,云枫是我最熟悉的人,也是我最知道他擅长什么的人,我也希望在那个时候,你能够同意让他上战场。”

殷傲雪轻轻笑了笑:“即便是你不说,我想到了那个时候,哥哥也是会主动提出这样的意见的,在哥哥的心中,他自然是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是更加希望自己可以为国家做贡献,可以发挥出他的一部分的用处。他是热爱这个国家的,也是热爱这个地方的,他从来都不会自己一个人在享福的时候去放弃这些,更加不会在自己一个人能够安安心心的在家,不顾别人的安慰。这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也从来都不是他所希望见到的事情。我想,在那个时候,我就算是想要阻止,他也定然是不会愿意的。”

楚衡看着殷傲雪温柔的说道:“你们两个兄妹自然是了解彼此的,也自然是知道彼此的愿望的。他从来都是能够把自己的职责看的很清楚明了,从来都不会推脱自己的责任。但是除此之外,我更加希望我们未来都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也希望我们的生活是不会有任何的危险的,这样,你们也可以安安静静的享受一下现在的生活。”

殷傲雪将自己的脑袋靠在了楚衡的身上,轻声应道:“若是真的可以的话,我们这样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也希望我们能够得到应该可以得到的东西,希望我们可以拥有我们能够拥有的东西。若是按照你说的,我们想要安安静静的享受眼前的生活,首先要做的,还是应该要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要真正的将百姓放在我们的心中,要将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处理完成,也要让我们能够将百姓的安危当做是自己的安危。其实,当我们已经选择了这条路的时候,我们就再也不能够选择其他的了。我们注定要比别人操心的更加的多,也同样意味着我们在意的要比别人更加的多。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事情要去注意,要去关心。”

楚衡搂着殷傲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谁说不是呢?在我要进天启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会有这样的一天。傲雪,你说人人都羡慕帝王家,能够有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荣华富贵,但是谁能够想到,在这里我们也是付出了比被人更多的成倍的心血,也是已经用尽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来做这样的事情。傲雪,其实我有的时候也会后悔,我可以选择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现在,我想,我不后悔了。我的身边有你,若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自然是不会知道你会知道这么多的东西,我也不会去想到,我们都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有的时候,走在路上看到百姓真心实意的笑容,我的心中自然也是分外的满足的,你看,这都是我们最后的成果,也都是我们努力换来的。其实,百姓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能够体现我们的决定是不是真的有成果的人。我想,日后若是我们有了孩子,我定然是要告诉他,我们一定要善待百姓,因为百姓才是我们能够在这里立足的根本。”

殷傲雪听到了楚衡的最后一句话,耳朵微微的有些红了,笑道:“我有没有和你说过唐太宗的事情?唐太宗是一个很神奇的人,其实当时定下的太子不是他,而是他的兄长。虽说他的兄长不如他有才干,但是也不是碌碌无为的人,他为了能够让自己得到权利,弑父杀兄,甚至还抢夺了兄长的妻子。尽管听起来这是一个暴虐的人,他可能也不可能做好一个皇帝应该要做的东西,但是最后,他还是能够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甚至于在百姓的口中,他就是一个好的皇上,他之前的行为,也确实是不得已为之的。我记得有一本书上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百姓。很显然,他已经知道了什么才是应该要牢牢抓住的重点。而且,在他的身边,还有不少的能干的人愿意为他卖命,也有一个原本是他兄长部下的,被他礼贤下士,终于感动了,也为他想了很多的治国方略。”

楚衡这下倒是分外的好奇,问道:“哦。是吗?这个皇帝倒也是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只是我觉得,在他要弑父杀兄的时候,在民间他的兄长父亲就已经被人们所厌弃了,或者,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在百姓的眼中他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得不说,这个人的心机倒也是分外的深沉,若是真的要做一个好的皇帝,自然也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殷傲雪轻笑,没有想到楚衡虽然没有学到那些历史,但是对于这些勾心斗角的本质还是很了解的,至少也能够说出唐太宗能够深得民心的原因。

殷傲雪轻声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就是唐太宗说的话,他说的以人为镜,指的就是魏徵,他对于魏徵还是很重用的,用魏徵来安抚之前太子的旧部,尽管观念不同,但是却还是能够从他的话中找到自己没有观察到的东西。这也算是一代明君和一代名相的经典了。只是现在没有魏徵,但是我也相信,我的楚衡也是可以成为一代明君,让后世敬仰,让后代传颂,让后人称赞,永远都印刻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