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筹码(1/1)

四处搜寻高俅不果,刘庆又好气,又好笑,摇了摇头,无奈在石凳上坐下来,却在心头,生出一丝暖意,这便是大宋,这就是故国,只有回到这里,才会有人来跟他拌嘴,会有人来跟他逗趣,让他感觉,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主人唤你过去!”过来的是苦娘,那眼还肿着。

刘瑜之所以来让刘庆过去,是因为萧十二娘已经拿出了萧观音的筹码。

再怎么样,萧观音也没傻到以为一个女人,就可以收买刘瑜。

所以萧十二娘来大宋,肩负使命的她,是有筹码的。

“良马五千匹。”刘瑜笑着对高俅、刘庆两人说道。

刘庆摇了摇头:“此事真假,我并不知晓,至少回来大宋之前,皇……萧观音并没有跟我说这件事。”

“小高,他还是身陷局中啊,你帮他理一理。”刘瑜一边泡着茶,一边对高俅吩咐。

得了刘瑜的话,高俅便对刘庆说道:“庆哥儿,若是你知道这事,便不需要萧十二娘这个人物了。萧观音从头到尾,便不曾信重过你。她看中的,是先生的名望;她所希冀的,是让辽帝回心转意。她的心中,从来就没有你,这一点,你得想清楚,就算日后你得偿所愿,可能……”

刘庆伸手止住了高俅还没说完的话:“我省得,我便是要毁了她的人生。少爷所说,我想清楚了,是情非情,我不愿去想。总而言之,我便是要她。”

“你这浓眉大眼的,去了一趟辽国,怎么就坏成这样?”刘瑜一边摇头,一边泡茶,冲好了一巡茶,却对刘庆说道,“我其实不太希望,你为了拥有她这样的私欲,而去这么干的。至少在我的道德观里,我不认可这样的行为。”

“你可以毁了她的人生,但不是你为了拥有她,而是因她是辽国的皇后,你是大宋皇城司的亲事官。”刘瑜收起所有的嬉笑,望着刘庆,认真的对他说道,“哪怕她得知真相,你仍可以坦然面对,你仍可以告诉她,对不起,我是大宋皇城司的亲事官。”

刘庆摇了摇头:“我不想这样,少爷,我不想这样。”

“那你回徐州去,准备来年考试吧。”刘瑜面色冷竣,替刘庆做了决定,“如果为情,你去干这样的事,你一辈子都会活在悔恨里,你不是那种无情的人,那便不要做无情的事。”

刘庆比起上一次,疯狂要刘瑜给他出个主意时,完全不一样。

那时候他是处于一种绝望中的颠狂,而现在,是把所有的关节都挑明白了,他做不到,他真的做不到。

他正如刘瑜所说,不是无情的人,他不是为了国家或是苍生,去执行某个计划,而为了自己的私欲,那他真的无法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对自己,更别说面对萧观音了。

所以刘庆这次没有发疯,他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取了一杯茶喝了,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他没有再说什么,冲着刘瑜翻身拜倒,磕了个响头:“是,少爷。”

刘瑜长叹了一声对高俅道:“给他安排盘缠、护卫、脚力,买些土产带回去,就说是我让他在外游历的。庆哥儿,包括你在辽国的经历,也在皇城司里有备档的,你不用担心。”

他真的很难不去管刘庆,再怎么不堪,也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啊。

刘庆沉默地点了点头,冲着刘瑜行了礼,便随着高俅出去。

这等事,安排盘缠、护卫之类的,其实也不用高俅自己去办,只不过带了刘庆下去,和相关人等吩咐一句,然后高俅便回来向刘瑜复命:“先生,已吩咐下去了。”

刘瑜点了点头,却对高俅说道:“有话就说。”

“其实如果让庆哥儿回辽国去,应该会更多几分把握。”高俅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不是妄言,这是大实话,刘庆都在辽国混出官职了,有他在的话,很多东西更好策应。

刘瑜看着高俅,突然笑了起来:“你说得对,但我终究也是人,此事不必再议。”

“是。”高俅笑着应了下来。

虽然刘瑜觉得高俅终是不如蔡京聪慧,但他也是人精,自然听得懂刘瑜话外之意。

刘瑜也是人,要他牺牲刘庆的前途甚至可能是生命,去干一件刘庆并不愿干的事,刘瑜总归是做不出来的。

“我不能冒这个险。”刘瑜起身,背着手在花厅里走动,阳光斜斜洒了入内来,透过门槛和门枢,红砖铺成的地板上,便有一大格、一大格的光明,刘瑜的走动,似乎是一种下意识,他让自己在门槛、枢柱的阴影里,来回的踱步,而很少走进那些光明里。

终于他停了下来,对高俅说道:“五千匹良马,如果王子纯能得到五千良马,那所有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不,我不是说战马的断缺,就可以得到解决,但至少,五千良马,是足够王子纯解决他现在面对的问题。”

至少可以发动一次冲锋,至少可以决定一次战役的成败。

高俅很想劝说刘瑜,但所有的话,都在喉咙转了一圈之后,重新咽了下去。

因为刘瑜并不是一个能轻易被说服的人,刘瑜也不需要别人在他决策时来拍马屁或体现关心之类的,那只会让刘瑜对这种人厌恶。所以,当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把握说服刘瑜之后,高俅选择了咽回那些话,最后他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先生,五千匹马,只怕对方所谋,不易与啊!”

没有人拿五千匹马来开玩笑,就算辽国的皇后,也不可能,何况是良马?

刘瑜点了点头:“她让我去辽国见她一面,若我能见到她,便能从辽国西京大同府,在边境得五千匹马,当然运到河东路,从太原府到秦州,自然不是马上就能到,但五千匹马啊!”

说到后面,刘瑜真的是眼都红了。

大宋缺马啊,这当真是所有边将也好,经略安抚使也好,致命的痛了。

所谓要有一颗进攻的心,便是步兵,也能如何如何,那就是刘瑜所说的,实在没办法,整出来的鸡汤。

真有马,谁还不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