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忽变(1/1)

而这个时候,刘瑜依然被困在威福军司的门房,几十条壮汉,不敢眨眼地围着他,仿佛只要一松懈下来,刘瑜就会振翼高飞,一去不返也似的。相反被他们所包围的刘瑜,却似乎很悠闲,他甚至在做着一些不知道道家还是佛家的手印。

没有人察觉,在门房的外围,又有一个小厮,悄然无声地溜走了。

整个西夏,就这么十二监军司,威福军司内,总归不止一个内应。

刘瑜这些手势,在别人看来似乎是道家或佛家的手印,似乎是在修炼似乎道家的法门。

而实际是,他是在召唤可以在场的内应暗桩,为自己搏得一线的生机。

他这一次,是真的失算了。

谁曾想到突然来这么一出?要是都统军铁了心要干掉刘瑜,那他也认了。

莫名其妙的,哪有佐贰官出来,要杀掉求见首领官的人?

就算对方认破了他的身份,难不成,这副统军和监军使认为,都统军要投宋么?

要不然杀他也得都统军来决定啊!

他并不知道,之前瞎征过来,深深 给副统军和监军使洗了脑。

尽管副统军拓跋杰看不起瞎征,但瞎征那番理论,他却是听了进去的。

他是真的觉得,弄死刘瑜,对于西夏是真有好处。

而事实上,如果能弄死刘瑜,至少是对西夏没有坏处的。

所以他和监军使来找都统军,请斩刘瑜时,是信心十足的。

西夏终归不是中原,没那么多的通报事宜,特别是副统军平时也跟都统军多有来往的。

“吕则!我等拿下了刘白袍!”副统军入得内堂,却就对着都统军这么说道。

这时都统军正在堂上,接待一位女客。

拓跋杰没有理会那女客,对着都统军说道:“刘白袍已合拿下了,倒真是个英雄汉,不曾有半句服软乞命的话,他说受人所托,递一封信给你,托我交给你。我想着,这等人物,不该让他死时有事挂在心头,所以入内来,请吕则去见他一见,交割了书信,也好请他吃个席面,送他上路!”

吕则,就是首领的意思,这是夏国自己另行的番官系统。

“什么?”那位都统军一脸的不敢置信,因为在商队有意识的渲染下,在刘瑜的暗桩,有意识的传播下,刘白袍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往往提起宋国人物,西夏人就会提起的符号了,或者说,传奇人物。

所以都统军愣了一下之后,很有兴致地起身,对着那位女客说道:“不如,一并去看看这位刘白袍?再送他上路?”

副统军和监军使尽管不知道女客的身份, 但看着都统军的态度,自然也知道此人必是权贵,连忙上前补全了礼节。

“这位是太后身边侍候的贵人,不可待慢了人家。”都统军低声对着两个同僚这般说道。

女客答了礼,却是对他们说道:“不敢当,野利兰就是太后身边一个使唤丫头罢了。”

话虽如此,可在场三们,可以说封缰大吏了,可谁敢轻视她?这不单是太后身边人,并且还是野利家的女孩儿啊!

野利兰看着这三位,犹豫了一下,但终于还是开口道:“诸位贵人要送刘白袍上路,大致是奉了罔萌讹将军之令吧?”

她却不知道,完全不关罔萌讹的事,就是瞎征给副统军和监军使的洗脑,而都统军有些力斩传说英雄的情结罢了。

这当口说起,三人便都有些尴尬,没有开口。

野利兰见他们没有开口,就认为他们是默认,便接着说道:“太后其实是没有下这命令的。我当时在宫中,刘白袍也留于宫中客居,太后是颇喜欢他的文采的。”

她的话并没有说得很明白,但在场的三位听众,可不是客栈后厨劈柴的虎妞,也不是门房那里的小厮。

无论是都统军还是身为副统军的拓跋杰,或是监军使任三思,他们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刘瑜被留在宫中,太后对他很是喜欢,罔萌讹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太后面首的家伙,想要干掉刘瑜。

“相比之于罔萌讹,我以为,刘白袍更有英雄气,若是他能归夏辅佐太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看上去,副统军拓跋杰的英雄情结就冒出来了,但事实上,他未必如表面上所体现的那么单纯,至少罔萌讹和党项大族拓跋氏,暗地里是有许多的利益冲突存在,拓跋杰绝对不介意刘瑜和罔萌讹打出狗脑子来。

都统军芭里丁睛还没有开口,监军使任三思便笑道:“夏国又不是没有汉人,只要忠心为朝廷办事,他刘白袍要权要钱,便尽数给他,总能笼络得到这等英才。听闻,这等人物,是有点金手的,永兴军路当年得他操持,出了陕棉,如今连州府巡检都披甲顶盔了。若是太后能劝得刘白袍归夏,那当真是善莫大焉!”

巡检不是禁军,披甲顶盔,那得地方有钱。

而出产陕棉的永兴军路,的确现在就是有钱,又修了路,不要小看这修路,它不单能带来商业运作,还能让政令畅通,所以不论乡绅也好,豪富也好,平民也好,都有共识,那就是刘直阁给大家留下这份家业不能败了去,所以巡检要置武备,县里一说,全是不愁认捐的。

此时永兴军路那些县郊巡检的装备,当真不比正规禁军差,若是跟广东第十一将之类的禁军比,那绝对还要强些。

听着两位同僚的话,都统军芭里丁睛若有所思沉呤了一会,方才点点头道:“有理,但这等事,当由太后去定择,我等也不可自把自为。”

说到底,他就是不想背黑锅。

因为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太大利益,他不愿为罔萌讹去弄死刘瑜,最后恶了太后,那绝对是不划算的;

他也不愿为了刘瑜,去得罪罔萌讹,因为刘瑜是否会归夏,这还得两说,要是刘瑜不归夏呢?

所以他们三位,最后一致的意见,也是无比统一的意见,就是把这事交给太后去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