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好兄弟(上)(1/1)

盐商的利益在于盐引,每张盐引可以领盐一百一六斤半,价六贯。

本来这跟刘瑜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

但是,刘瑜的门人李宏,担任了五县巡检之后,这贩私盐的,就不便利了。

贩私盐的,跟盐商本来就是对头啊,理论上巡检查缉私盐贩子,盐商不是应该高兴么?

可事实上徐州周边的盐商,恨刘瑜几乎入骨。

因为贫苦百姓,贩得了多少私盐?了不起,也就是挑那么一担罢了。

除了得找到门路买私盐之外,一个是得有本钱,一个是得有销路。

私盐难道还敢明眼张胆去卖么?

所以贩卖私盐的大头,其实就是盐商。

他们有钱,他们有盐引,真的就可以明目张胆的卖啊!

如果单靠盐引上那点量,这些盐商如何赚得家财万贯?

所以巡检查贩私盐,就是断他们财路,如是杀人父母啊。

如果刘瑜身上有差遣,那么怎么把刘瑜的差遣撸掉,就是第一要务了。

刘瑜现在冠带闲住,出任巡检是他的门人,也许把提刑司的赵原撸掉差遣,新上来一个勾当公事的,就把李宏换掉?不,这不太可能,刘瑜的根基在,无论谁任提刑司的差遣,都不可能这么打脸。他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啊,谁会去得罪这么一个人物?

盐商们再有钱,到了一定的层面,也不是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萧大侠与刘公有怨?”徐州左近的盐商,其实他们的盐场,大多在淮北,不过这年头,都讲究个乡里,都是徐州籍,于是便共聚在一堂。由着这些盐里的,有名望的人物,向萧大侠和他身边的张七郎这般问道。

萧大侠并没有掩饰自己跟刘瑜的矛盾:“某与马小娘子,情投意合,然则,马小娘子入了刘府,便不再出来。某放不下她,但刘公是官,要与官斗,便要与诸位借力!”

“我出三百贯。”当场就有盐商开了口。

盐商本来就不是士林中人,就算是士林做这生意,也不会自己赤膊上阵,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曲折婉转,很直接,他们就是有钱,给钱。

有了一个人,便有第二个。

一轮下来,萧大侠和张七郎都愣住了,三千贯,这一屋子的盐商,竟许下三千贯。

不是空口白舌,说三千贯就是三千贯。

当然一贯钱一千文,不可能真的用牛车拉上三千贯钱过来。

黄金和白银不管是不是流通货币,它们的价值向来是很稳定。

大额的交易,从来不少了它们的身影。

一贯钱大约市值一两银同,三千两银子的价值,就折成十五个小金锭,一个两斤。

此时就摆在萧大侠和张七郎面前。

“萧大侠想跟刘公乞这马小娘子,想来刘公也是雅人,看不上这阿堵物,但萧大侠要见着刘公,总是需要钱银去周旋下面的管事门子,我等也乐得见这姻缘天成,别的没能力,这钱银,还是能帮上些许忙的。”第一个捐三百贯的盐商这么说道。

而边上的盐商也跟着说道:“没错。萧大侠放心,只要刘公肯将马小娘子赐予萧大侠,如需银钱,我辈尚能再筹集一些。”

给了钱,盐商们就很客气把萧大侠和张七郎,送出了宅院,当然还有那十五锭小金锭。

“萧大侠,最好下个月十五,就把马小娘娶过门吧,这事拖久了,总是不美的。”盐商的管事,在把萧大侠送出门口时,是这么对他们说的。

上了马,和张七郎离开城郊这些盐商的宅院,萧大侠叹了一口气:“七郎,你说把这十五锭金锭,献与刘公,可否求得马小娘子?”

“哥哥,若真如此,那些人,怕能再出十五锭金锭,来招募凶人,索了我等性命。”张七郎苦笑着这么说道。

盐商那是为了撇清自身,说是这钱给萧大侠,是给他活动关节,以便求见刘瑜。

日后萧大侠出了什么事,自然也跟他们没关系。

但如果萧某人真敢这么做,盐商动不了刘瑜,还动不了他一个江湖人?

从拿了这钱开始,他萧某人,就踏上了不归路了。

所谓下个月十五,就是盐商给他下的限期。

“兄弟,你就不要随我去了。”萧大侠回头对张七郎说道,他很后悔,让张七郎也沾上这因果。

但张七郎却没有去理会他的话:“哥哥,刘公在收孤儿,依着小弟,不如就用这些钱,就用来招募孤儿混入刘府。”

刘瑜也是人,只要一刻松懈不备,由招募的孤儿突然出手,未必就没有机会。

“兄弟!”萧大侠用力的握住了张七郎的肩膀,一时之间,眼都红了。

盐商很有钱,所以他们并不完全指望萧大侠。

江湖上有许多大侠,并不是所有的大侠,都跟萧大侠一样,还算光明磊落。

侠以武犯禁,也就是说,很多大侠,这年代,根本就是通缉犯。

“折在五县巡检手上的兄弟,着实太多了,上个月,连斩破天和风里针,也被那李宏害了。”面上刺着金印的孙大侠,看起来,还是逃军的出身,他端着一碗酒,对那盐商派来的管事,这么说道,“那当真不好对付。”

这些通缉犯,哪个会老实在深山老林,埋名隐姓的?

他们是大侠,要风光,要吃酒,要女人。

但现在只要一在五县巡检的范围内现身,就有很大风险,被捉捕,甚至被干掉。

也不是没有人想把李宏干掉。

有好多人想这么干的。

可是他们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