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不要慌(1/1)

野利兰话到这里,那手下长随连忙就接过话茬:“引发营啸,派出者几无生还之理,必须死士才行。”

营啸,连平日里情同手足的战友,都会拔刀相向,别说陌生人了。

如果没有成功倒罢了,一旦成功,那潜入去引发营啸的人,能活着出来?那大约是评书里的戏份吧,按常理来想,谁也不会觉得自己能活着出来。所以这长随没有说完,野利兰就摇头否决了这一条,示意不必再说下去了。

为什么?他们跟着她,不是为了信仰,不是为了功名,不是为了国家。

而是要去花花世界,享受人生啊。

一伙要去享受人生的人们,要他们去干死士的事?

要是说被逼到绝路,自然会迸发出血勇了,可要他们主动去干死士的活计,那也真是太扯了。搞不好这边出去,走到半路就逃了,甚至跑去找萧节帅告密都不是没可能,没生机没活路的事,人跟着野利兰,可不是为这个来的。

“那便只有下毒和烧粮草两桩事可以做了。”

野利兰摇了摇头:“只有下毒。”

正如她所说,萧节帅不是白痴,粮草看着严密,怎么下手?

所以这个年代,能用的手段,其实真的不多。

因为条件也就这样了。

“鹤顶红吧。”野利兰果断下了决定。

余下的,自然就是那二十几个手下长随,去办的事。

其中也有三个是铁鹞子退下来的老兵,也有七八中当过铁鹞子的负赡兵,正兵阵亡之后,被野利家族保了下来,退出了军队的。所以她这些人手,执行力倒还是有一些的,不至于说她要亲力亲为。

只是如果刘瑜在这里得知她的计策,肯定会要叫停这个计划。

鹤顶红的中毒症状太明显了。

一旦有人毒发,萧节帅马上就会知道,这是有人在下毒。

事实上当天夜里,野利兰就带着她的手下,仓惶逃窜了。

如果不是辽军安放在黑山威福军司的探子回报,罔萌讹在杯葛芭里丁睛,所以夏军内讧,辽国天德军萧节帅以为机不可以失,马上升帐点兵,挥军直下,没空理会野利兰这投毒的小角色的话,那么 她死在天德军,大约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不过这个时候,已没有人去关心野利兰的生死,包括身在天德军的仙儿和赤滚滚。

“怎么办?”仙儿显得六神无主,这不是一群她可以拼命的狼,这是上万辽国铁骑,浩浩荡荡向黑山威福军司杀去,所谓堂堂之师,正正之阵,不过如此。这一次,不是她用手中刀,就能守护她的少爷。

倒是赤滚滚显得很安静:“您不要慌。不是小人说的,是相公来时吩咐的,一旦事不可为,便说与仙儿听,不要慌,静观其变。”

这等话,当然不是出身江湖的赤滚滚能说得出来的。

所以听着他这么一说,仙儿倒是相信,这是刘瑜的原话了。

有了刘瑜的话,她便不慌,她便坐了下来,连带着日麦青宜结也安静了下来生起了煮茶的炉子。看得赤滚滚有点精神分裂,禁不住说道:“便真的不慌了?”

“少爷说不慌,自然便是不慌。”这对于仙儿来说,如是天经地义一样。

其实,当真慌也没有的。

上万铁骑这边一路而去,连黑山威福军司这边,都乱成一团了。

关键在于罔萌讹这一系的军将,和芭里丁晴那一脉的军将,对于城堡的布防,争得不可开交。双方都认为对方的行为,就是要打压自己,抢夺赏赐和钱粮。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钱粮被减少,不想自己的军功被抹杀。

所以就争夺起来,随着争夺,就有各种谣言滋生,有的是刘瑜这边的操做,更多的是自然滋生的:有说罔萌讹失宠,要献城给辽国以谋生路;有说芭里丁晴要背叛夏国投辽的;有说辽人伏兵十万在城中,一声鼓响就会杀出,将满城屠尽的;也有说军中某些军领投敌之类。

总之,整个黑山威福军司,完全就是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哪怕是带着没罗埋布出来企图镇压场面的罔萌讹,或是不顾染病,在亲信扶持之下上了城头的芭里丁晴,都完全无力去控制这种混乱。罔萌讹和芭里丁晴,都恨不得对方立时死在这里,他们甚至自个就在城头上争执起来,认为现在的局面,就是对方争权夺利所造成的后果。

上面的大佬如是,下面的基层小军头更不用说了,之前的争夺,立时愈演愈烈,几乎一夜之间,城墙上,各段都分划了不同的势力范围,城里的各个区域也是如此,这已经不是什么军司,这就是一个互相割据的土匪窝了。

所以辽人的细作,才会送出线报。

这对于辽国来说的确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当城头远远看见辽国铁骑的滚滚烟尘,当探子策马狂奔回报时,芭里丁晴才终于清醒过来,而罔萌讹也冷静了下来,明白这时候不是他们争执的时机。

但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

特别是当下面的人手,势力已成时,罔萌讹和芭里丁晴也不可能一句,就让他们消除彼此的隔膜,重新把后背交给之前还拔刀相向的同伴,假装彼此之间没有事发生过。

“监军使,出阵!”芭里丁晴身为都统军,他还是有决断的魄力,就算监军使跟他不和,就算任三思和罔萌讹一起来搞他,但在这时候,让监军使出来履行责任,便是唯一的选择。

而紧接着芭里丁晴又高声在城头呼喊:“副统军,速速出城迎敌!不得有误!”

出城,守城没有死守的。

如果到了城墙之外全部放弃,那就不是死守,是守死了。

所以守城也是要迎敌的。

这个关头,拓跋杰倒是马上提枪跃马,带着自己已经为数不多的本部兵马,马上就从慢慢开启的城门之间冲出来。

西夏的军队,本来就擅战。

否则他们人口比起宋辽,少到不足提了,凭什么能在两个大国之间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