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学生有用(下)(1/1)

原本杨时在主持太白楼,还有京师布置的情报网时,倒也还好。

可后来杨时被中枢宰执训斥,皇帝又教他去程颢门下读书,也就是京师情报网换了皇城司的人在接手搞。那当然就不会再去接济童贯了,连情报共享也不会做了。至于那些刘瑜在京师时,就埋下的伏线,没有刘瑜的专门的暗号,那是不会启动的,而且他们这些潜伏的暗桩,也没有什么钱物可以接济童贯吧。

更重要的是,李宪去了永兴军路。

于是乎,童贯没有消息来源,没有钱物,没了宫里靠山。

这种情况下,他在宫里的日子,怎么可能过得快活?

刘瑜到了徐州,倒还是教商队过东京时,给童贯的外室送了一百贯,可这济得了什么事?

“学生以为,当竭力相助童公公,由童公公在宫里周旋一众贵人。”

蔡京是真的有自己的章程:“只要宫中人人都觉得,边事胜负,先生一出,便当抵定。那么,如果我大宋军兵,势如破竹,那学生也无话可说。只要不是这样,他日君王一旦对战况、战局,有了忧虑,便会一再听着先生的名字!”

“一般来说,还是宰执们定下章程吧。”刘瑜淡淡地说道。

蔡京便再次拜下:“学生愿为先生前驱!”

道理是一样的,宰执们只要身边人老是提到刘瑜,那一定战事不愿,必定就会想到刘瑜了。同样就是一个信息轰炸的办法,只是宫内宫外,得分两波来执行。

这种营销策略,要说刘瑜不懂,那是扯蛋。

但如何推行,不单得足够厚黑,而且也得有一整套的方案。

总不能雇个人去京师大吼:“刘瑜就是好、就是好!”

那是智障了。

刘瑜也想过,派人去那些茶馆之类的地方,教那些说书先生,替自己扬名。

他对于吹嘘自己,倒没有什么心障的,酒香还怕巷子深呢。

但说书先生,桑家瓦子那些地方,主要影响的,还是下层百姓。

要到宰执那个层次,那除非刘瑜打算用上十年八年,去酝酿和造势吧。

“学生以为,为国家计,为苍生计,此事宜早不宜迟!”

蔡京一副为了天下苍生的腔调,那压根不是说有没有羞耻之心,而是这刹那间,感觉他自己就把自己催眠了:刘瑜复起,当真就是为了国家社稷啊!

“此事当分三策,一为宫内,一为士林,一为市井。”

接着他就把方案列出来,宫内为刘瑜扬名,又分几个层次,因为嫔妃是一层,太监是一层,小黄门和宫女又一层。宫里也是一个小社会,阶层同样也是鲜明的,要短时间内,达到最好效果,传播的方式,也得有所不同。

然后士林又当如何利用诗会,市井又当如何煽动民人等等。

刘瑜望着越说越流利的蔡京,明显他是边想边说,说到后面,框架已搭成,自然越说越顺。这便教人不得不服气,这种历史上能留名的家伙,智商和情商,当真是极好的。而且这厮脸皮实在足够厚,当初要是他肯和杨时一样,留在自己身边,那这位才是搞间谍工作的天才!

“先行打住。”刘瑜截住了蔡京的话头。

“你有用没有用,不是靠这些虚幻的话语来决定。我恰好有件事,你替我去办,办成了,我认你这个学生。若是办不成,咱们也算有缘,来生我必也收你入门墙。”

蔡京听着,当然明白刘瑜的意思,办成了好说,办不成,来生还收他当学生,那就是今生到此为止了!

说白了,就是办不成就死啊。

他“扑通”一下跪了下去,磕头道:“先生,您不能啊,那、那是学生的亲弟弟,这让学生怎么下得了手!”

刘瑜一下没反应过来,这哪跟哪啊?

只听着蔡京又说道:“先生,而且有传言,王相爷有意将小女儿,许于元度。虽说此事尚未定下,但若是万一能成,到时先生与王府女公子之事,元度当也能尽一臂之力啊!”

刘瑜听得乱七八糟的,唯一能听明白的,是自己似乎遗漏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王雱不止一个妹妹?

王安石想许给蔡卞的女儿,不是王苘?

刘瑜有点尴尬摸了摸鼻子,情报工作还是没做好啊!

只是这年头,大家闺秀,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刘瑜总也不好派人到闺阁刺探。

再说,因为王雱和王苘的关系,他也不好做得太过。

“为什么你会觉得,我想让你去干掉蔡元度?”刘瑜有些好奇。

“王四叔当时说了‘若无话说,汝等兄弟可以投胎了’。”蔡京又磕了个头,带着哭腔这么回话。

刘瑜伸出手,搭在蔡京肩膀上,对他道:“起来好好说话,不要作怪。”

这是蔡京一路从京师奔波至此处,所听到第一句不那么冷漠的话。

但蔡京却仍在磕了个头,才爬将起来,本来就显得有些狼狈的衣着,在岸边沾了泥水,更是不成模样。刘瑜看着皱眉,招手让李宏过来:“带元长去换一身衣衫,梳洗一番再过来说话吧。”

“师有事,弟子服其劳,先生还是直接吩咐下来,弟子顶得住!”

刘瑜摇了摇头:“不许学仙儿作怪,赶紧去梳洗。”

蔡京方才唱了诺,除李宏下去。

他那里是作怪?他又不是仙儿,怎么可能在刘瑜面前,卖憨撒娇?

这是吓出来的啊。

蔡京要不是机灵,真的尸骨现时就冷了。跟着王四这么过来,一路上他想了又想,突然发现,如果刘瑜要不计代价干掉某个人,只要不是皇帝或宰执那一级,在京师,几乎百分百可以达成的!

哪怕是司马光,如果刘瑜要肉体上毁灭上,蔡京也觉得完全没问题。

至于他跟蔡卞这两个还没应试的学生,如果刘瑜要弄死他们,真的有太多方法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跑,只要跑出了东京,天下之大,刘瑜再有本事,也得找到他们才行。

可是这没意义啊,他们跑,那就是绝了仕途之路啊。

难道一辈子,隐名埋姓去当个农人?

这是他为什么坚持着跟王四过来的根本原因。

蔡京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当听出刘瑜并不是要他去干掉亲弟弟时,蔡京一口气总算松了下来。