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商议国策2(1/1)

殷傲雪笑笑:“如念说的没有错,最应该要防备的自然是那些官宦子弟,他们原本应该可以独享的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消失不见了,所有应该可以得到的一切也都已经消失了,自然是会对我们有诸多的怨言,对于这些寒窗子弟,想必也是看不起的。但是,若是我们可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是可以担任讲师的话,想必他们心中的排斥就不会这么大。只是,对于有些官宦子弟,倒也不是我看清他们,确实是不学无术的人。”

长孙云枫轻轻一笑:“你倒是看的开,只是官宦子弟倒是不让我们担心,但是那些手握大权的官员,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对象。他们虽然对于这个不会说什么,但是心中肯定会有想法的。而且即便是要科举考试,也是他们作为监考人员,难免不会做什么手脚。”

温如念也是点点头,这次的想法,她和长孙云枫是一样的,即便是最后别人都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但是哪些原本就是官员的人呢?他们能否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万一从中作梗的话,楚衡和殷傲雪的手中还是有这么多的事情,不一定能够察觉到他们做了什么的。

还没有等到温如念说话,楚衡就已经开口解释了:“虽然有很多的事情确实是会发生,但是那也是基于大臣们还是官在原职上,或者还是手握大权中。若是我原本就是天启的人,我自然是十分的头痛的,但是好在,我有一个前提,我不是天启的人,我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原本的官员和我有什么干系?他们手中有多大的权利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不管是天启还是景荣都已经被我重新洗牌了,他们对我而言没有任何的威胁。以前的官宦世家,自然是会让别人高看一等的,但是若是他们现在都已经不是官宦世家了,他们还能够如何?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吗?”

长孙云枫看着楚衡很是有自信的说出这番话,再才想起,这里已经不是天启了,而是景荣。再加上,之前江逸轩选择的那些官员一个个都是溜须拍马的好手,见风使舵的能力一个比一个厉害,若是要推脱什么事情,自然也是很快的。唯一不行的,就是他们实在是不能够担任重要的职责,完全就是占着位置为自己谋福利,从来都不会去思考哪些百姓的困扰的人。

殷傲雪看着长孙云枫了然的样子,不由得轻轻的笑了笑,长孙云枫有的时候还是会将这里的所有人都当作是江逸轩在的时候,却也已经忘记了,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商上朝了,也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哪些所谓的官员了。

殷傲雪看着其他隐世眼中隐隐的笑意,不由得清咳一声,为自己的哥哥解围,道:“我的这些想法,主要还是想要让文化教育传播到整个民族,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让他们不会轻易的对我们失望,也会对我们有一丝丝的好感,希望我们能够做到更加多的事情,也会彻底的拥护我们。甚至于,对我们也会有更多的宽容。”

温如念开口询问道:“但是,既然你想要推广一个文化,你就应该要有一个精神。我赞同你之前所说的所有的事情,但是我希望能够知道一个精神。你原先说的东西,都应该是围绕这个精神的。可是听你说了这些,我反而认为这个精神是最难让别人知道的,也是最难定义下来的,一旦定义错误,只怕会让很多的人学到一般都迷茫甚至感到失望。”

殷傲雪停顿了很久,似乎是在想着温如念的话,似乎又是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其实,殷傲雪原本接下来就要说明这些,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是温如念提出来的,而且,温如念眼中的担忧是很明显的,显然是担心殷傲雪要是一不小心没有处理好的话,日后就会很麻烦。但是显然的是,温如念是真的认真的在听着殷傲雪的话,而且是很认真的在思考着问题。一个人最担心的就是你说话别人总是赞同,却从来都不会认真的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不可以用其他的方式。

殷傲雪笑了笑,将自己的思绪拉回来,对着温如念说道:“我认为,我之前所说的,而且我们要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还没有等到其他人将自己的疑惑说出口,殷傲雪就开始自己解释起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在于不偏不倚,这种调和的处世态度。我所希望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所有人,包括我们的百姓,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处事态度。中庸之道,我认为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其中有三,第一,中不偏,庸不易;第二,指中正、平和;第三,在其位,谋其政。”

温如念满脸的没有听懂的样子,而殷傲雪也没有嘲讽温如念的样子,只是解释道:“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古人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至于第三层意思,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我们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谈中庸就是让大家可以以时间为好,要宽容,要平和,任何的事情都要不偏不倚,理性和情感要合一,这才是我想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